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红掌的生理及生长特性,以研究所红掌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为例,通过在特定的环境奈件和几种基质按比例配合下,进行红掌组培苗的移栽技术、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初步掌握红掌规模化生产各环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红掌原产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1956年荷兰开始用实生苗进行专业化红掌栽培的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又成功研制出红掌组培苗,使红掌生产步入商业化生产阶段。近几年来,国内红掌组培苗的研究也取得了成功,数家科研单位技术日趋成熟,红掌组培苗商品性状已基本达到了生产要求。现将红掌组培苗的壮苗繁殖方法介绍如下:1瓶苗的过渡为使瓶苗能够适应外界自然环境条件,首先必须有一个过渡的适应过程-炼苗,其方法是把瓶苗从培养室移到室外(过渡室)放置7~10天,让瓶苗适应新的环境后,再打开瓶盖,2~3天后取出,瓶苗要用镊子小心取出,然后将苗放入清水中…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不同栽培基质移栽红掌组培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红掌品种组培苗在不同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不同,其中亚利桑那的根系对环境适应性相对较强、粉冠军次之、华伦天奴较差;不同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的移栽效果不同,其中泥炭mix6 珍珠岩处理较适于红掌组培苗生长,组培苗的株高、叶片数、叶宽、根数、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重叶色等指标均优于或与其他处理相当.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用于红掌和观赏凤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LED光配方灯,以红掌和观赏凤梨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LED光配方灯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和传统的白色荧光灯相比,光质配方为深红/白/中蓝的LED光配方灯显著降低了红掌芽块和观赏凤梨侧芽的增殖系数,但对红掌的不定芽分化无影响;而光质配方为深红/白/远红/中蓝的LED光配方灯对红掌芽块增殖、不定芽分化和观赏凤梨侧芽增殖均无影响。鉴于LED光配方灯在照明和空调的能耗上更加节能,宜选用光质配方为深红/白/远红/中蓝的LED光配方灯代替荧光灯应用于红掌和观赏凤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红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峰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216-217
通过对红掌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及移栽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红掌组培苗适宜的培养基和移栽基质,为以后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红掌组培苗两种生根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红掌组培中组培苗两种生根法(传统的瓶内生根与瓶外直接生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根法各有优劣。传统的瓶内生根技术有利于组培苗的生根,提高了苗的生根率、长势和移栽成活率及苗的质量;瓶外直接生根则有利于降低红掌组培的生产成本,提高组培苗的产量和缩短苗的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栽培基质移栽红掌组培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红掌品种组培苗在不同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和移栽效果不同.营养条件及透气相对较好的基质配比如泥炭mix6+珍珠岩、国产泥炭和国产泥炭+珍珠岩较适合于红掌组培苗生长,组培苗的成活率、株高、叶片数、根数,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重、叶色等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8.
以红掌组培苗为材料,研究基质、光照度和肥料对其移栽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红掌组培苗穴盘栽培的条件。结果表明,0.05%花多多1号液有助于提高红掌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以及壮苗生长;泥炭∶醋渣∶珍珠岩=7∶1∶2的栽培基质、3 500 lx的光照度以及平衡肥(氮∶磷∶钾=20∶20∶20)和高磷肥(氮∶磷∶钾=10∶30∶20)每周间隔施用更利于红掌组培苗移栽生长。  相似文献   

9.
牛瑞鹤  王晶  郑必平  祁伟  陈驰  谈建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088-10090,10101
[目的]优化红掌组培苗的生根技术体系。[方法]以红掌愈伤组织诱导获得的无菌试管苗为外植体,采用4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试验,探讨NAA、IBA、蔗糖和活性炭等因素对红掌组培苗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在MS基本培养基添加IBA 0.5 mg/L、活性炭0.7 g/L和蔗糖30 g/L(即A1B4C4D4组合)条件下,诱导生根效果较好;生长素IBA诱导生根的效果优于NAA;极值分析表明影响红掌组培苗生根的因素为IBA活性炭NAA蔗糖,4因素对红掌生根均有影响,但未达到显著差异。[结论]红掌生根培养基的最优组合为A3B4C3D4,即添加NAA 0.2 mg/L、IBA 0.5 mg/L、活性炭0.5 g/L和蔗糖30 g/L的MS培养基对红掌组培苗生根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在无糖条件下,研究不同生长素对红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糖条件下,红掌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的染菌率明显降低了,组培苗的生根率达90%,最适培养基为1/2 MS +0.5 mg/L IAA(无糖).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红掌(Anthurium andraeaum),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雨林中。其花叶优美、典雅,花期较长,是现代居室不可多得的装饰珍品。在世界花卉贸易中,红掌是仅次于热带兰的第二大热带花卉[1]。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培育红掌优质种苗是一条扩大生产的有效途径。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选择出较适宜的栽培基质,促进红掌种苗的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红掌愈伤组织和组培苗为材料,研究光强光质对其愈伤增殖分化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培架不同位置的光照强度差异很大,斜射、散射光是重要的受光途径。不同光质光源间光照强度差异大,其中,白光组合光大于单色组合光,红光大于蓝光。不同品牌LED灯光强光质可能会有明显差异。红掌愈伤培养以1支白光LED灯管为宜,光照过强则愈伤组织增殖放缓,褐化死亡率增加。红光促愈伤分化,蓝光则无此作用。白光LED灯管间距16 cm左右(2支灯管)光强满足红掌组培苗生长需要,且最经济,1支灯管易造成组培苗徒长。红掌愈伤增殖和组培苗生长以光质配比较均衡的组合光源1红∶1蓝∶1黄、1红∶1白、全光谱-1为好,优于单一色光或一种色占比较大的光源。  相似文献   

13.
巨型红掌茎尖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巨型红掌组织快繁体系。[方法]以巨型红掌基部侧芽为外植体,消毒后,接种到舍有不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60d后,从中筛选出分化率最高的培养基;组培苗经过生根培养后,平均长有3-4条根时,移栽到不同的栽植基质上,从中筛选出移栽成活率最高的基质。[结果]培养基配方为6-BA3.0mg/L+Kr0.3mg/L+NAA0.3mg/L时,巨型红掌的分化率最高,光照强度和时间分别为2000lx和12h/d时,巨型红掌的分化效果最好,每个侧芽分化芽数达4~5个。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2.0mg/L+NAA0.2mg/L时,巨型红掌的生根率最高,达95.8%。草炭土+蛭石(1:1)栽培基质中,巨型红掌组培苗生长良好,移栽成活率达87.0%。[结论]研究建立的巨型红掌组织快繁体系可为红掌规模化生产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以红掌品种阿拉巴马为试验对象,对其组织培养中的丛生芽增殖、壮苗培育、瓶外生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BA在红掌阿拉巴马丛生芽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6-BA浓度与增殖倍数成正相关,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着6-BA浓度的增加,红掌丛生芽的增殖率增高;在红掌壮苗培养过程中,6-BA浓度与组培苗高度增加量成负相关,但过高的6-BA浓度抑制红掌阿拉巴马苗高生长;NAA浓度是影响红掌组培苗叶片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NH_4NO_3浓度是影响小苗重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当NH_4NO_3浓度为1 650 mg/L时,小苗重量增加值最大。  相似文献   

15.
以红掌品种阿拉巴马为材料,研究组培苗生根培养与移栽炼苗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红掌组培苗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改良Nitsch+0.5 mg·L-1NAA+0.3 mg·L-1IBA,最佳的移栽季节为5月份(15-20℃).组培苗最佳的移栽预处理条件为:培养室培养8 d,大棚培养5 d,炼苗2 d;最佳的移栽基质为:泥炭土+水草+珍珠岩(2∶1∶1).在优化条件下,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可高达100%.  相似文献   

16.
不同激素浓度对红掌组培苗快速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掌(Anthurium andrae anum)组培苗为材料,考察了6-BA、NAA和IBA浓度及配比对红掌组培苗繁殖系数的影响及NAA和IBA对其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6-BA+1.0 mg/L NAA+1.0 mg/L IBA,繁殖系数达5.35;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或1/2 MS+ 1.0 mg/L IBA,生根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结果表明:6-BA在红掌阿拉巴马丛生芽的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6-BA的浓度与增殖的倍数呈正相关,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6-BA的浓度增加,红掌的丛生芽的增值率增高;在本实验结果显示,在红掌壮苗过程中,6-BA浓度与组培苗高度的增加呈负相关,过高的6-BA浓度抑制苗长高。NAA的浓度是影响组培苗叶片数量增长的最重要因素,NH4NO3的浓度是影响红掌小苗重量增加的最重要因素,,当NH4NO3的浓度为1650mg/l重量增加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产业化育苗提供最佳施肥方案。[方法]以"粉冠军"组培苗为试材,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3种类型肥料的7种不同施肥方案对红掌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全营养的营养液配方肥(A、B肥)叶面喷施配合控释颗粒肥根部施肥。进行产业化育苗生产成本较低,成活率最高,植株生长量最大;栽种5个月后统计,成活率达96.5%,平均株高达8.12 cm,叶片面积达10.9 cm2,SPAD平均值达66.5。[结论]全营养的营养液配方肥(A、B肥)叶面喷施配合控释颗粒肥根部施肥最有利于红掌组培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红掌属天南星科花烛属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通常附生于高大的树干上,因其花形独特、花色艳丽、瓶插期达20~30d,周年开花而成为倍受欢迎的高档热带花卉。由于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红掌切花以红色为主,国内栽培红掌品种、花色不多。元江园艺站于1999年12月从荷兰引进6个品种的红掌组培苗种植,所产切花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到2001年,县园艺站已种植红掌五十多亩,亩经济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噻苯隆(TDZ)在红掌外植体诱导及增殖继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外植体诱导阶段,添加0.1mg·L-1的TDZ,可以缩短诱导时间,提高诱导率。TDZ浓度大于0.1mg·L-1会导致愈伤组织和分化芽的畸形发展,而且会影响红掌组培苗移栽之后的长势。在愈伤增殖阶段,TDZ的使用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