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切实保护连家船渔民的渔业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连家渔船的历史沿革1.独具特色的连家渔船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湾内的连家渔船,是独具特色的、最为古老的一种小型捕捞作业渔船。福建闽东地区,连家渔船有三千多艘,集散在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的28个传统渔业村,连家船渔民有3500多户,14000多人,是一大地方特色。连家渔船平均吨位不上3吨,机械动力不到12匹马力,有的还是木帆船。在长不过六、七米,宽不过二米的小船里,居住着渔民全家的男女老幼,甚至住着祖孙三代好几口人。他们吃、喝、拉、撒、睡以及捕捞生产作业,全部在这一叶小船上。人随船走,船随鱼走,生产到哪里,就停泊在哪里。连家船渔…  相似文献   

2.
她病倒在床上。生活失去自理,身边无人照料、孩子在外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家务无人管,丈夫尚在两千里以外的南万渔场……当公司领导去看望她,问她对组织上有什么要求时,这位49岁的农家妇女,泪挂眼角,拉着前来看望她的同志的手微颤着说:“我没啥要求,只求你们当领导的,千万不要把我的病情告诉老董,不要叫他从南方渔场回来。”心再硬的人,目及这一幕,也会被感动的。她是  相似文献   

3.
渔民泪     
说起来,我只不过三十多岁,可是,却已经在海上捕了二十多年鱼了.过去,我望着大海,心就卜卜跳.我还曾暗暗发过誓,饿死也不再捕鱼了!可今天,我对大海却发生了深厚的感情,捕一辈子鱼还嫌不过瘾.我对大海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说来话长.我家住在海滩边,就是现在的祝桥公社泮泓大队.爷爷捕了一世的鱼,勒紧裤带过日子,他在世的六十年内,没添半分地、一片瓦,只留下了一条  相似文献   

4.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大哥的一句话就决定了我的专业,他说:"我们家还有一个水库,那你就干脆学水产吧!这样,家里还有一个懂行的人".就这样,我被浙江省海洋学院(原浙江水产学校)淡水养殖专业录取了. 在学校4年的学生生涯中,也没有对鱼产生多大的兴趣,当时班长还开玩笑的说了一句话:"你的个子小,以后就别干水产了."毕业以后,由于家庭因素,又遇上国家不实行包分配政策(考上的时候属于统招性质),一个班级41位同学,真正从事水产一线的也只有6人,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
学校到养殖场,养殖场到全国各地,全国各地到学校,再到水产养殖公司,离开公司去事业单位.别人都问我,你干嘛这么折腾,我只是说,我想过有趣的人生,有意思的人生,就像电影《大智若愚》里面的大鱼老爸. 曾记得在四川合江的船体网箱上,喝着泸州老窖,吃着朋友养殖的鱼,是多么的开心.曾记得在福建的网箱养殖上,吃着15块钱一斤的白菜,喝的是2块钱一瓶的啤酒,当时哥们就说,这里的生活很扯淡,也很有意思,每天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曾记得在重庆,跟朋友喝着"劣质"啤酒,扯着蛋;曾记得在海上泡妞;曾记得在湖北吃超级辣的火锅鸭,喝着啤酒,吸着烟,嚼着槟榔……是那么的有意思.喜欢"为所欲为"的生活,有趣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水产学会召集的一次会议上,我有机会访问了我国鲢鳙鱼人工繁殖的发明者、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钟麟.钟老已经六十多岁了,满头白发,但依然精神矍铄.瘦削的脸上,刻满了一道道古铜色的鱼鳞纹,一看就知道是一位饱经风霜的人.一谈起发展养鱼,他就兴致勃勃地说道:"'春蚕到死丝方尽',我虽然已向古稀之年迈进,但还要为四、五百万吨而尽力."是的,摆在钟老面前的一本本新的专著,就是他近几年来的心血结晶.最近,钟老的又一本专著《家鱼的生态学和人工繁殖》,已被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沿海各渔区海上渔船海损事故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渔船经营权的下放,小型渔船大量增加,这些小船抗风能力低,缺少必要的安全设备,职务船员的技水水平低,对海上的安全规则缺乏知识,加之有的渔民思想麻痹,只顾赚钱,不顾安全,以致造成船毁人亡,给渔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加强对这些渔船的管理,是当前海上安全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卢晓雅 《内陆水产》2009,(12):50-51
引子:欧阳贤华,广西芳草安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2000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湖南常德人。打从记事起,就跟着父亲在鱼塘边长大,帮助父亲割草,喂鱼……。也许是对“鱼塘”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毕业后的他先是到广西百洋饲料公司从事饲料销售,工作一年后“感觉不过瘾”,干脆辞职承包了两亩鱼塘繁殖黄颡鱼苗。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黄颡鱼繁殖虽然取得了小规模的成功但是一直都没有推广开来,生活没有着落!无奈之下,他又去了南宁某养殖公司帮别人养鱼,这一干就是三年。  相似文献   

9.
除学平 《中国水产》2013,(10):80-80
老家坐落在里下河畔,皮岔河作为一条支流每天都在我家门前静静地流淌。傍水而居的日子里,汛期捕蟹那可谓是我童年时的一大乐趣了。汛期每年两次,春汛在小麦将熟时,此时的河蟹被人们称作“麦黄蟹”,而秋汛在大豆结荚饱满时,因此它们也被叫作“豆黄蟹”。父亲善捕蟹,每次他总要先砍来毛竹劈成竹片,然后把它们编成一种叫“簖”的帘子。夜间行动时,父亲便把竹簖插入河底,围成一个个弧形,开口朝向河水上游,如同迷宫一般。一旦蟹儿误入“陷阱”,那就有进无出等着就擒了。父亲隔段时间便去巡查一次,  相似文献   

10.
月牙岛边     
我们的渔船从渔场返回的时候,遇到了突起的大风.我们决定在就近的月牙岛避风.抛好锚以后,海军的一个小巡逻艇紧跟着进来.这个艇经常在渔场护渔,艇上的同志辅导过我们民兵训练,艇上的人和我们很熟."王艇长,来!跟我们靠在一起!"好!"王艇长应承着说.然后,小艇"呼呼"地靠过来了.我们互相系好缆绳以后,王艇长就在艇边向我打招呼说:"老郝呀,我们一直在海上找你们哩!你们倒先来了,基地通报说,这风还要大,是特大的巨风."只有等啦!"我就:"有你们这个邻居,在海上泡一年我也  相似文献   

11.
正巨大的船坞也可以在海上自由航行?乍一听,很是奇怪!为什么要让船坞在海上航行呢?这在惠尔凯博海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徐胜看来,理由很简单,就是由于远在大洋上的"受伤"船舰,它回不到船厂修理,这就派上用场了。"这一项设计主要针对于南海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的军舰使用。"徐胜说,在和平年代,这种可以航行的船坞可以作为舰船、渔船的临时修理厂;而在战时,可以作为机动的舰船维修厂。因此,这个船坞也被称为南海可移动式军民两用船舶  相似文献   

12.
正也不知是否为巧合,最近好几位鱼友都上岸了,有的是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有的是因为需要搬家,还有是因为家里添人进口,更有甚者是因为家人反对而无奈上岸。听闻他们上岸,心中莫名的惋惜。回想自己的养鱼经历,也确实是挺有趣的。相信鱼友们也会和我有所共鸣。  相似文献   

13.
正在海岛上种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听起来或许很有趣,但对养殖出身的李宗岑而言,这是一场意志的搏斗。1992年,不管父亲和妻儿的反对,25岁的李宗岑与当地镇政府签下为期70年的造林合同,开始在环境恶劣的南鹏岛上开展绿化工作。"当年给到每天90块的工资都请不到人来做",李宗岑坦言,在海岛上种树与大陆不一样,光是费用就让人吃不消,加上高昂的运输费,岛上用材要比陆地上价格高出三倍。  相似文献   

14.
我是从1980年开始养鱼的。当时,正处于我县商品鱼基地建设的高潮时期,父亲是呼兰镇渔场党支部书记。由于父亲工作的影响,使我萌发了养鱼的念头。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要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不干出个样来誓不罢休。15年来,既有缺少资金、设备、技术而遇到挫折的艰难,也有大水把渔场冲毁的失望,还有获得丰产丰收后的喜悦。我场的发展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  相似文献   

15.
福来得去里加时,遇到罗伯特。他大学毕业只当一名小秘书,颇不得意。福来得就拉他与自己合作,在里加做联系工作,罗伯特就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福来得利用合作社的贷款,请人造了一艘设备精美、材料上等、造型美观看特别坚固漂亮的巨大摩托船,但在船身完工,船舱货船等甲板尚未完工时,钱已花光,福来得又请彼克里斯出面担保,二次从合作社借款将船完工。其时合作社事业并不顺利,熏鱼师使产品不合格,难有销路,但是只要金库有钱,就得支持福来得的新兴事业。在一月末合作社在滋威那斯开年度会议,哥鲁沙也做为社员来出席了,他是利用他的  相似文献   

16.
鲨腹还生记     
28岁的澳大利亚渔民比利,一辈子也忘不了他的那次海上历险。那不是一般的历险,而是被鲨鱼吞进肚子里,然后又奇迹般地获救,那天,在一艘渔船上,比利象往常那样,站在船边同大家一道将盛满渔获物的鱼网拉起。突然,比利的身子摇晃了一下,他想稳住双脚,但失去平衡一头裁进汹涌的大海。  相似文献   

17.
品质的力量     
<正>盛夏,应是饲料厂最忙碌的时候了。在最近的走访过程中,笔者总能在饲料厂看到一辆辆大货车驶进驶出,或是在排队等着装货,又或者是拉着满满一车的饲料往池塘边送去。虽然车间已经在抓紧生产,工人也在勤快地打包、装货,但是,等着拉料的货车司机却总觉得速度太慢,不停地催工人赶紧把货装满,好让他可以早点送货到经销商、养殖户的手上。  相似文献   

18.
心愿     
东湖水产场的三佬倌不行了。几乎水产场的所有人都去看望过他。场里人敬重他。他瘫痪在床上有半年了。原来很饱满的脸凹下了一个坑,手瘦得象一双灯芯棒。也怪,半年前挺健旺,还挑着鱼苗担儿往乡下送呢!可一病就再也没起床。他不愿走哩!毕竟刚六十岁出头。好可怜,孑然一人。当然,他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年轻的鱼"疯子",当然,当时我也很年轻,不过他更年轻,或者可以用年幼来形容,那就是张浩川。我时任北京工体富国海底世界教育部经理,为突出海洋知识科普和动物保护工作,经向共青团相关部门的申请,开始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浩川是第一个来报名的,志愿者编号0001,当时他还是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不过已经对鱼类知识非常了解了。他曾和我并肩完成了国内第一个两栖动物专业展馆的建设,这让我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感。在海洋馆工作期间像张浩川这样的学生我先后带过几个,只有他让我从骨子里喜欢。即使后来我在某水族贸易公司任职时收的几个学生也不如张浩川那样叫我如此喜爱,并以与他的关系为荣耀。首先,他是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系毕业的,"科班"出身的爱好者在目前的水族行业里可谓是凤毛麟角。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大趋势下,有多少海洋大学、水产大学的"才"子们学成之后竟去卖了保险和楼盘,甚至一些教授也趋于经济利益而去"搞活市场"了。没有爱好的学习,无非是为了糊口罢了,不会深钻,更不能将一个事业发扬光大。第二,浩川读书涉猎广泛,在我认识的文化人圈里,除了同事陆书亮,恐怕就没有人比张浩川读过的书多了。这为他在水族这一行业上的发挥奠定了坚实基础。水族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它是由多学科组合成的一项活动的总和。其中包括了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光学、化学、美学等许多知识,甚至,在考察水族某类物种的发展沿革时,还要考虑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学的知识。只有一个知识渊博、文化底子厚实的人才能将这些东西融会贯通。要知道200年前,水族(Aquarium)是由伟大的博物学分支派生出来的。第三,浩川搞东西钻,这让我太欣赏了。我从初认识他到我离开海洋馆期间,并不知道他对金鱼也有了解。当时只知道他对南美洲的一些古怪鱼类、爬行动物和多数奇特鱼类比较在行。哪曾想,今年年初再见面时,他竟成了一个颇有底蕴的金鱼小专家了。我曾对此惊讶道:"你对金鱼的知识是偷来的还是学来的,怎么这么快呢?"说实在的,这就是一个"钻"字。所谓:"业精于勤,精于钻啊!"金秋10月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金鱼锦鲤鱼大赛期间,浩川被邀做全程的鱼类维护和接鱼过水工作,我闻此信,兴奋不已,当时电话通告所有当年带过的并还在水族业内奋斗的同学们。我说:"你们瞧瞧,你们瞧瞧,玩命抠一东西,必然会有成果的,专注并坚持不懈的人才是人才。虽然我们都感受得到,水族并不能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经济体系里完全适应,因为它必须‘慢功出细活儿'。然而,实践证明:喜欢‘细活儿'的人还是多的。"本次中国水族成果展内金鱼区的维护工作,首当其冲地落到了浩川的身上。说实在的,假设我不忙,要是让我去伺候那些金鱼,恐怕我敢上手,那些鱼主人们还未必放心呢。交给浩川,我可是放了一百个心。鱼"疯子",水族奇才啊!在张浩川身上有一股非常浓烈的愤世嫉俗情结,这在当今的社会里,也许不是什么好习惯。但愤世嫉俗往往是追求完美情绪的一种表现,在做观赏鱼的技术上,如果脱离了追求完美的意念,也就不能有精美的品种流传后世。随着时间的发展,生活必然会归属到他原本应有的品位中,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步提高,才是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我们养鱼的人都是艺术家,我们都"艺术家"一个多礼拜了。  相似文献   

20.
<正>我与观赏鱼笔者喜欢钓鱼,特别是海上钓大鱼,自认为有一种大杀大砍的豪气。同时我也喜爱观赏鱼,当海员时,我的上任报务员给我留下一台很精致的鱼缸,其中有十几尾小鱼,长度大约三厘米,至今我也叫不出它们的名称。船一开航便寂寞难耐,因此对这些小鱼我也就格外细心饲养。船上没有鱼食,我就抓蟑螂,远洋船上蟑螂多,捕杀一批,马上又生一批。用刮脸刀片破开蟑螂肚子投饲,这样的喂鱼方法并不是我自己发明的,而是我的上任教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