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成鹅的生产性能,所以说雏鹅的饲养管理是鹅整个生长期饲养管理的基础。1准备育雏育雏前,应准备好育雏室、加温设备和育雏用具。育雏室要保温、干燥、清洁、光照充足、通气良好。  相似文献   

2.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至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故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关系到养鹅是否成功的关键。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1育雏室内外消毒将育雏室内外彻底清扫干净再消毒,室内可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每1m3空间用42mL福尔马林和21g高锰酸钾,熏蒸20min),墙壁可用20%石灰乳涂刷,地面可用5%漂白粉混悬液消毒。饲养用具如料槽、饮水器可用3%的热火碱液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相似文献   

3.
1做好雏鹅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1.1建好鹅舍 育雏舍要在进雏前半个月准备好。按照饲养管理的标准,建立育雏室、鹅棚、运动场地和游泳池,备足育雏竹篮、保暖物品和消毒的干草。鹅舍大小以养鹅数量而定。  相似文献   

4.
雏鹅是肉鹅养殖的基础,要做好育雏鹅的饲养管理工作,包括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如育雏室的准备,选择合适的育雏方式,做好进雏前的预温工作。要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工作,适时的开饮和开食,开食料的选择要注意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给育雏鹅提供一个舒适的养殖环境,控制好育雏室的温度、相对湿度、饲养密度,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加强消毒和免疫工作,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徐梅 《水禽世界》2015,(2):10-11
<正>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喂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与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与鹅的生产性能。笔者现将雏鹅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育雏前应做好舍内及周围环境的清扫消毒工作,备好火炉,做好保暖工作,防止贼风,门口设消  相似文献   

6.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1.育雏季节的选择:育雏季节要根据种蛋的来源、当地的气候状况与饲料条件和人员的技术水平、市场的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其中市场需要尤为重要。一般都是春季抓苗鹅,这时正是种鹅产蛋的旺季,可以大量孵化;气候由冷转暖,育雏较为有利;百草萌发,可作雏鹅开食的青饲料;当雏鹅长到20日龄左右时,青饲料已普遍生…  相似文献   

7.
肉鹅饲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雏鹅的选择   雏鹅是指 4周龄以内的鹅苗。鹅苗应选注射过小鹅瘟疫苗的母鹅群体后代,选择体质健壮活泼,眼睛灵活有神,个体大,收腹好、无血脐、硬脐,口、鼻、肛门干净,全身绒毛黄、松、洁净,跖高粗壮,趾爪无弯曲损伤。瘦弱、残次雏鹅应尽早淘汰。雏鹅出壳后应尽快运输,运输要平稳快捷,注意保温,最好在出壳后 10 h进入育雏室,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 31℃~ 33℃。 2雏鹅的饲养 2.1雏鹅在出壳 24 h内,应将 0.02%高锰酸钾水盛入小盆或器具内,将雏鹅头压下调教几次,让其学会自由饮水。先饮水后开食,同时喂切碎的青绿饲料,喂精…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雏鹅的生理特点、育雏前准备、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工作,旨在为养殖户科学饲养雏鹅提供一个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1肉用雏鸭的饲养管理肉用种鸭的育雏期为0~4周龄。初生肉雏鸭体温低,其绒毛保温性能差,调节体温的能力弱。初生肉雏鸭体温低,其绒毛保温性能差,调节体温的能力弱。肉种雏鸭在育雏期,第一周龄的舍温应达到30℃以上,然后随日龄增加再逐日下降,至15日龄左右,温度可降至20℃左右,并恒定至出栏。肉用种鸭育雏期饲养管理与蛋用型雏鸭的饲养管理要求相近,主  相似文献   

10.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全部饲养管理的基础,为此,笔者现将雏鹅的育雏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