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人主要表现为急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几乎100%。目前对狂犬病病毒感染和狂犬病发病机理的认识还很不透彻,但近年来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主要涉及狂犬病病毒受体、神经细胞功能失调的原因和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狂犬病病毒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狂暴型和麻痹型狂犬病的发病机制,这些都将为狂犬病的治疗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畜狂犬病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严重危害人兽生命安全的传染病,目前狂犬病在世界各国以及我国部分地区流行比较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控制狂犬病的目标是防止人体发病,同时尽可能的消除动物中的狂犬病。近年来,对家畜狂犬病的控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尤其侧重对野犬的处理和犬及家畜的免疫研究。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以往主要用血清中和试验和单克隆抗体方法进行狂犬病病毒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由于狂犬病在野生动物中发生流行以及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单纯用常规方法已不能满足对狂犬病病毒分型及其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的需...  相似文献   

4.
伪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对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取得很显著的进展。本文对伪狂犬病病毒的特性,基因结构特点,病毒糖蛋白种类和作用以及伪狂犬病病的毒力因子,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现状进行了较详细综述,对同道者研究伪狂犬病病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狂犬病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遍布世界各地。据统计,我国使用狂犬疫苗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狂犬病免疫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现简述如下。病毒抗原狂犬病病毒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典型种,具有脂蛋白包膜,包膜内裹有螺旋对称的核衣  相似文献   

6.
狂犬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脑炎疾病。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多种野生动物和家畜等可以发生狂犬病病毒的自然感染与传播,并且可以通过咬伤、抓伤或密切接触等形式感染人类而引起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60000人不幸死于狂犬病,而这些事件大部分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原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死亡率近乎100%,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尤其重要,狂犬病基本上是可以通过暴露后的预防进行阻止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抗伪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在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对抗伪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在伪狂犬病病毒抗原分析,在保护免疫中的作用及其在诊断伪狂犬病中的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对抗伪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深入研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兽用口服狂犬病活疫苗研究与应用概况应贤平,程鹏飞(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200051)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一种人畜共患烈性传染病 ̄[1].抗狂犬病免疫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研究的抗感染免疫之一。尽管目前用于人畜的疫苗安全有效,但...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及其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温血动物都易感的人兽共患病,一旦发病死亡率100%,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防控狂犬病,对动物强制免疫是唯一出路,为做好动物狂犬病的免疫,政府部门应加强合作,同时加强对动物的管理和检测,加强宣传使人们认识到狂犬病的巨大危害,正确选择狂犬病疫苗,另外,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狂犬病以及野生动物带毒状况的研究,寻找对野生动物更好的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病,病死率将近100%。近年来关于狂犬病分子生物学、致病机理以及疫苗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作者通过介绍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新进展,揭示了狂犬病的最新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人兽共患病,危害极大,因此,对狂犬病病毒的研究已成为一大热点。目前各国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方面,以便更有效地防制本病。文章从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致病机理等方面系统综述了狂犬病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上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成功地消灭了狂犬病。在我国,每年有约3 000人死于狂犬病。腺病毒作为载体的优点包括高效的入核机制、优良的转染性、较低的病原性、较高的基因表达量及清楚的基因背景。目前,腺病毒已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基因治疗和疫苗研发。20世纪末,以腺病毒为载体的表达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疫苗就已诞生,一直发展至今。以腺病毒载体狂犬病疫苗作为口服疫苗,可望在控制和消除狂犬病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灭活的狂犬病病毒CVS株细胞毒免疫BALB/c小鼠,通过间接ELISA法和Western-blot筛选获得针对磷蛋白的单克隆抗体4株:1C9、4B10、2G12、4G5,其中1C9针对氨基端保守表位。以亲和层析法纯化1C9单抗腹水,异硫氰酸荧光黄标记制备荧光抗体。以1C9磷蛋白荧光抗体与本实验室研制的狂犬病核蛋白免疫荧光抗原检测试剂盒,对本实验室收集的501份疑似狂犬病鼬獾、蝙蝠、犬和黄鼬的脑组织样品进行直接免疫荧光平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手段对基因1型狂犬病毒的检出结果完全一致,而蝙蝠源Irkut病毒仅能以磷蛋白单抗1C9检出。本研究成功获得了与我国现有不同基因型狂犬病毒良好反应的抗狂犬病磷蛋白单抗,并应用于狂犬病的直接免疫荧光检测,为狂犬病诊断提供了敏感性和可靠性良好的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14.
狂犬病是一种以神经系统感染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人兽共患病毒性传染病,危害大,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狂犬病病毒(RV)G蛋白与神经细胞表面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决定其嗜神经特性,其他RV结构蛋白对RV感染具有保护和调节作用;机体感染RV后神经元结构和机体内与功能相关的部分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而且RV在神经核的分布可能影...  相似文献   

15.
为快速检测犬狂犬病毒IgG抗体,应用狂犬病毒G蛋白作为捕获抗原,鼠抗狂犬病毒G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羊抗犬IgG分别作为胶体金标记物和诊断抗体,羊抗鼠IgG作为质控线,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抗体检测试纸。该试纸卡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与快速荧光灶抑制实验检测值对比总符合率为82.1%。研究显示,本试纸卡能够快速、准确检测犬狂犬病毒IgG抗体,可为临床诊断和宠物犬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狂犬病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病毒粒子聚集形成胞浆内包含体,只在神经细胞胞浆和蒲肯野氏细胞里存在.RV可分成4个血清型和2个尚待定型的病毒株.随着RV血清型变异,目前人用和动物用狂犬病疫苗毒株已不能提供针对所有种类RV的有效保护,为了对狂犬病及其研究进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该文主要对RV病原以及狂犬病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狂犬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狂犬病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对狂犬病均易感,狂犬病已成为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暴露后疫苗接种可以达到有效的预防,狂犬病的预防和暴露后处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均有赖于实验室的安全、准确、快速诊断。另外,免疫后及时对血清中和抗体效价进行监测,也是防控狂犬病的关键措施。文章从狂犬病实验室诊断的安全问题、实验室检测样本的选择、组织学检查、病毒抗原检测、生物学鉴定、核酸检测及血清抗体检测等方面对狂犬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从克隆的cDNA拯救狂犬病毒HEP-Flury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狂犬病毒基因的结构,将狂犬病毒HEP-Flury株全基因组cDNA与N、P、L、G4个基因的辅助质粒共转染BHK-21细胞,于体积分数为5%CO2培养箱中培养6d,以狂犬病毒N蛋白荧光抗体染色。结果显示,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毒粒子,表明已建立了狂犬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9.
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病毒基因进化研究能够揭示病毒流行病学特点和规律,为有效防控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狂犬病病毒基因组5个基因中,目前对N基因和G基因研究比较多,N基因序列分析可用于基因分型,G基因序列分析可用于病毒免疫原性、毒力、宿主转换等相关研究.多株狂犬病病毒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但全基因组水平的进化研究还很不足,因为基因组中的各个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各个基因面临的选择压力不同,单个基因的进化不一定能代表病毒的进化,所以需要不断探索合适的方法对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进行进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Thirty laboratory dog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A and B) of 15 dogs and subcutaneously vaccinated with a single dose of one of two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onovalent inactivated rabies vaccines: RABISIN (Merial, France) (group A) and NOBIVAC Rabies (Intervet International) (group B). Rabies antibodies were measured over a period of 4 months using the fluorescent antibody virus neutralization (FAVN) test. The two vaccines performed differently in terms of magnitude and persistence of rabies antibodies titers in dogs. Two weeks after vaccination, average rabies antibody titers peaked at 2.53 IU/mL (range, 0.17-13.77 IU/mL) and 1.26 IU/mL (range, 0.50-4.56 IU/mL) in groups A and B dogs,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FAVN antibody titres against rabies on D28, D56, D84, D112 and D120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A than in group B. Although all dogs from group B serologically responded to vaccination, the proportion of dogs with antibody titres >or=0.5 IU/mL dropped significantly after D28 and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wer on D56, D84 and D112 compared to group A dogs. In conclusion,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choice of the vaccine and the timing of blood tests are critical factors in achieving successful serological test results after rabies vaccination. RABISIN induces high and sustained antibody titres against rabies, increasing the flexibility for the time of blood sampling after primo-vacci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