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间遗传学(interorganismal genetics)有区别于生物内遗传学(intraorganismal genetics),它是研究不同生物共生的遗传学;在植物病理学方面研究在环境条件影响下寄主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学。  相似文献   

2.
8月26日至9月5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作物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小麦锈病和抗锈育种研究工作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掌握锈菌致病性和品种抗病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异规律,从而对抗锈性的发掘、创造和利用,更富有預见性获得更好的成效。对抗锈性丧失的原因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井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作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1)进一步查明锈菌生理小种的区系及其动态;(2)研究适应性变异和异核结合产生新小种的问题;(3)进一步鉴定品种的抗锈性能及其稳定性;(4)研究不断提高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拔的技术等。会议认为耐锈性的利用值得重视,为此必须开展耐锈性鉴定标准和耐锈性机制的研究。其它如抗锈性的遗传规律和免疫性生理机制等,都须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3.
种植抗绣品种是防治小麦锈病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但是,目前适于各地种植的抗锈品种还很少,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即使已经种植抗锈品种的地区,也往往由于品种本身的变化,或新的锈菌生理小种的出现而丧失抗病性。在一些还没有适当抗锈品种、或原有抗锈品种丧失抗病力的地区,在尚无新的抗病品种更替以前,一旦发生锈病,就需要采取其他措施,以求尽量减少绣病的为害。在药剂防治方面,几年来通过各地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示范推广,有很多成功的事例。但是,药剂防治小麦锈病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技术,影响效果的因素很多,如使用不当,有时效果很低甚至无效,不  相似文献   

4.
夏禹甸 《植物保护》1965,3(2):43-46
秆锈病对部份冬麦地区,有严重威胁。虽然病害的流行频率不高,但在流行年份,减产十分严重。目前这些地区小麦能抗秆锈的品种很少,而优良抗锈品种的培育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品种的抗锈性还会丧失。因此,药剂防治还是必要的。 现有药剂防治秆锈的潜力 经过各地多年试验,已经找到一些防治秆锈的有效药剂。有些药剂如氟矽酸钠、氟钡剂、氨基磺酸钙等,在病情严重时也能起一定的保产作用;但  相似文献   

5.
化学防治锈病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尚缺比较理想的防锈药剂。据国外报导粉锈宁(Bay Meb 6447)对条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此药剂系三唑类,化学名称为[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2丁酮]。从1977年冬开始,我们用南开大学元素所和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的粉锈宁药  相似文献   

6.
洪锡午 《植物保护》1965,3(2):47-47
1965年1月6—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召集了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北京市等十个省市的有关小麦育种和锈病工作者,进行座谈。讨论在当前形势下,为迎接工农业生产高潮,小麦锈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如何革命化的问题。 会上,不少同志检查了过去锈病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种种思想,认为今后要在较短时期内,控制锈病的为害,确保小麦丰产稳产,首先必须科研人员思想革命化,打破旧框框、洋框框;从当前生产需要出发,从实际出发,才能实现科研技术的革命化。  相似文献   

7.
陈善铭 《植物保护》1983,9(2):10-11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上最严重的病害。1950年大流行,减产120亿斤之巨,以后几年继续流行,以1964年为例,损失达60余亿斤。我国的小麦育种家和植病工作者,结合广大群众,不断地与条锈病作斗争,终于在六十年代后期控制了广大冬麦区(包括黄、淮、海,渭河流域及长江下游)条锈病的流行为害。在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生态条件各异,麦区面积极大,栽  相似文献   

8.
三种粉锈宁络合物,即保丰宁、植保宁和粉锈铜对小麦锈病防病保产效果显著,用药量低、持效期长,使用安全,而且在田间试验与粉锈宁用药量相同的情况下,其效果接近。据室内测定,植保宁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能,但基本上是向上传导;具有较强的治疗和铲除作用,但对夏孢子萌发的影响很弱。据田间试验,用药量与品种感病性关系密切,随着小麦品种感病性提高,用药量应适当增加,才能控制锈病为害;施药次数主要取决于施药时小麦所处的生育期,施药1次的适期在病叶率5%—10%时、小麦处于旗叶伸长至抽穗期。  相似文献   

9.
洪锡午 《植物保护》1963,1(2):53-55
种植抗病丰产良种、合理栽培和化学防治是当前解决小麦锈病问题的三个重要方面。尤以前二项现实意义更大,而且需要在小麦播种以前就要作好安排。 一、种植抗锈良种是防治小麦锈病的根本措施 种植抗病丰产良种防治小麦锈病,国内外已有很多经验。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品种抗锈性丧失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碧蚂1号,从1956年起,巳在大面积上“丧失”了抗锈性。据今年了解南大2419在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也开始普遍感染了条锈病。此外,还有不少抗锈良种如:矮立多、中农28、玉皮、甘肃96号、农大183等也  相似文献   

10.
1964年,北京郊区小麦种得好、管得好。广大社员鼓足干劲,开展比学赶帮运动,扩大水浇面积,普遍增施肥料,田间管理细致,抽穗前麦田普遍生长良好;但后期小麦诱病发生普遍而且严重,是1950年以后发生最重的一年,严重地影响了小麦的产量。 在锈病流行期间,由于市委、市人委和各级党政的大力领导,组织广大社员开展抗锈斗争,加强栽培防病措施,如水浇麦田抢抓浇水;药剂防治面积达20余万亩,其中使用对氨基苯磺酸防治6万亩。凡在发病前后浇水或喷药细致的麦田,保产效果都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小麦锈病治疗剂对氨基苯磺酸进行了内吸、运转、分布、抑菌机制、抑菌浓度以及对小麦的毒性等方面的研究和讨论。
该药剂的内吸及其在麦叶内的运转,主要是单纯的扩散现象。酸度、温度、湿度和药液浓度对于内吸速度的影响,都可以用数学程式来说明;本文提供了几个经验公式作为参考。从药剂对于病菌体内某些酶的亲和力的考察,以及药剂内吸的自显影图片中放射斑的形状,可以推想病区和菌体,有生物化学性的内吸作用存在。  相似文献   

12.
廖恩富 《植物医生》2002,15(5):33-34
小麦赤霉病、锈病近些年来在我县已成为上升流行趋势 ,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提高和品质 ,据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田间调查记载 ,锈病重病田病株、叶发病率均达 10 0 % ,轻病田已达 30 % ,赤霉病重病田高达 10 0 % ,轻病田已达 2 0 %。加之农村群众对小季作物病虫防治的轻视 ,每年造成产量损失 10 %~ 2 0 %。因此 ,我们采用 15 %粉锈灵拌种进行防治试验 ,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15 %粉锈灵可湿性粉剂 (湖南乐永农药厂生产 ) ,市购。1.2 试验药量6 6 7m2 用 80g ,拌种 5kg。1.3 品种自留种川麦 2 2。1.4 试验方法试验地…  相似文献   

13.
为便于技术人员和农药使用者掌握已登记防治小麦锈病的农药信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归纳了国内已登记用于防治该病的杀菌剂品种、数量、剂型和毒性,按照主要种类分类简评,就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许多单位针对小麦锈病进行了大量的药剂防治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经过多年多点试验,肯定对锈病有显著防治效果,被认为有推广前途的药剂有磺酸类、氟素剂、代森锌、二硝散、石硫合剂等几种。达些药剂都是稀释成液剂后使用的。根据近年来经验,大面积使用液剂防治小麦锈病存在以下问题:(1)一般用压缩式喷雾器喷药,工作效率很低(一人一天一亩多地),要完成防治任务需占用大量人力,影响其他农活安排。(2)防治锈病的时间性很强,由于效率太低,做到适时防治非常困难。(3)所需喷雾器数量很大,非在短时期内所能供应。(4)喷雾需水量很大(每亩200斤),在水源较少地区,应用起来困难很多。如果能够改用粉剂就有可能解决以上问题。根据实测结果,估计用一架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筹委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于6月27—28日联合召开了小麦锈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为北京地区有关单位的锈病工作者30多人,会议交流了小麦锈病研究工作本年在流行规律、抗病品种、药剂防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方针方向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大蒜锈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蒜是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在神农架林区农村家家都有种植,但近几年大蒜锈病发生呈加重趋势,成为我区大蒜主要病害,发病率在80%以上,发病面积在200 hm2以上,感病大蒜蒜头小,易开裂,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强烈要求对其进行及时控制,为了科学地对我区大蒜锈病进行防治,笔  相似文献   

17.
王秀芬 《植物医生》1998,11(1):18-18
蚕豆立枯病和锈病的防治王秀芬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保定071001)一、蚕豆立枯病和锈病的症状识别(1)立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蚕豆茎基部或地下部,也侵害种子。茎基部染病后致使茎变黑,有的病班向上扩展达十几厘米。干燥时,病部凹陷,几周后病株枯死。温...  相似文献   

18.
19.
作者于1966半报告了氟硅酸对小麦条锈病具有良好药效,氰硅酸是磷肥厂副产,资源丰富、成本低廉。1971年又用氟硅酸与尿素制成便于运输和贮存的晶态的氟硅脲,其分子式为[(NH_2)_2CO]_4·H_2SiF_6。十多年来经过15个省市的田间试验,肯定了氟硅酸和氟硅脲对小麦三种锈病均有效。在山东烟台地区和四川内江地区的大面积推广试用均取得良好效果。防治有效浓度按H_2SiF_6计为0.05~0.10%,药液中须加入湿润剂。除扬花期不可喷药外,其它生育期均可喷药。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显著。小麦种子中未发现氟的反常残留。经卫生部门测定,十个样本中有6个氟残留量为0.71~1.98ppm,有1个样本中为3.47ppm,系过量喷药所致。其余3个样本中未检出氟。本文讨论了使用无机氟剂的环境保护问题。根据地球化学和环境化学的最近研究成果,在本文所建议采取的使用浓度下,用氟硅酸防治小麦锈病并无引起环境污染之虞。  相似文献   

20.
氟素剂(氟矽酸钠、氟化钠和氟钡剂)是目前国内防锈药剂中能够大量生产,而效果又较好的一类药剂。这类药剂药源广,制造简易,生产潜力大,价格低且耐贮藏,兼有保护和治疗的作用,在锈病已开始普遍发生时使用,效果仍然很好。但是这类药剂在有些地区使用时,容易造成药害,不如磺酸类药剂安全。由于这个原因,目前对它的使用价值和发展前途的看法还不完全一致。为此收集了国内近年来的一些试验结果,提出应用这类药剂的一些意见,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