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丘陵梯田由于长期受不同水、气、热条件的形响,形成了土壤肥力差异,造成了梯田各部位间作物产量相差悬殊,严重影响丘陵地区粮食作物的均衡增产。通过塑料暗管的埋设,有效地控制了田间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土温上升,促进土壤养分的矿化,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生长环境,收到极其明显的增产改土效应。  相似文献   

3.
句容市地处丘陵,油菜作为第一大经济作物在全年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杂交油菜的推广,油菜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种植规模和单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1996年实现面积15867公顷,单产水平每公顷1845千克,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5.
覆膜穴播为小麦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环境,综合协调了水、肥、气、热、光等影响产量的各单因子的效应。其增产原因表现在:(1)延长作物生育期在青海省互助县浅山、脑山地区同时播种的情况下,覆膜比对照区早出苗7~15天,而成熟期又基本相同,主要...  相似文献   

6.
对丘陵沟壑区机械化修筑梯田配套技术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为机械化修筑梯田提供科学的技术措施及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7.
暗管排水工程是治理泉渍田的有效措施。本文依据连续三年试验观测结果,系统分析了泉渍田治理前后水土环境状况的变化及作物增产的机理,对我国山区广泛开展泉渍田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泉渍稻田暗管排水的改土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管排水工程是治理泉渍田的有效措施。本文依据连续三年试验观察结果,系统分析了泉渍田治理前后水土环境状况的变化及作物增产的机理,对我国山区广泛开展泉渍田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在机修梯田上如何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培肥地力,将机修梯田变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安徽省小麦种植面积质量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小麦种植质量、管理的措施,阐明了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江西省地处我国亚热带东段,北纬24°29′至30°05′,东经113°34′至118°29′。境内力红壤丘陵山地起伏,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473~2077.5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在97.0伍(?)14.5千卡范围,年平均气温为16.2~19.7℃,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341~1934mm,年蒸发量1171~1864mm,  相似文献   

12.
改进内蒙古河套灌区田间排水系统的规格对灌区提升作物产量和保障粮食生产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在河套灌区对所构建的分布式SWAP-WOFOST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和验证,然后,对2000—2010年灌区春小麦种植条件下适宜的田间排水暗管规格进行探讨,并模拟评价了该条件下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力(WP)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分布式模型在河套灌区具有较高的适应性。春小麦种植条件下,灌区大部分耕地面积推荐采用田间排水暗管的规格为间距100.0m或75.0m,埋深为2.5m。相比现有排水系统,采用推荐的排水暗管规格,春小麦多年平均作物产量提高了18.5%,多年平均WP提高5.2%。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改进灌区田间排水系统的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南麦区是我国继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之后的第三大小麦优势产区。西南麦区又以四川为主,四川小麦种植面积占西南麦区小麦种植面积的61%、总产的73%左右,可见四川小麦在西南麦区中的重要地位,四川小麦的发展无疑会带动西南麦区的发展。与其他麦区不同,四川小麦主要分布在丘陵旱地,丘陵旱地主要种植制度为“小麦/玉米/大豆”,因而套作小麦是四川小麦的典型种植方式。多熟种植制度对充分利用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确保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多熟制下作物多,栽培技术复杂,反过来制约了机械化的发展。再加上丘陵旱地地块狭小,坡陡路窄,进一步增加了机械化操作的难度。在当前丘区劳动力大量转移的背景下,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劳动成本大幅度增加,小春生产出现滑坡,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耕地撂荒的情况。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为确保四川省粮食安全,提升小麦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必须加快推进丘陵旱地套作小麦生产机械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赤峰市丘陵山区玉米膜下滴灌增产增效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市丘陵山区属我国北方的典型丘陵山区地带,由于丘陵山区严重缺水,人均水量仅为全国的1/4,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农业用水为用水大户,解决农业用水大大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拟就赤峰市丘陵山区常种经济作物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种植区土壤湿润深度、灌溉制度及肥料配合比,寻求玉米膜下滴灌最优灌溉制度及肥料配比,指导丘陵山区玉米作物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山西省小麦生产的现状,指出小麦生产呈现的特点,从面积、产量、技术3方面对山西省小麦的增产潜力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小麦增产的有效途径,为今后山西省的小麦生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我们对小麦旋耕、深松、深翻播种进行的对比试验表明,每年轮换一种耕作模式对农作物增产比较有利,我们得到了一定启示,三种不同的耕作模式有不同的效果和效益,具体体现在:1旋耕整地1.1旋耕机可分为微型、小型、中型、大型,能够满足棚室作业,充分利用农户的各种类型的拖拉机,也能够适应于大地作业,地块大小作业都能完成,作业后不留死角,地表平整。1.2旋耕是指把农田耕深10-14厘米,耕地作业期  相似文献   

17.
一天之中,夜间的温度明显低于白天,特别是在小麦开花至成熟期间,昼夜温差更大,我国多数地区都在 10℃以上。因此,小麦夜间灌溉,不仅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下渗水量,使土壤和植株根际保持较多的水分,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籽  相似文献   

18.
旱地小麦的增产措施杨锐琴,杨晓珍,李增宏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高低对人民生活、粮食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很大影响。山西省是旱地小麦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旱地小麦增产或减产,关系到全省小麦的丰歉。近年来,山西省小麦生产一直在总产30亿k...  相似文献   

19.
一、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利用机械、人工将农作物的秸秆粉碎加工,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肥料,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秸秆还田一般指小麦和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将已经摘穗的玉米秸秆(含水量65%~75%)在田间用机械直接粉碎并均匀撒于地面,然后机械耙切耕翻。秸秆还田减少了焚烧秸秆的现象,避免了环境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经研究部门多点测定:连续还田2年~3年,一般能增加土壤有机质0.06%~0.1%,速效磷含量提高33%~45%,速效钾含量提高25%~30%,含氮量增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全国小麦播种面积迷2990万m2。主要分布在豫、鲁、冀、苏、皖、鄂、晋、川、陕、新疆等地。由于受自然条件、土质、水肥条件和传统的种植方式影响,大部分地区小麦单产在3750kg/hm2(亩产250kg)左右。为提高产量,近些年来,国内外对小麦精量播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目前我国已研究出一整套小麦精播栽培技术和与之配套的精密播种机具。并在山东、河南、山西、湖北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我省是小麦集中产区,气候、水肥自然条件优越。近几年来,已在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进行了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