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芹菜叶斑病。此病造成芹菜叶、梗成斑块溃烂。在发病初期喷洒5%云大翠丽,或75%百菌清500 ̄700倍液能有效防治。2.大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和梗,多从叶尖开始发病,初为苍白色小圆点、扩大为灰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严重时,全叶枯死,每亩用50%多菌灵100 ̄150克加云大-120(20毫升)对水60公斤均匀喷雾,每隔7 ̄10天喷1次。  相似文献   

2.
板蓝根一、霜霉病(一)症状表现。7~8月发病较重。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上出现黄白色病斑,叶片背面上出现霉斑,随着病情发展,叶色变黄,最后呈褐色,植株枯死。(二)防治方法。清洁田园,烧毁病株。发病前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施。发病初期用65%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的  相似文献   

3.
正一、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及幼茎上产生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以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晰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的菌斑上生出成堆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小粒点变黑。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用250~300克分放在棚内4~5处,点燃闭棚熏1夜,次晨通风,7天熏1次,视病情连续熏3~4次;发病初期也可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  相似文献   

4.
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使用药剂: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700倍液喷施,10天后再喷一遍,或用  相似文献   

5.
皇家夏天葡萄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片再生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目的基因转化的成功率,为建立稳定、高效的葡萄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以优良无核葡萄品种皇家夏天为试材,取试管苗顶端1 ̄3叶位幼嫩叶片,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成分、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和浓度、碳源等因素对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WPM、1/2MS、B5和NN694种基本培养基,均可诱导其叶片再生不定芽,差异不显著;碳源以添加10 ̄20g/L的葡萄糖或食用白砂糖较好;培养基中附加3.0mg/L的6-BA与0.05mg/L的IAA配比利于出芽和成苗,应用TDZ虽出芽较多,但芽丛多畸形、出苗困难,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芡实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会侵害花梗,该病见于7~11月,8~9月受害重。高温多雨尤其是暴风雨频繁的年份或季节易发病。连作地或植株过密、通风透光性差的田块发病重。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注意田间卫  相似文献   

7.
碱茅与硬草碱茅:多年生杂草,秆高20 ̄40厘米,细软,叶片宽2 ̄4毫米,圆锥花序,分枝细长,平展或下垂。硬草:一年生杂草,秆较疏且坚硬,叶片宽3 ̄4.5毫米,圆锥花序,分枝硬且直,不下垂,外稃质地较硬,下半部骨质主脉粗壮、隆起成脊。野燕麦与毒麦野燕麦:一年生草本,秆直立,高30 ̄150厘  相似文献   

8.
油茶炭疽病主要在果实、叶、枝和树干上发病。造成果实开裂、果实和叶片大量脱落、枝条枯死、树干溃疡等,严重时整个植株干枯死亡,影响树体生长和茶果产量。发病时,在果实、枝叶上出现红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淡褐色病斑,呈不规则轮纹,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褐色的小点。通常发生时间是5 ̄8月高温高湿季节,7 ̄8月是发病高峰期,成林在8 ̄9月会见到大量落果落叶,大树嫁接换冠时也可在树干上见到病斑。生产上注重抗病性育种,选育的良种要求果实自然感病率3%以下。配合营林措施减少病源,增强树势等综合治理。在苗期时春夏季节定期喷施1%的波尔多液预…  相似文献   

9.
<正>夏雨之后,靶斑病的病菌发生极为迅速,为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农户一定要把病症区分开,才能有效防治。一、区别1.黄瓜靶斑病:黄瓜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在黄瓜坐果期和盛果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中下部叶片先发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后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大,由下向上发展,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外围黄褐色,中部淡黄色,病斑与健壮面分界明显。发病中期病斑极易穿孔,叶片正面病斑粗糙不平或凸起,病斑整体变为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且病斑中央有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  相似文献   

10.
<正>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西葫芦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产生白色圆形小粉斑,不断往周围扩展,严重时叶片全部布满白粉,后期病斑变为灰白色,有时病斑上会产生小黑点。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50~300倍液等,每隔7天喷1次,交替喷3~4次。灰霉病灰霉病主要危害花朵及幼瓜。病菌多从败花侵入,使花、果腐  相似文献   

11.
<正>病毒病:以苗期发病较多,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斑驳、皱缩花叶等。发病轻时,幼苗期出现花叶和斑驳症状的植株。发病重时,幼苗出现皱缩小叶丛生的花叶植株,叶片畸形、皱缩、叶肉隆起,形成疱斑,有明显的黄绿相间皱缩花叶。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或耐病品种。(2)及时防治蚜虫。(3)在发病初期,选用20%病毒毙或20%病毒A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叶斑病:绿豆发病时,最初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枯斑,后期成为大  相似文献   

12.
一、场址选择与建设1.水质条件。①硬度适中,pH值在7 ̄7.5范围内;②无工业污染和不含有毒物质,肥度适中,不出现青苔、网藻、铁锈等;③水源水量稳定;④底质以黏土或黏壤土为好。池底铺10 ̄15厘米厚的泥砂。2.环境条件。避免靠近公  相似文献   

13.
<正>花生炭疽病在我国南、北方花生产区均有发生,但一般危害不大。主要危害花生叶片,也可危害叶柄、茎秆。花生染病后,造成叶片干枯,影响植株结荚,降低荚果产量。发病症状叶片发病,病斑多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扩展,多在叶缘或叶尖产生大病斑。叶缘病斑呈半圆形或长半圆形,直径12.5厘米;叶尖病斑多沿主  相似文献   

14.
一、叶烧1.症状。多发生在植株中上部叶片上,一般以接近或接触棚膜的叶片易发病。发病初期病部的叶绿素明显减少,在叶面上出现小的不规则或多角形白色斑块,扩大后呈  相似文献   

15.
正南瓜疫病(Pumpkin Phytophthora rot)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和果实(图1)。发病症状幼苗发病:多始于嫩尖,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情发展较快,萎蔫枯死,但不倒伏。叶片发病: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病斑(图2),软腐,边缘不明显。也有从叶缘开始发病,向内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病斑,呈黄褐色湿腐状,空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下垂,病部可见白霉。干  相似文献   

16.
Ⅰ.褐斑病主要为害杜鹃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红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沿叶脉扩展成不规则形的黑褐色斑,病斑叶片正面色深而背面色浅,叶缘的病斑能相互联结。后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上生小黑点,最后整个病叶发黄,提早脱落。此病菌借雨水或风传播,因此霉雨季节发病较严重。防治方法:(1)及时摘除病叶,清除落叶集中烧毁。夏季注意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大;(2)发病初期,喷施50%托布津800~1000倍液,  相似文献   

17.
防治病虫     
1.西安市读者黄飞宇问:庭院栽植的芍药,叶片上生有紫褐色斑点,大小不一,老叶较多,是病害吗?如何防治? 答:从介绍的病情及发病时间分析,应为芍药叶斑病,又称褐斑病、叶霉病。初发病在6月,7~8月阴雨天气时会扩大感染,病势加重。防治方法:①保持栽植地或盆内清洁,坚持中耕除草,发现病叶后及时剪除,烧毁,切勿随手投扔使病源扩散。②加强通风,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③发病前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65%代  相似文献   

18.
(一)茶黄螨发生与危害茶黄螨虫体很小,肉眼看不见,但繁殖很快,在28 ̄32℃时,4 ̄5天繁殖1代,在18 ̄20℃时,7 ̄10天1代,一年可发生25代左右。主要在大棚温室内繁殖危害,其危害部位为植株顶部嫩叶,当嫩叶变老时,即由老叶转向新的嫩叶,因此又称为“嫩叶螨”。叶片被害后,背面变褐色  相似文献   

19.
玉米抗弯孢霉叶斑病鉴定及抗病材料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弯孢霉叶斑 (curvularia Lunata(Wa LKer) Bode.)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种主要叶部危害。该病病斑圆形、椭圆形或梭形 ,一般 0 .5~ 4× 0 .5~ 2 mm,大的达 7× 3mm。发病很普遍 ,严重的叶片病斑密布 ,并联成片 ,常导致叶片枯焦 ,造成严重减产。选用抗病杂交种是防治玉米弯孢霉  相似文献   

20.
<正>1.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黄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多角形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在病斑背面长有灰黑色霉层。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重时,病斑连接成片,使叶片变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