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2月27日至3月24日,本场三大队从苗圃队移栽6~8年生桔树1273株,定植面积20亩,品种是温州蜜柑尾张与宫川,定植株行距3×3.5米,成活率达99.55%,当年即发春、秋梢2次。1987年加强了管理,长势良好,平均亩产425公斤,为本场密植园间伐移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一、移栽方法 1989年冬,按定植点挖穴宽1米,深0.3米,每穴埋杂草和堆肥10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软木屑5公斤,覆土堆成圆墩,墩基  相似文献   

2.
经1984—1986年定点调查及花粉形态观测。发现柠檬花粉正常树全年各次花花药均呈鲜黄色,果实产量较高;而花粉败育树早春花粉败育,其花药呈灰白或淡奶油色,产量较低。认为败育树可能系柠檬不耐低温的劣变品系,选用花粉正常母树采穗育苗,淘汰败育树,可提高柠檬产量。  相似文献   

3.
杂柑优良品种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清见桔橙 品种简介 为日本1949年用特罗维塔甜橙(华脐实生变种)与宫川温州蜜柑杂交育成。1979年正式命名为“清见”,并以“桔橙农林1号”注册公布。树势中庸,幼树直立,结果后开张,枝梢细长,易下垂,似温州蜜柑,叶略似脐橙;花药退化,花粉全无,单性结实强,无核。果扁球形,单果重200~300g,整齐度略差;果面黄橙色,较光滑,比温州蜜柑稍难剥皮;果肉橙色,柔软多汁,果皮、果肉具甜橙香气,风味佳,果汁糖度12~13度,含酸 1%左右,12月中下旬着色,成熟期为3月上中旬,可留树至4月中旬采收。 栽培…  相似文献   

4.
磨山4号是我们于1984年从野生中华猕猴桃资源中选出的雄性新品种。花期20天,花期与中华猕猴桃品种和开花早的美味猕猴桃品种相遇;60.00%花序有5~8朵花,每粒花药有花粉40100粒,花粉萌发率75.00%;株形紧凑,宜密植;该品种作授粉树,雌株平均单果重、种子千粒重大,单果种子数少,风味品质好;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较高。2006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局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采集花粉常与疏花相结合。花粉一般采自开花较早且花粉量较多的梨树,如黄花梨等。花粉采集时间宜选在梨树花蕾含苞待放(最好呈气球状)或花瓣刚张开时。采集花粉时,用双手揉搓花朵,使花药与花丝分离,用细孔筛子筛下花药。花药采下后,平摊于盘内或纸上,用红外线灯泡或普通灯泡加温,使花药温度保持在20~25℃,待花药开裂、花粉散出,收集待用。  相似文献   

6.
1982年2月我们选择开花多、结果少的5—6年生尾张、宫川温州蜜柑,对其中一年生、长70厘米以上的枝条进行曲枝,50厘米的则行枝与枝扭织(见照片),以抑制其枝条顶端生长优势,使其不结果的适龄树结果。据定点观察四株尾张温州蜜柑,两株曲枝、扭枝处理树,平均座果率11.48%,结果  相似文献   

7.
温州蜜柑优良株系——蒲早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选早熟2号温州蜜柑(简称蒲早2号)于1980年从四川省蒲江县天华乡九村温州蜜柑园中选出。1982年在原温江地区早熟温州蜜柑鉴评会上评为第一名;1984—1986年在成都市早熟温州蜜柑三次评比中两次获得第一;1986年在四川省农牧厅组织的全省优质果品评选中,蒲早2号母株及子1代果实获温州蜜柑组总分第一名。  相似文献   

8.
日本静冈县柑桔试验场近年来进行了柑桔有核品种产生无核果实的研究。1976~80年研究了日向夏用四倍体夏橙花粉授粉后产生的无核果实。据该场1981年研究报告,用四倍体夏橙花粉对日向夏进行授粉,座果率达57.3%。平均每果含饱满种子0.4粒,秕子19.6粒。用二倍体川野夏橙花粉进行人工和自然授粉,座果率分别为45.8%和0%,人工授粉的平均每果含饱粒种子26.7粒,秕子25粒。虽然四倍体夏橙授粉比二倍体川野夏橙授粉所结的果实日略小一些,但此略小的果实并不影响零售价格,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滴定酸的含量或其它果实品质两者均无差别。 本试验日向夏与授粉树没有混栽,但比  相似文献   

9.
江西新建县石埠乡柑桔场位于南昌市西北30公里处,有柑桔结果树1200亩。1986年由于裂果严重,损失产量5万公斤。 该乡柑桔主栽品种为温州蜜柑(尾张和宫川),另有少量南丰蜜桔及甜橙等。调查发现,裂果与柑桔品种关系密切。据9月25—26日调查,宫川温州蜜柑裂果率达34%,南丰蜜桔裂果率达44%,尾张  相似文献   

10.
温州蜜柑花期幼果期高温下提高着果率的措施刘孝安(四川省重庆市江北县果经技术推广站631120)温州蜜柑在花期、幼果期遇异常高温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如1988年4月29日~5月3日连续5天我地出现35℃以上的高温,使许多温州蜜柑树无果。但笔者也发现有极...  相似文献   

11.
温州蜜柑在黔北地区普遍存在因土肥水管理粗放,枝梢管理不合理和防治病虫害不力而表现开花多或开花极少,落花落果严重,从而导致座果率很低。为此,笔者1995年开始先后对早熟温州蜜柑的开花习性和座果动态、落果原因和保花保果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1 材料和方法试验设在贵州省蚕科所柑桔园内,面积100hm2。品种为兴津、宫川,10~13年生,667m2栽植83株和125株,管理一般。1995~1998年连续4年,在园内选择生长势基本一致的5株树作为固定观察株,每年对每株树按东西南北等四个方向,各选择有代表性的5条结果母枝,用挂牌标记作定点观察。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41 个切花小菊品种的散粉特性及影响散粉量的关键指标,旨在为培育散粉少或不散 粉切花小菊奠定基础。结果发现:(1)供试的切花小菊品种每花序管状花数的变化范围为85.6 ~ 320.2 个, 绝大多数品种单花花药数为5 枚,花药含粉量变幅为0 ~ 1 017 粒,花序含粉量变幅为0 ~ 807 840 粒;(2) 9 个品种未散粉(其中8 个品种的花药内有花粉,但花药不开裂,仅‘Kingfisher’一个品种花药内没有 花粉),11 个品种散粉量较少,9 个品种散粉量中等,12 个品种散粉量较多。应用聚类分析分别对各品种 花药含粉量和花序含粉量进行了评价,将花粉量聚类为多、中等、少、无4 类,其中,中等和少的品种 占80%。试验结果表明,切花小菊散粉量不仅与花序中管状花数和花药含粉量成正比,而且与花药开裂 速度和开裂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
田间调查发现,温州蜜柑的结果母枝以顶端附近1~6节座果率最高,以有3~5片幼叶的花枝花蕾充实、饱满,6片以上,3片以下的有叶花和无叶花的座果率逐渐降低。目前,在柑桔生产上,温州蜜柑结果枝抽生过长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这些长枝往往座果率不高。为了阐明不同方法和时期的长枝短截对温州蜜柑座果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于1986~1989年在不同地点进行试验。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4.
舟山市有柑桔3500亩,温州蜜柑的冬、春异常落叶是该市柑桔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自1981年以来,全市约有三分之二的桔园面积受害,发病率高的桔园落叶率达70%以上,受害树树势衰弱,产量极低,甚至无收。 舟山市定海区科委、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及定海区区划办公室于1986年起正式设立丘陵温州蜜柑异常落叶原因及其防治研究课题。三年来通过在定海、岱山等25个桔园调查、病理鉴定、大量的土壤和叶片分析及田间矫治试验等一系列研究,明确了丘陵温州蜜柑的异常落叶是与柑桔树体中锰过  相似文献   

15.
我区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温州蜜柑树生长,这些年来温州蜜柑发展很快,面积由1971年的200余亩增加到1987年的11万余亩。但据各县统计,全区770万株树,未结果的幼树就有462万株,占60%。在过去的一般栽培管理条件下,温州蜜柑8—10年始花结  相似文献   

16.
1 采花 应选择能产生大量花粉 ,且与被授粉品种有亲合力的苹果树品种进行采花 ,如果同时要给几个品种授粉 ,采用混合花粉效果更好。在预定授粉前二三天 ,采集花瓣已松散而尚未开放的蕾状花。为防被采花树因采花过多而减产 ,应根据授粉树开花量多少而决定其采花量 ,对于花多的树要多采 ,这样还能起到疏花作用。采花时应以采边花为主 ,一般每 2 5kg鲜花可出鲜花药 2 5kg ,干花粉 0 5kg ,可供 1.3~2 .5hm2 盛果期的苹果树授粉用。2 采花药和花粉 刚采下的鲜花呼吸旺盛 ,不能堆放 ,要及时在室内将花药取下 ,筛除杂物 ,将花药平铺在干燥、…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初期,我县为了尽快发展柑桔生产,从外地引入大批苗木,其中不少温州蜜柑菌为酸桔砧。经多年观察,酸桔砧温州蜜柑在我县生长旺盛,枝叶粗长,各次梢抽发多,开花少,着果率低,投产迟,产量远不如同期栽植的枳砧温州蜜柑。据挖根观察,这种树主根大而粗,垂直向下生长,根径2—3厘米的一、二级侧根多,吸收根(须根)少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树脂包埋半薄切片技术,对国庆一号温州蜜柑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药壁组织进行了系统观察,将这一过程初步划分为4个时期,即小孢子母细胞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粒形成期、花粉败育期。在这一过程中绒毡层发育既表现过早解体,又表现肥大生长、延迟退化的现象。同一枚花药中4个花粉囊的发育也存在明显的先后次序。这些观察结果对于研究温州蜜柑的雄性不育性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98年,黄岩区高接换种柑桔达400hln,lop年观察,多数高接树长势良好,但也有部分高接树成活后到第2年逐渐死亡。为此,笔者选择较为典型的城关镇药山村与高桥乡埠头村两片高接死树进行调查,以澄江镇凤洋村高接成活树为对照。高接时间均为lops年3月上旬,其中药山村为20年生侵桔改接本地早,共7269株,lop年死亡1955株;埠头村为20年生中熟温州蜜柑高接持早熟市文温州蜜柑,共1100株,死亡920株;凤洋村为10年生侵桔改接本地早,共500株,无死亡株。1死树症状lops年春季高接的高接树当时成活率较高,因每接口均留有春夏二次梢,有的甚至…  相似文献   

20.
义乌县后畈村1975年栽植的28.8亩桔园,其中温州蜜柑1262株,椪柑104株。从1984年起该园就有花蕾蛆为害,以后逐年加重,据1986年5月初调查,花蕾被害率为40—60%,个别严重受害株只现蕾,不开花,不结果,1986年亩产仅312.5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