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武都城夹在陇南北峪河与东江水沟两条泥石流沟之间,坐落在北峪河冲积扇上。城北紧靠千枚岩高山,隔江南望是拔地而起的高2,500米的陡峻山岭。城区由钟楼滩、旧城、教场坝三部分组成。北峪河河床比城中心高18米,白龙江比城心高2.30米,形成“水比城高”的危险形势。1984年8月3日上午,北峪河泥石流、东江水沟泥石流、北山诸沟泥石流、灰崖子和钟楼滩诸沟泥石流同时爆发,泥水横溢,洪积锥比比皆是。泥石流汇入白龙江,使江水流量增加1倍,导致白龙江发生了接近50年一遇的洪水,峰量1,870秒立方米。钟楼滩一片汪洋,教场坝成为湖泊,城内2/5进水,酿成了解放以来武都城最大的一次灾害。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会理地区糯乍沟泥石流特点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省会理地区"8.30"地震震源浅,强度大,诱发了大量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山地灾害,潜在危险性大。糯乍沟位于会理县最南端,为金沙江一级支流,由于地震产生大量崩塌、滑坡和岩土体松动,为泥石流暴发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右支沟流域汇水面积大,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及动力条件。通过文献分析和野外勘查,结果表明,金沙江强烈的深切作用传导进入糯乍沟,进一步加剧沟床下切及溯源侵蚀,使沟内滑坡失去前沿阻力,失稳概率大增;对该沟的危险性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估,建议在上游崩塌滑坡等隐患点修建谷坊、拦砂坝等土木工程,左支沟坡面侵蚀严重区种植水保林,两者有机结合,可有效控制该沟泥石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北峪河和甘家沟同属北峪河治理管理局直辖范围,总流域面积472.56平方公里,其中:北峪河流域面积432平方公里,甘家沟流域面积40.56平方公里。两流域共有9个乡,265个自然村,9.26万多人。它们的共同自然地理特点是山高坡陡,山顶至沟底相对高差800—1,200米;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沟长大于2公里;地质结构松散破碎,土层薄,石头多,滑坡、崩塌、泻溜屡见不鲜。流域内长10公里以上的支沟有6条,长10—1.5公里的支沟34条,长1.5—0.5公里的支沟888条,0.5公里以下的小毛沟1万余条。两流域有水土流失面积414.56平方  相似文献   

4.
红花咀沟上游和侧壁经过多次小规模滑移,堆积黄土疏松,随着夏秋集中降雨,滑坡体在失稳后会沿着红花咀沟顺流而下,携带沟内的大量黄土物源转变泥石流,估计潜在的泥石流物源有105 m3。利用颗粒流数值分析以及Lorente模型、刘希林模型的对比,确定了滑坡泥石流的规模及危害范围。选取布设拦挡坝的防治措施,计算得到布置拦挡坝后,泥石流前缘距离缩短为1 531m,堆积区宽度降低至552m,在房屋公路农田中堆积区的宽度减小到174m以及泥石流的峰值速度降低为10.1m/s。提出拦挡坝评价指标P来衡量其防治效率,计算结果显示拦挡坝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泥石流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GIS支持下的滇西北地区泥石流灾害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滇西北地区泥石流区域分布受地貌、构造、岩性、气候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控制 ,在区域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带差异性,泥石流灾害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多于东部.据本次调查,滇西北现有流域面积0.5 km2以上的泥石流沟690条.本文描述了用于地理信息系统识别和定量计算不同泥石流危险区的系统方法.对泥石流灾害评价表明研究区高度灾害区面积约5 413 km2,占全区面积的8.01%;中度灾害区面积约16 239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4.05%;低度灾害区面积24 907 km2,占全区面积的36.87%;无灾害区面积20 988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1.07%.所完成的泥石流灾害评价为全面反映灾情,确定减灾目标 ,优化防御措施,进行减灾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长江流域的滑坡与泥石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长江流域是我国滑坡、泥石流高发区之一。严重的滑坡、泥石流,导致本区河道、水库淤积,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巨大威胁。本文根据作用强度和物质组成,特区内滑坡、泥石流分为白龙江中游滑坡、泥石流严重作用区和西汉水中下游滑坡、泥石流严重作用区等七个区域,分析了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对滑坡、泥石流的影响,指出了人类活动在滑坡、泥石流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量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给当地造成了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青杠沟原为低频泥石流沟,震后泥石流发生频率和危险性大大增加,一旦遇暴雨极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对灾后居民安置点、旅游度假村及银白公路构成严重威胁。在实际调查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青杠沟泥石流形成条件、类型、发展趋势及动力学特征。根据泥石流物源以主沟内不稳定堆积物二次启动所占比例较大等特点,提出了以上游多极低坝拦挡、下游护岸排导和沟道整理相结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揭皮沟流域属渭河上的一级支沟。多年来共建各类坝库56座。建坝密度为0.51座/km~2。骨干坝与淤地坝配置比例为1:2.7。结果表明:通过坝系建设,防洪能力提高,可防御2%频率的洪水。坝系工程初步实现了流域水沙的利用平衡。同时,保收面积和保收能力逐年增加。以往研究表明,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中,淤地坝对于入黄泥沙减少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其他措施;造林的贡献率居第2位,梯田的贡献率居第3位,种草的贡献率则最小。黄土高原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为淤地坝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今后尚可新建控制性的治沟骨干工程2万多座,新建淤地坝13万座,涉及七省(区)32条主要支流。据初步预测,可累计拦蓄泥沙259亿 m~3,新增坝地3333km~2,加上已有坝地,将达到6667km~2,届时坝地成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
泥石流、滑坡是北京山区常见的山地灾害,尤以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全市共有泥石流沟700条,分布在房山、门头沟、昌平、怀柔、延庆、密云、平谷7个区县,涉及乡镇61个。泥石流、滑坡多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治泥石流、滑坡灾害,对改善北京山区环境,保护首都水源地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山区泥石流与滑坡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泥石流、滑坡是北京山区常见的山地灾害 ,尤以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全市共有泥石流沟 70 0条 ,分布在房山、门头沟、昌平、怀柔、延庆、密云、平谷 7个区县 ,涉及乡镇 6 1个。泥石流、滑坡多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治泥石流、滑坡灾害 ,对改善北京山区环境 ,保护首都水源地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王虎沟泥石流堆积物的粒度组成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峰度等粒度参数分析了北京王虎沟堆积物特征。研究表明:颗粒平均粒径在上、中和下游表现为大—小—大,整个流域颗粒的分选均较差,上游和中游堆积区颗粒粒径偏度比下游更趋于对称;上中下游峰度值表现为大—小—大。通过对当地泥石流堆积物颗粒参数的分析,得出:此流域如遇暴雨极易发生泥石流灾害,会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四川省汶川县下庄沟2019年"8·20"泥石流成因、形成过程及堵江特征,为该区域泥石流灾害防治预警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结合野外调查与遥感影像对泥石流物源供给条件及泥石流形成、侵蚀搬运与堵江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FLO-2D模型开展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泥石流堵江范围分析。[结果] 震后泥石流流域部分崩滑体物源持续补给沟道物源,致使沟道物源不断累积,短历时强降雨形成径流不断侵蚀沟道物源,形成沟道启动型泥石流。下庄沟"8·20"泥石流大量碎屑物质搬运出沟口后形成顺河长度达280 m,横河最大宽度110 m的堰塞体,堵江模式为堰塞坝全堵。堵江范围分析结果显示:5年一遇降雨频率下物源滞留在沟道中,无堵江现象;20年一遇降雨频率下,泥石流基本堵断杂谷脑河,极易形成堵江现象;在50年一遇降雨频率下,泥石流完全堵断杂谷脑河,形成堰塞湖。[结论] 下庄沟与杂谷脑河垂直交汇,且沟口建有水电站的引水坝,极易形成堰塞坝堵江现象。在汛期降雨强度较大时仍可能会暴发泥石流造成堵江,今后的泥石流防治还需加强防洪预警等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汶川震区哈尔木沟堵河型泥石流灾害特征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  谢忠胜  石胜伟  佘涛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1):327-332,337
[目的]分析汶川震区哈尔木沟堵河型泥石流灾害特征,为堵河型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震后历次泥石流跟踪调查,分析哈尔木沟地质环境演变过程。利用雨洪法等计算了泥石流运动特征参数,并采用经验公式计算了不同频率的泥石流堵河可能性。[结果]哈尔木沟泥石流流体特性、交汇条件和主河水文条件均有利于泥石流堵河,4个经验公式计算均显示,P=1%(100年一遇泥石流)以上规模的泥石流有严重堵河风险。对哈尔木沟治理工程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发现经过3个水文年共7次泥石流灾害的检验,治理工程防灾效果明显,但同时还存在拦挡工程平面布局不合理、坝肩渗流、溢流口淤积、排导槽冲刷损毁等问题,影响了防治工程的安全可靠度及防灾效果。[结论]针对哈尔木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应通过增设拦挡工程,修复加固排导槽等方法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4.
野牛沟为大渡河流域中段具代表性的一条泥石流沟,其充足的物源储备和地形条件为泥石流的再次暴发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对3种频率下野牛沟泥石流一次冲出固体物质方量、流量和扇形地的沟床条件3个方面的研究,对传统的堵河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正,并通过对野牛沟泥石流的研究对修正后的经验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P=1%(100年一遇泥石流)条件下,野牛沟发生泥石流会完全堵塞金汤河;P=2%时(50年一遇泥石流),可能会堵河或部分堵塞;P=5%时(20年一遇泥石流),野牛沟泥石流不会造成堵河。研究结果验证了修正后堵河公式在研究区域内的通用性,为泥石流灾害提前识别和预防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庐山风景区犁头尖北坡泥石流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1995年 8月 15日 ,在暴雨的激发下 ,庐山芦林风景区犁头尖北坡东沟和西沟同时暴发山坡型泥石流。该泥石流由沟头崩塌转化而形成 ,具有来势凶猛 ,历时短暂 ,黏度高 ,容重大、冲淤强烈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给山麓的公路、宾馆及庐山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东沟和西沟具有再次暴发泥石流的潜在危险。犁头尖东、西沟泥石流治理采用稳沟、固坡、排洪、拦挡和植树造林的综合防治方案 ,已建小型谷坊 2 4座、挡土墙 335 .0 m及由陡槽、涵洞、排洪沟等建筑物组成的排水系统 ,并完成了沟内和泥石流堆积物上的造林工作。 1998年夏 ,江西省遭受 10 0 a不遇洪涝灾害 ,庐山风景区内多处暴发泥石流。犁头尖北坡泥石流工程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 ,工程及保护对象安然无恙 ,达到了预期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16.
1995年8月15日,在暴雨的激发下,庐山芦林风景区犁头尖北坡东沟和西沟同时暴发山坡型泥石流。该泥石流由沟头崩塌转化而形成,具有来势凶猛,历时短暂,黏度高,容重大、冲淤强烈和破坏力强等特点,给山麓的公路、宾馆及庐山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东沟和西沟具有再次暴发泥石流的潜在危险。犁头尖东、西沟泥石流治理采用稳沟、固坡、排洪、拦挡和植树造林的综合防治方案,已建小型谷坊24座、挡土墙335.0m及由陡槽、涵洞、排洪沟等建筑物组成的排水系统,并完成了沟内和泥石流堆积物上的造林工作。1998年夏,江西省遭受100a不遇洪涝灾害,庐山风景区内多处暴发泥石流。犁头尖北坡泥石流工程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工程及保护对象安然无恙,达到了预期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十大孔兑水土流失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内蒙古伊克昭盟境内自南向北汇入黄河干流的 10条山洪沟 (蒙语称孔兑 ) ,流域形态相似 ,沟道比降大 ,上游有大面积砒砂岩出露 ,中游是库布齐沙漠 ,水土流失严重 ,泥沙颗粒粗 ,流量大于 15 0m3 /s时含沙量均在 10 0 0kg/m3 以上 ,暴雨洪水常造成泥流淤堵黄河 ,曾使黄河干流断流 ,危害严重。主要治理对策是 :上游丘陵沟壑区 ,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加强沟道坝系建设 ,拦蓄洪水泥沙 ;中游沙漠区 ,引洪入沙 ,既治沙又减少泥沙下泄 ;滩山结合区 ,大力开展引洪漫地 ,减少入黄泥沙。  相似文献   

18.
以2009年8月4日云南省东川蒋家沟暴发的一场泥石流汇入小江的过程为例,观测分析了泥石流汇入后小江泥沙悬移质输移特征变化。通过与2009年雨季测量的小江相关观测数据比较,发现泥石流汇入前、后,小江的悬移质含沙量由4.00kg/m3增大到25.78kg/m3。采用粒度特征分析的图解法分析了蒋家沟泥石流浆体、小江桥处小江悬移质泥沙和新田坝处小江悬移质泥沙的粒度特征参数,及泥石流汇入小江后的变化和粒度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结果表明,新田坝处的小江悬移质泥沙大部分来自于泥石流,造成了粒度平均值变小(最大值由7.460μm减小到7.097μm),但分选性有所提高,属于中等分选性。借助这些关系可以明显区分出挟沙水流和泥石流的浆体。  相似文献   

19.
舟曲县三眼峪沟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8月8日,舟曲县城北侧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暴发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给舟曲县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基于现场调查、勘测,从流域地质环境条件,该次泥石流形成及活动特征,固体松散物质储存及补给方式,沟道冲淤变化及县城防灾等分析入手,阐述了拦挡工程在三眼峪沟泥石流治理中的作用,提出了以拦为主,拦排结合的治理观点;对拦挡坝工程类型进行分析选择,提出了采用抗冲击力强的中、高拦挡坝治理该沟泥石流,以确保足够的拦砂库容和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依据各沟段泥砂补给及泥石流活动特征,分析拦挡坝构筑物形式及其功能和作用,系统部署了沟道拦挡坝工程。  相似文献   

20.
浑水沟流域的泥石流及其治理成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浑水沟是大盈江流域一条暴发频度最高、最典型、危害最大的粘性泥石流沟,治理前,年暴发泥石流50余次,每年向大盈江输送泥沙120~150万m~3,流域年侵蚀模数达50万t/km~2。流域内的水源条件和土质条件以及地形陡峻,为泥石流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经过综合整治,浑水沟内拦蓄泥沙400万m~3,稳定了大部分滑坡,使泥石流年暴发次数减少为3~4次,年输沙量减少为4.6万m~3。治理后的浑水沟,森林覆盖率已达78%,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人工林木材蓄积量达2.45万m~3,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