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保健蔬菜--藤三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三七[Anrederacordifolia(Tenore.)Steen],原名心形落葵薯,别称落葵薯、洋葵薯等,与三七的药用功效相似,是云南白药的重要成分,因而也有人直接称其为“云南白药”。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台湾等省,其中在台湾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栽培。1药用及保健价值藤三七性温,味微苦,具  相似文献   

2.
藤三七,别名热带皇宫叶、藤子三七、洋落葵、三七等。属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原产巴西,我国云南贵州有种植。藤三七通常以采收嫩梢或叶片为主,可炒菜、凉拌、涮锅等,其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于蔬菜中处于较高水平,其藤上的珠芽和地下块茎更是一味民间常用的广谱高效珍贵多年生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宁心平肝、安神补血、止血化瘀之功,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常食可增强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保健蔬菜--藤三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三七别名藤子三七、川七、洋落葵,是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原产巴西,我国云南、贵州有种植,台湾地区1976年从巴西引进。它与同科不同属的落葵(木耳菜)在外观或形态上很相似,均是食用叶片和茎尖,食用时都有黏滑感,但藤三七没有落葵的土性味,吃起来味道更佳。腾三七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工蔬菜中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在台湾地区作为维生素A含量高的蔬菜流行食用。我国主要作庭院绿化植物种植,以珠芽和块茎作为药用,栽培较少,近年来也开始作为特色蔬菜栽培。藤三本病虫害很少,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可作为无公害保健蔬菜新品种开发。  相似文献   

4.
落葵薯 别名藤三七、软浆七、川七。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属落葵科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根肥大,于茎部生长大量块茎,块茎大小不等,通常在藤茎的叶腋部,生长大量形态不同的珠芽。叶互生,卵形或近卵形,肉质,两面光滑无毛,全缘,短柄。采食肥厚的成龄叶片。多栽培于气候温暖的农村村庄房前、房侧、菜园中,也见搭棚栽培于庭园观赏。我国四川、贵州、云南、江苏、浙江等地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5.
藤三七又称洋落葵、藤子三七、川七、金不换,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藤三七的叶片、嫩梢可作为蔬菜食用,其味道鲜美,口感嫩脆;块根作蒸菜食用,营养丰富,具有滋补腰膝、活血及消肿化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藤三七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三七又称洋落葵、藤子三七、川七、金不换,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藤三七的叶片、嫩梢可作为蔬菜食用,其味道鲜美,口感嫩脆;块根作蒸菜食用,营养丰富,具有滋补腰膝、活血及消肿化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藤三七别名田三七、洋落葵、热带皇宫菜等,属多年生蔓性植物,原产巴西,我国云南、广东、湖北等地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8.
藤三七(Anredera cordlfolia(Tenore)van Steen),又称洋落葵、藤子三七、川七。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我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藤三七的叶片、嫩梢可作为蔬菜食用,其味道鲜美,口感滑嫩,营养丰富。经测定藤三七叶片中除含有蛋白质、脂肪、各种矿物元素外,每100g鲜叶中维生素A含量高达5644国际单位、维生素C含量为28mg~33.7mg。藤三七珠芽入药,水煮后味微甜,嚼之有黏性,性平,能消肿散瘀,补虚止血,可治无名肿毒,外伤出血、吐血,腰膝无力,一般当作健胃保肝、骨折跌打损伤等症状之偏方使用。藤三七病虫害很少,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可作为无公害保健蔬菜新品种开发。在北方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藤三七,又名洋落葵,属落葵科落葵属多年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栽培,其最大特点是药食兼用,营养保健。其叶片、嫩梢、珠芽、根部块茎都能食用,可以说浑身是宝。藤三七的营养价值高,据报道:藤三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尤以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同时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瘀、活血和健胃保肝等功效。加上食用方法简单,如做火锅、炒食等,口感滑润,  相似文献   

10.
藤三七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藤三七(Anrederacordfoblia Tenore Vansteenis),又叫洋落葵、川七等,属落葵种落葵属的多年生蔓生植物,原产巴西.鲜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其中维生素A含量更高.近年来在东南亚、台湾等地区普遍栽培,其叶片可凉拌、素炒,珠芽、地下茎可炖肉食用,有滋补作用.宜兴地区从2000年开始在大棚中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藤三七适应性强,既耐湿又耐旱,亩产量达2800kg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落葵俗称木耳菜、藤藤菜、豆腐菜等,原产于印度、缅甸等热带地区,品种有红花落葵(包括赤色落葵、广叶落葵、青梗落葵)和白花落葵。落葵以食用15cm长的幼苗或肥厚叶片及嫩茎,最受欢迎的是肥大的嫩茎。其幼苗、叶片或嫩茎均滑嫩多汁,味道独特,炒、煮、凉拌、煮汤均可,具有清热凉血之药效。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藤三七植物隶属于落葵科,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分布,民间常用作镇痛剂。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从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对藤三七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藤三七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野生蔬菜已不再是灾荒年代的充饥品 ,相反 ,由于其抗性强 ,极少发生病虫害 ,不受农药污染 ,且一般都具有食疗保健功能 ,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粤西地区常年气候温暖 ,具有丰富的光、温、水、热资源 ,野生蔬菜品种繁多 ,现将该地区一些常见的野菜介绍如下 :1 藤三七 (Anrederacordifolia (Ten )Steens)别名洋落葵 ,藤子三七 ,川七。为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性植物。主要以肥厚叶片供食 ,富含维生素A并具有滋补、保肝、强壮腰漆、活血止痛之功效。植物学性状 :藤三七为肉质小藤本…  相似文献   

14.
藤三七是我所从广东引进的一种特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A。它还有活血化瘀、消炎、护肝等保健作用,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蔬菜。 一、植物学特性 藤三七为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生植物,耐热,不耐寒。在江西省南昌地区,冬季气温0℃以下时,地上部枯死,翌年春天温度回升时,萌发新的枝条继续生长,以嫩叶及嫩梢供食。 二、栽培技术 ⒈育苗 藤三七可以扦插繁殖和珠芽繁殖,但一般以扦插繁殖为主。春季新枝萌芽后,剪取健壮枝条,插于苗床中,床土以疏松的砂壤土为好。保湿2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5.
外来植物落葵薯生物特征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玉林  韦美玉  赵洪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24-5526
[目的]研究落葵薯的生物学特性,为清除落葵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3个观测点对落葵薯进行物候观测、珠芽繁殖和块根繁殖培养和生物量测定,并对限制落葵薯生长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落葵薯大于1 g珠芽的成活率达100%,块根1 g以上的成活率达100%。用落葵署地上部水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对萝卜、白菜、番茄作物进行化感作用生物测定,其高浓度(50%)对受体植物发芽率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落葵薯因具有无性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和化感作用的特点而成为单一优势种。采取清除落葵薯地上部分,挖除地下部分40 cm深根系的防效率达74.7%,在此基础上种植南瓜的防效率达92.7%。[结论]人工清除后应用生态替代法种植南瓜形成密集植被从而限制落葵薯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16.
滕三七又名山豆厨菜、野山葵、野落葵等,属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肉质根缠绕植物。滕三七味甘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滋补、壮腰膝、消胂散瘀、活血、抗炎症和保肝护肝作用。以嫩叶和嫩梢作菜用,可炒食、散汤、凉拌。  相似文献   

17.
藤三七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三七(Boussingaultia gracilis Miers.)又称洋落葵,属于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我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VA和V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瘀、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是一种天然的绿色保健兼药用食品,值得大力推广、种植及食用.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滕三七又名山豆厨菜、野山葵、野落葵等,属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肉质根缠绕植物.滕三七味甘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滋补、壮腰膝、消肿散瘀、活血、抗炎症和保肝护肝作用.以嫩叶和嫩梢作菜用,可炒食、做汤、凉拌.  相似文献   

19.
落葵为落葵科落葵属缠绕茎生草本植物,栽培种多为1年生,别名木耳菜、藤菜等.落葵以其碧绿的幼苗、鲜嫩的尖梢和肥厚的叶片供食用,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中尤以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及钙最为丰富;具有滑中、散热利肠、润泽颜面、凉血、解毒等多种效能,是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  相似文献   

20.
云南高原不同甘薯品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在云南高原条件下,以甘薯“徐薯18”为对照,对自育的20个甘薯品系和7个国内、外甘薯品系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生理性状、块根性状、薯数及大中薯数情况、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云薯48-1、云薯103、云薯112、云薯120、云薯122等品种经济产量较高,性状较好,在云南甘薯生产上开发利用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