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磊  高瑛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5):105-108
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规模下降,结构趋于老龄化、女性化、素质低级化的特点,基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从农业劳动力规模和农业劳动力结构角度分析农业劳动力现状,介绍新型职业农民的潜在培育对象,在对比发达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指导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姚美华 《新农村》2015,(4):50-5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不少农村出现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兼业化、副业化现象,"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越来越严峻。在此背景下,职业农民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党的十八大指出要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1)贯彻实施中央战略部署的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  相似文献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湖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问题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并把农业生产作为终身职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点培育。各级政府是如何支持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呢?湖南省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的培训资源优势,通过机制体制改革,依托大户组建实训基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带富社员等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被誉为"湖南模式"。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老龄化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针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致使农业劳动力供给质量下降等问题,以2009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为依据,分析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并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老龄化现象,6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18.42%;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龄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明显较低,老龄农户不仅主要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值低于非老龄农户,而且耕种面积以及其他各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也均低于非老龄户,这说明农业老龄化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6—2016年农业普查数据分析了安徽省农业人口结构变动特征及其面临的突出困境。研究表明,从数量结构来看,安徽作为农业人口大省的属性没有根本性改变,农业人口分布显示出“北密南稀”;从性别结构来看,农村妇女非农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脱离农业进入非农部门,农业女性化现象并不明显;从年龄结构来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正在加深,农村人口老化与农业人口老化问题并存;从素质结构来看,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升极为缓慢,整体处于小学和初中水平;从流动结构来看,农业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挤出效应以及城镇化、工业化的劳动力吸纳效应将持续发挥。鉴于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一要树立农业劳动力安全观,积极应对农业农村人口快速老龄化;二要加速启动农民职业化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要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经营方式,提高土地集中率、提高机械化水平;四要加大农业社会化和农村数字化建设,让更多主体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从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入手,指出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高于全国和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并伴随妇女化现象;分析了安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原因及对安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给农业产出能力、粮食安全、农产品供应等带来不利影响,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提出了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山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突出,是今后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该研究根据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农村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事粮食生产的老年农民比其他农民投入更多的劳动时间,不会影响粮食产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促使农村粮食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动态变化,土地流转加快促使种粮大户出现,机械化水平提高可以减少粮食生产对劳动力的过多依赖.因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没有影响,完善土地流转可以保证粮食生产向着更合理的方向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劳动力结构“空心化”的主要表现为老龄化、女性化和农业后继乏人。本文首先从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视角分析了河南农业劳动力结构“空心化”现状,然后从人口老龄化、优势劳动力城镇化转移以及农村养老保障政策不完善几个方面分析了“空心化”的成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实施农业后继者培养工程,实现农业的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多措并举,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精选培训项目,提升女性非农就业能力;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降低老龄劳动力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9.
耿苏强 《北京农业》2012,(28):13-14
正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农村,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农业生产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一些农民和基层干部甚至产生了"10年后谁来种田"的担忧。  相似文献   

10.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是众所周知的世界性问题,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有重要的影响。通过阐述农业生产主体的年龄变化趋势和老龄化现状,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原因,以及其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以为我国的农业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土地耕作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农村空心化、务农老龄化问题凸显,新生代农民弃农、农业后继乏人现象日益严重。解决"谁来种地"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的课题。2012~2014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教育培训力度。由此可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正是破解种地困局的关键所在。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证农业劳动力后继有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已成趋势与必然。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解决好"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亟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  相似文献   

13.
实现“四化同步”需要培养新型的职业农民。当前,农业劳动力缺乏、素质低以及老龄化的趋势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强后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农广校在现代职业农民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增强了农业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加入WTO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农业和农技推广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通过推广培训提高我国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是有效应对挑战的重要途径。1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一是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据2000年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者达54.17%。二是农民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70%以上未受过初级以上职业技术培训。三是农业劳动者女性化、老龄化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一些学历高、身…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产业。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困境,一是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下滑速度明显;二是务农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务农劳动力的比重低,并且老龄化现象严重,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培育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生产经营集约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空心化、农业碎片化、农民老龄化是我国"三农"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农民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导致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业形态还不成规模。此外,农产品收购价格连续多年下跌,导致农民经济效益下滑,其种植积极性不断降低,撂荒现象时有发生。2019年,我国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降,化肥总体需求减少,轮作休耕面积扩大,用肥需求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7.
张琴 《中国农资》2014,(26):17-17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在逐步加快,然而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空心化、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培育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迫在眉睫,这既关系到现代农业的现实,又关系到现代农业的未来。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各有关职能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意见和培养试行方案,在培训制度、培训体系、认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工程,同时也是在新形势下为农服务方面的新要求,为此,激活社会多方资源,鼓励涉农企业参与职业农民培育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逐步加剧对改变农业生产方式进而导致的农业碳排放变化,以及农业技术创新在应对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中的作用,以黑龙江省2000~2018年数据,利用STIRPA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农业技术创新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碳排放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新型职业农民在我国已超过1400万人,初具规模的新型职业农民,为"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提供了答案。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生产人员老龄化、后继乏人问题突出。同时,推动农业发展方式集约化,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也是客观需要。在此背景下,我国逐渐建立起"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培育制度,部分省市还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纳入政府考核。制度不断健全,  相似文献   

20.
农民培训现状与职业农民培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转型的关键时期,培养大批职业化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本文对职业农民的特点、内涵和发达国家培育职业农民情况进行了综述;结合调研,对当前典型农民教育培训进行的研究分析表明:参训农民"年龄大、学历低、女性偏多"现象与农村劳动力状况基本一致;各类培训特点突出,效果明显;在分析不同群体农民需求及各类培训效应等基础上,阐述加快职业农民培育的紧迫性、必要性。提出推进政策、法律改革创新;推进农业多功能性发展;加快进行"普及、提升、引领"三个层次职业农民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