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异色瓢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及山西省异色瓢虫资源分布现状和人工繁殖技术。从异色瓢虫的推广应用、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人工饲料、种群保护等几方面介绍了其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异色瓢虫资源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是一种常见的食蚜、食蚧瓢虫,目前部分地区已被用来防治农、林害虫,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人工代饲料的配制成功,打破了瓢虫自然饲料的限制,推动了瓢虫营养生理学的发展,并为瓢虫品种选育和遗传等方面的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异色瓢虫的适宜饲料,观察比较了菜缢管蚜、麦蛾卵和人工饲料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菜缢管蚜饲养的异色瓢虫发育最快,世代历期为25.3d,产卵前期为11.0d,平均单雌产卵量为929.3粒;麦蛾卵饲养的世代历期为39.5d,产卵前期为18.2d,平均单雌产卵量为391.9粒;人工饲料饲养的世代历期为44.9d,产卵前期为17.2d,平均单雌产卵量为262.3粒。由此表明,菜缢管蚜的饲养效果最好,麦蛾卵和人工饲料虽能满足异色瓢虫世代营养的需求,但发育历期明显延长、产卵量明显下降。因此,在天然食物蚜虫不足时,麦蛾卵和人工饲料可作为补充饲料。  相似文献   

4.
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是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生物防治中用来防治蚜虫、松干蚧等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了解决瓢虫的人工大量繁殖问题,我们除了开展人工代饲料的研究外,还进行了室内代饲料连续繁殖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动化温室大棚,研究了异色瓢虫对不同寄主蚜虫的取食量和不同温度下异色瓢虫产卵情况,结果表明:白菜蚜虫为异色瓢虫最佳饲料,25℃是异色瓢虫最佳产卵温度,利用自动控温大棚可以周年种植白菜,培育白菜蚜虫,实现了异色瓢虫周年工厂化繁育。  相似文献   

6.
异色瓢虫的成、幼虫均能取食多种蚜虫和蚧虫,是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其在植物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几年来省内、外不少单位先后开展了关于该虫的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有关人工饲料、饲养的温、湿度条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取卵问题,因为人工饲养异色瓢虫成虫,其卵往往产于寄生蚜虫的植物叶片或养虫箱的器壁上,因异色瓢虫的卵体很小,且壁薄,略加擦碰就会破损,这样就给收集造成很大困难,虽然产卵量很高,  相似文献   

7.
异色瓢虫生活史及种群数量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方面探讨了影响异色瓢虫种群数量的因子,研究表明,温湿度、食物充足程度、自残习性以及农药的使用等方面都对异色瓢虫种群数量产生影响:最适温度为20~30℃;食物短缺情况下,具有自残习性;施用杀虫剂,直接影响其捕食能力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根据浙江省松干蚧研究协作组1974年的调查的捕食量测定:杭州桃源岭雷殿山和九里松一带松林中,隐斑瓢虫和异色瓢虫的虫口数量分别占瓢虫总数量的18.6—64.8%和6.8一37.1%;隐斑瓢虫和异色瓢虫的成虫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海龙县有落叶松人工林479,500余亩,红松人工林13,500余亩,近年来遭受红松球蚜(Pineus sp)和落叶松球蚜(Adelges Laricisvall)危害,落叶松林发生面积近25万亩,红松林发生7,000亩,严重影响了受害树木的生长,为探索一条经济有效的治理方法,我们从1983年冬开始,利用人工饲养和捕捉的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防治上述两种蚜虫的生产试验研究。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虫源:共有两批,一是于83年10月采集异色瓢虫的成虫共39,000头,放于地  相似文献   

10.
对中华草蛉与异色瓢虫的幼虫和成虫种间以及各虫态天敌昆虫共存情况下的竞争干扰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中华草蛉幼虫与异色瓢虫幼虫竞争干扰明显,在共同捕食时中华草蛉幼虫占优势,成虫间竞争干扰以异色瓢虫捕食蚜虫优势明显大于中华草蛉.2种天敌昆虫各虫态共同捕食蚜虫时高龄幼虫及成虫捕杀低龄幼虫竞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