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选取洞庭湖环湖丘岗区的4种生态系统——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竹林为样地,对其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垂直剖面分布及季节性变化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4个土壤动物群落中动物类群数依次为竹林〉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个体数依次为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竹林;多样性指数(H’)依次是竹林〉阔叶林〉茶林〉针阔混交林,与群落均匀度的变化显著相关,而与群落的优势度关系不密切;4个群落的DG指数是:竹林〉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通过对Jaccard指数分析结果表明,4种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具有较高的异质性,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相似性最高,茶林和阔叶林的相似性最低;4种群落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及数量均具有表聚性,并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少,且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随着季节变化波动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环湖丘岗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洞庭湖环湖丘岗区4个生态系统为标准样地研究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垂直结构及季节性变化。全部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31 298只、30类分别隶属于4门13纲29目。其中,蜱螨类、弹尾类、等翅目、膜翅目、鞘翅成虫和双翅幼虫为最重要类群。被调查的4个生境的土壤动物群落,个体数量变化趋势是:针阔混交林>茶林>竹林>阔叶林,类群数变化趋势是:竹林=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4个生境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均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随土层加深动物个体数及类群数递减的规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以冬季、春季最丰富,夏季最少,季节变化的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与土壤质量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洞庭湖湿地汉寿县青山垸、岳阳市君山农场、沅江西畔湖和湘阴县白泥湖乡4个地方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定性、定量分析了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以及退田还湖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并对土壤动物与土壤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土壤动物与土地污染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土壤动物指标可作为监测土地污染程度的一个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城市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持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在银川市中山公园选择3个样地对土壤动物群落进行初步调查,并将它们与农田、林地等自然状态下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中山公园土壤动物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游人活动多的地方土壤动物数量少,而且在垂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特性,而在季节分布上7、8月份温度较高时土壤动物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城市土壤有机质层较浅,必要时需添加外来土壤以进行更好的生态和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研究发现,蜱螨目是该地区的主要优势类群,占捕获土壤动物总数量的79.66%;另一优势类群是弹尾目,占捕获土壤动物总数量的13.00%。膜翅目和鞘翅目是常见类群,分别占捕获土壤动物总数量的3.03%和2.07%;其他均为稀有类群。在调查的6个样点中,优势类群弹尾目个体数量受盐度影响明显,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下土壤动物多样性以夏季较为丰富,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均匀度表现为正相关关系。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显示:该区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  相似文献   

6.
夏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92-18593,18659
在神农架自然保护区7种生境中土壤表面共获取土壤动物2 467只,分别隶属于21个类群,类数组成以高草最丰富,草地最贫乏。其中,甲螨类和革螨类为优势类群,分别占土壤动物全捕获量的64.17%、16.70%,其他种类为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两两相比,7种生境相似性指数较高。在7种生境中,杉树林、竹林和原始林生境中多样性指数较高,表明生境条件较优越。  相似文献   

7.
对黑龙江省凉水自然保护区内8个生境中的大型土壤动物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以线蚓和石蜈蚣为优势类群.除云冷杉林和云冷杉红松林以外,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群落A>D>E>B>H>C>F>G.群落A、D最相似,群落B、H相似性最低,群落的异质性与稀有类群数量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东洞庭湖湖滨带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东洞庭湖湖滨带为研究区域,系统调查分析其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并进行致癌风险评价和非致癌风险评价。东洞庭湖湖滨带土壤中的重金属As、Hg、Cd、Cu、Zn、Ni、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31、0.0113、0.989、50.29、125.7、43.9和93.36 mg/kg,已全部超过了洞庭湖背景值,其中As、Hg和Cd的最大含量分别已超过洞庭湖背景值的5倍、5倍和20倍之多,说明东洞庭湖湖滨带土壤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为当地主要的致癌物,Cd属于安全的范围,叠加后的致癌总风险指数平均值成人的为1.6810-5,儿童的为1.0410-6,在鹿角港口区、岳阳市区和城陵矶港口区相对较高,是平均值的1.3至2.6倍。非致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Hg、Pb、Cu、Zn、Cr、Ni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均远小于1,不会对当地居民健康构成威胁。叠加后的非致癌总风险指数平均值成人的为1.7910-1,儿童的为1.0910-2,在漉湖芦苇场、团州农场、君山旅游区较高。  相似文献   

9.
对银川市爱伊河湿地7个样地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捕获土壤动物30类2 605只,隶属于4门11纲。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弹尾目,分别占总捕获量的42.03%和36.24%。常见类群有线虫类、蜘蛛类、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幼虫和双翅目幼虫。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可划分为腐食性、捕食性和植食性土壤动物,其数量比例关系整体上表现为腐食性土壤动物捕食性土壤动物植食性土壤动物。土壤动物数量、种类在土壤各层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优势度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7个样地间土壤动物的相似程度由中等不相似到中等相似。  相似文献   

10.
在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选择芦苇沼泽地、拂子茅苔草草甸土、撂荒地和小叶章苔草沼泽土等4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作为样地,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动物水平分布不均,土壤动物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中比较少。湿地的干旱对扎龙湿地土壤动物多样性有明显和直接的影响,湿地的多样性明显低于旱地,不同处境下湿地土壤中的大中型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种类都存在明显差异,土壤动物对于湿地环境的变化具有生物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沅江市为例,研究洞庭湖平原区土壤肥力的演变趋势,将该次调查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对应地块土壤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整体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P呈上升趋势,速效K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土壤类型养分变化不尽一致;土壤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是土壤有机质、B素、P素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来改良和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2.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研究了川中丘陵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坡面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年际间存在差异;随着坡度的增加,坡面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呈增加的趋势。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降雨量与坡面径流深、土壤侵蚀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而降雨强度、降雨历时与土壤侵蚀量分别存在着显著的幂函数和二次函数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为坡耕地主要的土壤侵蚀因子,降雨历时对土壤侵蚀的贡献率随坡度的增加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湿地杨树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十年来的杨树大面积种植引发了人们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恶化的担忧。本研究以11龄与5龄杨树林为对象,以邻近的典型湿地植被南荻为对照,拟阐明杨树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土壤物理特性而言,杨树的种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散失,对水分改变的趋势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杨树人工林改变了土壤粒径组成,致使粘粒与粉粒的降低、砂粒的增加,砂粒化趋势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强;对土壤化学特性而言,杨树人工林导致土壤中层(20-60 cm)电导率的降低,以及下层(60-100 cm)pH值的升高,对土壤全磷含量无明显影响,总体上降低了土壤全钾含量;引起土壤40-60 cm全氮含量的降低,降低趋势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此外,两种杨树林对土壤全碳的影响不同,低林龄能降低土壤全碳含量,而高林龄有利于碳的增加。可见,大规模种植杨树导致土壤特性的重要改变必将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蒋明成  王丹  夏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43-14546
基于对川中丘陵区盐亭县林山乡西沟小流域田间道路的外业调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流域内各级道路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林山乡小流域的道路总共可以分为4种等级,包括干道、田间道、生产路和支路;各级道路总长度都随级别增大而减少,且累计总长度与道路级别线性相关,道路长度则随道路级别增大而减小;道路网系和流域水系在结构规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级别道路分布范围受地形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爬坡道路坡度与地形坡度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次级道路分布受主路控制。  相似文献   

15.
对洞庭湖区农田生态系统(水田,旱田)与自然生态系统(芦苇,苔草)中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的分布特征及其在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均集中在表层0-30cm,并与30-60cm,60-100cm存在显著差异(P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稻区害鼠的复合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洞庭湖稻区水稻田的害鼠群落和害鼠对水稻损失量的调查,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水稻损失量和害鼠密度的关系模型:Y=0.0674Z1+0.0307X2=0.1627,并计算当水稻经济允许损失水平L=0.1317%,据此可确定稻田害鼠复合防治指标,并算出单种害鼠的防治指标;东方田鼠为4.37%,黑线姬鼠为9.59%。  相似文献   

17.
东洞庭湖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东洞庭湖3个典型洲滩(小西湖、六门闸和麻塘)进行土壤取样,分析其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洞庭三个洲滩区域(小西湖、六门闸和麻塘)土壤重金属Cd、Cr、Ni、Pb、Hg、As的含量分别为0.59-2.40 mg/kg,114.52-119.94 mg/kg,53.49-66.59 mg/kg,42.88-83.46 mg/kg,0.09-0.21 mg/kg and 11.65-24.04 mg/kg,麻塘洲滩中的6种土壤重金属指标均高于小西湖和六门闸两个洲滩,其中Cd问题突出,Cd含量是背景值的7倍,是小西湖和六门闸的3.8和4.1倍。单项污染分级评价表明,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NiHgAsPbCr,以麻塘最为严重,小西湖次之,六门闸基本不存在污染。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污染分级评价表明,麻塘达到中度生态危害,小西湖和六门闸则为低度生态危害。因此,东洞庭湖洲滩湿地土壤,尤其是与湘江航道相连的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值得高度关注,需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