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选一号”苦瓜系福安市种子管理站与宁德市农科所从本地苦瓜品种——福安苦瓜自然变异群体进行连续多代混合选择而育成的一个苦瓜新品种。经2000年至2003年多点进行品比试验和生产示范,均表现综合性状良好,比“福安苦瓜”始收期提早3—5天,亩增产量在10%以上,且耐热性、适应  相似文献   

2.
福选1号苦瓜是福安市种子管理站与宁德市农科所对福安市地方品种福安苦瓜自然变异群体进行连续多代的混合选择而育成的一个苦瓜新品种该品种一般667m~2总产2500-3000kg左右,比福安苦瓜增加10%左右,始收期比福安苦瓜提早3-5d。  相似文献   

3.
福安苦瓜是从福安地方品种中选育的一个苦瓜品种,每667 m2产量2500~3000 kg,单瓜重300~350 g,纺锤形,瓜面有长条状和粒状相间的瘤状突起,味较苦,品质优,较抗白粉病,中抗霜霉病.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福建福安地区沃柑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介绍了2018年福安引种沃柑的物候期、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提出了福安地区引种沃柑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苦瓜新品种,选择48份苦瓜自交系,测定其10个数量性状和2个质量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优株选择,同时结合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个数量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68.897%,提取了反映苦瓜10个数量性状的4个主成分;通过计算10个数量性状的综合评价值,在48份苦瓜供试材料中,选出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材料,其结果与实际田间表现相近;结合苦瓜的2个质量性状,发现条型瓜瘤与苦瓜果实产量呈正相关,瓜横径与苦瓜种子产量呈正相关;结合SRAP分子聚类与主要表型性状特征,发现控制瓜瘤类型的基因并非简单的调控,条型瓜瘤控制基因与绿色瓜皮色控制基因、粒型瓜瘤控制基因与白色瓜皮色控制基因存在某种程度的连锁。这为苦瓜亲本选配和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苦瓜新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不同季节栽培、不同商品性状要求的苦瓜品种,以自主配制的13个苦瓜优势组合为研究材料,通过对不同苦瓜组合间的农艺性状、丰产性及抗病性等方面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5个苦瓜新组合:N-84、N-78、N-83、N-89和N-88,可供进一步中试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苦瓜育种及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虽然栽培历史悠久,但其育种及相关遗传基础研究起步较晚,落后于葫芦科其他主要瓜类蔬菜,目前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产量、品质、熟性、主要果实性状及其他相关经济性状等的遗传研究;二是抗病性及其遗传基础研究;三是DNA分子标记在苦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品种提纯、有性杂交、杂种优势和诱变育种等方法,通过对耐冷凉、抗病、丰产、早熟、强雌系等苦瓜品种进行选育,育成一批表现较好的苦瓜品种,如大肉一号、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玉5号、早优苦瓜、早绿苦瓜、农优1号、新科3号苦瓜、强雌品种"Q11-2"和"屿强-2"等。由于苦瓜的遗传育种研究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今后应加强对苦瓜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如主要性状的表现、杂种二代及以上性状的分离比例、主要性状的遗传力等;加强对苦瓜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尤其是从苦瓜发源地引进种质资源;加强苦瓜分子育种的研究,如指纹图谱数据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等方面;建立苦瓜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和高效苦瓜遗传转化体系,采用分子育种手段进行种质资源创新或品种改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抗病、耐冷凉育种材料,或利用花粉小孢子进行培养等。苦瓜发源地国家之间或与苦瓜栽培国家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部分苦瓜种质资源,为苦瓜育种提供更多的基因来源。  相似文献   

8.
苦瓜虽然栽培历史悠久,但其育种及相关遗传基础研究起步较晚,落后于葫芦科其他主要瓜类蔬菜,目前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产量、品质、熟性、主要果实性状及其他相关经济性状等的遗传研究;二是抗病性及其遗传基础研究;三是DNA分子标记在苦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品种提纯、有性杂交、杂种优势和诱变育种等方法,通过对耐冷凉、抗病、丰产、早熟、强雌系等苦瓜品种进行选育,育成一批表现较好的苦瓜品种,如大肉一号、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玉5号、早优苦瓜、早绿苦瓜、农优1号、新科3号苦瓜、强雌品种 “Q11-2”和“屿强-2”等。由于苦瓜的遗传育种研究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今后应加强对苦瓜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如主要性状的表现、杂种二代及以上性状的分离比例、主要性状的遗传力等;加强对苦瓜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尤其是从苦瓜发源地引进种质资源;加强苦瓜分子育种的研究,如指纹图谱数据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等方面;建立苦瓜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和高效苦瓜遗传转化体系,采用分子育种手段进行种质资源创新或品种改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抗病、耐冷凉育种材料,或利用花粉小孢子进行培养等。苦瓜发源地国家之间或与苦瓜栽培国家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部分苦瓜种质资源,为苦瓜育种提供更多的基因来源。  相似文献   

9.
对20份苦瓜材料的12个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苦瓜产量与前期果数呈显著正相关(r=0.52074),与其他性状差异均为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苦瓜产量形成所起的直接作用较大的3个性状是单瓜重、瓜形指数、瓜长,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46221、1.30622、-1.07396。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苦瓜的农艺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2份苦瓜种质中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的有香苦2、玉妃、如玉5,可以作为选育新品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苦瓜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遗传关系。[方法]以141份苦瓜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13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另外,以46份苦瓜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5个农艺性状的表型值和基因型值进行种质亲缘关系比较分析。[结果]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苦瓜种质资源4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46~1.34,9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4.90~4.94,其中9个数量性状数据分布较为分散,变异系数平均值为20.02%。[结果]核心种质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分别基于5个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和基因型效应值计算苦瓜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两种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基于基因型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遗传距离变幅为0.84~10.71,在聚类重新标定距离为8.5时,46份苦瓜核心种质被分为17个类群,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种质间的亲缘关系。[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苦瓜核心种质的有效利用和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苦瓜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苦瓜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遗传关系。[方法]以141份苦瓜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13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另外,以46份苦瓜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5个农艺性状的表型值和基因型值进行种质亲缘关系比较分析。[结果]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苦瓜种质资源4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46~1.34,9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4.90~4.94,其中9个数量性状数据分布较为分散,变异系数平均值为20.02%。[结果]核心种质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分别基于5个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和基因型效应值计算苦瓜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两种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基于基因型值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遗传距离变幅为0.84~10.71,在聚类重新标定距离为8.5时,46份苦瓜核心种质被分为17个类群,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种质间的亲缘关系。[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苦瓜核心种质的有效利用和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将玛卡染色体及其片段作为供体,和苦瓜受体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获得玛卡杂交植株;与对照苦瓜比较,其生物学性状发生明显变化。本文作者对玛卡-苦瓜杂交植株的生物学性状作一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4.
苦瓜核心种质资源构建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构建的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核心种质资源的优劣,选择能代表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核心种质,为苦瓜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对154份苦瓜种质的第1雌花节位、瓜纵径、瓜橫径、瓜肉厚和单瓜质量等5个性状的基因型值进行无偏预测;基于性状的基因型预测值,采用马氏距离计算苦瓜种质间的遗传距离;通过8种聚类方法和3种抽样方法,按照30%的抽样率构建苦瓜核心种质资源,评价不同聚类方法和抽样方法构建苦瓜核心种质的优劣。【结果】8种聚类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所有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原群体;最短距离法构建的苦瓜核心种质5个性状的方差和变异系数均高于原群体,明显优于其他7种聚类方法。优先抽样法和偏离度抽样法构建的核心种质的极差与原群体一致,但偏离度抽样法构建的苦瓜核心种质有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其他2种抽样法,表明偏离度抽样法略优于随机抽样法和优先抽样法;基于马氏距离、偏离度抽样法及最短距离法获得了46份苦瓜核心种质,其中,Y5、Y87、Y112和Y139为苦瓜骨干材料。【结论】基于马氏距离、偏离度抽样法及最短距离法获取的46份苦瓜核心资源能够代表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来源于印度及东南亚地区的苦瓜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苦瓜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与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生长势、叶片热伤害程度、结果能力和存活率等方面对28份苦瓜材料进行耐热性综合鉴定,鉴定出不同苦瓜材料的耐热性强弱,再从中选取10个耐热性强、中、弱的苦瓜材料,分别调查死苗率、初花期、开花天数、第一雌花节位、茎粗以及果实性状中的果长、横径、肉厚、单瓜重等田间表型性状。结果表明:苦瓜品种(或自交系)的耐热性与初花期、开花天数、总产量、果肉横径、肉厚等呈显著正相关,与死苗率呈显著负相关,这些均可作为苦瓜成株期耐热性鉴定或筛选的农艺性状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14个苦瓜(白苦瓜、绿苦瓜和广西野生苦瓜)高世代自交系,配制出14个杂交组合,进行了苦瓜数量性状、蛋白质和ISSR分子标记3种遗传距离分析以及3种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数量性状与蛋白质、I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340和0.4532;蛋白质遗传距离与I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的相关系数为0.5940;数量性状与蛋白质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之间均呈极显著直线回归关系;而I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之间呈显著直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长乐市酸性土壤进行施用土壤调理剂试验,研究其对土壤及苦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土壤pH值,提升苦瓜的叶片性状和商品性状,显著提高了苦瓜产量,其中以每667m2施用调理剂150~200kg较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苦瓜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优异苦瓜资源,为苦瓜良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85份苦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20个农艺性状作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层次聚类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的苦瓜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00%~77.00%,苦瓜类型较丰富,亲缘关系较远,适合作为种质创新的亲本材料;相关性分析显示,20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彼此促进或抑制的内在关系,可作为苦瓜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关键信息;主成分层次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为7.5时可将85份苦瓜分为5个类群,提取每个类群的典型特征和代表品种,得出类群Ⅰ有17份苦瓜,属易畸形类种质,代表品种有K80、K13、K45、K72、K44;类群Ⅱ有35份苦瓜,属早熟类种质,代表品种有K26、K9、K10、K38、K6;类群Ⅲ有15份苦瓜,属晚熟类种质,代表品种有K17、K16、K74、K62、K59;类群Ⅳ有3份苦瓜,属早熟强雌类种质,品种有K24、K83、K43;类群Ⅴ有15份苦瓜,属高产型种质,代表品种有K2、K84、K28、K30、K37。【结论】参试的85份苦瓜种质资源类型较丰富,适合作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合兰州市榆中县大棚种植的苦瓜品种,选择8个苦瓜新品种进行栽培试验,比较不同品种的生育期、生长势、抗病性、果实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黑珍珠、黛玉两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榆中县蔬菜基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常德地区苦瓜种植者对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需求,通过新品种常星1号与本地主栽的翠绿1号和白绿苦瓜(地方品种)的品种比较试验,对其物候期和生育期、植物性状、果实性状和产量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常星1号苦瓜在生物学特征方面有较强优势,具有早熟、大果、丰产、优质等特点,且产量也最高,是值得在常德地区推广的优良苦瓜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