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介绍歙县霞坑镇蚕业发展现状,分析影响蚕茧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蚕茧质量对策,以为霞坑镇蚕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西桂蚕一号蚕茧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广西桑蚕品种质量情况,找出制约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的瓶颈,为做大做强广西桑蚕产业提出建设性意见.研究方法:采用对比法研究广西桑蚕质量,主要对比对象为浙江桑蚕品种.研究数据为缫丝企业全年的生产测试数据,采取干壳量检验法和缫丝检验法确定.测试过程依据桑蚕干茧国家检验标准(GB/T 9176-2006)、生丝国家检验标准(GB 1797-2001).研究结果:广西桂蚕一号桑蚕品种茧丝长、生丝品质等技术指标低于浙江蚕茧;上车茧率、解舒率等技术指标优于浙江蚕茧;清洁、洁净等技术指标接近浙江蚕茧;生丝质量低1~2个等级.研究结论:推广优质高产"桂蚕系列"品种,加大标准化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三高"蚕业示范基地建设,用发展工业的思路谋划广西蚕业和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广西桑蚕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目前,广西蚕茧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五成,连续11年稳坐全国"头把交椅",同时也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印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向仲怀把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称赞为"神奇的广西现象"。广西蚕业发展怎样才能越做越强呢?业界普遍认为管好种子、用好种子是关键。2016年3月31日,广西壮  相似文献   

4.
李俊  梁湘  屈达才 《广西农学报》2014,(1):70-71,84
广西蚕茧产量连续八年全国第一,成为世界蚕桑产业最大的产区,广西蚕桑事业对蚕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广西蚕桑产业人才需求和蚕病学实验教学现状,提出蚕病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以期达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广西紧抓国家"东桑西移"战略调整的有利契机,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抓好广西现代蚕业布局,使广西的桑园面积、蚕茧产量、生丝产量都排在全国前列,进一步促进了这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广西现代蚕业区域布局情况,结合产业结构进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蚕茧质量的好坏,不但影响丝绸工业的成本和丝的品质,而且直接影响蚕农的经济收入,进而影响蚕业生产的发展。所以,南召县蚕业局在大力发展生产增加蚕茧数量的同时,也不可忽视质量。当前的蚕业发展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收购的倾向,给生产、收烘、加工造成一定损失。一、茧质现状河南省蚕茧质量同江浙等老蚕区相比,茧层率低,江浙为22%~23%,河南大多为18%~21%;  相似文献   

7.
<正>辽宁蚕业作为我国入世以后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少数几个优势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根据近年来国内外蚕茧市场的变化和区域布局发展态势,在分析辽宁蚕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辽宁蚕业"十二五"期间应定位于蚕茧生产供应基地,大力发展蚕业经济,有序开发蚕业产品综合利用,按照"巩固提高、稳步发展"的原则,从规模、质量、效益和产业优化升级方面奠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促进辽宁地区蚕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蚕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广大蚕农生产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控制蚕病的发生。蚕病发生的轻重直接影响养蚕的收益。基于此,分析几种蚕病发生的病症、病源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蚕业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产业,经营范围重要包括栽培桑树、培育蚕种、养蚕、干燥与储藏蚕茧,以及蚕种和蚕茧销售等。现阶段,传统的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蚕业技术与经营主体的落后,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作重点谈论和分析,同时提出部分有效的探索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对山西省5个蚕桑示范基地县共100户蚕农进行《蚕业风险及其防范》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统计了蚕业风险和蚕业风险防范等相关内容,分析了蚕业风险对农户收益及其生产行为的影响,总结了蚕业风险、蚕业风险防范及蚕业风险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氟污染对蚕茧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家蚕为试验材料,研究药用植物狼毒大戟对鳞翅目昆虫的药杀效果。[方法]取多年生新鲜狼毒大戟根制成水浸液,用于涂抹家蚕背部、浸泡家蚕、涂抹桑叶饲喂家蚕。[结果]用药液涂抹背部的家蚕无明显的中毒症状;浸泡1、3 min的家蚕取出后可存活7 d左右;浸泡5 min的家蚕可存活2 d左右;浸泡15 min的家蚕取出后最多可存活10 h。家蚕取食涂抹狼毒大戟水浸液的桑叶后,2 d内100%死亡。[结论]狼毒大戟水浸液对家蚕具有明显的触杀和胃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持种性,提高桑蚕原种质量,结合生产实践,分析了原原蚕的饲育特点和原原蚕对气象条件、饲育环境、桑叶质量的要求,系统总结了桑蚕原原种的催青、收蚁、稚蚕饲育、大蚕饲养、种茧保护以及原种制造等技术操作要点,为桑蚕原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对家蚕具有较好感染效果的优势蛹虫草菌株和有效的感染方法。[方法]通过蛹虫草的家蚕感染试验,研究不同感染方法对蛹虫草菌株感染能力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结果]悬液注射法和表面消毒浸染法的感染率较高。不同蛹虫草菌株对家蚕的感染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菌株04718的感染效果最好,菌株7172次之,菌株04最差。利用表面消毒浸染法对家蚕进行感染,蛹虫草菌子实体得率最高。用不同蛹虫草菌株感染家蚕后,产子实体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菌株04718感染后产子实体能力最强,菌株7172次之,菌株04较差。[结论]表面消毒浸染法和悬液注射法为利用蛹虫草菌株感染桑蚕幼虫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春季采用全龄适当提高蚕的幼虫饲育温湿度、稚蚕期饲给适熟偏嫩桑叶、眠中不降低温度、各龄响食前后提高 1.5℃温度、控制日眠等方法饲养春用蚕品种。结果表明 ,龄期经过缩短 2d左右 ,以 10g蚁量为单位计算 ,用桑量比对照节省 10 %以上 ,劳力节约 2~ 3个工时。这不但降低了饲育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而且蚕的体质、茧量、茧质、蛾产卵量、良卵率、孵化率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无生种发生 ,原种繁育普通种对后代化性、眠性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白花曼陀罗水浸液对家蚕的药杀效果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以家蚕为试验材料,研究药用植物白花曼陀罗对昆虫的药杀效果。[方法]取当年生新鲜和隔年白花曼陀罗植株,分别用常温水和沸水浸提;用浸提液分别浸泡家蚕和涂抹桑叶饲喂家蚕。[结果]不同浸提液间的药效没有明显差别;其浸提液对家蚕没有触杀作用;家蚕不食用双面涂药的桑叶,而食用单面涂药的桑叶后也不能致死,只表现出麻醉现象;3、4龄蚕在药液中浸泡24min后取出,还能恢复正常,而且生长良好。[结论]白花曼陀罗水浸液对家蚕无触杀作用,但对家蚕有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户植桑养蚕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盆栽条件下获得的杉木苗期施氮研究的各项成果,在田间按0,4,8,12,16,20kg纯N/亩六个水平安排试验,结果表明:1)施氮对田间杉苗的影响在生长和生理指标等方面的反应以及田间杉苗叶片养分含量与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与盆栽条件下相同;2)田间杉苗的叶全氮量大约只有盆栽苗的80%,经过修正,盆栽苗的诊断指标可以用于田间苗,并证明盆栽苗的DRIS图可以直接用于田间苗;3)南方(福建)红壤地区杉苗田间氮磷钾的施肥最佳比例以100N∶30~60P∶100~150K为宜,本试验最佳施氮量为12kg纯N/亩;4)适宜施氮可使合格苗率从12%增至86%,每亩增收利润1295元。  相似文献   

19.
将经筛选的5种防治茶刺蛾药剂用于田间进行茶刺蛾防效比较,同时对三龄起蚕进行残毒试验,遴选适于茶桑混植生态园使用的兼容药剂。田间防效结果表明:0.3%印楝乳油、1.3%苦参碱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治茶刺蛾效果较好,7 d后的防治效果为85%以上。1.1%烟百素乳油7 d后的防治效果达到79%。0.88%双素碱水乳剂7 d后的防效为86%;将5种防治茶刺蛾的药剂对家蚕进行残毒试验,结果表明:1.3%苦参碱乳油、0.3%印楝乳油、0.88%双素碱水乳剂等3种杀虫剂低浓度使用对家蚕的残留毒性较低,3龄起蚕取食喷施药剂桑叶的安全间隔期为7 d,可以在茶蚕混植区使用。  相似文献   

20.
梁培生  卢程  郑孜峰  曾艺增  张国政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77-15978,15994
为解决小蚕饲养过程中蚕座消毒手工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等问题,研制了一种便携式的蚕座消毒喷粉机。该机利用可变速的直流电机驱动离心风机,采用气力喷粉原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风量和喷粉量可调、省工高效等特点,喷粉质量和作业效率均可满足生产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