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塔城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长期以来人们乱垦、乱挖、乱占天然草地,使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实施,塔城地区草畜矛盾日益凸显,为保护草原生态,缓解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草场放牧压力,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人工草地置换天然草场已是势在必行,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场改良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掌握托克逊县草地资源与生态状况,科学评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立落实的生态效益及草畜平衡效果,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原,对天然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草原生产力及利用状况、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等方面开展高峰期草地生产力分析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饲草是畜牧业的基础,饲草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多少优劣,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目前草畜矛盾已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和导致草原生存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环境,由传统的粗放型畜牧业向现代集约型畜牧业转变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1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及管理 人工草地生产力相当于天然草地生产力的10~20倍,草原牧区进行人工草地建设是提高草地生产力,减轻天然草地载畜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人工草地也是农区实行草粮轮作,培肥土壤,发展草食家畜,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掌握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状况,科学评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立落实的生态效益及草畜平衡效果,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原,对天然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草原生产力及利用状况、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等方面开展高峰期草地生产力分析工作尤为重要。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昭苏县2013年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94.3%,比2012年提高了11.3%,鲜草产量9034kg/hm2,比2012年提高了58.5%。其中禁牧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90.6%,比2012年提高了5%,禁牧区鲜草产量9812kg/hm2,比2012年增加3.2%。草畜平衡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94%,比2012年提高了15%,草畜平衡区草地鲜草产量为4691kg/hm2,比2012年提高了61.7%。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通过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有力的促进了草原生态环境发展,推行的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草地资源科学利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草地资源不合理利用,使得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由于长期过度超载放牧,粗放式管理,草原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加强草地动态监测是草地生态资源保护、建设和科学利用的机制,是草原工作者需要重点做好的工作。笔者主要就草原动态监测对草原生态平衡的作用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利用青海省甘德县天然草地资源,对甘德县天然草地草畜平衡状况、天然草地生态保护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甘德县天然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许国成 《草业科学》2006,23(9):106-108
甘肃天然草地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各具特色的食草家畜种质资源。在长期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下,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草地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基层乡站服务技能不健全,市场发育和科技信息服务滞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草原生态重要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草地生产力水平;完善落实草地保护法规,加强草畜平衡管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草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控制牲畜头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大力推行草地畜牧业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8.
实施人工饲草地建设可以增加牲畜的冬草贮备,为牧区建立草畜平衡制度,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建立起人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统一的良性生态系统,实现草原增绿、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共赢具有重要作用。在实施天然草原禁牧、休牧工程的同时,配套开展人工饲草地建设,可以强化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牧区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草畜平衡是指为保持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使草原和其他途径提供的饲草总量与饲养牲畜所需的饲草总量保持动态平衡。在草原保护和管理中,建立和推行草畜平衡管理制度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合理利用草原,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S技术是目前快速监测草地产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且随着遥感资料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美国1992年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鄂尔多斯地区的可利用草原面积、产草量动态、可利用饲草料来源和草畜平衡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草原以沙地、砂砾质为基底的可利用草原占总面积超过65%,草地生态环境极度脆弱。2003~2006年,鄂托克前旗、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纯天然草地的可食草产量逐年下降,天然草地草群结构和植物群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和草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十分不利;在2003~2006年,鄂尔多斯的天然草地载畜量正处于下降趋势,草地的退化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草畜平衡状况正在接近理论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草畜优化条件下草地生态载畜量测算方法新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结合前人对天然草地载畜量的研究,在草畜优化条件下,归纳总结出“生态载畜量”这一新的测算方法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农牧民经济发展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之间找到一个草地载畜量平衡点。新的测算方法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草原管理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草地是我国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改善陆地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草地破坏问题严重,草地畜牧业生产难以持续稳定发展。除了气候条件和土壤基质外,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利用草地资源而引起的。因此,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加强草地管理,发展生态畜牧业,走草畜平衡、增草增畜的道路,建立集约化效益型畜牧业的经济体制,实现草地畜牧业和草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深入贯彻"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的需要,切实保护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促进草原生态的全面恢复,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遥感监测结合地面定位监测手段,开展对禁牧区、草原放牧利用区草地资源动态监测,全面、准确掌握草原的植被、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及时获取草地动态变化信息,客观评价实施生态奖补机制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自治区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  相似文献   

14.
包头地区草地生产力测定与草畜平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包头地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生产力的测定和牲畜发展规律的调查,找出本地区草畜平衡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了解决草畜平衡矛盾的措施,对包头地区实现草地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及利用技术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建植技术、田间管理以及建植后的合理利用等内容的研究,制定了本规范,对于缓解冷季草畜矛盾,提高草地生态服务功能,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施基本草地保护制度促进草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草地保护与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草地资源破坏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迫切需要基本草地保护制度的实施.建议实行草畜平衡制度、调整牧区经济结构和加大草原建设资金投入,以实现草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草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伊犁河谷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河谷天然草原退化面积已占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4.65%,占可利用面积的71.21%。退化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以及利用不合理、超载过牧、建设投入不足等人为因素。应采取坚持草畜平衡、调整畜种畜群结构、加大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加强天然草原保护和改良等对策,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伊犁河谷天然草原。  相似文献   

18.
旱区旱作人工草地种植是解决草畜矛盾,兼顾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是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其与生态环境效应关系是全球水危机的主要焦点之一。建植过程中不仅要借鉴旱区农田高效用水主要技术,有机统一"蓄"、"保"、"补"措施,同时也要考虑在利用有限水资源过程中所产生对旱区半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环境生态影响,还需加强旱区旱作人工草地系统水动态过程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及机理,人工草地生产力动态及其水分生态环境效应,旱区多年生人工牧草生长退化与水文生态过程的关系,维持多年生人工牧草生产能力稳定性的机理、技术和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合作的羊草全基因组测序计划已全面启动。该计划完成后,将对我国极为丰富的羊草资源的新品种选育、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原生产力提高以及产业开发等工作带来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天然草地资源十分丰富,有着各具特色的草食家畜种质资源。通过对甘肃省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草原生态重要功能和作用的认识;落实好强牧惠牧各项"三牧"政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草地和牲畜生产水平;完善落实草地保护法规,加强草畜平衡管理;积极培育草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走合作经营、利益共享的转型发展之路;落实草原绿色畜牧产业的草地畜牧业转型发展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