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采用在淡水和海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福尔马林,进行鮸鱼刺激隐核虫防治的研究。结果发现,福尔马林质量浓度为221.3mg/L的海水中,鮸鱼12h内无死亡,海水福尔马林对鮸鱼12h,24h,48h,72h,96h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75.6,413.8,248.1,212.7,200.7mg/L,安全浓度为56.08mtg/L;淡水浸泡鮸鱼的半致死时间为126min;淡水处理刺激隐核虫的半致死时间为26min,海水福尔马林中,处理2h和12h的半致死浓度为62.5,23.3mg/L。全池泼洒20~80mg/L福尔马林可防治刺激隐核虫,淡水浸泡30min后泼洒25mg/L福尔马林效果更佳。研究结果表明,海水和淡水福尔马林对刺激隐核虫的致死浓度处于鮸鱼安全范围之内,淡水浸泡30min后泼洒25mg/L福尔马林可有效防治刺激隐核虫。  相似文献   

2.
食盐在渔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盐,即氯化钠(NaCl),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易溶于水,具有强烈的渗透和脱水作用,能抑制和杀死多种细菌。原生动物等,用不同浓度药液浸洗、泼洒或排饵口服,可防治多种疾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药物。1防治细菌性鱼病烂鳃病、赤皮病、白皮病鱼种下池前用20-40g/L食盐水溶液浸浴5-20min,有预防效果。白头白嘴病鱼种进池前,全池泼洒硫酸铜和食盐溶液,使他水达到硫酸铜0.7g/m’十食盐Zg/ffi3o竖鳞病用20g/L食盐水和30g/L’J‘苏打(碳酸氢钠)等量混合液浸洗病鱼10min,或用30g/L食盐水浸洗病鱼10…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条纹鲈(Moronesaxatilis)的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发现其较易感染小瓜虫病、指环虫病、刺激隐核虫病及肠炎、烂鳃、营养不良症等病,此鱼对药物比较敏感,故在用药时特别注意,要准确计算面积与剂量。现对上述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做如下介绍。1小瓜虫病1.1病因小瓜虫寄生引起。1.2症状肉眼可见鳃、鳍、体表布满白点状囊包,镜检虫体呈椭圆形,有纤毛,中间有“马蹄形”核。1.3治疗方法(1)百虫净全池泼洒,使用浓度为0.15克/米3,疗效显著。(2)用0.2~0.4克/米3孔雀石绿和25克/米3福尔马林混…  相似文献   

4.
李泽湘 《内陆水产》2002,27(2):32-32
1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病鱼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防治方法在鱼的放养及捕捞过程中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也可在鱼种放养前用10克/米3的漂白粉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或用10~20克/米3的痢特灵浸洗20~30分钟,还可内服鲤暴平药饵,外用10克/米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水霉病病鱼在感染初期肉眼看不见有病状,当肉眼能看到时,此病菌体好像灰白色的棉团,视检似灰白色絮状物。由于霉菌产生大量酵素分解鱼体组织,使鱼体受到刺激,…  相似文献   

5.
过氧乙酸对神仙鱼小瓜虫病的治疗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小瓜虫病对观赏鱼养殖的严重危害,试验选择过氧乙酸对七彩神仙鱼进行杀灭小瓜虫的有效性试验,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过氧乙酸对神仙鱼急性毒性试验,并在安全浓度下对患有小瓜虫病的神仙鱼进行治疗试验。结果显示:过氧乙酸对七彩神仙鱼的安全浓度为8.55mg/L,过氧乙酸在神仙鱼安全浓度内对小瓜虫的幼虫和包囊都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过氧乙酸浓度在4.26~8.55mg/L的治愈率达70%。  相似文献   

6.
七彩神仙幼鱼的病害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8℃水温下,选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亚甲基兰、阿维菌素、氯化亚汞5种药物分别对并患指环虫病与小瓜虫病的七彩神仙幼鱼进行治疗试验。研究发现,对并患这两种病的七彩神仙幼鱼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即先用质量浓度为1mg/L的氯化亚汞浸泡10min,2d后再用质量浓度为10mg/L的高锰酸钾浸泡10min,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进行斑点叉尾鮰聚缩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为200mg/l甲醛(化学纯)浸泡30min,病鱼身上的聚缩虫杀灭率只有55%;而当病鱼先用浓度为200mg/l甲醛浸泡15min后,按20mg/l浓度添加高锰酸钾,再浸泡15min后,聚缩虫杀灭率达80%,经治疗后的病鱼平均存活率达82%。  相似文献   

8.
刺激隐核虫病是双斑东方鲀养殖生产中的主要致死性寄生虫病,为安全、有效地防治刺激隐核虫病,开展了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及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的治疗效果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铜对双斑东方鲀幼鱼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94、7.12、5.32、4.44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为1.72 mg/L。刺激隐核虫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1.0、1.5 mg/L的硫酸铜质量浓度对病鱼治疗有效,药浴后刺激隐核虫虫体活力下降,第3 d部分虫体解体或脱落,药浴5 d治愈;0.5 mg/L硫酸铜对病鱼治疗效果不佳,病情继续发展,第8 d病鱼死亡。临床上建议使用硫酸铜质量浓度1.0 mg/L治疗双斑东方鲀刺激隐核虫病。本研究对其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及其纤毛虫病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感染刺激隐核虫的大黄鱼对低溶氧量的耐受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初是福建省沿海养殖的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高峰期,为明确患病大黄鱼暴发性死亡的原因,进行了患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对低溶氧量的耐受力试验。结果表明,病情越严重的鱼出现浮头、大量死亡时的溶氧量越高、耗氧率越低。健康鱼的窒息点和耗氧率分别为2.58mg/L、332.4mg/kg·h^-1,而病情呈“+++”鱼的窒息点和耗氧率分别为3.83mg/L、196.0mg/kg·h^-1。结合试验结果和养殖生产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患刺激隐核虫病的大黄鱼对低溶氧量的耐受力降低,易导致其暴发性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0.
崔峰  肖明松 《内陆水产》2000,25(5):37-38
在长期不换水或换水次数很少的池塘中,河蟹易患纤毛虫病。用0.3mg/L的孔雀石绿全塘泼洒或用10mg/L的孔雀石绿浸洗病蟹30min,可杀死纤毛虫。泼洒福尔马林及硫酸锌浸洗不宜作为河蟹纤毛虫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水雾病在水温18℃~27℃的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过程中,及鱼苗、鱼种和成鱼养殖各阶段均可发生。可以见到卵膜外长有毛绒状物,病鱼体表和受伤处有白色絮状物。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最后消瘦而死,死亡率较高。防治方法:(1)鱼卵的孵化用水用60目纱绢网过滤,用万分之一孔雀石绿泼洒,停水3~5分钟,每天2~3次;或用2%食盐水泼洒,停水5分钟;(2)在鱼苗、鱼种及成鱼阶段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或用l%食盐水加数滴食醋浸洗病鱼5分钟;(3)在捕捞及运输等操作过程中防止鱼体受伤,可用1%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的磅胶软膏…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物对金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斌  常红军 《水产科学》2003,22(2):18-20
研究了硝酸亚汞、孔雀石绿、亚甲基兰、福尔马林、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生姜和辣椒合剂对金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对金鱼小瓜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而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质量浓度小于1 0mg/L时,不仅不能杀死小瓜虫,反而刺激小瓜虫胞囊的形成,加速繁殖。只有当其质量浓度达到1 2mg/L时,才能有效地杀灭小瓜虫。  相似文献   

13.
苯扎溴铵治疗斑鳜聚缩虫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网箱斑鳜聚缩虫病的主要症状、流行情况及用苯扎溴铵溶液(5%)室内外药浴治疗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水温11℃~20℃条件下,用苯扎溴铵溶液药浴15~30min,浓度在100~800mg/1均无效,1500mg/1以上可有效杀死聚缩虫.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在淡水和海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福尔马林,进行鮸鱼刺激隐核虫防治的研究.结果发现,福尔马林质量浓度为221.3 mg/L的海水中,鮸鱼12 h内无死亡,海水福尔马林对鮸鱼12 h,24 h,48 h,72 h,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75.6,413.8,248.1,212.7,200.7 mg/L,安全浓度为56.08 mg/L;淡水浸泡鮸鱼的半致死时间为126 min;淡水处理刺激隐核虫的半致死时间为26 min,海水福尔马林中,处理2 h和12 h的半致死浓度为62.5,23.3 mg/L.全池泼洒20~80 mg/L福尔马林可防治刺激隐核虫,淡水浸泡30 min后泼 25 mg/L福尔马林效果更佳.研究结果表明,海水和淡水福尔马林对刺激隐核虫的致死浓度处于鮸鱼安全范围之内,淡水浸泡30 min后泼洒25 mg/L福尔马林可有效防治刺激隐核虫.  相似文献   

15.
四种药物治疗七彩神仙指环虫病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环虫病是七彩神仙从稚鱼到亚成鱼均十分容易感染的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病 ,利用四种药物在不同浓度条件下治疗七彩神仙幼鱼指环虫病 ,经过对比试验 ,发现泼洒 15 0mL/L的福尔马林病鱼死亡率最低 ,其次是泼洒 0 4mg/L敌百虫溶液。 0 4mg/L敌百虫对指环虫杀灭效果最好 ,但副作用较 15 0mL/L福尔马林大。用高锰酸钾及食盐溶液处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河蟹的疾病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纤毛虫病此病主要由聚缩虫、累枝虫等引起,虫体附生在河蟹全身甲壳上,呈一层绒毛状物,并经常与细菌或其他原生动物同时存在。少数为局部少量附生。发病个体行动迟钝,对刺激反应不敏感;食欲下降乃至停食,最后营养不良,无力蜕壳而死。显微镜检查可发现其体表、附肢、鳃等处有许多累技虫、钟形虫、腹管虫等。防虫方法:a.每隔7~10天更换一次池水,换水量为1/3池水体积。换水后每亩泼洒生石灰叨公斤(池水深1米);b.用1%福尔马林浸洗病蟹1.5小时;c用0.3毫克/升硫酸锌全池泼洒。2“蟹奴”病此病主要由寄生在蟹体内的一种蔓足类…  相似文献   

17.
邓永强  黄小丽 《水利渔业》2005,25(4):90-91,109
小瓜虫病是淡水鱼类和观赏鱼类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鱼感染小瓜虫后,在血清和体表黏液中产生抗体,这种抗体主要是鱼受到小瓜虫体细胞表面膜蛋白的刺激,通过血液和体表黏液中淋巴细胞产生出来的,以阻止小瓜虫的运动并杀死虫体。目前还没有正式用于生产的小瓜虫疫苗,但实验室疫苗已研制成功,包括经冷冻和福尔马林处理后的死疫苗、小瓜虫活疫茁以及小瓜虫基因疫苗等。综述了,多年来小瓜虫病的免疫研究概况、鱼类对小瓜虫免疫反应类型、反应机制以及抗小瓜虫疫苗等。  相似文献   

18.
用5种药物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试验,结果呋喃唑酮无效,硝酸亚汞(1. 25 ±0. 25) mg/L、硫酸铜酸亚铁(5:2)合剂(8.5±0.5)mg/L、甲醛(30±5)mg/L、孔雀石绿(0. 9 ± 0. 1) mg/L对聚缩虫杀死率均在 95%以上;治愈率依次为:(92.5 ± 2.5)%、100%、(87.5±2.5)%、(82.5±2.5)%;剑尾鱼对药物的敏感性强度为孔雀石绿>硝酸亚汞>硫酸铜合剂>甲醛,安全浓度依次为:0.32、0.48、4. 1、9.4 mg/L。表明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用硫酸铜合剂(8. 5 ± 0. 5) mg/L、甲醛(30 ± 5) mg/L浸泡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一、车轮虫病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它的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2.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池塘较易发生,适宜繁殖温度20~28℃,4~7月份较流行。鳗…  相似文献   

20.
在大黄鱼激隐核虫病临床防治试验中,筛选出自主研发复方中草药"HD-2"、生石灰、甲醛、双氧水和硫酸铜等几种药物作为该病的临床中试药物,并通过药物挂袋预防、药物口服预防及治疗、不同浓度药物药浴治疗三种试验方法对该药物防治刺激隐核虫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0mg/L氧化钙、10mg/L三氯异氰脲酸片、100mg/L复方中草药"HD-2"、100mg/L双氧水、200mg/L甲醛、2mg/L硫酸铜、2mg/L高锰酸钾和淡水浴均可以使鱼体表面的刺激隐核虫活力下降,解体死亡,但使用高锰酸钾、硫酸铜、三氯异氰脲酸和甲醛药浴时存在治疗不彻底、安全浓度低、容易造成死亡等安全隐患;在网箱边缘悬挂氧化钙固体和三氯异氰脲酸片,也能使网衣上附着的刺激隐核虫包囊数量下降,大黄鱼死亡率下降,摄食量有所提高;对患病大黄鱼以口服复方中草药"HD-2"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试验,能使部分病鱼的摄食恢复,死亡率下降15%~30%不等,体表和鳃丝上的寄生虫数量分别下降45%和60%,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