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组合效应的综合评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体外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玉米秸秆(CS)分别以0(AH0),20%(AH20),40%(AH40),60%(AH60),80%(AH80)和100%(AH100)的比例与苜蓿(AH)混合进行体外批次培养,将12,24与48h的产气量(GP)、总挥发性脂肪酸(VF瓜)与微生物氮(MN)用经改进的MFAEI进行多时间点、多指标的整体评定。结果表明:①采用RPT,应用经改进的MFAEI能较好地量化反刍动物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可直接进行组合效应的大小评定;②反刍动物玉米秸秆基础日粮以添补40%-60%的苜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农牧交错区苜蓿青干草按不同质量比(0∶100、25∶75、50∶50、75∶25、100∶0)分别与小麦秸、蚕豆秸、马铃薯秸和油菜秸两两组合后的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48h产气量及理论最大产气量与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可溶物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分别与酸性洗涤纤维(P<0.001)、中性洗涤纤维(P<0.01)、中性洗涤可溶物/粗蛋白(P<0.01)呈负相关;产气速率常数分别与粗蛋白(P<0.001)、中性洗涤可溶物(P<0.001)、有机物(P<0.01)呈正相关,而分别与酸性洗涤纤维(P<0.001)、中性洗涤纤维(P<0.001)、中性洗涤可溶物/粗蛋白(P<0.001)、半纤维素(P<0.05)呈负相关;产气延滞时间与其他养分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仅与有机物(P<0.01)呈负相关。当苜蓿青干草分别与小麦秸、马铃薯秸和油菜秸均以25∶75的质量比组合、苜蓿青干草与蚕豆秸以50∶50质量比组合时较为合适。因此,适当添补易发酵或高蛋白含量的饲草能够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对膨化微贮、黄贮、常规玉米秸秆的体外降解参数进行测定,对膨化微贮、黄贮、常规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选用三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草原红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膨化微贮、黄贮、常规玉米秸秆体外培养24 h的产气量(GP)、发酵液的pH、氨态氮浓度(NH3-N)、微生物蛋白浓度(MCP)及挥发性脂肪酸含量(VFA)。结果表明:三种玉米秸秆体外发酵的pH、氨态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的产气量黄贮玉米秸秆常规玉米秸秆(P0.05),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的24 h体外发酵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的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试验结果表明,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大于黄贮玉米秸秆,黄贮玉米秸秆大于常规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4.
不同粒径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常温(25℃)和中温(35℃)下,不同粒径(100~200,20~30,0.6~0.8 mm)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2种发酵温度下,玉米秸秆粉碎粒度为20~30 mm时产气效果最好,常温条件下日产气量和累计产气量分别为567 mL和12.8 L,中温条件下日产气量和累计产气量分别为588 mL和14.5 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混合厌氧发酵的产气性能,为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1 L厌氧反应器,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设置牛粪与玉米秸秆干物质质量比分别为10∶0(对照), 8∶2,6∶4,4∶6,2∶8和0∶10共6个处理,在物料总干物质质量分数8%、发酵温度(35±1)℃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气试验,分析不同产气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在产气方面,牛粪与玉米秸秆按不同比例混合厌氧发酵的4个处理日产气量变化趋势为先快速升高后平稳下降,发酵第2~3天达到产气峰值,较对照提前2~3 d;当牛粪与玉米秸秆的干物质质量比为2∶8时,累积产气量、甲烷总产量及挥发性固体产甲烷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13 061.7 mL、6 911.4 mL和0.170 L/g,较单一牛粪发酵处理(对照)分别提高52.47%,41.48%和34.92%。在发酵系统稳定性方面,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比例混合厌氧发酵的4个处理均在发酵第5天pH值达到最低,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达到最高,较对照提前2 d达到极值;发酵5 d时,牛粪与玉米秸秆干物质质量比为2∶8的处理pH值低于其他处理,为5.75,较对照降低了7.70%;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高于其他处理,为1 675.6 mg/L,较对照提高了59.04%。【结论】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果优于单一原料发酵,且二者干物质质量比为2∶8时厌氧发酵具有较好的产气特性和发酵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玉米秸秆NDF与尿素不同组合体外发酵特性及组合效应。【方法】以玉米秸秆NDF与尿素为发酵底物,按5.2∶1、6.9∶1、8.6∶1、10.3∶1和12.1∶1不同比例进行组合,利用体外产气法记录不同组合在0、2、4、6、8、12、24、36、48、72和96 h时间点的体外产气量,并测定发酵液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NDF)与尿素所有组合时均产生正的组合效应,且组合效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结论】NDF与尿素最大正组合效应均发生在12.1∶1,整个发酵时间内,NDF/尿素分别为6.9∶1、8.6∶1和12.1∶1正组合效应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秸秆混合不同比例的废弃苹果果浆为发酵原料,接种一定量的厌氧污泥,在3℃左右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研究玉米秸秆与水果废弃物不同配比混合发酵的产气特性。结果表明:在50 d的发酵过程中,一定范围内随苹果果浆添加比例的增大,所产沼气总量逐渐升高,但沼气中甲烷含量有所降低;苹果果浆与玉米秸秆比例为2:3时(二者TS比0.11、VS比0.12),总TS浓度10.85%时,二者混合发酵产气效果最佳,所产气体中甲烷含量为51.22%。  相似文献   

8.
【目的】依据组合效应原理,研究不同比例的苜蓿(Medicago sative L.)干草与玉米(Zea mays L.)秸秆混合饲草对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筛选适宜的饲草搭配比例,以降低饲草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缓解饲草供需矛盾。【方法】设置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的质量比分别为1∶0,7∶3,3∶2,1∶1,2∶3和3∶7的6组混合饲草,以饲喂玉米秸秆为对照,选择体质量20~25kg的3~3.5月龄健康小尾寒羊21只,按试验要求随机平均分为7组进行单笼饲养,每组每天饲喂一种比例的混合饲草2kg,并补饲0.2kg玉米籽实,正式饲喂期为60d,每天测定1次采食量,每10d测定1次体质量增加情况,饲喂期结束后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各项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按不同质量比混合饲喂育肥羔羊均可产生明显的正组合效应,对羔羊的采食量、体质量增加情况和屠宰性能均会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各项测定指标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认为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搭配质量比为1∶1是各饲草组合中的最好组合,与对照组相比,该组羔羊对饲草的采食率和饲草转化率分别提高了26.06%和26.83%,羔羊的总增质量、屠宰率、净肉率及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45.87%,14.05%,23.16%和49.20元/只。【结论】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按适宜质量比混合饲喂育肥羔羊,可显著提高羔羊的采食量,并明显改善其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2种饲草的适宜搭配比例(质量比)为1∶1。  相似文献   

9.
含水量对牛粪和玉米秸秆干式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含水量对牛粪和玉米秸秆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启动时间、产气周期和累积产气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含水量为60%、70%和80%情况下牛粪和玉米秸秆均可进行厌氧发酵,且与含水量为90%的传统湿式发酵相比,干式发酵的启动时间较早,最多可提前9 d;产气周期较长,最多可延长7 d;累积产气量较高,最高可提高23%.在不同含水量的干式发酵过程中,含水量60%的发酵试验启动最早,产气周期最长,含水量为70%的发酵试验累积产气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瘤胃微生物体外厌氧降解转化秸秆,结果发现:玉米秸秆经瘤胃微生物降解后挥发性固体的转化效率达61.5%~70.3%,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则有轻微的下降,每克降解的挥发性固体产挥发性脂肪酸0.38~0.51 g。  相似文献   

11.
为通过分级指数(GI)优化牦牛日粮粗饲料营养组合,将燕麦干草和苜蓿干草分别以5种比例进行混合,制成GI为7.24、6.40、5.56、4.72和3.88的干草组合进行牦牛瘤胃体外发酵试验,分别发酵3、6、12、24和48 h,测定不同组合在各发酵时段的累积产气量(gas production,GP)、干物质降解率(dry matter disappearance in vitro, DMDIV)、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eutral detergent fiber degradation in vitro,NDFDIV)、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NH3-N)、微生物蛋白(microbial protein,MCP)和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等,研究不同比例干草组合在牦牛瘤胃中动态发酵规律。结果表明,发酵3~48 h,GI=6.40组合的GP、NDFDIV、NH3-N、MCP和VFAs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且均随着GI减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酵24~48 h,DMDIV随GI减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GI=6.40组合的DMDIV最高。综合组合效应指数结果表明,GI=6.40和5.56组合在不同发酵时间均产生了正组合效应;而GI=3.88组合则均为负组合效应;GI=7.24和4.72组合在发酵24~48 h产生了正组合效应。由此可见,燕麦干草和苜蓿干草组合的GI为640时牦牛瘤胃体外发酵效果最优,为提高粗饲料的合理搭配和青藏高原舍饲牦牛的生产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将9只体况良好,体质量相近(41.3±1.2)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都麻羊半同胞羯羊,随机分成3组,饲以稻草基础日粮,分别补饲25%( MSL25)、50%( MSL50)与75%( MSL75)的苜蓿( MSL),在进行增重性能组合效应研究的同时,采集各组瘤胃液以获取瘤胃原虫和细菌,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 DAPI)标记细菌的荧光强度,进行瘤胃原虫对细菌吞噬作用的组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作用。瘤胃原虫的细菌吞噬量与吞噬速率,均随苜蓿补饲水平的增加而减少,当补饲水平达到50%时,趋于平稳。各补饲水平组的吞噬量在60 min达到饱和,此时吞噬量自高到低的排序为MSL25(381.91)>MSL50(377.02)>MSL50(376.47),括号中的数字为吞噬量,单位为cells/cell。2、增重性能。①MSL25、MSL50与MSL75的日增重分别为19.14 g/d、40.40 g/d与49.26 g/d( P<0.05);②MSL25、MSL50与MSL75单位增重所需的饲料分别为44.14、23.69与21.26,其中MSL50与MSL75的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③MSL25、MSL50与MSL75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分别为58.49元/kg、48.56元/kg与59.01元/kg,其中MSL25与MSL75的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本研究结论,山羊稻草基础日粮补饲50%的苜蓿可提高瘤胃内蛋白微循环效率,改善增重性能,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3.
在稻草基础日粮中分别补饲25%(处理MSL25)、50%(处理MSL50)与75%(处理MSL75)的苜蓿,研究了不同补饲处理对山羊瘤胃内蛋白微循环效率与增重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量与吞噬速率总体上均随苜蓿补饲水平的增加而下降,但处理MSL50与MSL75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量与吞噬速率均在吞噬时间60 min时达到最高值;不同处理的日增重和总增重均表现为:MSL25相似文献   

14.
选择年龄、胎次、分娩季节接近的奶牛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分别于每天用0、3、6、9 kg的苜蓿干草替代奶牛日粮中的部分精饲料.结果表明,添加苜蓿干草对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蛋白没有显著地影响(P>0.05),但添加组(每天3、6、9 kg)与对照组(不添加苜蓿干草)相比,乳脂率有显著提高(P<0.05).从日粮成本看,用苜蓿干草替代奶牛日粮中部分精料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并且以在泌乳奶牛日粮中每天添加6 kg的苜蓿干草替代部分精饲料的处理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研究稻草(RS)添补百脉根(LC)的瘤胃体外发酵及微生物蛋白(MCP)合成的组合效应(AEV)。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体外批次培养48 h,研究RS分别添补0%、10%、20%、30%、40%、50%、60%、70%、80%、90%与100%LC(LC0、LC10、LC20、LC30、LC40、LC50、LC60、LC70、LC80、LC90与LC100)在3、6、12、24、36与48 h的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并计算出MCP的AEV。各组各时间点的pH 6.64~6.99,每100 mL瘤胃液中NH3-N 2.98~28.74 mg,MCP 1.18~5.87 mg/mL,AEV 0.642 7%~7.568 3%。各组所测定时间点的平均AEV自高到低的排序为:LC30(3.584 4)、LC40(3.396 4)、LC50(2.890 2)、LC60(2.092 7)、LC20(1.886 9)、LC10(1.023 2)、LC70(0.902 4)、LC80(0.252 6)与LC90(-0.074 4),括号中的数字为AEV,单位为%。本研究表明RS补饲30%LC瘤胃体外发酵MCP的组合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6.
用全收粪法对当地农户收贮的苜蓿干草进行了采食量及表观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对苜蓿干草的采食量为936.4g/只·d-1,采食率为72.61%,(51.735%~88.13%)。表观消化率分别为:干物质43.53%;粗蛋白48.30%;粗脂肪14.89%;粗纤维40.30%;粗灰分19.51%;无氮浸出物46.92%。  相似文献   

17.
以苜蓿青干草为原料,用4种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均匀喷洒高水分打捆和低水分打捆的苜蓿干草,分析添加剂对苜蓿干草体外消化率以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复合添加剂处理苜蓿干草在保存后其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蛋白(CP)消化率高于其他处理;所有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体外消化率都比贮藏前增加,其中新型复合添加剂处理的增加量最小,说明其在抑制微生物降解及提高DM和CP体外消化率的效果好于对照及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