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蜂生物学基础(三)——中蜂蜂王的发育和生活·杨朝环蜂王的体格在蜂群中是最大的,它的体长有19~22mm,体色有纯黑的,也有深褐色和枣红色的;腹部特别长,因此它的翅只能遮住它腹部的一半;足有3对,比工蜂的足长,但没有工蜂足那样粗壮,后足1对,上面没有...  相似文献   

2.
结合沂蒙山区中蜂育王现状,简要总结了沂蒙山区良种蜂王培育技术,包括制定育王计划,育王前培育种用雄蜂、挑选哺育群,育王过程中进行人工王台制作、移虫、交尾群的组织管理以及育王后效果评估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17,(6):36-37
中蜂蜂王人工授精是中蜂育种工作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进行中蜂的育种工作,本文就中蜂蜂王人工授精工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蜂王的授精日龄、授精后蜂王的置放方法、放王的过程与时间及后期管理是中蜂蜂王人工授精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林南强 《中国蜂业》2003,54(5):30-30
我自 1 96 6年从福建农大毕业 ,一直从事中蜂饲养工作 ,4 0年的蜂业旅途 ,让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结合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 ,于 1 993年设计出塑料中蜂蜂王盒 ,由单位出资生产出 36 0 0 0只 ,供漳浦县及附近各县蜂农使用。 2 0年来 ,蜂王盒使用技术深入到每个养蜂户 ,让蜂农们尝到了科技兴蜂的甜头。为此我希望能通过《中国养蜂》与所有饲养中蜂的朋友共享能给大家增加生产效益的蜂王盒使用技术。1 中蜂新王群产蜜量较高 ,但是因担心处女王交尾不成功 ,换王就比较保守 ,只能小批量分期换王。自从有了塑料蜂王盒 ,蜂农就能大胆对全…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笔者对中蜂螫人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一些观察,并对观察的结果,如何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加以利用,作了初步探讨,现小结如下。一、中蜂追螫快速移动或活动的目标中蜂螫人,常螫面部,特别喜欢螫眼睛周围,这是眼睛在不停地运动所招致的。  相似文献   

6.
刘昭铭 《蜜蜂杂志》2005,25(7):25-25
1对中蜂被盗即易失王现象的探讨中蜂群发生盗蜂时,被盗群内蜂王极易失去,这是众所周知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意蜂群中是很少的,其原因何在?值得与广大蜂友共同探讨。1.1中蜂爱盗而又最怕被盗中蜂爱作盗,只要发现外界蜜源减少时,最好不要开箱检查。若开箱,巢框上空就会有别群的工蜂窥视盘旋,乘机作盗,而被盗群只要有盗蜂进入则秩序大乱、惶恐不安。所以养中蜂者须以防盗蜂于未然为上策。1.2一旦被盗就会失王若发现某群蜂已被盗,往往为时已晚,连蜂王也已失了。若被盗一开始就赶快检查,就会发现蜂王被围,不论中盗中或意盗中都如此。人为解围后立即…  相似文献   

7.
魏福伦 《蜜蜂杂志》2007,27(9):9-10
在中蜂的饲养管理中,蜂群失王且工蜂产卵后,一般处理方法都是并入它群;实验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3群失王且工蜂产卵超过23 d的中蜂群合并的同时,介绍蜂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野蚕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野蚕(Bombyx mandarina Leech)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市大量发生,危害严重。为了弄清它在本地的消长规律,准确测报,指导防治,控制其危害,我市测报站于1991年至1993年对野蚕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对策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一、野蚕的生物学特性 1.野蚕的年生活史  相似文献   

9.
蜂巢是蜜蜂活动的场所.根据中蜂的生物学特性来合理布置蜂巢,是中蜂饲养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从中蜂生物学特性看,中蜂总是喜欢将蜜贮存在巢脾的上半部,而利用巢脾的下半部来繁殖后代.在越冬期又必须以"三环一团"的巢内结构来抵御寒流和低温(编者注:整个蜂巢从里向外形成子  相似文献   

10.
中蜂蜂王在蜂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只优良的蜂王可以使中蜂蜂种的优良性状一代一代传下去。对此 ,广大的中蜂爱好者深有体会。然而 ,怎样去选择一只优良的蜂王用于生产 ,本人有如下几点体会。1 .细心观察蜂王的外表、色泽、体型与行为中蜂蜂王不外 2种类型 ,一是黑色王 ,二是腹部呈枣红色的蜂王。黑色蜂王全身黑色 ,体小 ,所在蜂群工蜂也略小 ,飞行快捷 ,抗性强 ,但繁殖缓慢 ,群势发展慢 ,产蜜量略低 ,分蜂性强 ;枣红色蜂王体大 ,性情温驯 ,产卵力强 ,能培养成强群 ,蜂产品产量稳定 ,但抗性差 ,工蜂腹部黄环明显且性情温驯。枣红色蜂…  相似文献   

11.
早春繁蜂时,如蜂群较弱,群势在2框以下的蜂群,为提高繁殖效率,就应将2个这样的弱群进行合并。而多出来的一只蜂王要关王后寄放到别的蜂群内。夏、秋季我们寄王时通常习惯使用可调式塑料王笼,首先将王笼调成隔栅间距最大的关王模式(即将可调式王笼两部分合到底),将被并群的蜂王捉住,关入王笼,放回本群。待王笼内进一些工蜂后,拿出王笼,迅速调密隔栅间距,然后将此王笼放入寄王的对象群中,并将其嵌顿在对象群巢脾靠中部的未封盖蜜房上,以免蜂王饿死。  相似文献   

12.
<正>饲养中蜂一定要控制"分蜂热",培育强群。只有强群、大蜜源才能夺高产。下面是我培育中蜂强群的一些体会,供蜂友参考。1零星蜜源以繁殖为主中蜂善于采集零星蜜源,若以大群采零星蜜源那是大材小用,不但采不上蜜,而且群势还会下降,原因是采不到蜜,群内还要承受很大的哺育任务,致使中蜂王产卵量下降。为了发挥中蜂的强项,只有在零星蜜源期将蜂群组成2~3框小群,带上新王组成繁  相似文献   

13.
14.
范志安 《中国蜂业》2009,60(8):26-27
蜂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蜂群的发展和蜂产品的产量。目前,多数蜂农饲养中蜂采用粗放管理方式,使用自然王台育王。由于工蜂建造自然王台育王受气候、蜜源、群势、群内条件、分蜂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培育出来的蜂王质量差异大,从而导致中蜂的生产力不高。以下介绍中蜂蜂王发育的最佳群内条件,复式移虫方法,以便蜂友采用人工培育出优质蜂王方法,提高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中华蜜蜂( 简称中蜂)是我国的宝贵蜂种资源, 但由于该物种遗传特性的局限性, 其生产性能不及从外国引进的西方蜂种,如意大利蜂,喀尼阿兰蜂等, 在生产上已逐渐被西方蜜蜂种所代替。如果引进的外来蜂种对中蜂不造成毁灭性威胁, 2个蜂种依然可以和平共存, 如在生产上依靠外来蜂种, 中蜂退留在山林中, 作为林、木、果授粉的生态蜂种,也可以长期生存下去。但在事实上,外来蜂种引到哪里,不但在生产上取代当地中蜂,也将野生的中蜂群毁灭至尽。这种状况,在黄河以北山区特别明显。形成外来物种取代本地物种的生态现象。这种取代不但使本地物种的遗传…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小暑"后12天,我检查蜂群时发现2群中蜂失王,其中一群4框另一群5框.此时,正是缺蜜粉源的度夏期.考虑到介绍蜂王的难度大,后备王又只有2只,我用可以调距的王笼把蜂王捉人后用二层草纸封住口,再用小铁丝扎紧.2天后检查2只蜂王都介绍成功.  相似文献   

17.
龚忠学 《蜜蜂杂志》2011,31(5):28-28
巢虫是危害中蜂的最大凶手,养蜂者终年与巢虫作斗争。只有培育抗巢虫的蜂群,才是饲养中蜂的惟一出路。下面我谈一下怎样选择抗巢虫蜂群,如何培育抗巢虫蜂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养蜂生产中免不了发生工蜂产卵的问题,令人苦恼.这多半是蜂群越冬时患病,蜂王死亡,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经数十日后,工蜂开始产卵.工蜂产卵很零乱,不是一个巢房挨着一个巢房产卵,而是一个巢房产数卵,卵产在巢房的边上,产不到房底.根据这些产卵特点,可以区分开是蜂王产卵还是工蜂产卵.外观上产卵工蜂和不产卵工蜂一样,只有在解剖时发现产卵工蜂卵巢发达,才知道它们是产卵工蜂,这简直是马后炮的事了.  相似文献   

19.
“黑旋风”李逵勇猛过人,最厉害的就是他的“三板斧”。这三板斧一出,对手当即毙命。邓亚萍由于个子矮,跟个子高的运动员对垒很吃亏,于是她根据自身特点,练就了一身绝活,叫做打好“前三板”,从一开始就要稳、准、狠,在前三板内解决掉对手,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养好中蜂也有最关键的“三板斧”。养中蜂“三板斧”究竟是什么呢?第一“斧”——养王蜂群中的三型蜂,各司其职,但最重要的是蜂王。没有新的蜂王出生,蜂群无从分蜂。蜂王个体太小,产卵力高低,产下的工蜂抗病力强弱,决定了一群蜂群势大小,产量高低,分蜂多少。  相似文献   

20.
养蜂户在生产中检查蜂王或人工换王等都需要找到蜂王,并且每次查王,总想尽快找到,但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技术蜂王是不易找的。为此,作者将十几年来饲养中蜂查找蜂王的快捷方法介绍如下:1一般情况的查王法先查新卵脾,后查子脾:根据中蜂蜂王特别喜欢在新卵脾上产卵的特点,首先在新的卵脾上找蜂王。如事先对巢内新脾心中有数,检查时,就只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