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做好消毒防疫,提高养猪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毒防疫是兽医防疫工作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养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中心内容和保障,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缺陷的补充,为了防止外来的病原体传人养猪场内,采取消毒防疫措施可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确保安全生产,保证生猪健康成长,减少疫病危害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李宗财 《兽医导刊》2016,(20):182-183
目前我国的养猪业以规模化、集约型发展为主,大规模与高度集约的养殖模式提高了畜禽交易速度,使交易变得更快捷、频繁,有效满足了城镇居民对猪肉产品的需求,但会导致猪疫病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寄生虫、细菌及病毒等病原体均可引发猪疫病,近年来猪疫病的类型明显增多,且带来的危害不断加剧,为保障猪肉安全,应采用药物控制、环境改善、接种控制及消毒等方法防治猪疫病,避免猪疫病不断扩散或流行,防止发生大面积死猪现象.本文研究了消毒在防治猪疫病中的重要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消毒工作是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中心内容和保障。同时,也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缺陷的补充,只有环境控制、免疫、药物防治和消毒四者共同作用,才能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保证畜禽健康成长,减少疫病危害。  相似文献   

4.
消毒工作是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中心内容和保障。同时。也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缺陷的补充.只有环境控制、免疫、药物防治和消毒四者共同作用.才能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保证畜禽健康成长.减少疫病危害。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场规模集约化、高密度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容易使养殖场的病原体也不断复杂,而这些病原微生物在适当条件下造成疫病的流行。养殖场一旦发生疫病,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消毒就是防止外来病原体传入养殖场内,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的好办法,通过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以防止疫病的发生或防止传染病的扩散会与蔓延,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规模化猪场集约化程度和饲养密度的加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越来越复杂。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科学的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的好办法,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对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缺陷的重要补充。消毒主要包括平时未发生疫病时的预防性消毒及发生疫病后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本文就当前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问题作一简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消毒是指运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饲养环境中的各类病原体,减少病原体对饲养环境的污染,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达到防止疾病发生、蔓延,进而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消毒是产地检疫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消灭疫源,控制疫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规模化鸡场集约化程度和饲养密度越来越大,给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条件;同时在临床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病"和疑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科学的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鸡体表存活的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的好办法,也是鸡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的重要补充。本文就规模化鸡场的消毒作一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动物.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阻断传染病的流行.利用消毒药物杀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流行与蔓延,是传染病防治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药物对猪群或猪场环境的消毒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原体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消毒药的理化特征、环境状况、消毒药作用浓度与时间等.本文将重点阐述病原体对消毒药的敏感性,以期为猪场常用消毒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规模化鸡场集约化程度和饲养密度越来越大,给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条件;同时在临床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病"和疑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科学的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鸡体表存活的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的好办法,也是鸡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的重要补充。本文就规模化鸡场的消毒作一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消毒是贯穿于畜牧生产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控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通过科学的消毒,可以减少或杀灭养殖环境中的病原体,使其数量和浓度减少到无害程度,可防止畜禽发病或疫病的蔓延。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分为预防性消毒、随时性消毒、终末消毒3种。现就中小型规模养猪场的消毒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产生的误区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消毒是兽医防疫工作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心内容和保障。消毒还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缺陷的补充.只有环境控制、免疫、药物防治和消毒四者共同作用,才能保证畜禽健康成长,减少疫病危害的机会。但是笔者发现,在临床实践的消毒中存在很多不规范操作,现将消毒时的四个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消毒工作的目的就是灭杀病原体,也是净化饲养环境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疫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猪疫病防治中做好消毒工作,可以有效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并且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对提高猪肉质量与养猪生产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主要对猪疫病防治消毒误区进行分析,阐述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常用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养殖业不断发展,我国养殖场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过渡,这样一来容易使养殖场病原体不断复杂化,一旦引发大面积发病,将导致严重经济损失。而消毒就可以防止外来病原体传入养殖场内,杀灭或清除环境中的病原体,是消灭疫病源头的好  相似文献   

15.
消毒是指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方法,杀死环境及物体表面或内部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方法或措施。其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布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蔓延。1猪场的消毒措施1.1消毒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清洗。(1)对所有的表面进行低压喷洒,并确保其充  相似文献   

16.
<正>在畜牧养殖行业中,对动物传染病的控制主要有疫苗免疫、药物防治和环境消毒3种方式。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消毒剂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消毒效果的好坏。戊二醛作为一种广谱、高效、低腐蚀、稳定的消毒剂和灭菌剂,已被广泛用于畜牧行业。本试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菌为杀灭对象,对市售20%浓戊二醛  相似文献   

17.
禽舍消毒是预防家禽疫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主要目的就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达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蔓延,从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误区之一:未发生疫病可不进行消毒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要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畜禽养殖中,尽管有时没有发生疫病,但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疫病流行。因此消毒应注意三个环节:栏舍内(带畜禽)消毒、舍外环境消毒(包括用具、车辆等)和饮水消毒,每周应不少于3次。环境消毒每周1次,饮水始终要消毒或保证清洁。  相似文献   

19.
探析在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消毒主要是为了将病原体灭杀,将饲养环境进行净化,因此,做好消毒工作,将疫病传播途径有效切断,将生猪疫病流行率和发生率减轻,将猪肉质量提升,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其消毒方面却存在很对误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在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1消毒消毒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蔓延。根据消毒的目的,可将消毒分为以下三种:①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的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②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病畜污染或可能污染的一切环境、用具、饮水等。③终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