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水稻不同基蘖穗肥比例及施氮量的研究,探讨了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20 kg/hm2,基蘖穗肥比例为6∶4时,产量高达8 589.0 kg/hm2,说明在该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下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湖南早稻肥料高效施用技术,保障早稻稳产增产,以株两优819为试验材料,研究减量施肥+3次叶面肥模式、减量施肥+2次叶面肥模式、全量化肥基追肥模式、全量化肥基肥模式(对照)等4个处理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量化肥基追肥模式、减量施肥+3次叶面肥模式、减量施肥+2次叶面肥模式的水稻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均较对照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产量分别达到6 957.9、6 931.2、6 581.1 kg/hm2,增产幅度分别为10.39%、9.97%和4.41%,净增收益17.52~990.78元/hm2,产投比达到1.84~1.99。因此,在减少化肥用量20%的条件下,叶面喷施“沃利旺”能提高早稻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产量和产值,经济效益高于农户习惯施肥模式(全量化肥基肥模式),在湖南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施氮量和施肥时期对港啤1号大麦品种的产量及麦芽品质的影响很大,在本试验条件下,以210 ̄240kg/hm^2的施氮量,且以60% ̄70%作基肥,20% ̄30%轩肥,10% ̄20%作为拔节肥的施肥方式最利于港啤1号品种高产优质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间施肥对木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期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产量构成要素来研究水稻不同时期施用氮肥比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比例为基肥50%、蘖肥30%、穗肥20%的处理产量最高,为506.92 kg/667 m~2,增产率为26.3%,增产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对铁观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铁观音乌龙茶以形如"观音"、重如铁,具"观音韵"而蜚声海内外,深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产量与制优率均较低,影响了铁观音的推广和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以往研究证明,乌龙茶产量、品质与施肥密切相关,本研究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田间正交试验,旨在进一步验证盆栽试验结果,并探讨影响铁观音茶叶产量、品质的肥料主效因子和有机无机肥配施的优化组合,为铁观音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施肥水平对紫云英鲜草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应用钙、镁、磷肥拌种,水稻收割后增施磷肥及开春后及时追施氮肥,能显著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  相似文献   

8.
在闽南以超级稻天优330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对超级稻天优3301生育期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处理间的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性状差异明显。天优3301在南安及闽南地区作双晚栽培,适宜播期为6月20日-7月10日,在7月20日前播种可获得较大穗型、足够穗数和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稻麦两熟田机插秧生产中采用"重底(复合肥25 kg)+早追(尿素10 kg)"施肥方式存在的返青迟、前期分蘖少、后期群体大但小分蘖多、产量不高的问题,研究了3种施肥方式对黄华占机插群体构建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底肥施复合肥25 kg+碳铵25 kg,穗肥施尿素5 kg"的施肥方式,机插后秧苗返青快,分蘖发生早,群体形成快,穗数和着粒数适中,结实率高,千粒重较高,产量可达599.20 kg/667 m2,施肥比较效益140.58元/667 m2;采用"底肥施碳铵50 kg、追肥施尿素5 kg、穗肥施尿素5 kg"的施肥方式,机插秧返青分蘖快,群体适中,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达591.64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施肥方式对玉米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土柱模拟法研究施肥方式对玉米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追肥促使玉米根系向纵深发展,与传统的垄面撒施覆土相比,垄沟施肥3cm深处理的中层根和深层根干重分别增加8.9%~9.4%和26.6%~45.8%,总根重增加6.0%~8.5%,而百粒重和产量增加不显著.垄沟施肥8cm的中层根和深层根干重分别增加19.6%~22.6%和59.3%~91.7%,总根重增加12.3%~13.8%,百粒重增加13.9%~16.3%,产量增加10.6%~11.8%.表明玉米追肥的最佳方式为垄沟深追肥。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3种施肥水平对2个杂交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粤优589收割产量与分蘖数、有效穗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系,红泰优996收割产量与有效穗、结实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系,两品种收割产量均与每穗粒数存在一定的负相关系;3种施肥水平之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粤优589收割产量均有增加的趋势,而红泰优996收割产量开始下降,然后升高。  相似文献   

12.
前氮后移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前氮后移与重底早追两种施氮方式下,研究了前氮后移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氮后移有助于提高杂交中稻组合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且高于重底早追施氮方式,但各杂交组合间表现各异。其中,内5优306、蓉18优447、德香4103、内5优317和川谷优7329这5个组合前氮后移处理头季稻比重底早追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增产,乐优198、宜香优800、蓉优1808、冈比优99、冈优725、德香4103、炳优900、F优498、内5优317这9个组合的再生稻产量前氮后移处理比重底早追处理高。综合考虑头季稻产量和再生力,两季总产较高的组合为宜香优800、内5优317和蓉18优447。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基蘖肥及穗肥施用量试验,研究在高产、品质及高产品质均衡条件下浙禾香2号的叶片含氮量、籽粒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浙禾香2号倒4叶叶片含氮量随着基蘖肥用量提高而提高,倒1叶叶片含氮量随穗肥用量变化而变化;同样施氮量,穗肥用量对叶片含氮量影响更大;基蘖肥低氮条件下,不同处理营养品质及外观品质没有显著性差异,基蘖肥纯氮0.12 t/hm2以上,减施穗肥可以降低垩白粒率和蛋白质含量,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氮肥(纯N)0~0.24 t/hm2范围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穗肥的施用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但减施穗肥能明显提高食味值。综合考虑品质与产量,浙禾香2号穗肥施用量以0.045 t/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不同硒肥对水稻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Y两优302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3种硒肥试验,研究不同硒肥对水稻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硒肥对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影响,可提高水稻籽粒中的硒含量,不同硒肥作用效果不同。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以齐穗后3d叶面喷施有机富硒肥500倍液50kg/667m^2效果最好,水稻籽粒中硒含量达0.067mg/kg,比对照增加0.043mg/kg,达极显著水平,生产的大米符合富硒米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浦城县河滨街道李梅村进行中稻“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2P2K2和N2P3K2处理产量最高,施肥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最适合甬优15的穗肥施用技术,设置6个不同施肥比例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3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为N5处理,即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30%做穗肥施用时,在始穗前1周左右施用较为适宜;或者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40%作穗肥施用时,在始穗前3周和始穗前1周分2次施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大穗型杂交中稻蓉18优1015和多穗型杂交中稻内6优103为材料,于2018年在四川泸县开展试验,研究稻鱼共生模式下不同施氮量(N0,不施氮;N1,减氮66.6%;N2,减氮33.3%;CK,常规施氮,施氮量135 kg/hm^2)对杂交中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干物质、收获指数、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穗型杂交中稻产量以N2处理最高,较CK增加2.8%;多穗型杂交中稻产量以CK最高,较N2、N1处理分别增加5.3%、20.4%;随施氮量的增加,杂交中稻有效穗数、干物质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结实率、收获指数则呈下降趋势,减量施氮对杂交中稻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大穗型杂交中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N2、N1处理较CK分别增加63.2%、45.6%,多穗型杂交中稻氮肥农学利用率N2处理较CK增加了27.4%;随施氮量的增加,杂交中稻氮肥偏生产力呈显著下降趋势,与CK相比,N2、N1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74.6%和48.2%。可见,在稻田养鱼模式下,综合考虑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杂交中稻的适宜减氮量为33.3%。  相似文献   

18.
稻田化肥深施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 a的化肥深施的试验研究,表明深施肥可促进水稻植株个体发育,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作物的抗逆性,降低空秕率,提高作物产量5.1%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方式和栽培方式对低桩水稻再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低桩收割,在收割前后采用不同的施肥比例及收割后不同的氮肥施用量,不同的栽植方式、田间密度、丛内密度来研究施肥方式与栽培方式对水稻再生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芽苗肥配比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低桩再生稻割前可不施催芽肥而只施促苗肥,在中等地力和N:P:K固定配比为1:0.3:0.5的情况下,12kg/667m...  相似文献   

20.
全程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超级稻东农423为试验材料,设全程深施肥、全层施肥、表层施肥及无肥4个处理,研究水稻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包括分蘖消长、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动态变化,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味度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全程深施肥方法能够促使水稻生育前期平稳生长,后期优势生长,延长有效分蘖期,增加有效分蘖数,提高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2)各处理的产量和稻米蛋白质含量间均达极显著水平,并呈现全程深施>全层施>表施>无肥的趋势;各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味度值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并呈现无肥>表施>全层施>全程深施的趋势;3)全程深施肥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穗数、每穗粒数和蛋白质含量,却降低了结实率、千粒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及味度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