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油8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41.0 kg/hm2,比对照豫油2号增产20.67%。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双油8号平均产量2704.8 kg/hm2,比对照杂交种豫油2号增产7.06%。双油8号种子芥酸含量0.05%,商品籽硫甙含量20.96μmol/g饼,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6.35%,属高含油量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是双油8号夺取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双油8号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周油589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是周口师范学院以自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5A为母本,D89-44为父本配制的优质高产、多抗性油菜新品种,2009年选育定型。该品种在2010~2012年度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和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以及高含油量等特点,于2014年1月24日获得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油2014003)。  相似文献   

3.
豫豆16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1986年以豫豆10号作母本,以豫豆8号作父本采用双列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植侏直立,株高69cm左右,分枝2~3个,株型紧凑。叶形椭圆,大...  相似文献   

4.
1品种来源濮麦9号系濮阳农科所1994年用徐州174×内乡183的F1代作母本,豫麦24号作父本复合杂交,经多年单株选择,于2000年选育而成。2004年河南省审定(审定号为:豫审麦2004009);2005年国家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05012)。2产量表现2002~2005年参加河南省、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获得5个产量第一位。2002~2003年度参加河南省超高产区试,平均亩产518.4kg,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5.02%,居12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2003~2004年度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亩产592.6kg,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12.06%,达极显著水平,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  相似文献   

5.
豫花47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豫花9326作母本、豫花15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早熟、高油、高产花生新品种。于201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对该品种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豫油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油2号是用系谱法从“(7818×Marnoo)F_2×QVa”的杂种后代中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耐)病等特性.在河南省三年区试、两年生产示范和国家黄淮区域试验中,比双低油菜品种豫油1号(ck_1)增产15.6%,比高芥酸、高硫甙油菜品种南阳41(ck_2)增产3.8%,比低芥酸油菜品种秦油3号增产23.2%.该品种含芥酸0.244%、硫甙16.57μmol/g,含油量39.48%,达到了国际优质油菜标准.较抗(耐)病毒病和菌核病.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5,(3):34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规定,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拟停止推广国家审定的豫麦34号、皖油14号等28个小麦、油菜品种。公示期为60日(自2014年12月31日至2015年2月28日)。  相似文献   

8.
沪油杂1号(沪118A×沪油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隐性核不育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上海市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长江中下游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5012)。该品种全生育期232d,株高160cm左右.分枝类型为中(匀)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9~1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28个左右,每角粒数21粒左右,千粒重3.8g,子粒黑褐色。  相似文献   

9.
1特征特性 豫棉杂1号是河南省内黄县棉油办和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联合选育的三系棉花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棉2004003。豫棉杂1号生育期125~128d.属中早熟品种,株高100cm左右,株型偏紧凑、塔型、透光性好,正常叶、叶色浓绿、长势旺,果枝16.5台/株,单株结铃35个。结铃性强、铃卵圆型、单铃重5.8~6g,子指10.1g,衣分41.1%,吐絮畅而集中,易收摘,纤维洁白。枯萎病指0.56.高抗枯萎病:黄萎病指18.6,属抗黄萎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豫粳1号豫粳1号(原郏粳107)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1978年在大田郑粳12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原名郑粳107。1985年通过北方区试,同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新丰2号系河南省丰源种子有限公司选育,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稻2007003号,该品种为优质、高产、抗性强的粳稻新品种。1选育经过新丰2号(新丰01-48)系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于1995年以豫粳6号为母本、抗病材料新丰9402为  相似文献   

12.
豫豆 2 6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丰产、抗病新品种。 1 999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2 0 0 0年农业部 1 2 2号公告认定为优质大豆品种。产量表现 豫豆 2 6于 1 995~ 1 997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区试 ,53个点次 ,平均单产 2 50 8kg/hm2 ,比对照豫豆 8号增产 9.0 4% ,达显著水平。 1 997~ 1 998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 ,2 4个点次 ,平均单产 2 63 7kg/hm2 ,最高单产可达 41 49kg/hm2 ,较对照豫豆 8号增产 8.6%。特征特性 豫豆 2 6有限结荚习性 ,株型收敛 ,根系发达。椭圆叶 ,中等大小。白花 ,…  相似文献   

13.
濮科花15号是濮阳农科所以濮8209-0-1-11-1做母本,以鲁花9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豫审花2005001。1产量表现2001~2003年参加河南省夏播花生区试,3年全省27点次平均亩产荚果239.25kg、籽仁173.41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1.84%和8.11%,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4年参加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全省5点平均亩产荚果261.40kg、籽仁192.60kg,分别比对照豫花6号增产14.20%和13.80%,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夏播最高亩产可达400kg以上,属高产稳产型品种。2特征特性濮花15号为普通…  相似文献   

14.
1 品种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浚县农业试验站、浚县原种场和浚县种子公司等单位合作 ,1988年组配两个单交 ,1989年继续将百农 32 17/豫麦 3号 / /冀5418/豫麦 10号复交 F0 种子 ,经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用 Co60 2 .5万拉特辐射选育而成。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 产量结果  1995~ 1996年河南省超高产春水组区试 7个试点平均亩产 530 .3kg,比对照种豫麦 18增产 2 .16% ,居第 1位。 1996~ 1998年 9个试点平均亩产分别为 52 5.9kg和 4 4 9.1kg与豫麦 18基本持平。 1998~ 1999年度河南省晚播早熟组生产试…  相似文献   

15.
北方粳稻新品种豫粳五号豫粳五号(原代号D2)系焦作农科所和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合作,采用[(台中31×郑粳12)A×36天]F1经快中子辐射选育而成。1994年4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1990~1991年参加河南省水稻中晚粳组区...  相似文献   

16.
漯优7号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于1996年以豫同843/周九的F1作母本,以豫麦2号/千斤早的F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03-2006年参加河南省小麦旱地冬水组区域试验,2006-2007年进行生产试验,2007年10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麦2007011)。  相似文献   

17.
《种子》1992,(5)
1992年6月,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油研2号,黔油双低1号、油研3号、贵油7号,蜀杂1号、秦油2号共6个油菜新品种,现将部份品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周豆 11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以豫豆 24号为受体,豫豆 11号为供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育成的大豆新品种. 200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1 品种来源:豫豆10号(原郑8431)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以郑77249品系为母本,以海交1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伏等特点。1989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豫豆10号。  相似文献   

20.
鹰丰6号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鹰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1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11002。1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夏播生育期99d,株型半紧凑,叶片数20~21,株高250~260cm,穗位100cm。芽鞘紫色,叶片深绿,第1叶尖端圆到匙形;雄穗分枝密,雄穗颖片基部紫色,花药浅紫色,花丝紫色;果穗筒形,穗长16~20cm,穗粗4.9~5.5cm,穗行数14~18,行粒数35~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