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及《第十一个五年建设纲要》提出的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标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都为我们今后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发展经济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即农村劳动力。为此,笔者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在分析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非农就业和转移的基础上,从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岷 《农业科学研究》2006,27(2):86-87,9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整理、对比和分析江苏省历年来的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统计数据,深入研究江苏省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现状,进而提出解决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制约着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素,思想观念差、职业技能低下、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大量滞留在农村是主要原因.通过数据调查和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理论得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多方面多角度增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域,深层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表现出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无疑在城市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精英”的外流,同样会对作为流出地的农村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后,农村更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文中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新农村建设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强农业后备军建设,建立健全促进高素质劳动力从事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郑容  郑刚 《甘肃农业》2006,(11):29-3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作者认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重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临夏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县,也是一个欠发达的民族县。通过分析临夏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种普遍现象,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素质,而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促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给农村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重视,如不及时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必然,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和历史任务。但鉴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及诸多原因,富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中已经显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文章力图透过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特点,在深入阐释和充分肯定富余劳动力转移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作用和战略意义的同时,进一步分析指出了当前实践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和矛盾,及其所产生的若干消极或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苏南、苏中、苏北具有代表性的5县(市)调研,总结江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取得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基于江苏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提出加快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研究制定农村产权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优先让当地村民经营土地,适度规模;整合财政支农投入,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农民新社区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11.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民是我国劳动者中最大的群体。农民数量大、农民的科学素质低和就业技能差.是障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不仅仅是修起宽敞的道路。建起漂亮的楼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培养新型农民.有序地减少农民。只有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和就业技能提高了。人人都。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则。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制约着他们合理、有序地转移,从而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应该成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卜宪生 《农村百事通》2021,(18):130-131
在我国城镇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有效弥补城乡之间的差距,需要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相关内容.城镇化进程能够满足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需要,其最基本的核心是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均等化发展,只有绝大多数人进入城市,才能方便知识的快速传播与普及.在城镇化不断发...  相似文献   

14.
左武忠 《新农村》2010,(1):54-54
浙江省长兴县虹星桥镇地处长兴县西南部,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大批富余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挖掘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必要举措。因此,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却制定了一些歧视性政策,变相地限制、甚至排斥农民工。针对这一现实状况,本文从不同方面对地方具体政策与中央政策导向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日,双辽市又有50名农村妇女高兴地走进了卧虎职业技术学校的课堂,她们将在这里接受为期1个月的缝纫技术培训。合格后。将成为大连妮特制衣公司在双辽市招收的笫3批工人。自2004年卧虎职业技术学校与大连妮特制衣公司达成培训和输出务工人员协议后,已经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400余人。同时。大连妮特制衣公司还在双辽投资1028万元,新上6条制衣生产线,培训合格后的工人既可以申请到大连及妮特公司在日本和韩国的公司打工,也可直接留在本市。这是双辽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笔者根据台儿庄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困境和历程,分析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作用及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当前台儿庄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必经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则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在建设的过程中,剩余劳动力转移遇到重重困难,一定要撇开误区不能单纯依靠外向转移,要把外向转移和就地转移紧密结合起来,着重解决劳动力就地转移问题,实现自身内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的交通条件和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税的免交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免费入学以及农村医保的建立,为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及农民负担的减轻作出巨大贡献。但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有些地方政府的观念不新,部分农民的生态保护、文化保护意识不强;有的地方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有的千篇一律,搞一刀切。因此,需要加以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61-4262
大学生就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两大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大量资金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大学毕业生向城市不断集中以及大学生就业困难引发的新"读书无用论"等都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而新农村建设及其深入发展则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机遇。它可以弥补农村发展资金的不足,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引导大学毕业生向农村合理流动,缓解就业压力,消除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