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安全生产。水稻生产机械化可以创新原有水稻生产形式,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农业生产时间,提高水稻产量。本文主要结合山区情况,论述了山区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千瑜 《农业展望》2008,4(10):40-43
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水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近几年,中国水稻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中国水稻种植规模较小,机械化作业与轻简栽培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实行有效的配套。因此,需加强研究水稻生产中易于规模生产和适于机械化作业的低成本、高效的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体系;与农机部门协作,开发适用农机具;研究与机械化相配套的标准化种植技术,最终实现水稻生产作业流程指标化、规范化和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机械的不断应用,水稻的生产在不断地朝着机械化发展。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将机械化与农艺相结合,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本篇文章针对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机械化与农艺的结合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实现水稻生产标准化、专业化、生态化、产业化及提高稻米品质的基础条件,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但可以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缓解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确保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产量,节约生产成本,对农业机械化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和总体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苗是现代水稻栽培的一种新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水稻生产效率。该文对水稻机械化插秧育苗技术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分析机械化生产对农业生产带来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机械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水稻生产的机械化,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还能提高水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近几年来我国的水稻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水稻种植面积小,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机械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水稻生产的机械化,不仅能减轻劳动强度还能提高水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近几年来我国的水稻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水稻种植面积小,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8.
《云南农业》2014,(2):26-28
本指导意见针对我国水稻主产区生产特点制定,旨在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倡以机械化育插秧为主的种植方式。积温、光照、种植品种等生态与生产条件能够满足水稻直播要求的地区,可发展机械化精量直播,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同时采用相应的整地、除草、齐苗、抗倒伏等技术措施,有效防范直播稻的风险。各地应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生产实际,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促进水稻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插秧的应用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长乐市主要的粮食作物,生产环节多,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速度加快,种粮大户种植水稻规模越来越大,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需求十分迫切,加上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为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环境。目前全市机收面积达80%以上,但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并不顺利。近年来,随着机械、育秧等相关配套技术的成熟,在解决了机械技术基础上,突出了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水稻在德惠市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但可以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缓解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保证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产量,节约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十分重要。因此,研究、开发和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发展是江苏省水稻高质高效生产的第一动力。近1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机械总动力和高质量高性能农机装备数量迅速增加,耕整地和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机械种植水平快速提高,2013年后增速趋缓;水稻高效植保机械、秸秆处理、机械烘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还存在以下问题:水稻种植机械化短板依然薄弱,存在机插面积下降和直播面积抬升的“隐忧”;前茬麦秸秆高质量还田整地水平不高,缺乏秸秆全量还田高质量耕整地机械;高质量植保机械化水平亟待提高,高效植保技术需进一步研究创新;农机农艺和农机化信息化需加强融合创新;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针对性提出江苏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对策与建议:加快稻田“宜机化”设施建设;加大高质量秸秆还田整地和机械种植的机艺融合创新;加大水稻生产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创新;加大农机社会服务主体“多元化”,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切实制定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机政策,加大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短板”的农机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2.
农业装备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机化发展水平,农机化发展水平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而水稻作为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农机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抓好水稻生产,对实现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可以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确保和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水稻产量,节约生产成本。推进水稻主产区生产机械化,增强水稻生产的科技应用、节本增效和救灾减灾能力,是加强水稻生产能力建设,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目前,我国水稻机收水平仅有20%左右,机械化栽植水平还不到6%,地区发展也很不平衡,与发展水稻生产的需要差距巨大。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既是增强水稻生产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柳河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全县水稻种植面积30余万亩,是主产的粮食作物。随着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水稻生产在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更加突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我县水稻生产能力、增强竞争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根据柳河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县,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近几年,柳河县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水稻种植的育插秧环节仍然是制约我县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我们所在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产量较高,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生产的各个环节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是如何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将农艺和农机完全的融合起来,让水稻机械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水稻标准化技术的水平,从而增加水稻的生产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我们所在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产量较高,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生产的各个环节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是如何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将农艺和农机完全的融合起来,让水稻机械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水稻标准化技术的水平,从而增加水稻的生产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富锦市的主栽作物,为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减少劳动强度,在水稻栽培管理上采用机械化管理,经多年试验、示范,探索出了一套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实现了节本、增产、提质。  相似文献   

17.
从水田机械化旋耕整地、水稻机械化育秧、水稻机插秧、机械化植保和机械化收割等方面,介绍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供农业生产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辽中县是水稻种植大县,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将有利于解决劳动力资源短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本文阐述了辽中县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先进经验,对其他地区的实施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日前,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提出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N80%。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20.
徐连祥 《吉林农业》2011,(4):218-218
在政府挟持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拄动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已经覆盖江苏、黑龙江、安徽、湖北、江西、浙江、辽宁、四川等我国水稻优势产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目前各地区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有着较大差异,不利于农民群众和农机推广单住进行相应的装备选择。为此有必要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及装备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