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探究大球盖菇罐头加工的有效方法,以大球盖菇为原料,经切片、护色、硬化、调味、杀菌等工艺,研制出酸甜可口、菌味浓郁的大球盖菇软罐头,并对加工过程中罐头汤汁的配料用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汤汁的最佳配方为白糖添加40%,白醋添加30%,柠檬酸添加0.5%,食盐添加2.2%,罐头的最适杀菌条件为100℃,20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烟熏贻贝的最佳加工工艺。[方法]以感官评价为主要指标,探索不同的调味配方、蒸煮时间和熏制条件,以确定最佳的烟熏贻贝加工工艺。[结果]最佳加工工艺为以食盐浓度12%,味精浓度0.5%,砂糖浓度2%,黄酒浓度5%为调味配方,在60℃温度下蒸煮10 min;采用浸渍法,烟熏液浓度为1.5%,浸渍时间40 min,熏制温度55℃,熏制时间3.5 h。在该优化条件下研制的烟熏贻贝呈金黄色,口感好,滋味鲜美可口,并具有贻贝特有的风味。[结论]用该方法生产的烟熏贻贝即食罐头,不仅为人们提供一种风味独特、营养价值较高的休闲食品,也为贻贝的加工生产开拓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以新鲜草鱼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醉鱼制作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及配方为:10%食盐水腌制9 h,50℃干燥10 h;调料液的最佳配方为:香料水6%,辣椒水4%,酒4%,调味水10%;121℃杀菌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成符合湖南人口味的新型醉鱼产品。  相似文献   

4.
以地方特色农产品瑞昌山药为原料,确定了山药汤罐头的基础配方、杀菌工艺以及固形物添加量,并经过正交试验对基础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汤的最佳基础配方为食盐添加量0.4%、鸡精添加量0.3%、味精添加量0.2%;最佳固形物添加量为20%排骨、10%山药;最佳杀菌条件为121℃、45 min。  相似文献   

5.
毛木耳罐头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91-8192
[目的]研究口感脆爽、风味独特的毛木耳罐头的制作方法。[方法]以干毛木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多水平、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得出适宜的毛木耳罐头配方。[结果]干毛木耳在复水30min后,按照40%红油、3%味精、5%白醋、2.5%白砂糖配方调味并罐装,再经115℃高温杀菌20min,可生产出风味较佳的毛木耳罐头。[结论]该试验为食品行业开发了新的罐藏品种,为毛木耳综合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风味鱼罐头的油炸载体和油炸工艺。[方法]研究棕榈油熔点、棕榈油与大豆油复配比、油鱼质量比、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对风味鱼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风味鱼油炸最佳工艺条件:熔点42℃棕榈油,100%棕榈油,油鱼质量比为9.8∶1.0,油炸温度186℃,油炸时间3.4 min。[结论]该研究优化了风味鱼的油炸工艺,为风味鱼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制一种新型即食姬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硬化处理和调味品的最佳配方,采用双因素试验研究了最佳护色工艺,并对高温蒸汽和水浴杀菌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即食姬菇最佳硬化工艺为氯化钙浓度0.5%、氯化钠浓度1%、硬化时间40 min,其脆度感官评价得分为89分;最佳护色工艺为0.8%柠檬酸护色8 min;调味品最佳调味配方为香辣油4 g·kg-1,食盐17.5 g·kg-1,白砂糖15 g·kg-1,味精5 g·kg-1,其感官评价得分为88分;袋装即食姬菇最佳灭菌方法是沸水浴灭菌30 min。综合上述工艺所获即食姬菇产品外观鲜艳、柔软有弹性、口感脆嫩、咸鲜适宜,且微生物指标合格,无致病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青田田鱼、青鱼、草鱼等淡水鱼为原料,制作熏鱼、醉鱼、烤鱼软罐头的加工技术,包括原料处理、盐渍、干燥、调味、真空包装、杀菌等工艺,以期为淡水鱼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翠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053-9055
[目的]探讨并优化金针菇杏鲍菇复合罐头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新鲜金针菇、杏鲍菇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金针菇杏鲍菇复合菇罐头的开发工艺,包括预煮工艺、杀茵工艺、调酸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汤汁的最佳配方。[结果]试验表明,金针菇的最佳预煮温度为100℃,时间为3~5min,杏鲍菇的最佳预煮温度为100℃,时间为9min。罐头的杀菌条件为:127℃、13min最佳。罐头汤汁的最佳比例为:食盐2.O%,柠檬酸0.05%,V-c 0.03%。在此条件下生产的复合菇罐头,口感鲜嫩、质脆,与新鲜金针菇、杏鲍菇无异。[结论]研究可为金针菇、杏鲍菇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促进罐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以花生仁为原料,制作五香花生软罐头工艺。其主要工艺参数为:100℃热烫3min,调味液腌制2-4h,真空包装,121℃杀菌30min,产品保质期达六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广西杉木快繁技术,为杉木组织培养和种苗供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杉木优良树种基部枝条为试验材料,进行茎段外植体消毒、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以75%酒精处理30s+0.1%升汞消毒6min的效果较理想,污染率为30%;初代培养基为1/2MS+NAA0.2mg/L+6-BA0.6mg/L,第8d即有芽萌动,诱导率可达47%;继代培养基I/2MS+IBA0.3nlg/L+6-BA0.4mg,L中加入蔗糖30g/L,25d腋芽增殖倍数可达3.4倍;1/4MS+IBAO.15mg/L+NAA0.075mg/L对杉木生根诱导效果较好,生根率为52%。【结论】,杉木外植体用75%酒精和0.1%升汞消毒6min效果较理想,适当减少培养基中矿质元素有利于杉木外殖体芽的诱导和试管苗的增殖生长,NAA可促进试管苗生根。  相似文献   

12.
香椿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香椿的当年生嫩枝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香椿外植体在0.1%升汞中消毒8min条件下成活率最高,香椿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 0.6 mg/L+NAA 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 1.0 mg/L+NA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1.0 mg/L,最佳移栽混合基质为蛭石+珍珠岩+泥炭(1:1:1,v/v/v),移栽成活率平均为90%。  相似文献   

13.
利用栝楼的嫩芽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通过正交试验选择最适pH值和激素浓度,筛选出栝楼丛生芽的最适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消毒时间为3 min时外植体损伤较小;pH为5.8的培养基外植体长势旺盛;3号芽诱导培养基丛生芽比较旺盛;2号生根培养基得到的根多且壮。栝楼丛生芽的快速繁殖体系为:0.1%HgCl2溶液外植体表面消毒3 min;丛生芽诱导的最适pH为5.8;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 6-BA+0.5 mg/L NAA;最佳芽生根培养基为:MS+0.2 mg/L NAA。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刺山柑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植物刺山柑初秋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灭菌时间对刺山柑无菌外植体建立的影响及不同激素、不同浓度组合对刺山柑丛生芽的诱导、增殖、壮苗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采用0.1;升汞消毒8 min效果最佳,其污染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6;和6.3;;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6 mg/L,其侧芽萌发率可达90;;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6 mg/L+IAA 0.2 mg/L,其增殖倍数可达到4.5倍;壮苗培养基以MS+NAA 0.2 mg/L+GA3 0.2 mg/L效果较好,长势比较旺盛,平均株高、平均芽数均较高;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IBA 0.5 mg/L+0.1;活性炭,生根率达65;,基部几乎无愈伤,且根数较多.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金雀花果酱生产的工艺流程,获得生产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酸甜可口的新型鲜花低糖果酱最佳的配方和工艺参数,以金雀花、胡萝卜和红枣为主要原料,对影响金雀花低糖复合果酱品质的生产工艺参数、原料配方以及稳定剂的添加量等因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果酱的主料最佳配方组合为金雀花浆40%、胡萝卜泥40%、红枣泥15%;添加0.6% LMP和0.2%卡拉胶时效果最好;蔗糖用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CaCl2的用量。浓缩时间和pH对产品质量影响相对较小,低糖金雀花果酱的最佳CaCl2 添加量为0.2%,蔗糖添加量为30%,浓缩时间30 min,pH 3.5。以金雀花浆、胡萝卜泥和红枣泥为主要原料的低糖金雀花酱的成功研制,为金雀花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枸杞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研究了环境条件对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营养生长、分生孢子产生与萌发的影响, 同时, 对其致死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 该菌营养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均为10~35 ℃, 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30 ℃; 在pH 3~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 营养生长最适pH为5~6, 分生孢子产生最适pH为3~4; 光照处理对该菌营养生长无显著影响, 但对孢子产生略有促进作用; 该菌在含有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培养基上能良好生长, 且产孢量大。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 最适pH为7 0; 光照条件对孢子萌发无影响; 分生孢子在1%麦芽糖液滴中萌发率最高; 饱和湿度下和水滴中分生孢子萌发最好。致死温度为60 ℃30 min或65 ℃5 min。  相似文献   

17.
腌制竹笋防褐变无硫护色剂的研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子铖  李海平  郑剑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167-168,153
以雷竹笋作为原料,研究腌制雷笋护色工艺中的热烫时间和护色配方。结果表明:(1)根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得出80℃热烫的较佳时间为12min;(2)以笋亮度为主要试验指标,通过试验和结果分析得出较佳护色配方为0.20%柠檬酸、0.50%Vc、0.035%EDTA-2Na。  相似文献   

18.
王丽岩  张晓帆  王磊  李建伟  李良  刘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43-13144,13233
[目的]优化林蛙肉酶解工艺。[方法]以长白山雄性林蛙肉为原料,选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酶解条件。[结果]酶解效果最好的是中性蛋白酶,其最适酶解条件为pH值6、加酶量7%、底物浓度55%,水解时间110min、温度50℃。在此工艺条件下,水解度达55.02%。[结论]该酶解工艺用酶少、分解快,适合长白山林蛙肉的酶解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黄丽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105-108
对影响甘草肉桂味低糖苦瓜脯品质的关键工艺包括硬化、护色、烫漂、浸胶和糖煮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法优选出其最佳原料配方参数,并对产品进行感官、理化及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在硬化浓度0.5%、护绿剂0.008%醋酸铜+0.2%碳酸钠、烫漂时间2 min、浸胶时间3h、快速糖煮的工艺条件下,以40%蔗糖、0.5%柠檬酸、4%甘草、2%肉桂为原料配方,可研制出质地柔韧、营养丰富、安全性高、具有独特甘草肉桂味的低糖苦瓜脯产品.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天目铁木不同时期的雄花序3种内源多胺—腐胺(Put)、精胺(Spm)、亚精胺(Spd)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发现:(1)适宜的苯甲酰化反应条件为37℃、30 min。(2)将色谱条件设定为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配比甲醇︰水为60:40,流速0.6 m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在该条件下内源多胺出峰和分离效果最佳。(3)在采样期间,雄花序中Spd含量最高,Spm次之,Put最少,且3种内源多胺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幅明显。采用优化的HPLC法可有效快速地测定天目铁木雄花序的内源腐胺、精胺和亚精胺,并初步揭示了雄花序发育过程中3种内源多胺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