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1,62(8)
辽西朝阳地区蜜源丰富,适合农村发展养蜂致富,但是养蜂技术相对落后。一直到5年前,部分养蜂户还是在年复一年使用早已退化的蜂种。产量低下,抗病力差,养蜂收入不高。近年来,辽宁兴城原种场把朝阳列为重点发展养蜂基地。连续5年,每年发放400只种蜂王帮助蜂农改良蜂种,并且每年对蜂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蜂农养蜂水平。新蜂种的抗病和高产的优势让蜂农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2.
龚凫羌、宁守容二位老师:你们好! 我养蜂10年,今年算是尝到了甜头。到目前为止菜花蜜已取了3次,23群蜂已经取蜜300kg。取得如此成绩,至少有你们一半的功劳。现在回头看,在没有参加全国养蜂提高班的学习之前,我的养蜂几乎是瞎折腾。因为养蜂没有搞到收入,就又去整菜、种西瓜等,很久也不敢去看自家的蜂,咋一看还不知道该怎么弄。现在可好了,学到了过硬的本领,养蜂的感觉轻松多了。  相似文献   

3.
◆针尖大的小蚂蚁咬死了大蜂王和蜜蜂我市位于丘陵山区,野生蜜源得天独厚。本地蜂农尝到了养蜂的甜头,市政府也重视发展养蜂业,拔款给蜂农购买400只优质人工授精种蜂王,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感谢信编辑部的同志们:首先我感谢贵刊办得好,杂志中的饲养管理内容使我学到了养蜂技术,广告内容让我知道哪家的蜂具、蜂药等最实惠,可以少花钱多办事。我从2002年春开始养蜂的,一下子投入近万元的钱,当时几乎绝望了,到2003年有了一线希望,到今年尝到了一点甜头。我家是贫困的地方,年销蜂蜜不上50公斤,2002年我将情况告诉了编辑部,编辑部的同志给我一个小蜂农回了信,并给我指了一条路,指明了方向,让我深受启发。我也学《中国养蜂》里面那些养蜂师傅将蜂放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销路逐渐地打开。四年来我一直把那封信和《中国养蜂》都象珍品一样…  相似文献   

5.
朱金明 《蜜蜂杂志》2007,27(2):25-26
(接上期) 3 利用中草药防治蜂病的综合效果 许多养蜂者在蜂病防治过程中,利用中草药防治蜂病,取得成效和尝到了甜头,摸索出了一些规律和经验.他们发现中草药防治蜂病普遍效果好,自从利用中草药防治蜂病,蜂场没有因病害造成损失,生产力提高,每年单产都超过没有用中草药的蜂场.利用中草药防治蜂病,除防治蜂病效果好,对于蜂群的繁殖、清巢、壮蜂等方面都有利.利用中草药防治蜂病的综合效果好,可使一些养蜂者达到"全面无蜂病"的理想效果.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刘树峰 《中国蜂业》2004,55(3):36-36
我是在退休后才搞起养蜂的,起初是出于好奇,没想到3年后发展到20群.去年纯收入5500元,尝到了养蜂的甜头,我由此走上了"养蜂养老"之路,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亲身体会.  相似文献   

7.
林南强 《中国蜂业》2003,54(5):30-30
我自 1 96 6年从福建农大毕业 ,一直从事中蜂饲养工作 ,4 0年的蜂业旅途 ,让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结合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 ,于 1 993年设计出塑料中蜂蜂王盒 ,由单位出资生产出 36 0 0 0只 ,供漳浦县及附近各县蜂农使用。 2 0年来 ,蜂王盒使用技术深入到每个养蜂户 ,让蜂农们尝到了科技兴蜂的甜头。为此我希望能通过《中国养蜂》与所有饲养中蜂的朋友共享能给大家增加生产效益的蜂王盒使用技术。1 中蜂新王群产蜜量较高 ,但是因担心处女王交尾不成功 ,换王就比较保守 ,只能小批量分期换王。自从有了塑料蜂王盒 ,蜂农就能大胆对全…  相似文献   

8.
我对“伤热”一词的看法湖北省荆门市麻城乡雷集村陈明广《蜜蜂杂志》刊出了杨多福同志的“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后,不少人都从中尝到了甜头。就“数控养蜂法”中的“伤热”一词,我想阐明我的观点。许多同行都在说,他养的蜂群长期都在“伤热”,而且写出了大量的“伤热...  相似文献   

9.
我尝到无虫化采蜜的甜头学习杨多福师傅的“数控养蜂法”连载文章后,今年刺槐花期,我试用两个继箱群无虫化采蜜。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竟获得群产蜜55千克的好收成,初次尝到无虫化采蜜的甜头。今年,我的蜂群春衰,至4月中旬,8群蜂只有两群加上继箱(每群12框蜂...  相似文献   

10.
我在张家口定地和小转地放蜂的纪实于力耕(一)我在张家口市郊区养蜂100多群,一个主场两个副场,定地养蜂结合小转地放蜂,蜂群的发展,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经济效益等都是比较好的。我在这里定地养蜂和小转地放蜂,是经过反复调查蜜源,考查养蜂历史,了解养蜂现状...  相似文献   

11.
我是北京市双桥农場的养蜂員,两年来在坚持毛主席著作的学习中,尝到了甜头,深深的感到养蜂人要是离开了毛泽东思想,就会在工作中迷失方向。下面是我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克服个人主义的几件小事情。 (一)1964年1月,农場党支部要我去学习养蜂,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嘴上沒說,心里却  相似文献   

12.
本人从 1 96 6年开始养蜂 ,70~ 80年代曾在全国各地转场养蜂 ,后因多种原因于 1 983年停养。 1 998年冬季 ,我又重新开始养蜂 ,当时从我省澧县养蜂研究所购进金喀种蜂 2群 ,同时从衡阳县英陂购进本意种蜂 3群。现在 ,常年保持饲养生产群 70多个。连续几年的养蜂实践 ,使我深感金喀蜂种是一种优良蜂种 ,主要表现在 :1 抗病力强头一年饲养期间 ,从衡阳英陂购进的蜂种都不同程度有烂子和白垩病发生 ,换上金喀王后 ,不久病就全好了 ,而且几年来从未出现任何病状。 2 0 0 1年油菜花期在湖北潜江市老新镇放蜂时 ,临近的蜂场都有不同程度爬蜂 ,而…  相似文献   

13.
受家父的影响,我从1973年爱上了养蜂这一行,跟随父亲业余学养了几年蜂,并受到本地养蜂界老前辈罗光明师傅的亲临指导及资助。后来因胡蜂危害,在单位空闲地方改养中蜂30余群,1990年暴发严重囊状幼虫病,几乎垮场。后来又从父亲那里搬来意蜂,在转地放蜂的河南籍蜂友王占亭师傅兄弟俩的帮助下,换入喀(阡)黑环系种王,至今已形成了50余箱的蜂场规模。几十年来历尽了艰辛,终于尝到了甘甜。自从1994年结识《蜜蜂杂志》后,从她那里学到了《数控养蜂法》;从她那里读懂了蜂群内子脾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注重子脾质量等问…  相似文献   

14.
不断更新观念才能提高效益笔者养蜂20年,《数控》问世以后,才使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笔者对“数控”的认识也是由浅人深,由试验的心理转到坚信不移的态度上来的。连续三年平均纯收入近7万元(1995年产值超14万元),其中主要因素就是更新了观念,运用了“...  相似文献   

15.
都说养蜂是甜蜜的事业,但我的养蜂之路吃的苦头比甜头多。以前年轻想赚钱,别人说什么好就上,没有搞懂。说意蜂好咱就养意蜂,说中蜂好咱就养中蜂,规模从几十群到200箱。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有时真想哭,甚至想把蜂一把火烧了。自从参加了龚凫羌教授的全国养蜂提高班学习后,苦尽甘来,我的养蜂技术可谓是突飞猛进。要是十几年前认识龚老师,那该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16.
我是山东的一位蜂农,是<中国养蜂>的老读者了,多年来<中国养蜂>教会了我很多养蜂知识,通过它了解了很多信息.我一直都很信赖<中国养蜂>,她是我们养蜂人的良师益友,为蜂农服务、主持公道.这些年当我需要购买一些养蜂机具和蜂药、蜂王等都要参考<中国养蜂>上的广告.大部分情况我所购买的东西都没什么问题,其中当然也会有些麻烦、纠纷,但经过<中国养蜂>调解,最后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天高任鸟飞     
我是天山脚下的山村青年农民。养蜂前我并不知道养蜂界有《蜜蜂杂志》。只是看到我地蜂界师傅们,都养蜂致富了,我抱着发财的梦想,购买了蜂群。当走进这个圈子后我才发现养蜂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1996年深秋我购买了蜂种,越冬就损失了7群,并不知道...  相似文献   

18.
杨多福同志在1996年“数控养蜂法学习班”开学典礼上的发言(摘要)让我对来自14个省市的58位蜂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可能许多蜂友都很关心我今年的养蜂生产情况。春繁时,为了探索第五律,我走了弯路。由于求知心切,急于求成,我用240群蜂进行了大规模试验,...  相似文献   

19.
王自虎 《中国蜂业》2005,56(1):42-42
我是《中国养蜂》杂志的长期读,深感她是我们养蜂的良师益友。我们不但从中获得养蜂知识,最新科技养蜂成果,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蜂具、蜂药和种王信息。通过《中国养蜂》,我们科学养蜂成为可能,但有的广告也使我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记得有一年耒阳聂州村几个山丘几百亩橘子树长势特别好,土质肥沃,树龄不长,开花流蜜量大。头两年来了两家蜂场,都满载而归,尝到了甜头。可是第三年从外地运来三大卡车蜜蜂,蜂群强壮。没想到蜜蜂卸下车之后,正好橘子花盛开,果农天天打药,采集蜂中毒死蜂遍地,最后剩下点幼蜂,空载而归,蜂农欲哭无泪。还有一年,我在衡南采荆条,双峰县一家蜂场将蜂群摆放在离稻田2~3米远的地方,2排继箱群,巢门正对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