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苗龄为40 d的红叶石楠组培继代芽苗为瓶外生根试验材料,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基质、不同激素、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及处理时间对红叶石楠继代芽苗瓶外生根诱导的影响,继代芽苗扦插前的不同炼苗方式及扦插后施肥方式对芽苗瓶外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3B1C3D2组合(珍珠岩、生根粉ABT 200 mg.L-1浸泡处理30 min)获得59%瓶外生根率,而A3B1C1D2(珍珠岩、ABT 50 mg.L-1浸泡处理30 min)为最理想的组合;芽苗在自然散射光下炼苗15~20 d,生根率可提高到81%;栽后适时追施营养液有利于芽苗的高生长。继代芽苗瓶外生根技术的应用减少组培苗培养工序,促进红叶石楠的组培快繁效率,降低组培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对草莓试管苗瓶外生根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简化培养程序,降低培养成本,以草莓继代芽苗为瓶外生根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基质、激素、激素浓度对草莓继代芽苗瓶外生根诱导的影响研究以及采用不同生根处理方式,对成活率影响研究,建立草莓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技术优化体系。结果表明:A1B3C3组合(草炭:蛭石=1:1,激素NAA400mg/L速蘸处理)获得76.7%瓶外生根率,基质类型和激素浓度对组培苗瓶外生根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激素种类对组培瓶苗外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A3B3C3(草炭:蛭石:珍珠岩=3:1:1,激素NAA400mg/L速蘸处理)为最理想的组合;瓶外生根率低于瓶内生根率5.1%、根系质量优于瓶内,根活跃吸收面积提高1.34%、瓶外苗比瓶内苗缩短移栽时间30~40天左右,移栽成活率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光叶楮无根试管苗为材料,进行瓶外和瓶内生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瓶内生根率不断提高。在生根培养基1/2MS+ABT 0.7 mg/L+IBA 0.3 mg/L上,生根率达98.2%;瓶外生根以无根苗基部速蘸500 mg/L的IBA溶液30 s生根效果较好,生根成活率可达88.9%,试管苗的质量及移栽环境均能影响试管苗的瓶外生根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光叶楮无根试管苗为材料,进行瓶外和瓶内生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瓶内生根率不断提高。在生根培养基1/2MS+ABT0.7mg/L+IBA0.3mg/L上,生根率达98.2%;瓶外生根以无根苗基部速蘸500mg/L的IBA溶液30s生根效果较好,生根成活率可达88.9%,试管苗的质量及移栽环境均能影响试管苗的瓶外生根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辣木茎段建立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印度改良辣木的幼苗茎段,经外植体消毒后,进行了不定芽初代诱导、继代培养、生根诱导和生根苗移植试验,结果表明:最适不定芽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 6BA1mg/L 卡拉胶5g/L, 糖30g/L,继代培养基为MS 6BA0.4mg/L NAA0.2mg/L 卡拉胶5g/L 糖30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4mg/L NAA0.2mg/L 卡拉胶7g/L 糖20g/L,最适的生根瓶苗移栽基质为黄心土40% 泥炭60%,并对微繁体系建立过程中继代苗的玻璃化、生根苗黄化及愈伤头过大、移栽过程中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枝压接继代培养和扦插苗继代培养等方式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进行了无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对不同母树年龄的思茅松枝条进行高枝压接均能生根,而且生根后定植亦能成活生长,经断顶获得的穗条扦插亦获得了成功。此外扦插苗继代培养成活率较实生苗继代培养扦插成活率低,二者扦插成活率分别为54.2%和80.6%。  相似文献   

7.
以树莓继代苗为材料,研究移栽基质及激素处理对瓶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含腐殖土的黄沙是树莓试管苗瓶外生根较为适合的移栽基质;扦插前用5 mg/L IBA溶液处理2 h,能将生根率提高到83.3%,平均生根数5.4根,根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粉红色小花品种的火烈鸟脱毒苗的茎尖高倍、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其初夏植株的嫩茎尖,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经诱导分化、继代培养、壮苗与生根、出瓶、移栽,成功实现了适宜哈尔滨地区的一套火烈鸟脱毒苗的快繁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枝压接继代培养和扦插苗继代培养等方式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进行了无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对不同母树年龄的思茅松枝条进行高枝压接均能生根,而且生根后定植亦能成活生长,经断顶获得的穗条扦插亦获得了成功。此外扦插苗继代培养成活率较实生苗继代培养扦插成活率低,二者扦插成活率分别为54.2%和80.6%。  相似文献   

10.
大岛樱的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日本叶用经济植物大岛樱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以萌枝茎段为材料,采用HgCl2次消毒外植体,不经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通过壮芽培养,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适宜生根的壮苗;采用含高,低浓度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减少玻璃苗的产生;瓶苗移栽一步成苗的地苗栽培技术,成苗率达90%。年产苗15万株,为大岛樱生产提供最优良的衣苗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观赏栽培对六道木种苗的需求,以具生长点的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生长点的生长、生长芽的分化、分化芽的生根、试管苗的生根及生根继代增殖培养、试管苗的移栽与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1/2Ms+6-BA0.8mg/L+NAA0.1mg/L是生长点伸长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0.5mg/L+ZT1.5mg/L+NAA0.1mg/1.是生长芽分化培养与分化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4MS+蔗糖15g/L+ABT0.9mg/L是分化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5.6%,定植成活率为98.4%,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六道木的植物学性状和观赏性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近几十年来的蓝莓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外植体的准备、培养基的选择、增殖及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的移栽驯化等。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对种苗的需求,以大连地区绿化观赏栽培的何首乌萌动芽为材料,进行了萌动芽的生长、生根培养,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移栽、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6-BA0.2mg.L-1+GA31.0mg.L-1+NAA0.1mg.L-1是萌动芽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ABT0.8mg.L-1是生长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0.2%,定植成活率为95.9%;定植的试管苗生长旺盛,保持了何首乌所有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因素及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使用ABT6400 mg/L+IBA200 mg/L溶液浸泡山苍子(Litsea cube-ba)继代芽15 min,扦插于红心土基质中培养,是较好的组合,生根率达92.1%。除7、8、9月份外,其它时间均能进行山苍子继代芽瓶外生根,生根率80%以上,其中5月份最高,达92.3%。山苍子组培继代芽瓶外扦插初期适宜置于封闭式的50 cm高塑料拱棚内进行管护。  相似文献   

15.
采用14年生大花序桉(E.cloeziana)伐倒后的萌芽作外植体,通过外植体诱导成无菌芽,丛芽增殖,继代培养,诱导生根试验,筛选出一组较适合大花序桉生长的培养基,建立了初步的“以芽繁芽”的组培快繁体系。生根率最高达45.9%,生根瓶苗移栽后,成活率达68.0%;成功培育了少量的大花序桉组培苗。  相似文献   

16.
开展光叶楮(Broussonetia papyrifera)外植体消毒、侧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诱导试验。以75%乙醇+0.15%升汞消毒外植体,干净外植体获得率达40%;采用MS+6-BA 2.0 mg/L+NAA 0.5 mg/L培养基,侧芽诱导分化率达80%;采用MS+6-BA 1.0 mg/L+NAA 0.5 mg/L继代培养,增殖倍数达3.96倍;采用1/2MS+IBA1.0 mg/L或GGR6 0.5~1.0 mg/L进行生根培养,瓶苗生根率达100%,形成了可以产业化的光叶楮组织培养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7.
大叶山杨是吉林省杨树造林良种。本文从无菌培养物的建立、继代增殖、生根、炼苗、苗圃定植方面介绍了大叶山杨组培微繁工厂化育苗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核桃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新疆绵核桃为试材,对继代培养无根试管苗的生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根诱导方法、外源IBA水平及IBA处理时间、光周期以及试管苗发育状态等均对不定根发生具有明显影响.选取生长旺盛、节间较长,叶片嫩绿的幼态苗,采用间接诱导生根法,即用50~80 mg/L IBA浸渍处理试管苗基部60~90 min,然后转至不含生长调节物质的1/2 DKW培养基,先黑暗诱导14 d,再在16 h/d光照下培养,可诱导试管苗生根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马先蒿观赏栽培对种苗的需要,以生长点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试管苗的生根与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以及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6-BA0.6mg·L-1+2,4-D1.0mg·L-1+NAA0.3mg·L-1是生长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ABT2号10mg·L-1是不定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和定植的成活率分别为93.4%、98.5%,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马先蒿的植物学性状和观赏性状。  相似文献   

20.
金叶龟甲冬青袋式组培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金叶龟甲冬青组培分化苗为供试材料,采用常规瓶式培养和袋式培养方式进行增殖、生根培养。结果表明:2种培养方式生产的组培苗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均表现出增殖系数大,生长正常,生根快,根系发达等,生根率达92%,且苗木健壮,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85%以上)。但在培养基灭菌和接种效率、污染率、移植成活率、培养空间利用率和炼苗效率等方面,袋式培养优于常规瓶式培养,可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节能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