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应用外源DNA直接导入生物技术,将不同种属的小黑麦总DNA导入普通小麦。可引起性状变异,部分变异可稳定传递给后代,选出的新品系植株性状发生明显变化,产量经济性状比原品种有明显改善,说明将小麦近缘植物的DNA导入普通小麦的方法可创造出新种质。  相似文献   

2.
外源DNA导入小麦后代变异株系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抗白粉病的大麦DNA导入感病的小麦品种后,获得了抗白粉病变异后代,对其中抗性稳定的5个株系子粒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在变异株系的EST酶谱中,检测到供体大麦所具有的酶带(即转基因酶带)和新的杂种酶带,从而证实了大麦基因(或DNA片段)导入到受体中,并被受体细胞基因组整合与表达。  相似文献   

3.
导入外源DNA小麦蛋白质变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DS-PAGE分析外源蜿豆花DNA直接导入小麦体的种子蛋白质,结果表明:变异系小麦种子蛋白质组分出出现广泛变化,小偃6号和超大穗小麦分别增加47KD,71KD和90KD,85KD蛋白质新组分,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增加约22%和31%,“中国春”小麦却出现了92KD,82KD蛋白质组分消失现象,其蛋白质含量也稍有降低,这此变异现象在后代中亦然表达,因此基因直接转移技术是优质分子育种和品质改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麦DNA导入小麦诱导抗白粉病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试验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研究了大麦DNA导入小麦品种后,D_1,D_2和D_3代的抗白粉病变异株(系)在不同条件下的抗性表现及产量构成、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导入外源DNA的D_1代小麦檀株出。现了抗白粉病等多种变异类型,其中免疫和高抗白粉病变异株古2.77%,且抗性能够向子代传递,其D_2代在大田自然发病和温室接菌条件下,有5个株系抗性保持稳定,8个株系有分离,其中一个株系在D_2和D_3代抗性均稳定。在田间D_2代有2个稳定株系(D_2-20,D_2-29)的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比受体分别高20.3%和15.76%,17种氨基酸总量分别高23.4%和27.5%。在温室这些性,状的数值也明显高于受体。  相似文献   

5.
小麦DNA导入水稻育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小麦品种湘麦13号DNA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水稻香晚籼品种内,子代的遗传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异,经过选育获得了第4代品系。对其孕穗期的功能叶进行了叶绿素a与b含量测定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受体对照,且处理比对照多了第四和第六两条酶带,说明小麦基因已进入了受体,突出表现为米质由粘性变为糯性,选育出了纯糯性的晚稻新品系。  相似文献   

6.
王Ti 《小麦研究》2000,21(3):8-10
本文报道了在小麦自交授粉后,利用其形成的花粉管通道,钭外源DNA直接导入小麦及其后代抗性与品质变化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外源DNA片段直接导入受体小麦,部分片段可以被受体小麦细胞DNA整合并表达。还表明,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实现外源DNA直接导入小麦,提高小麦抗性和品质,进行小麦种质创新和品质改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外源DNA导入小麦后的变异系生物学特性及胚乳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王亚馥  周文麟 《作物学报》1995,21(4):404-411
应用受粉后的花粉管能通道C4作物高梁DNA和抗逆性强的长穗偃麦草DNA导入小麦,结果在不同组合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广泛变异,在三个组合中已选育出几个稳定遗传的优良变异系,其生物学性状大多是介于原受体和供体之间。主要特性是叶功能期延长,籽粒千粒重和单株粒重增加,增产显著,抗锈病能力增强等,其胚乳蛋白电泳图谱发季了明显变化,在变异系中产生了新的蛋白质组分,而且A区和B区增加的是蛋白质群,相反原受体68-  相似文献   

8.
用大豆黑农33做供体,水稻恢复系R73做受体,化粉管通道法进行外源DNA导入。共处理颖花151朵,当代结实粒52粒,D1代成苗21株,获4株变异株,变异转化率7.7%。变异后代在抽期其株高,穗长、穗型、千粒重、每产粒娄航籽粒白质含量等性状均产生明显变异,经过儿代选择,D4代有2个株系的米质优于受体恢73,其闰透明度高,垩白率低,具有很大的选择前途。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将甜高粱总DNA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4112和8902中,并应用RAPD标记技术从导入后代中筛选出变异后代。从306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79个引物对供受体及导入后代进行鉴定,其中10个随机引物在供、受体和导入后代间有多态性。对D1和D2代进行田间茎秆糖分调查,并对D2代室内考种,发现糖分含量和穗长、穗重、轴粗、穗粒重等穗部性状都发生了明显变异。结合分子鉴定结果,最终获得了一批变异材料。  相似文献   

10.
11.
普通小麦与小黑麦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普通小麦{[(A)京引39A×75-3369]A2×806}A7×7269-10和小黑麦杂交后代的24个株系进行了农艺性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在抗虫性、有效分蘖、生育期、株高和千粒重等性状上都表现了超亲的变异,增加了普通小麦常规育种的遗传资源,有利于进行新品系的选育。是一套具有筛选价值的远缘杂交后代株系。  相似文献   

12.
外源DNA导入水稻后代变异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DNA导入水稻,获得了34个稳定的变异品系,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7对,对供体高粱、受体水稻及其外源DNA导入后代稳定材料进行了SSR分析,结果表明,高粱DNA导入水稻可以引起广泛的变异,在分子水平上产生了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五类,各类有其特有的遗传变异性。接受外源DNA三个片断,两个片断及一个片断的株系分别被聚成一类,与其他类的遗传差异分别为0.467,0.389及0.347,变异程度依次递减;未接受外源DNA两个片断的株系被聚成另一类。因此,接受外源DNA片断的多寡是水稻后代稳定品系变异程度的基础,也是它们分类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外源DNA导入技术在棉花抗病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外源DNA导入生物技术,并结合病圃连续定向培育,获得的棉花新品系95-562、95-481,经大面积重病地试验示范,不仅表现有良好的抗(耐)棉花枯萎病性,尚兼有丰产、优质性。进而验证了该技术用于棉花抗病育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玉米核DNA导入小麦获得矮秆优质和早熟二个新品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柏峰  刘植义 《作物学报》1999,25(2):260-264
用浸胚法将玉米核DNA导入小麦,从转化后的D2代和D3代10多种变异中筛选出矮秆(株高55cm)优质(籽粒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2%、赖氨酸含量提高0.05%)和早熟〔比对照早熟5-8天)两个新品系,并能稳定遗传。经对供体、受体和转化后代进行RAPD和POD同工酶分析,证明供体DNA片段已进人受体并导致DNA重组,使后代基因组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15.
植物外源总体DNA导入技术在育种上的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外源DNA导入高粱及其后代的RAPD分子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发现高梁自花授粉后,利用其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热带高梁的DNA导入寒带高梁后,导入后代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明显变异,同时对导入后代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简称RAPD)分子验证,表明供体DNA片段已进入受体。从而说是了利用花粉管通道进行外源DNA直接导入高梁,进行种质创新和品质改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黑麦抗病性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麦抗病性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初报孙元枢,王崇义,陈秀珍,杜娟,海林(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北京,100081)盛宝钦,向齐君,段霞瑜,周益林(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老一,10009‘)黑麦对增加和丰富普通小麦的遗传变异和种质资源具有很大...  相似文献   

18.
大麦DNA导入小麦引起叶耳颜色变异的遗传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二棱大麦(叶舌、叶耳红色)DNA通过花粉管途径导入小麦品种“百农3217”(叶舌、叶耳无色),获得叶耳、叶舌颜色红色的变异植株。观察其后代(T2、T3*),以及“百农3217×叶耳红色T4株”杂交的F2。结果表明,变异植株的叶舌、叶耳红色性状表现单基因显性遗传,同时也发现,普通小麦叶舌、叶耳红色性状遗传非一对基因控制(导入处理产生的红色∶无色=3∶1是叶舌叶耳遗传的一个特例),颜色深浅还有数量基因的累加效应,并且一定环境条件(稀植、低温)可诱导叶舌、叶耳红色表现。  相似文献   

19.
以粳稻87-4为供体,香糯稻35-90为受体,采用花粉管通道进行外源DNA导入。当代结籽26粒D1代实收单株3株,从D2代中选取8个单株,其抽穗期,株高,穗长,千粒重,粒色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等出现比较明显变异,有一变异性还出现紫色颖尖,紫色叶耳及叶舌,上述变异说明外源DNA已导入受体,并在子代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20.
野生稻DNA导入栽培品种获得变异后代的抗病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将普通野生稻(AA染色体组)DNA导入宁夏水稻栽培品种宁粳23号、宁粳16号中,获得163个变异后代,变异性状极其广泛,对其中22份材料在全生育期经苗期、成株期抗病性鉴定,表现广谱抗性材料有4份,其中2005D3-136,2005D3-60无论在农艺性状还是在抗病性上变异都优于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