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研究人员在《抗病毒疗法》杂志上发表报告称,他们研发出一种基于蜜蜂蜂毒的抗艾滋病特殊疗法,能在不损害人体正常细胞的前提下,有效破坏艾滋病病毒,阻止其传播.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蜜蜂蜂毒中名为蜂毒肽的毒素可刺破艾滋病病毒的保护外层,当携带蜂毒肽的纳米粒子接触到艾滋病病毒时,病毒会被纳米粒子表面的蜂毒肽有效摧毁.  相似文献   

2.
蜂毒疗法新进展·陈裕光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对蜂毒疗法研究有了飞跃进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几种应用的蜂毒疗法综述于下。蜂螫疗法:直接用活蜜蜂螫刺患部,这是原始的古老疗法,延用至今仍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它的缺点是:螫刺时患者感到疼痛:从而产生畏惧心理,...  相似文献   

3.
蜂毒针刺疗法是古老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它可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和埃及。古代的希腊曾用蜂毒缓解战后士兵的肌肉疲劳。H ippocrat(es公元前460 ̄410年)希腊医生,世称“医学之父”,他用蜂毒治疗风湿病和其它关节疾病。当代蜂毒疗法由奥地利医生菲利普·特瑞创始,1888年他论述蜂毒与风湿病的关系。美国养蜂人玛兹推广蜂疗长达60年之久。当今,全世界有许多医务工作者已把蜂毒疗法作为蜂疗的一部分。20世纪60年代以前,提纯的蜂毒还没有问世,传统的蜂毒疗法是在患者预备螫刺的部位涂上蜜,让蜜蜂来采,当采集蜂达到一定数目时,用块布将蜜蜂蒙住,刺激蜜…  相似文献   

4.
蜜蜂毒的成分,药理及医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蜜蜂毒的成分、药理及医用·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钱锐蜂毒是蜜蜂在自然界中的自卫武器,贮存于毒囊中,通过毒腺从螫刺进入敌人皮下组织。每只蜜蜂每次排毒液01~04mg,最多达08mg。用电刺激取毒器可从15000只蜜蜂中取到1g毒。刚排出体外的毒液呈透明...  相似文献   

5.
据韩国《朝鲜日报》2012年11月1日报道,韩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蜜蜂蜇刺时分泌的蜂毒对脑部疾病有治疗效果。韩国庆熙大学教授裴玹秀研究组2012年10月31日表示,已经证实蜂毒能防止脑免疫细胞主动破坏神经细胞,从而治疗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老人脑部疾病,60岁以上的人口  相似文献   

6.
封闭式蜜蜂蜂毒采集器是根据蜜蜂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前人经验,利用隔离、集中、强制的取毒原理研制开发的一种先进的蜜蜂蜂毒采集装置。封闭式蜜蜂蜂毒采集器及采毒技术由北京四海农村技术开发研究所独家开发实施。我所本着开发生物资源,造福于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蜂毒是蜜蜂工蜂毒腺分泌出来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蜂毒肽、蜂毒明肽、肥大细胞脱粒肽等多肽类;另外还有透明质酸酶、磷脂酶A2等50多种活性酶类,以及组织胺、多巴胺等生物活性物质。蜂毒中研究较多的是蜂毒肽,它是一种水溶性阳离子两亲性细胞毒肽。蜂毒肽占蜂毒比重的45~50%,是蜂毒中的主要功能物质。蜂毒肽呈碱性和正电性,易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左右,具有消炎、降压、镇痛、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辐射、抗菌、抗病毒(如抗HSV—l病毒、抗HIV)、抗风湿性关节炎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1-2]。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抗肿瘤、抗艾滋病毒的作用,引起了人们  相似文献   

8.
蜂毒生产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毒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蜜蜂产品。蜂毒主要应用于各种炎症,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方面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对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更显著。此外,蜂毒还具有抗辐射、抗癌、脱敏等作用。蜂毒生产可以不影响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主要产品的生产。本文将系统地介绍蜂毒生产的原理方法以及有关的基础知识。一、蜂毒的理化性质蜂毒是由工蜂毒腺和碱腺分泌并贮藏于毒囊中的挥发性液体,在蜜蜂螫刺行为中由螫针排出体外。天然蜂毒是一种半透明、黄色、微苦、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比重1.1313、pH 值5.5,常温下很快挥  相似文献   

9.
蜜蜂是一种有益的昆虫,养蜂在我国有二千多年历史,蜜蜂除了生产蜂蜜外,还有蜂蜡、蜂毒、王浆、花粉和蜂胶等多种产品。更重要的是蜜蜂采花传粉,可以增加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28(6):732-736
第1期·研究报告·表达禽流扇茜毒HSHA、H7HA基因DNA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张芳芳.姜永萍,刘光亮,等(l)猪瘟病毒非结构蛋白NSZ基因不同片段的克隆及在原核系统中的高效表达...·..············……郭东春,钱平,李祥敏,等(6)多次传代和致细胞病变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序列分析.........·...·..··……魏中锋,张彦明,孙裴,等(9)表达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免疫持续期试验··,、·,,···,·······……智海东,王云峰,孙…  相似文献   

11.
英国科学家7月14日宣布,他们新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抑制艾滋病毒扩散的基因,认为这一发现将为艾滋病的防治带来突破性的进展.这种名叫“CEM15“的基因,在人类免疫性病毒的发展中可以起到类似于“闸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为了解江西某蜂场蜜蜂是否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CSBV)并探究CSBV感染中蜂幼虫后的应答反应。采集该蜂场疑似感染CSBV的蜜蜂,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CSBV核酸,取阳性的蜜蜂样品进行病毒分离纯化、电镜观察及测序。将纯化鉴定后的CSBV对3日龄的中蜂幼虫进行人工感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中蜂幼虫感染CSBV的应答反应。通过RT-PCR验证和电镜观察成功鉴定CSBV,并命名为CSBV-JX。CSBV-JX电镜观察直径为25~30 nm。对其进行分段扩增测序,发现基因组序列为8781 bp,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东方蜜蜂的SBV(AcSBV)与西方蜜蜂的SBV(AmSBV)明显分为两个分支,具有较强的地域分化性。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中蜂幼虫在感染CSBV-JX后2 h有59个基因上调表达,83个基因下调表达;感染后12 h有68个基因上调表达,86个基因下调表达。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一株中蜂囊状幼虫病毒并命名为CSBV-JX。同时对CSBV-JX感染中蜂幼虫的转录组学分析发现,CSBV-JX感染2 h和12 h引起宿主的响应较小,这可能是CSBV-JX感染的2 h和12...  相似文献   

13.
冯峰 《蜜蜂杂志》2001,(11):24-25
1 3 蜜蜂病毒病危害蜜蜂的病毒种类很多 ,据英国著名学者贝利 (L Baily)教授研究报道 ,目前已发现的蜜蜂病毒有 18种 ,其中成年蜂病毒 16种。在我国冯峰等研究报道的蜜蜂病毒有 7种 ,其中成年蜂病毒为 4种 ,即慢性蜜蜂麻痹病毒、急性蜜蜂麻痹病毒、蜜蜂云翅病毒和埃及蜜蜂病毒。1 3 1 病毒形态及理化性状(1)慢性蜜蜂麻痹病毒为多态型 ,病毒粒子为长椭圆形 ,大小分别为 30、 4 0、 5 5和 65× 2 2nm ,沉降系数分别为 82S、 97~ 10 6S、 110~ 12 4S和 12 5~ 136S ;在氯化铯中的浮力密度为 1 33g mL ;慢性麻痹病毒在实验室…  相似文献   

14.
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NS1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小病毒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S1(non-structural protein 1)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该蛋白质与病毒DNA的复制、基因转录调控、诱导细胞病理变化等密切相关。本文对细小病毒NS1蛋白的基因转录激活功能、磷酸化修饰以及与胞内蛋白的相互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研究家蚕双义病毒(BmBDV)的NS1蛋白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今分子生物学的广泛应用,蜜蜂分子生物学也开始起步。在美国、德国、瑞士,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已对蜜蜂分子生物学的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作为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基因工程在蜜蜂生物学上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医学系的H.G.毫尔教授等用9种限制性酶和16对探针对欧洲蜜蜂和非洲化蜜蜂的核DN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6对不同的基因。德国弗里贝格大学动物系的弗雷格等人对西方蜜蜂胚胎期的基因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克隆的同位基因、“位点”杂交和抗体染色与对照的果蝇基因相比较,分离出以下的同源基因;变形基  相似文献   

16.
引言蜂毒,依每个人的敏感性和被蜂螫的数量,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是由一些已查明的成份引起的,因此,把蜂毒或蜂毒的部分成份用于医疗目的是可能的。为此必须开发出适当的方法收取蜂毒,供脱敏和蜂毒生化特性以及可能的医疗用途研究使用。为此,本顿(Benton)等人研制了一种采用电击刺激蜜蜂螫刺行为的装置。用这种装置可采集到大量的蜂毒,但此方法会引起蜜蜂强烈的反应,使得在蜂群附近的人或动物有受蜂螫的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制了下述的取蜂毒装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检测感染辽西地区中华蜜蜂的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bee virus,SBV),克隆辽西地区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部分结构基因并分析,试验设计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5′端2对特异性引物,用Trizol法提取囊状幼虫病病毒总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病毒基因组的部分序列,转入pMD18-T载体进行克隆扩增后测序。结果表明:测序的SBV部分基因总长831bp,编码序列长496bp,与我国广东省的病毒序列同源性为94%;根据不同地区此病毒5′端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至少有3个不同的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基因型。结果说明不同地区SBV5′端结构基因存在的差异可能与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天然蜂毒主要采自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天然蜂毒是具有苦香气味的透明液体,在室温下很快就干燥至原来重量的30-40%。蜂毒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物,经过各国学者几十年的研究,已知蜂毒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蜂毒肽(melittin)、蜂毒明肽(apamin)、MCD肽(mast cell deganulating peptide)、磷酸脂酶A2、玻璃酸酶和其他非肽类有机物质。其中蜂毒肽是蜂毒的主要成分,其重量占蜂毒干物质45-50%。蜂毒肽具有很高的生物学作用和药理作用,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4.0mg/kg,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蜂毒肽具有抗炎、镇痛、抑制血小板凝聚和抗肿瘤等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蜂毒肽的抗肿瘤作用,抗菌作用和抗HIV病毒作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报告‘期页授粉蜜蜂研究和开发利用动态···········……2北京蜂王精提高小鼠耐受恶劣 条件的能力························......……15用蜂产品作添加剂喂饲肉用鸡 研究初报····················.·.····......……17在花椰菜制种中对蜜蜂授粉活 动及其效应的观测·····················……110用蜂花粉给果树进行人工授粉············……112东方蜜蜂(Apis eerana Fab.)染色 体核型研究······-,··········神一··…  相似文献   

20.
科技     
<正>蜜蜂所研究揭示蜜蜂残翅病毒来源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虫害生物学创新团队,联合德国乌尔姆大学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相关人员,采用大尺度取样对我国22个省近200个蜂场的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进行了蜜蜂残翅病毒的流行、群体遗传和进化重构分析,厘清了我国蜜蜂残翅病毒的主要流行基因型和季节性变化特点。该研究有助于揭示蜜蜂残翅病毒的来源与进化历史,更有助于理解病毒动力学变化及对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