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宁化禾口紫色土不同治理措施土壤结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宁化禾口紫色土土壤严重侵蚀地采取3种不同治理措施的土壤结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容重、分散率、团聚状况、土壤有机质、土粒团聚度、总孔隙度、通气度等指标基本上能表征该地土壤结构.经过强化治理后,土壤有机质、<0.001mm土壤总粘粒含量、>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高于粗放治理和未治理地;而土壤破坏率、土壤分散率、土壤侵蚀率则低于粗放治理和对照地,说明强化治理后土壤结构性、渗透性、抗蚀性等得到改善.然而,强化治理地的结构性、渗透性、抗蚀性各项指标仍低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原马尾松疏林地采取的封禁治理,说明侵蚀退化紫色土的治理应根据其所处的不同退化阶段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才能使土壤的结构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利用方式土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于2006年冬季和2007年春季对四川紫色土丘陵区农田边界、农田、果园和退耕林地进行了大型土壤动物调查,采用野外手捡法共采集大型土壤动物2 838只,隶属于3门9纲24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个体密度、类群数和DG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冬季,农田边界的个体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类群数和DG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退耕林地和农田;农田的个体密度、类群数和DG多样性指数明显处于最低水平.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个体密度和类群数在垂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表聚性.Jaccard相似性系数和Grower系数表明农田边界、果园与退耕林地三者间相似程度较高,农田与农田边界、退耕林地、果园之间相似程度较低.研究认为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农田边界的存在对大型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入渗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降雨人渗是坡面水文过程的重要环节.运用Norton型下喷式人工模拟降雨机,通过原位布置试验径流小区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讨紫色土林地、草地和耕地的降雨人渗特征.结果表明,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人渗过程差异显著.原状林地和原状草地的降雨入渗率随时间变化缓慢,耕地、处理林地和处理草地的降雨入渗率随时间变化剧烈.稳定入渗率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均呈现为原状林地>原状草地>耕地>处理草地>处理林地.对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入渗率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认为在土壤初始含水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影响紫色土原状林地和原状草地降雨入渗的主导因素是降雨强度和植被的水文功能.影响紫色土耕地、处理林地和处理草地降雨入渗的主导因素是降雨强度和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耕地、园地、林地和撂荒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闭聚体的分布均以>2.00 mm团聚体为主,其它依次为0.5~1,1~2,<0.25和0.25~0.5 mm粒径的团聚体.林地和撂荒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粒径的减小呈递增的变化趋势;耕地在0.25~0.5 mm和<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较高,园地则以0.25~0.5mm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最高.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以>5 mm团聚体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最大,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加,它们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各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中,分布在<0.25 mm和0.25~0.5mm团聚体粒径中有机碳占有机碳总量比例低于2~5,>5和0.5~1 mm的团聚体.  相似文献   

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磷吸附-解吸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东紫色丘陵区旱耕地、林地、果园、荒草地、茶园、水稻田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四川低山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磷潜在流失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研究区内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0—20cm土层土壤样品,通过土壤磷吸附解吸试验,计算土壤磷吸附—解吸参数,测定土壤相关理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旋转因子分析法评估土壤磷素流失风险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土壤pH值,有机质,水溶性磷,速效磷,全磷,CaCO3,有效锌是影响磷吸附的重要因子,主因素分析得出速效磷、全磷、CaCO3有效锌对紫色土吸附磷能力贡献率分别为86.9%,89.2%,89.4%,96.9%。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土壤磷吸附解吸参数,得出可用最大吸磷量Qm,最大缓冲量MBC,易解吸磷RDP,拟合吸附量与解吸量的相关关系式中的截距值b这4个参数来综合预测紫色土磷素流失风险。[结论]研究区域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果园与旱耕地土壤磷素流失风险较大,水稻田及茶园磷素流失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6.
沱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紫色土有机碳储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沱江流域是长江上游四川境内的重要支流,紫色土为其主要的耕地资源。由于长期人口过载和不合理利用,流域内紫色土退化普遍严重。以四川盆地沱江流域紫色土为研究对象,按流域各区段分上中下游三层选样,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有机碳储量特征,为紫色土退化评估及地力维护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紫色土壤有机碳总量以林地(13.876g/kg)显著高于果园地(9.655g/kg)、菜园地(9.261g/kg)、草坡地(7.968g/kg),以玉米地(6.134g/kg)最低。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呈现林地〉果园地〉菜园地〉草坡地〉玉米地趋势。同时,流域上、中、下游紫色土有机碳总量总体上差异显著,且以上游区段紫色土壤有机碳总量最高。流域中下游紫色土有机碳总量变化较大。其中,林地以下游高于中游,果园及草坡地以中游高于下游。而且,菜园地、玉米地在3个区段上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沱江流域紫色土有机碳储量总体特征表现上游最高,中下游变化复杂,下游略高于中游区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为改善高寒地区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青藏高原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农田、人工林、湿地、灌丛、裸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以及土壤有机碳(SOC)、总碳(TC)、总氮(TN)、pH,并计算大团聚体重量的百分含量(DR>0.25,WR>0.25)、团聚体破坏率(PAD)、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等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研究了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特征。[结果]相较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更易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且更能反映西藏地区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农田耕种增加了具有机械稳定性的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但不具有水稳定性;人工林和湿地的土壤团聚体具有较高的水稳定性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MWD与SOC,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团聚体MWD,GMD值与各粒径团聚体含量总体上呈线性相关,且对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1 mm是正负相关的临界点,对于水稳定性团聚体,0....  相似文献   

8.
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紫色土入渗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峡库区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紫色土入渗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林混作型耕地与传统农耕地相比,砂粒含量增加21.37%,粉粒含量和粘粒含量分别减少11.63%和4.14%,其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是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高的,分别为45.80%和8.96%;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速率随时间变化呈幂函数关系,土壤稳定入渗率差异明显,表现为竹林地(55.89 mm/h)>农林混作型耕地(5.91 mm/h)>园地(2.71 mm/h)>传统农耕地(1.87 mm/h);农林混作型耕地达到稳渗时间比传统农耕地长70 min,稳定入渗率是传统农耕地的3.16倍,能够延缓地表径流产生,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可以在三峡库区范围内推广;紫色土入渗能力与砂粒含量、总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粘粒含量、容重、初始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小兴安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DOC化学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兴安岭地区选取天然沼泽(兴安落叶松沼泽)、排水造林40a的人工林湿地、由湿地开垦40a的农田、湿地垦殖后弃耕地(弃耕40a)4种样地,研究小兴安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化学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在垂直剖面上,排水造林湿地、农田、弃耕地以及天然沼泽的土壤DOC含量均从表层向下逐渐减少,在土壤表层0—10cm,DOC含量关系为:天然沼泽排水造林湿地弃耕地农田(p0.05),在其他深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DOC化学光谱特性表现为DOC中芳香族类化合物(SUVA254)、DOC中腐殖质所占比列(C/C)、DOC中腐殖酸与富里酸比例(E4/E6),在垂直剖面上逐渐递增。总体上,DOC化学光谱特性大小关系为:天然沼泽弃耕地排水造林湿地农田。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SOC的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出现逐渐递减的规律,在垂直剖面上,天然沼泽SOC的含量大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4种类型土壤DOC占SOC的比例(DOC/SOC)在垂直剖面上无明显变化规律。天然沼泽湿地DOC/SOC只在土壤表层大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p0.05)。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养分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主要养分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均以2 mm粒径为主,0.5~0.25 mm粒径团聚体含量最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钾在团聚体中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减小,碱解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在团聚体中的分布较均匀,而速效钾含量随粒径的减小呈先增大后略减小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粒径团聚体对土壤主要养分分布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土壤团聚体对土壤养分的贡献率中约有40%来自5 mm团聚体,这主要取决于团聚体含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模式下紫色土养分流失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建立5个不同种植模式的径流小区,对每个小区径流泥沙中养分的含量进行研究.探讨机械组成、微团聚体含量、粘粒团聚度等因子对养分流失影响的程度,结果发现:15~30cm土层中〈0.01mm的粘粒含量与径流泥沙中全钾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0~15cm层中的〈0.01mm和〈0.001mm微团聚体含量都与径流泥沙中有机质、速效钾和全氮的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同层中〈0.01mm粘粒团聚度与径流泥沙中全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同层〈0.001mm粘粒团聚度与径流泥沙中全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速效磷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紫色水稻土区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深刻影响了土壤钾素的赋存形态和动态平衡。厘清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紫色水稻土不同形态钾演变特征的影响,对紫色水稻土区钾肥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紫色水稻土在撂荒、旱作和改为鱼塘后土壤不同形态钾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利用方式改变后,土壤水溶性钾与土壤水分状况密切相关。撂荒和旱作均会降低土壤水溶性钾含量,改为鱼塘后能提升土壤水溶性钾含量。3种土地利用方式均能提升土壤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提升幅度和提升速率为旱作>撂荒>养鱼。紫色水稻土改为鱼塘5 a后或撂荒12 a后土壤不同形态钾之间可以达到大致的平衡,而旱作20 a后土壤不同形态钾之间仍未达到大致的平衡。紫色水稻土利用方式改变后土壤黏粒含量和黏粒矿物的动态变化与土壤中的钾平衡有关。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导致的土壤有机质(SOM)损失可能会影响土壤钾的赋存形态和动态平衡,进而引起土壤黏粒的富集和黏粒矿物的变化,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陈小凤  赵心玥  何晓茜  兰婷 《土壤》2023,55(6):1289-1296
在有机碳添加下,研究同一区域不同利用方式紫色土反硝化过程差异,可为紫色土氮素管理及N2O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成土环境一致,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茶园、果园、林地、耕地的4种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培养-15N标记法,研究了生物质炭添加下4种土壤的气态产物N2O、N2的排放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特征及其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N2O、N2排放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均为茶园>耕地>果园>林地;相关性分析发现N2O、N2排放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均随土壤pH的增加而减少(P < 0.01),而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P < 0.05),添加生物炭后,土壤N2排放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有所提高,但不显著;N2O排放速率的改变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茶园N2O排放速率变化不显著,而果园和耕地显著降低(P < 0.05),林地显著增加(P < 0.05)。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利用方式紫色土反硝化过程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且受生物炭添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第四纪古红土团聚体的组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林地、疏林荒草地、荒草地、耕地、埋藏古红土等不同利用方式下的第四纪古红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内扣除黏粒的粒度组成、Ti/Zr比值和野外剖面形态观察等方法分析,判定了古红土母质均一性,接着利用湿筛法筛分了供试古红土水稳性团聚体,比较分析了各利用方式下古红土与未经人为利用的埋藏古红土的不同粒级团聚体组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古红土不同粒级团聚体组成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古红土的成土母质是均一的,埋藏于地下的古红土由于未被人为利用,受人为干扰小,因压实等影响结构性不良,主要以<0.25 mm微团聚体为主;(2)古红土被利用后土壤团聚体<0.5 mm的减少、> 0.5 mm的增加,利用方式不同,古红土的团聚体(粒级)变化不同(土层深度);(3)团聚体林地以> 5 mm为主,疏林荒草地、荒草地和耕地以> 5 mm、5~2 mm和2~1 mm为主;(4)古红土被开发利用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加,且林地的稳定性强于耕地,是古红土分布地区一种较合理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Soils from central Brazil have been intensively used over the last decades because of the rapid conversion of savannas ( Cerrado ) into corn/soybean fields.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study modifications i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in the Rio Verde watershed, as a function of the land use time for agriculture, determined from classification of Landsat satellite images between 1980 and 2010.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surface (0–20 cm) and subsurface (20–40 cm) horizons for the different classes of land use time (<10, 10–20, 20–30, and >30 years). The following 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bulk density (BD), air permeability (Ka), penetration resistance (PR), microporosity (MI), macroporosity (MA), and total porosity (TP). Results showed a strong expansion with time of agriculture that occupied 35·3% (1980), 37·4% (1990), 51·3% (2000), and 60·9% (2010) of the watershed area. When properti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 reference areas (preserved soils under native vegetat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for all the physical attributes of soils for a land use time higher than 20 years. Overall, BD and PR increased with land use time, and the opposite was verified for Ka, MA, and TP. Some physical properties presented values (e.g., 1·54 g cm−3 for BD and 0.06 cm3 cm−3 for MA) close to the critical ones reported to affect crop development, but they were not still impacting on local soybean yield.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Gangwar  R. K.  Makádi  M.  Demeter  I.  Táncsics  A.  Cserháti  M.  Várbíró  G.  Singh  J.  Csorba  Á.  Fuchs  M.  Michéli  E.  Szegi  T. 《Eurasian Soil Science》2021,54(7):1007-1018
Eurasian Soil Science -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the aim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land use on chemical properties (organic carbon; p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vailable P, K, Ca, Mg, Na),...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方式改变对水稻土发生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方利平  章明奎 《土壤通报》2006,37(4):815-816
长期种植蔬菜和苗木改变了水稻土(水耕人为土)周期性的灌溉和排水的管理方式及土壤的水分、通气状况,因而对水稻土发生学特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长期种植蔬菜和苗木,耕作层厚度增加,犁底层变薄;铁锰斑数量明显增加,氧化铁晶胶比明显提高;长期种植蔬菜还可引起土壤酸化。随着种植蔬菜等其它旱作时间的增加水稻土逐渐失去其原有的特性。但长期种植蔬菜是否已改变了土壤类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GIS支持下辽河中下游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GIS支持下研究了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辽河中下游流域在1995~2000年短短5年期间,随着人口增长和对土地利用开发强度的增大,加剧了土壤侵蚀速度和侵蚀强度,进而使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侵蚀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涪陵区水土保持监测分站径流小区2006年全年降雨、径流和泥沙流失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径流泥沙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在种植作物的小区,径流量、泥沙流失量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达到了0.9763。6号弃土弃渣小区年径流量(7.99m^3)与泥沙流失量(26.58kg/m^3)均比其他小区大出许多。各小区径流量、泥沙流失量与降雨量或降雨强度间的关系可以用回归方程描述,经检验后均具有显著意义,能较好地表达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