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提高鲜大豆壳效率、降低破损率以增强鲜大豆粒出口创汇能力,进行了小间隙双轧辊剥壳元件的试验研究,求得影响剥壳率和破损率的主次参数和参数较优组台,设计了大豆荚定向喂入装置,为鲜大豆剥壳机的研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莲子分级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莲子的大小对莲子剥壳加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分级是莲子剥壳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前处理工序.本文阐述了莲子分级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比较了各种分级设备的优缺点.同时指出了今后莲子分级设备研究过程中应解决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3.
1.6BL—200型莲子剥壳机该机为人力手摇式加工方法。体积小、操作维修方便。整机重量27公斤;每小时脱壳35公斤以上,每分钟可剥150粒左右,比手工剥壳提高工效10倍以上;剥壳合格率95%以上;加工时不损伤皮肉,不留刀痕,不影响莲子的质量等级。该机由福建省建宁县农机厂生产。 2.手摇杏仁脱壳机该机采用对辊式加工方法。该机结构合理、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一次杏核除净率达70—80%,二次杏核除净率达96%以上;破碎率30%;生产率为350—450公斤/小时。该机为河北省承德地区农机化所研制。 3.5T—20型手摇山楂取籽机  相似文献   

4.
<正>L-08型莲子剥壳机设置旋转孔径以及采用旋转力学干剥原理,能快速将莲子逐个剥壳。该机体积小,整机采用钢板制作,移动方便,操作简单。该机主要是针对新鲜莲子的剥壳设计的。产品参数电压:220伏功率:180瓦重量:20公斤尺寸(长×宽×高):50厘米×40厘米×95厘米  相似文献   

5.
鲜莲剥壳技术研究进展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莲子的种类繁多,尺寸大小不同、外壳坚韧、莲子壳与仁间隙较小等问题的存在,现有的脱壳技术适应性不高,存在着损伤莲子、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改善鲜莲子剥壳机的加工现状,分析总结了莲子的物理机械特性及脱壳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脱壳技术存在的不足,为鲜莲子脱壳机械关键机构设计和试验研究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一种鲜莲子脱壳新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1%、2%、3%不同浓度莲子淀粉膜液(含天然防腐剂nisin)对鲜切菠萝片进行涂膜处理,再装入塑料盒中,用PE薄膜密封,于(5±1)℃贮藏。在贮藏过程中,对鲜切菠萝的成熟度、流汁率、色泽、硬度和细菌菌落总数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研究可食性莲子淀粉涂膜对鲜切菠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处理能延缓鲜切菠萝的衰老、褐变、软化,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2%、3%涂膜处理组贮藏10d内,莲子淀粉膜与nisin的协同作用可使菌落总数控制在10’以下,符合鲜切果蔬的食品卫生要求.因此,采用莲子淀粉涂膜处理能有效保持鲜切菠萝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莲子别名藕实、莲蓬子、莲米,是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莲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同时又极具医用价值,已列入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药食两用名单中.成熟的莲子剥壳后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制成莲子汁,而干制莲子常制作成药材、点心、零食、莲蓉等.莲子粉中主要含有丰富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还有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1%、2%、3%不同浓度莲子淀粉膜液(含天然防腐剂nisin)对鲜切菠萝片进行涂膜处理,再装入塑料盒中,用PE薄膜密封,于(5±1)℃贮藏.在贮藏过程中,对鲜切菠萝的成熟度、流汁率、色泽、硬度和细菌菌落总数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研究可食性莲子淀粉涂膜对鲜切菠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处理能延缓鲜切菠萝的衰老、褐...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学》2014,(6):71-75
为了解空心莲子草不同器官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空心莲子草根、茎、叶和花水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根长、苗高和幼苗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种子萌发率、根长、苗高以及幼苗鲜重在空心莲子草水提液中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随着水提液浓度的增加,小白菜种子萌发率、根长、苗高以及幼苗鲜重呈逐步减小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空心莲子草水提液处理的小白菜根长、苗高呈上升趋势。种子萌发率在第2~3 d达到最大值,而后下降,幼苗鲜重则高浓度逐步下降,低浓度逐步上升趋势;小白菜幼苗根长受空心莲子草水提液影响严重,化感效应指数达0.73,而幼苗高度仅为0.29 cm;空心莲子草根水提液对小白菜萌发率、根长、苗高以及幼苗鲜重抑制作用最强,花水提液抑制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张松  彭毅  宗力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8):155-159
测定了鲜莲子的剪切力学特性,为鲜莲子去壳机的研制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鲜莲子大小等级对剪切破裂力和变形量没有显著影响;含水率对鲜莲子剪切破裂力和变形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呈负相关,在试验的含水率范围内剪切破裂力在9.5~63.6 N 范围内变化,变形量在2.31~6.22 mm 范围内变化;莲子放置时间对剪切破裂力有显著影响,对变形量有极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在试验的放置时间范围,剪切破裂时的变形量在2.06~5.67 mm范围内变化;刀具角度对剪切破裂力和变形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呈现正相关性,当刀具角度为90°时剪切破裂力最大、达50.1 N,当刀具角度为60°时剪切力最小、为14.6 N。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莲子去芯位置定位的方法,并搭建试验平台进行去芯验证。采集4个产地、不同尺寸的莲子,用2个相互垂直的摄像头采集凹槽内莲子图像,对图像进行裁剪和灰度处理后,通过莲子头部和尾部的灰度特征差异识别莲子朝向;对沿长轴尾部向上的莲子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经腐蚀运算以消除边缘杂质,缩放以增大特征点的曲率,利用角点检测确定莲子去芯位置坐标后进行坐标换算,计算机械手移动距离,实现莲子去芯作业。试验表明:莲子理想去芯位置为莲子尾部凸点,莲子朝向判别成功率约97%,尾部凸点识别准确率约97%,整体识别成功率约94%,去芯成功率约93%,单颗莲子图像处理平均时间约78 ms,平均去芯时间约0.5 s。若以尾部凸点识别成功数为基数计算,则莲子去芯成功率可达98.9%。  相似文献   

12.
以产自湖北洪湖的太空莲36号莲籽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成熟度莲籽外形尺寸和含水率,并进行力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莲籽纵横径比平均值分别为1.35、1.28、1.19,含水率分别为79.84%、70.28%、57.72%,莲籽长轴弹性模量分别为1.09、1.22、1.85 MPa,短轴弹性模量分别为1.33、1.42、2.16 MPa;3种不同成熟度莲籽极限破坏载荷分别为81.995、117.107、167.640 N。研究结果表明,莲籽同一成熟度和剪切深度条件下,剪切力不随剪切速率改变;莲籽同一成熟度和剪切速率条件下,剪切力与剪切深度呈显著线性相关;莲籽在X、Y、Z轴方向上的压缩破壳力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成熟度下,莲籽三轴方向上的压缩力在数值上X轴相似文献   

13.
根据莲籽尺寸分布规律,设计了将莲籽分为三级的振动分选机构,简述了其工作原理,并对莲籽在振动筛面上运动送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莲子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其开发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莲子是中国传统的滋补佳品,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本文就莲子的营养保健价值和保健功效进行综述,并展望了莲子产品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影响鲜食子莲产量的形态指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南四湖"鲜食子莲产量的形态指标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鲜食子莲莲子产量的主要形态指标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为;莲蓬重(0.953 6)、莲蓬径(0.810 3)、莲子径(0.761 4)、莲子重(0.713 1)、果皮重(0.677 8)、成熟度(0.638 3)、莲子高(0.565 1)、莲子数(0.411 2),对产量的直接影响重要性依次为:瘪种子数(-0.456 4)、莲子重(0.450 1)、莲蓬重(0.434 2)、莲子数(0.266 5)、莲蓬径(-0.093 7)、莲子径(0.076 5)、成熟度(0.041 4)等;形态指标间具有明显的制约关系;并提出了增加子莲产量的策略和技术.  相似文献   

16.
带振动筛板脱粒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决传统脱粒机只脱粒不清选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清选装置的谷物脱粒机,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带动倾斜筛板振动的曲柄双摇杆机构的相关参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带振动筛板脱粒机可提高效率25%,功耗与对照几乎持平,脱粒率达98%以上,含杂率小于5%,实现了由单纯脱粒到脱粒清选的过渡.  相似文献   

17.
莲籽穿芯部件的设计及相关参数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模仿人工进行莲籽穿芯的基础上,对莲籽穿芯脱壳样机的穿芯部件进行了改进设计;进而对莲籽穿芯过程中,作用在莲籽表面的夹紧力、穿芯刀具的转速和进给速度的参数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应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3因素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8.
蚕豆、毛豆、豌豆等在加工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鲜豆脱粒比较困难,作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新型挤压轧辊脱粒机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脱粒原理、单对轧辊脱粒试验及液响脱壳率因素的试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莲藕品种演变及栽培利用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北省是莲藕起源地之一,亦为我国莲藕重要产区.其品种演变历史可划分为传统品种阶段(1980年以前)、新品种选育的起步和奠基阶段(1980~1990年)、传统品种更新和新品种快速推广与持续选育时期(1990年以后).不仅拥有许多传统品种,而且选育了多个新品种,是我国莲藕新品种的主要选育地区.在莲藕茬口配置、设施栽培、种藕繁殖、采挖以及莲藕产品开发利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