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银鱼是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80年代中期以来,大银鱼相继在山东、河南、北京、天津、内蒙等北方省、市、自治区的湖泊、水库移植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连环湖水产养殖场在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指导下,于1995年1月26日引进大银鱼受精卵250万粒,投放到我场那什代泡。通过我们两年移植增殖试验工作,大银鱼已在那什代泡自然产卵繁殖后代,并且生长发育良好。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5年1月份,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河南、北京两地引进大银鱼受精卵880万粒,投放到四处湖泊,计5.4万亩。当年即在所投放的那什代泡多次试捕到大银鱼,9~12月,大银鱼体长13~18厘米,生长发育良好。1996年那什代泡又试捕到大银鱼,表明大银鱼已在该水域自然产卵繁殖后代。而且试捕的数量较大,9月中旬,用网长40米、网高0.75米、网目1.5厘米的小刺网,一夜最多试捕到,100余条体长13~15厘米。初步估算该水域大银鱼的蕴藏量为15吨左右。1997年即可进行生产捕捞。大银鱼在那什代泡移植获得了成功,表明大银鱼能适应黑龙江省的天…  相似文献   

3.
1995年我省承担农业部下达的渔业“丰收计划”项目“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要求推广面积2万亩,计划2~3年完成,在项目承担单位及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当年大银鱼移植面积5.4万亩;1996年再上新台阶,完成大银鱼移植增殖面积19.5万亩,投放大银鱼受精卵2023万粒。由1995年的一个地(市)、4处水域,发展到1996年的7个地(市)、10处水域。1997年大银鱼移植增殖规模  相似文献   

4.
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扶持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今年黑龙江省大银鱼移植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全省总计移植投放大银鱼爱精卵2.05亿粒,放养面积达87.3万亩。全省新移植面积72.9万亩,投放大银鱼受精卵1.9万粒。前两年的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杜蒙县连环湖水产养殖场那什代泡自然增殖与人工增殖均获成功,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然群体,水域大银鱼蕴藏量约6吨。1996年移植的10处水面,当年即有8处水面移植获得成功。今年,大银鱼移植工作已在全省铺开,预计全省可形成捕捞产量20吨,创效益160万元。为确保今年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市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1996年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正式拉开序幕。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水产部门在推进大中水域增殖,改良鱼类区系组成,提高水体渔业经济效益工作中,紧紧抓住我省大力推广大银鱼移植的良好机遇,在全市一些湖泊水库实施了大银鱼移植技术开发项目。几年来经过实践摸索、试点示范,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规模不断扩大,移植增殖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全市大银鱼移植已从试验性探索阶段向有组织、有规划推广性阶段发展。一、基本情况我市是大中水面比较集中的区域,湖库面积达42万亩,占全市可养鱼水面113.4万亩的37.1%。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整鱼类区系品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渔业,在大中水域增殖中,开发了大银鱼移植技术项目。我市1996年初,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协助从天津北塘水库移植大银鱼受精卵100万粒,投入泰来县江桥河神滩水库进行移植试验,面积  相似文献   

6.
安达市水面资源十分丰富,总面积达40多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大型水库7处,面积27万亩。为调整渔业品种结构,提高水库渔业的经济效益,从1995年起,我们先后在境内的青肯泡水库、东湖水库、红旗泡水库进行了大银鱼移植试验,经过近10年的努力探索,于2004年在红旗泡水库获得了成功,共捕获大银鱼94吨,收入18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7.
王飞 《河南水产》1998,(4):2-3,6
河南省的银鱼移植增殖试验研究工作开始于1987年,1990年首先在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获得成功。洛阳市陆浑水库1994年形成暴发性产量后,在省内和国内引起震动,继而掀起了全省性大规模移植银鱼的热潮,1995—1997年移植增殖达到高潮。截止1997—1998年度,全省范围内移植银鱼的水库64座,移植面积106万亩,共投放太湖新银鱼受精卵9326万粒,投放大银鱼受精卵73001万粒。其中38.0%的水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商业产量;58.0%产生了生物学效应;还有4.0%的水域无效果。全省累计生产银鱼1500余吨,采制受精卵12.5亿粒。形成年捕捞商品鱼200—300  相似文献   

8.
大银鱼是盛产于太湖经济价值较高的小型名贵鱼类。近年来,我国已将大银鱼成功地移植到许多水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省于1995年初,首次移植大银鱼在连环湖那什代水域获得成功,本文通过介绍连环湖那什代水域移植情况,总结技术经验并提出我县发展大银鱼养殖建议。一、大银鱼的生物学特点大银鱼属于鲑形目,胡爪鱼亚目,银鱼科。大银鱼通体银白、透明,无鳞、身体细长、口大、下颌略长于上颌,具有小脂鳍,一般体长110—160mm,最大体长大达280mm,大银鱼的寿命为  相似文献   

9.
我省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经过成熟的酝酿,由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于1995年正式拉开序幕。在省水产局的直接领导和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经全站同志和承担单位领导及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大银鱼移植增殖工作进展很快,其规模由1995年的一个市(地)、四处水域、5.4万亩水面迅速发展到1997年的7个市(地)、30多处水域、97.8万亩,累计投放大银鱼受精卵2.1亿粒,且大部分水体已形成生物群体,表明大银鱼在我省这样一个北方寒冷地区已经安家落户,并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地处松嫩平原西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南面,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嫩江、乌裕尔河两大天然水系,形成水域面积205万亩,其中可养鱼水面140万亩。为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渔业的发展。自1995年1月开始,组织水产专业技术人员及渔业企业研究和探索大银鱼移植增殖,并与江苏常州长江水产有限公司合作至今已有十五年历史,每年都投放一定数量的大银鱼受精卵。2006年生产大银鱼  相似文献   

11.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Abbott)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下游湖泊、长江口、黄海、渤海沿岸河口及朝鲜西海岸,系河口洄游性鱼类,进入淡水产卵,亦可在淡水中定居生活,是银鱼科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产卵期为12月到翌年3月,是目前主要移植、增殖的品种之一。我们从1994年开始在南昌地区的四个中小型水库采取投放大银鱼受精卵的方式进行大银鱼移植试验,以探明大银鱼在长江以南天然水域中的生长繁殖情况。  相似文献   

12.
大银鱼是水库、湖泊等大中型水域鱼类资源增殖的理想品种,它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在自然水域中能自然繁殖等优点,因而成本低、收效快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了在哈尔滨地区大中水域增殖这一品种,我县二龙山水库于1996年1月首次移植大银鱼获得成功,并当年初步形成种群。现将移植情况和效果初报如下: 一、大银鱼的生物学 大银鱼主要分布于沿海和通海江河及其附属湖泊水库等。体长为110~200mm,银白、透明、腹鳍前部近  相似文献   

13.
大银鱼是我国太湖等水域人工增殖的小型经济鱼类,七十年代以来,在我国西南及北方一些水域移植场获得成功。本文作者围绕江苏银鱼业生产现状、江苏银鱼生产潜力、存在问题、种群演变原因、解决办法及育苗放流条件等进行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996年6~9月份,我们进行了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的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我省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现状及主要特点近几年来,我省各地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注重了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取得了很大成绩。1996年全省名特优新水产品增养殖面积达到了50万亩,其中大银鱼、池沼公鱼等增殖面积46.5万亩,池塘养殖面积3.5万亩,预计产量可达3500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地处松嫩平原西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南面,淡水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水域面积达205万亩,可养鱼水面140万亩,渔业产量在2.2万吨左右。我县利用水域资源移植大银鱼工作,是从1995年1月开始的。移植当年就见到了效果,至今已有十五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一、我省水库移植大银鱼目的及意义 大银鱼是水库、湖泊等大中型水域鱼类资源增殖的较为理想的品种。它不仅生长快、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易移植并移入后很快就能形成优势种群,作为大水面鱼类资源增殖品种,还具有成本低、收益大、见效快等优点。水库移植大银鱼只需连续投卵或放种1~2年见效后,就不需每年再放种、投卵,主要靠自然繁殖来增殖资源,就可长期受益。如河南省平顶山水库、北京的密云水库、内蒙莫力庙水库、吉林净月水库等移植成功后,年捕捞量都在50吨左右,年利润达百万元左右。1996年8月,我厅组织技术人员赴山东省诸成市三里庄水库(4000亩)和石门水库(2000  相似文献   

17.
李生武 《内陆水产》2000,25(7):23-23
4大银鱼的移植技术4.1移植水域的选择大银鱼移植的水域要求 :面积较大(10hm2以上) ,水位较稳定 ,平均水深2m以上 ,浮游生物和小鱼虾资源丰富 ,凶猛敌害鱼类较少 ,溶解氧达4.5mg/L以上 ,水质指标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依据上述条件 ,我国内陆的北方、西北、华中、华东等大部分地区的水库、湖泊均可进行移植。如北京海子水库440余hm2,1990年1月移植大银鱼受精卵300万粒 ,年底即捕获成体 ,1991年产银鱼100kg,1992年银鱼产量已达10t,并采集到受精卵2000万粒 ,产值达190万元 ,经济…  相似文献   

18.
许家崖水库于1992年放卵10万粒,1993年产鱼4.5t,1994年重复放卵20万粒,当年产鱼30t。移植大银鱼有投卵量少、驯化潜伏期短、形成规模产量快等特点。本文论述了大银鱼在该水库的移植增殖及推广情况,介绍了大银鱼移植技术,包括亲鱼的采集、暂养及人工孵化,受精卵的运输,移植水域的选择及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 大银鱼是具有一年生命周期的小型经济鱼类。目前,我国将大银鱼向大、中型水库移植已有不少地区,有的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向小型水域移植、增殖却少见报道,个别试验报道亦未曾涉及经济效益。 为扩大大银鱼的生产领域,探索其资源增殖新途径,我们进行了向小型水库及海、淡水的池塘移植的试验,证实了大银鱼亲本、人工受精卵、人工繁殖的鱼苗在新的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全国兴起了大银鱼的移位热潮,特别是北方省区,适应它生长、繁殖的水域纷纷进抒移植。几年内,仅赤峰带就已有16处总面积达川万亩的水域移植了大银鱼受精卵。这当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的第一年见到鱼了,而且效果不错,第二年资源量突然少了,个中原因当然很多,我们认为:产卵场的人为破坏和捕捞强度过大是最主要的因素。这一点,在一些水域中没有凶猛性鱼类又刚刚进行大银鱼移植的中小型湖库尤为重要调此水域小,适合大银鱼自然产卵的场所小而少,一旦破坏.特别是产完卵后被破坏,往往会造成下一年度的减产,甚至绝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