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哈密瓜及葫芦科作物的病毒病,据多种专业技术资料介绍,均是由种子带菌引发或蚜虫传播引起的。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采取不同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来看,该病的发生除种子带菌外,与缺素症和气候有明显的关系。任何作物连年重茬或连续秋茬种植,加之施肥单一都会造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源主要存在于病残体、种子、土壤和媒介虫体内.然而禾本科、十字花科等短周期作物的细菌、真菌病害大多是通过种子或土壤带菌成为病害发生初侵染源,因此,采取种子消毒办法,铲除种子携带的病源菌.可达到事半功倍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3.
种子保活剂对于解决种子积压(延长种子寿命)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明确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研制的保活剂的作用,对水稻、辣椒、茄子、南瓜、丝瓜、苦瓜、西瓜、四季豆、黄豆、玉米等作物种子进行了不同剂量保活剂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保活剂对试验种子的带菌量和发芽率较清水对照差异显著;2)不同剂量保活剂处理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明显,而对种子带菌量影响显著;3)该保活剂处理种子推荐剂量为每千克种子80mL。  相似文献   

4.
刁毅  叶华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83-1384
[目的]对种子带菌作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初侵染源进行研究,为生产上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玻片萌发法和组织分离法测定种子外部带菌、内部带菌的存活力;采用沙培法在室内检测种子带菌对幼苗的侵染;应用田间培养法测定种子带菌对玉米的侵染。[结果]玉米种子所带弯孢菌孢子和菌丝可以越冬成活,种子内部带菌影响种子萌发,种子外部带菌不影响种子萌发;种子内外带菌均能侵染玉米幼苗的胚根和胚芽。[结论]玉米种子带弯孢菌孢子和菌丝可以越冬并侵染幼苗,使幼苗长势衰弱。  相似文献   

5.
<正>农作物种子带菌是传播病害的重要途径之一。搞好小春种子处理,可以减轻作物苗期病害发生,有效抑制中后期病虫害发生程度。现将小春种子处理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油菜种子处理在选用抗病品种基础上,采用风选、水选、人工精选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种子带菌的PCR检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特异性引物PCR技术,用水或PBST浸提哈密瓜带菌种子中的病原物,浸提液直接作模板就可以扩增出特异性的条带,检测出瓜类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的种子带菌情况,种子的浸提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大,同时查明种皮是种子带菌的主要部位;病瓜种子只有在2粒以上才能检测.采用PCR技术对市售的11个哈密瓜品种的种子带菌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出8个品种携带瓜类果斑病菌,进一步说明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原因玉米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播为主,苗期浸染的病害。病原菌为丝轴团散黑粉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黏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3年。土壤带菌和粪肥带菌是其主要浸染源。种子表面带菌  相似文献   

8.
蔬菜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病害多由种子带病菌引起,因此,播前对蔬菜种子进行消毒是很必要的,可有效地减轻作物生长期间病害的发生。现将几种主要蔬菜种子带菌种类及种子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黄瓜1 炭疽病、蔓枯病 种子处理方法:50℃温汤浸种20分钟;冰醋酸100倍液或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  相似文献   

9.
水稻恶苗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水稻恶苗病严重威胁着汉中地区的水稻生产。试验证明:致病菌主要是念珠镰刀菌,稻种带菌率高,带菌量大,稻种带菌率与田间发病率相关关系显著。以种子带菌为本病主要传播途径。用0.04—0.05%的“402”,或0.1—0.05%的多菌灵,或2%的福尔马林进行种子处理,能有效地防治此病.用石灰水、温水、硫酸铜等方法浸种,防治效果较差,且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大豆疫病种子带菌和种子传病研究作了详细报道。结果表明,从大豆疫病的感病植株可以获得病荚和带菌种子,种子带菌具有传病作用。文中还描述了种子带菌规律和病菌在种子里的存在部位及菌体形态。提出了适合植物检疫的种子检验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一、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的重要病害,由真菌在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受害部位主要是玉米的雌、雄穗。玉米黑穗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甚至7~8年。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新区,带菌种子是重要的第1次传播来源。带菌的粪肥也是重要的侵染来源,冬孢子通过牲  相似文献   

12.
蔬菜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病害多由种子带病菌引起,因此。播前对蔬菜种子进行消毒是很必要的。可有效地减轻作物生长期间病害的发生。现将几种主要蔬菜种子带菌种类及种子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种衣剂和包衣种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种衣剂和包衣种子质量标准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种衣剂研究开发中心李金玉刘西莉刘桂英种子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生产资料,在先进国家都有种子法,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各种作物良种标准,对种子纯度、整齐度、成熟度、发芽率、带菌率、包衣成功率等都有要求。为了使良种标准化、丸粒...  相似文献   

14.
小麦在商水县常年种植面积为8万hm^2,小麦赤霉病是制约商水县小麦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笔者就商水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分析如下:一、症状小麦从幼苗到抽穗都可遭受赤霉病的危害。小麦苗期受到赤霉病感染是由于种子带菌或土壤带菌侵染所致,带菌麦苗轻者苗黄、苗瘦,重者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15.
甜瓜果腐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给甜瓜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本研究对哈密瓜种子上携带的瓜类果腐病菌和黄瓜角斑病菌进行了育苗症状检测、直接分离和带菌部位测定。结果表明,甜瓜细菌性果腐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均可随种子传播,特别是甜瓜细菌性果腐病种子带菌率较高,而且种子内外都携带一定量的病原菌,但种子带菌以种皮带菌为主。将带菌种子于低温下在PBS缓冲液的浸提液中浸提,2-4小时内的浸提效果较好,得到较充分病原菌的富集。  相似文献   

16.
一、不出苗丝瓜播种后,种子不出苗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种子质量差和育苗环境条件差。如果种子失去发芽力或带菌,均可影响正常出苗;同时若苗床温度、湿度条件恶劣,超出种子发芽所能承受的范围,也将影响种子的发芽出苗。对策:生产中一定要做到两点,一是购种要到正规种子销售部门,选择质量有保障的种子,并在播种前做发芽试验,选发芽率高和发芽势好的种子,带菌的种子一定不要用。二是尽可能优化  相似文献   

17.
蚕豆根病种子带菌检验和带菌种子的传染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省的五个县二个区的蚕豆种子上分离到燕麦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和其他一些真菌。种子带菌率各地不同,安宁县1984和1985两年平均带菌率为13.9%,其余地区的带菌率在3-4%之间。从种壳和子叶两部分分离的结果表明种子带菌部位主要在种子表面。使用从种子上分离到的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F.oxysporum和F.moniliforme)的孢子分别接种到健康无菌的蚕豆种子上,模拟种子带菌,然后在温室栽培实验,结果都能导致蚕豆苗期发病。由于蚕豆种子带菌是苗期根病的初侵染来源之一,故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应成为综合防治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对柑桔外表无症各部位研究表明,柑桔炭疽病普遍存在潜伏侵染现象。除树干皮层以内及果实白皮层以内组织,包括中柱、种子不带菌外,其它各部位器官和组织均普遍带菌,带菌率较高。病害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显症发病或发病很少很轻。  相似文献   

19.
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平板法和纸培养法,对吉林省抚松县和吉林省吉林市左家镇的北五味子种子、种苗进行带菌检测。结果表明,北五味子种子外部携带的主要有青霉属、曲霉属和根霉属,种子内部主要为青霉属、链格孢属、木霉属,北五味子种苗携带的主要有链格孢属、镰刀菌属和根霉属;种苗带菌率高于种子带菌率;不同的检验方法影响实验结果,与纸培养法相比,PDA平板法可以检出在纸培养上检测不到的葡萄孢菌、柱孢菌、毛壳菌等真菌,更能反映种子、种苗的真实带菌情况,种子外部带菌率和种苗带菌率明显高于纸培养法,2种方法检测到的种子内部带菌率(消毒处理的整粒种子、种壳和种仁)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毒力,平皿培养法测定苋菜活性物对带菌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 mg/m L,EC50为146.349 2 mg/m L;无菌种子、带菌种子、16.6%乙醇处理的带菌种子、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种子的发芽势分别为87.3%、42.7%、48.0%、60.0%,发芽率分别为93.3%、54.7%、58.7%、90.0%;经5 mg/m L的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西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64.7%和90.7%,而经80 mg/m L的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3.3%和4.7%。这表明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既有抑菌效果又可促进种子萌发,极具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