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蜜酒精废水是以甘蔗制糖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糖蜜为原料发酵生产酒精产生的废水.文章进行了糖蜜酒精废水不同施用量对新植甘蔗地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试验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处理分别为:105T清水ha-1(对照),(本地常规施肥+105T清水)ha-1,(45T Vinasse+60T清水)ha-1,(75T Vinasse+30T清水)ha1,105T Vinasse ha-1.将处理后的土壤进行定期采样后分析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速效P、速效K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品质及蔗糖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45、75、105 t/hm^2糖蜜酒精废液直接浇灌甘蔗,并与清水处理(对照)和常规施肥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品质及蔗糖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的甘蔗,蔗糖产量显著高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新植蔗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和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的活性低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宿根蔗的两种酶活性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相当;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新植蔗的蔗糖分含量、蔗汁还原糖和重力纯度在工艺成熟前期低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但到工艺成熟后期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相当,宿根蔗的上述各项品质指标在整个工艺成熟期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能显著提高甘蔗蔗糖产量,如生长期足够长,还能获得与常规施肥相同的酶活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蔗地施用酒精发酵液对土壤物理学肥力特性的影响,2005~2007、2006~2007年分别在广西扶绥县昌平甘蔗试验基地两个点连续进行清水105.0 t/ha(CK)、习惯施肥+清水105.0 t/ha(CF)和酒精发酵液75.0 t/ha+清水30.0 t/ha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蔗地连续2~3年施用酒精发酵液,蔗地耕层土壤容重下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粘粒含量下降,蔗地土壤物理肥力特性得到改善,蔗地土壤未见板结。  相似文献   

4.
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后,土壤的pH和土壤容重都有所下降,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有效镁的含量随糖蜜酒精废液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显示糖蜜酒精废液可以作为液体肥料施用.蔗地施用酒精废液,可以减少酒精废液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5.
选用ROC16、ROC22两个甘蔗品种,分别施用45、75、105 t/hm2糖蜜酒精废液。在甘蔗苗期分3次取样测定叶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45和75 t/hm2浓度糖蜜酒精废液处理极显著提高了ROC16新植蔗多酚氧化酶活性,75和105 t/hm2处理则显著提高了ROC22宿根蔗的多酚氧化酶活性;45 t/hm2处理显著提高了ROC22宿根蔗苗期后期(5月22日)的过氧化物酶活性;3种浓度酒精废液都极显著提高了ROC16新植蔗的过氧化氢酶活性,45和75 t/hm2处理极显著提高了ROC22宿根蔗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处理105 t/hm2极显著提高了甘蔗的分蘖率。定量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苗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常规施肥处理的效果,而且还能大大降低甘蔗的生产成本。糖蜜酒精废液在甘蔗生产中的利用前景是广阔的,但在国内还只是起步阶段,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蜜酒精发酵液蔗田施用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增产增糖、消除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环境的污染及发展蔗糖业循环经济提供参考,并为在试验地蔗区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把糖蜜酒精发酵液作为液肥与常规施肥作比较试验,糖蜜酒精发酵液施用量为120 t/ha,锤度为7.0~7.5.试验期间调查不同处理甘蔗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施肥(CK)相比,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提高了甘蔗出苗率、分蘖率、叶绿素和田间锤度,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也有一定的提高,产量比对照增加30.2%.[结论]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甘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产增糖.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蔗地施用酒精发酵液对土壤物理学肥力特性的影响,2005~2007、2006~2007年分别在广西扶绥县昌平甘蔗试验基地两个点连续进行清水105.0 t/ha(CK)、习惯施肥+清水105.0 t/ha(CF)和酒精发酵液75.0 t/ha+清水30.0 t/ha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蔗地连续2~3年施用酒精发酵液,蔗地耕层土壤容重下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粘粒含量下降,蔗地土壤物理肥力特性得到改善,蔗地土壤未见板结。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长期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马铃薯-玉米田土壤养分、活性碳组分含量、微生物菌群区系结构及作物产量变化的影响,于2016—2021年,通过长期施肥定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T1)、单施生物有机肥(T2)、单施羊粪(T3)、50%化肥+50%生物有机肥(T4)、50%化肥+50%生物有机肥+秸秆还田(T5)、50%化肥+50%羊粪(T6)、50%化肥+50%羊粪+秸秆还田(T7)共8个处理,测定土壤养分、活性碳组分含量、微生物群落生物量、作物产量,并分析它们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连续不同施肥处理6年,各施肥处理的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9.99%~73.28%、45.71%~102.05%、27.98%~60.90%、21.49%~46.95%。其中,T5处理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比其他施肥处理分别显著提高7.29%~44.41%、8.95%~38.37%、5.54%%~25.72%,有机质含量比T1、T2、T3、T6处理分别显著提高20.95%、12.88%、16.71%、8.93%;与不施肥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碳...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辣椒生长的设施土壤处理方式,设计8个不同处理:T1(CK)、T2(CK+缓控释剂)、T3(蚓粪)、T4(蚓粪+缓控释剂)、T5(生物炭)、T6(生物炭+缓控释剂)、T7(秸秆有机肥)、T8(秸秆有机肥+缓控释剂),研究不同处理对辣椒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处理对不同时期辣椒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T7处理的辣椒产量最高,为62.27t·hm~(-2),较T1高32.4%。T8处理的辣椒有机酸含量较T5处理高60.2%; T5处理的辣椒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44.80g·kg~(-1),显著高于T2处理;T6处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T5高87%,T3次之。T1处理的土壤pH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4处理的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6处理下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7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8处理的EC、全氮、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7个处理。综合主成分分析,T8处理更有利于辣椒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蕉园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探讨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对香蕉生长、品质和产量及蕉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广西蕉园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依据。【方法】进行常规滴灌施肥(对照)及在此基础上配施糖蜜酒精发酵液(120 t/ha,锤度7.8)的对比试验,调查不同处理对不同代龄香蕉产量、品质性状、叶片营养元素及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的香蕉株高、茎围、青叶数、单果重、果指长度、抽蕾率和单株产量表现均优于常规滴灌施肥,香蕉果皮厚度增加2.4%~5.2%,香蕉收获时间提前3~5 d,组培一代、宿根一代、宿根二代香蕉产量分别为49312.5、53437.5和52875.0 kg/ha,分别比常规滴灌施肥增加5.62%、8.78%和6.82%,纯收益增加5100.0、8137.5和6750.0元/ha。此外,糖蜜酒精发酵液对蕉园土壤具有较好的肥效,土壤全K、速效K、全N、有机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组培一代香蕉园的土壤全K含量比常规滴灌施肥高0.27%(绝对值),速效K含量是常规滴灌施肥的2.72倍。【结论】在蕉园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用120 t/ha糖蜜酒精发酵液对香蕉生长和产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有利于提高蕉园土壤肥力,即糖蜜酒精发酵液可作为香蕉水肥一体化的一种补充性肥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秸秆生物质炭对设施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理化性质以及青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CK(常规)、T1(常规+4 t/hm~2)、T2(常规+8 t/hm~2)、T3(常规+12 t/hm~2)、T4(常规+16 t/hm~2)、T5(常规+32 t/hm~2)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可以提升土壤中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的数量,并且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与生物质炭施用量成正相关,以T5处理表现最好,真菌数量则以T3最多;T2处理下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高,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比CK提升了18.4%、27.8%和23.0%;青菜VC含量以T3最高,每100 g含量达到13.2 mg,可溶性糖含量以T2处理表现最优,达到1.46%,两者分别是CK的1.42倍和1.31倍,T3处理下产量最高达到12.8 kg,较CK增产18.50%。研究结果显示,配施8—12 t/hm~2的生物质炭对设施青菜的产量和品质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小麦花后土壤养分演变与籽粒养分和产量的影响,以洛旱6号为材料,通过设置无秸秆还田翻耕(T1)、秸秆还田翻耕(T2)、无秸秆还田旋耕(T3)、秸秆还田旋耕(T4)4种耕作方式,分别在小麦开花后的0、7、14、21、28 d取小麦根际土壤,测定土壤及小麦籽粒的氮磷钾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T2和T4处理相比,除了全钾含量变化不大外,T4处理增加了土壤全氮、全磷、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产量增加了6.9%,变化不显著;T1和T3处理相比,T3处理增加了土壤全氮、铵态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小麦产量,其中产量增加了3.6%,但不显著;4种处理间比较,土壤全氮、全磷、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小麦产量在T4处理下最高,全钾含量在T2处理下最高,其中T4处理下小麦产量最高,为6 848.5 kg/hm2。在旋耕或翻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籽粒氮磷钾积累量均高于无秸秆处理。试验表明,T4处理最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积累和小麦产量的提高,是本试验条件下最优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云南部分甘蔗种植区存在重氮轻钾、肥料利用率较低的现象,探讨优化施肥、施用融合氮磷硫锌肥(美可辛~?)与常规肥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减氮增钾、施用融合氮磷硫锌肥(美可辛~?)为试验处理,对甘蔗养分含量、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收获甘蔗后的土壤养分中,常规施肥的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影响;施用融合氮磷硫锌肥(美可辛~?)处理下,收获甘蔗后土壤中有机质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土壤中速效养分均显著低于其余两个处理。在农艺性状上施用融合氮磷硫锌肥(美可辛~?)处理下,甘蔗在株高、节距、茎围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有效促进甘蔗生长。在甘蔗主要生育期中,施用融合氮磷硫锌肥(美可辛~?)后,甘蔗的含氮量、含磷量及含钾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减氮增钾处理,甘蔗产值为43 710元·hm~(-2),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对与常规施肥处理及减氮增钾处理,施用融合氮磷硫锌肥(美可辛~?)后,甘蔗品质显著提高,蔗糖糖分含量增加,提高榨出汁的锤度,蔗汁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4.
糖蜜酒精废液(MAW)是糖厂生产糖蜜酒精中的废糟液,具有丰富的养分。将不同稀释倍数糖蜜酒精废液在菜心生长的3~4叶、7~8叶和抽苔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糖蜜酒精废液喷施对菜心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影响,其中50倍处理产量最高,较清水对照增加14.83%;10倍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70.89%;10倍处理硝酸盐含量最低,降低幅度为58.47%。说明糖蜜酒精废液在生产上能够变废为宝,降低菜心施肥成本,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农用方面有一定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添加外源有机物对土壤性状、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在2019—2022年通过田间定点试验,设置氮磷钾肥单施+秸秆不还田(CK)处理、氮磷钾肥单施+秸秆还田(T1)处理、50%氮磷钾肥配施生物有机肥+秸秆还田(T2)处理、50%氮磷钾肥配施羊粪+秸秆还田(T3)处理、50%氮磷钾肥配施基质+秸秆还田(T4)处理5个处理,研究化肥添加外源有机物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容重、孔隙度、含水量、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和鲜薯产量、淀粉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化肥添加不同外源有机物的处理不仅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鲜薯产量及薯块淀粉率,还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与含水量、提高大团聚体质量分数、提升团聚体稳定性。而化肥添加外源有机物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T2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全氮、全磷含量及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T3处理能够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蔗糖酶活性;T4处理能够提高土壤孔隙度与含水量。此外,T4处理能够提高>2.000 mm粒径团聚体质量分数,而T1处理能够提高0.250~2.000 mm粒径团聚体质量分数。T4处理土壤团聚体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利用甘蔗尾叶复合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生产腐植酸工艺.[方法]以甘蔗尾叶和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为原料,通过白腐真菌、巨大芽孢杆菌、绿色木酶3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生产腐植酸,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此3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出3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最适培养时间6d,最佳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锤度为18°Bx、初始pH为6.0,温度31℃,最优液料比为3∶1 ml/g,白腐真菌、巨大芽孢杆菌、绿色木酶3种菌最佳比例1∶1∶2,总接种量12%.其中发酵时间对腐植酸含量有显著性影响,在最优条件下的腐植酸含量为15.61%,较优化前提高了45.48%.[结论]研究充分利用了甘蔗尾叶及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中的营养物质,获得了生物活性高的生化腐植酸产品,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增加植烟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进而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从而达到提高植烟土壤质量、提升烤烟品质的目的。本试验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T1旋耕、T2松地和T3翻地三种耕作方式。结果表明,在烟草整个生育期内,T1处理对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有较好的影响;T2处理对植烟土壤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以及烟草大田前期(移栽后30-60d)的土壤有机质、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影响较好;T3处理对烟草大田后期(移栽后90-120d)的有机质以及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有较好的影响;此外,相较于T1处理,T2、T3处理都能够提高烤烟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烟碱含量。总的来说,相较于旋耕,松地和翻地对植烟土壤和烤烟质量的影响更好。  相似文献   

18.
历史遗留采石场土壤存在养分不足和生物活性低的问题.为加快矿区土壤生态重建,明确复合菌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丰富受损裸地的生态修复理论.本研究选择以有机肥和天然稻壳为基肥,以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BM)、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SM)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TR)作为土壤改良菌剂,设置T0(基肥)、T1(基肥+BM+SM)、T2(基肥+BM+TR)、T3(基肥+SM+TR)和T4(基肥+BM+SM+TR)等5种配施方案,以采石场原状土为对照(CK),进行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测定试验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速效养分、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等14个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Soil Quality Index, SQI)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探讨不同处理对采石场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经基肥和复合菌剂处理后,土壤酸性减弱,电导率提高了24.07%~64.50%,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升了52.96%~82.48%、761.67%~846.10%、1211.81%~211...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田试验,对大麦掩青的矿化规律及大麦掩青量对烟草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麦掩埋后有机碳和氮的矿化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分为3个阶段:快速分解期、渐缓分解期、缓慢分解期。大麦掩青量的增加能够提高土壤中速效氮含量,效果为T4>T3>T2>T1>CK。同时掩青量的增加提高了土壤中速效磷含量,T4效果最为明显。在整个生育时期,各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一致下降,大麦掩青提高了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各处理不同时期土壤速效钾含量大小顺序为T4>T3>T2>T1>CK。大麦掩青条件下土壤中活性有机质含量变化较为明显,在移栽后75 d内,T4的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一直增高,而其它处理则呈下降趋势。在整个生育期间,各处理土壤中活性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均为T4>T3>T2>T1>CK。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简称PGPR)菌肥对灰枣根际土壤的促生效应与解钾机制,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功能菌株K3、K7、K11、K24及空白培养基对照(CK1)、清水对照(CK0)6个处理对灰枣根际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与有机酸种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灰枣的1个生长周期内,施用不同的PGPR菌肥均对土壤中速效钾含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K24对土壤中矿物钾的释钾能力最佳,施菌后1 d较清水空白对照含量提高了37. 24 mg/kg。不同菌株处理的速效钾含量比清水空白对照提高了40. 39%~66. 91%,其中K7菌株处理土壤中的活菌数提升效果最优,丙酮酸含量较对照变化较为明显,浇灌菌液30 d后丙酮酸含量达到4. 018 mg/kg,明显高于清水空白对照,速效钾与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相关性。综合分析可知,PGPR菌肥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通过分泌有机酸,产生解钾机制中的酸解作用,从而提高了根际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