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209-212
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天气风险,天气指数保险成为转移农业天气风险的有效路径。通过对传统农业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天气指数保险的多项优势。以河南省干旱灾害为例,分析干旱灾害与农业损失之间的关系,并简单设计了河南省玉米干旱灾害天气指数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有助于利用天气指数保险应对农业天气风险、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2017年12月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好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本文尝试将巨灾小额指数保险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巨灾风险中最为普遍的农作物损失风险上,探讨最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农业巨灾小额指数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3.
因渔业产业的高风险特性,渔业保险成为渔业生产者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日本渔业保险是互助式保险的代表,美国渔业保险是典型的商业式保险。尽管模式不同,但在政策支持、法律体系、融资方式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日本、美国渔业保险制度的运作及其特点,并总结了其相关经验,因此,在中国渔业保险出现"供给和需求双不足"的条件下需要从保险模式优化、强制入保制度建立以及再保险市场完善等3个方面进行借鉴,推进中国渔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洪水保险作为洪灾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洪灾风险转移的基本形式。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洪水保险的两种模式,即国家强制洪水保险模式和私人剩余财产洪水保险模式。分别以美国、英国为例分析了这两种保险模式的运作及其绩效,经过分析发现,不同的洪水保险模式与其保险体制、市场机制及洪水风险有直接关系,进而总结了这两种模式的经验。最后在分析中国洪水保险制度运作的现状及绩效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洪水保险制度必须从立法、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3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浅谈农业气象保险指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内外实践显示,传统农业保险在经营上模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怎样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的风险从而使农业气象保险得到持续稳定的运行,道德方面带来的风险、逆向选择带来的风险均是难以防范的,农业气象的保险费率指数在其技术及实践中均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难题,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业气象保险的所投放得资金持续升高,致使公司效益低弱。为促进我国农业气象保险的发展,当代人们开始着手对农业气象保险指数的分析探索。从农业气象的保险指数出现以来,因其可以降低道德风险和抑制逆向的选择,以及具有管理的成本低和易实行再保险等优点,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世界银行组织的推动下应用于管理农业方面的自然风险。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互动模式是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发展,振兴乡村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互动模式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推广和发展农村银保互动模式是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农村经济的现实需要。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来推广和发展我国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出的"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传统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将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帮助农民稳定收益。以甘肃省三个贫困县苹果项目为例,该项目的 "保险+期货"模式推动了甘肃省贫困县脱贫摘帽的进程,可以通过提高农民参与项目积极性、加快农产品期货品种上市、升级"保险+期货"模式的策略,进一步推进"保险+期货"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80%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农业气象灾害。阐述了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事件的关系,以及二者带来的中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气候风险。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湖北省78个县市1990—2009年与粮食有关的生产数据和气候数据,实证分析气候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气温、降水、日照变化均存在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最大值,影响呈倒"U"形结构,说明粮食生长需要稳定的气候条件,气候风险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管理天气风险的传统农业保险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天气指数保险和天气衍生品作为农业天气风险管理的重要创新工具,能够化解农业保险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成为转移农业天气风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7,(22)
<正>俗话讲,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可见,养殖业风险是比较大的。随着养殖规模逐渐扩大,成本压力与病害风险也成为养殖户面临的严峻问题。前几年,我国猪肉市场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剧烈波动,市场的变化给养猪业带来了更为重要的影响。如何规避市场风险呢?保险成为人们规避风险的办法之一。今天我们介绍养殖保险中的一种保险——指数保险。  相似文献   

10.
大灾风险分散制度是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重点问题,而大灾风险是否可以作为指数农业保险相对于传统农业保险的优势之一,在文献中仍存在争论。采用种植业保险定价中的大灾风险附加费率以及大灾风险安全系数为关键指标,以湖南省常德市为实证案例,依托农户级别的抽样调查历史单产数据和县级历史单产统计数据,对多灾种综合险和区域产量指数保险的大灾风险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指数农业保险在大灾风险上是否也比传统农业保险具有相对的优势。结果表明,当使用大灾风险附加费率衡量大灾风险时,多数县域的区域产量指数保险高于多灾种综合险,不同重现期水平下的绝对离差可达1.36%。当使用大灾风险安全系数衡量时,所有县域的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均高于多灾种综合险,安全系数的绝对离差可达0.6。因此,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可能较多灾种综合险拥有更高的大灾风险,在指数产品创新与实践的过程中,应在大灾风险转移制度上给予更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太平洋产险河南分公司顺利签出河南信阳地区茶叶低温霜冻气象指数保险第一单,为信阳市浉河区茶叶种植户提供了应对茶叶种植中"倒春寒"这一最大风险的强力保护伞。茶叶低温霜冻气象指数保险是以低温霜冻气象指数为保险标的,针对茶叶种植户在采摘前一个月内在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由于低温造成的茶叶产量的损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新型的气象指数型保险。该险种作为河南信阳地区特色农业保险,是实现e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如何使农民脱贫,提高农民收入一直是国家农业工作重点。自2016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提及"保险+期货"新型保险模式,由此可见,"保险+期货"这种新型农业保险模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从"保险+期货"模式理论背景出发,以安徽泗县玉米"保险+期货"模式试点地区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探究该模式对农民收入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险+期货"模式可以对农户收入风险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气象指数保险由于缺乏精算模型、数据获取难、因子选取与指数构建复杂、指数难以跟踪等问题导致该险种产品开发困难、运营效率低,无法满足农户多元化的风险保障需求。基于深度学习、微服务架构等关键技术,在技术层面上设计与实现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服务系统。系统通过内嵌农业气象灾害指数风险识别与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两项关键模型,可以实现气象指数保险的在线自主开发、自助投保、在线跟踪指数和出险后的自动理赔等功能,为增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管理能力、提高气象指数保险的服务效率提供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吴仲广 《甘肃农业》2009,(12):22-23
从保险的供需主体入手,系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引入ART金融产品的概念,提出了欠发达地区"以互助共济"为特征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和行政推动、资金投入、组织保障、风险求助"四大"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松花江流域699个农户为样本,实证分析农户自然灾害感知、现有保险手段、银行贷款难易程度及贷款总额、政府救济等因素对农户天气指数保险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灾害损失占家庭收入比重、农户对未来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对农户天气指数保险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借款总额、政府救济可以帮助农户分散风险对天气指数保险具有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以期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及农村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加强天气指数保险试点提供政策建议,并进一步完善天气指数保险及巨灾保险的运行机制,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技推广》2020,(3):74-75
近日,农业农村部与中华联合保险集团签署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产业政策与保险服务互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与保险深度合作对接,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着优势互补、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聚焦保险服务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突出保险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程和重大任务,加大保险服务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力度,提升农业保险服务信息化水平,强化掌握农业保险专业技能的“一懂两爱”农业农村综合人才支撑,共同开展保险产品创新、技术与服务模式创新,更好满足“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7.
卢豫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89-6091
在当前我国农业保险试点中,新疆农业保险采取的"保险公司-村委会(团场)-农户"经营模式独具特色,通过对该模式的分析,认为其在经营目标、信息传递渠道、风险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业保险也相应滞后,农业保险发展处于瓶颈阶段。现通过建模分析保险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估算财政补贴率和马铃薯种植户实际负担保险费率,构建并检验"合作制农业保险"模式效能。结果显示,合作制农业保险模式在防范风险和激励马铃薯种植的效果显著,是促进马铃薯保险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08—2016年中国在东北以及内蒙古实行玉米临时收储制度,对玉米市场价格、农户收入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6年开始对当地玉米临储制度进行改革,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为了有效减少玉米生产过程中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带来的收入波动,契合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趋势,首先,以转移玉米产量风险—价格风险—收入风险为主线,研究相应的农业保险在玉米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其次,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对玉米"收入保险+期货"模式进行阐述,收入保险为农户分散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产量和价格两个核心风险,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对市场风险进行转移和对冲,为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提供保障,实现了再保险的作用;最后,运用ARIMA模型以及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对玉米产量保险和收入保险进行纯费率计算,结果得出在同一保障水平下,玉米收入保险费率低于产量保险费率。因此,中国应积极推动农业收入保险创新,建立"收入保险+期货"长效机制,达到玉米市场化过程中风险规避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海水养殖业具有投入高、风险大、多重风险相互混合的特征,单靠养殖户风险自留难以保障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海水养殖场所的特殊性加大了传统保险业务核保、定损的难度,且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天气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是基于气象指数来设计的保险方案,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保险流程,使得保险保障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如触发参数的选取条件、基差风险的增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