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现行财税体制中不利于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分析,提出了通过调整财税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财政支出中保障民生的支出;推进居民消费升级等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进程中,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则是此次扩大内需的重点。为了更有效地扩大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甘肃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研究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也是今年工作的重点。全国上下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要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要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  相似文献   

4.
李巧莎  刘秀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3011-3015,3020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良性健康发展的前提。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北省居民的消费需求在不断扩大,但是受收入、消费环境等因素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还有扩大的空间,应采取增加居民收入、发挥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作用、完善消费政策等措施来扩大河北省居民的有效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5.
魏亚男  李飞  卫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38-16239,16247
运用灰色关联法对不同阶段辽宁省农村居民各项消费对人均GDP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居住支出处于消费支出的主要地位;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占重要地位;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缓慢;医疗保健支出较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弱。提出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扩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政策建议,以此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消费、投资和出口"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在高投资和高出口的发展模式中变得乏力,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居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农民消费值得重视,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借助2005~2016年《荆门市统计年鉴》的原始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加工处理,进行了数据挖掘,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荆门农民居民消费结构的基本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和自价格弹性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从消费贡献率和食品实物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细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结果表明,荆门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由解决温饱向营养均衡方向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开始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内外挑战,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较 大的下行压力,尤其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战的持续性和不确定性,经济增长三驾马 车中的出口拉动作用不断下降,因此,消费和投资成为促经济增长,增加经济活力的必要选项。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增加我国居民消费和带动投资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平 台。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效带动消费和投资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经济已经发展到新阶段。在目前出口不振、产能过剩、环境恶化的情形下,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现代计量模型,探究安徽省投资、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安徽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最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拉大居民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协调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扩大国内市场,增进国内需求,最难的是消费,潜力最大的也是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的海啸过后,我国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现出弊端,扩大内需再次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这正是将美国金融危机转化为中国发展机会,将出口导向型增长转变为内需拉动型增长的大好时机。本文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围绕扩大内需的最终受益主体,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建立以国内消费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11.
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因此居民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支出作为教育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增长必然引起教育消费、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通过对搜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了高等教育消费与居民消费需求的关系,高等教育供给的现状以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和保增长的着力点。我国农民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消费环境差和社会保障程度低。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能有效发挥其杠杆作用,以形成促进农民消费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浙江省居民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真实关系,将消费需求和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解释性指标,对这三项指标199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VAR模型检验,得出:投资对进口冲击在经历短期的正向冲击后转向负向冲击,冲击效果有由弱转强的趋势,两者的持续时间较长;消费需求对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冲击效果稳定促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韬  孙勇  韩茜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572-5573
对1999~2008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通过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据此建立了农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结果显示,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且现在收入的增长对消费的增长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建立社会保障网,改变消费观念等方式从根本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最终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结果,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颖 《甘肃农业》2006,(10):76-48
近几年来,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十分不利。本文根据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农民收入低、负担重等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并作出了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十分不利。本文根据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农民收入低、负担重等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并作出了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却是投资。因此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是我们多年来宏观调控所企盼的目标,也是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须达到的效果。而在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仍然十分可观;相对于政府消费而言,居民消费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总的来说,我国消费需求可持续性增长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运行状态,快速发展的经济使得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自2013年12月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以中高速增长为特点,中国经济的转型使得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变动。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又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久扩不振。通过对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变动的分析,研究其对居民消费需求所产生的影响。主要结合经济学相关理论依据,利用经济学原理,对有关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重大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刺激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一般对边际消费倾向的数量分析,仅局限在静态层次,不能满足对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关系的深层要求.引入了状态空间方程的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进行分析,通过1990年至2004年的有关数据得出每年的城镇及农村的边际消费倾向,以动态的机制解读了15年来我国的消费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总数的70%以上,但农村消费额仅占全国消费额的40%,农村消费市场萎靡直接导致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制约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研究世界发达国家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成功经验,对于扩大中国农村消费市场,调整投资与消费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