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汉中白猪是陕西省汉中市畜禽良种繁育中心(原汉中地区种猪场)历经30多年育种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猪新品种,于1982年通过国家鉴定验收,先后被列入《中国猪品种志》和《中国培育猪种志》,为陕西省重点保护品种。汉中白猪具有繁殖性能高、增重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好等特性,是优良的杂交母本。在0~8世代保种选育期间,严格  相似文献   

2.
汉中白猪,简称”汉白猪”,是由以原汉中地区种猪场为核心,汉台、南郑等六个国营猪场为骨干,利用汉江黑猪、巴克夏猪、苏白猪杂交选育而成。1951年开始,1982年9月经陕西省省级鉴定,达到了预定的选育目标。汉白猪被国家列入了《中国猪品种志》和《中国培育猪种志》。  相似文献   

3.
汉中白猪     
汉中白猪培育于陕西省汉中地区,属向脂型猪种.主要用苏白猪、巴克夏猪和汉江黑猪杂交培育而成。现有猪种多分布于汉中市、南郑县和城固县等地、汉中白猪适应性强、生长快、耐粗饲、嗣体品质好。该品种猪头中等大.面微凹,耳中等大小.向上向外伸展。背腰平直,腿臀较丰满,四肢健壮。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被毛全白。成年公猪体重210~220千克,体长145~165厘米;成年母猪体重145~190千克,体长140~150厘米。在每千克配合饲料含消化能12.98兆焦、粗蛋白质14%的营养条件下饲养,生长肥育猪体重20~90千克阶段,日增重520克,每千克增…  相似文献   

4.
汉中白猪是汉中市畜禽良种繁育中心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猪种,该猪种具有耐粗饲、繁殖性能高、抗逆性强、肉质优良等优良特性,但其腿臀不够丰满,瘦肉率不够高是该猪种的明显缺陷。目前有关影响汉中白猪瘦肉率主要因素的研究仍然比较少,而瘦肉率是一个重要育种指标和经济指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瘦肉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满足这一需求,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汉白猪的瘦肉率。本文从分子育种、饲粮营养水平、饲养方式、饲喂环境、出栏时间、杂种利用及新型添加剂研发使用等方面对影响汉中白猪瘦肉率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纳,以期为生产优质猪肉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5.
大白猪是英国用本地长耳猪与中国猪、罗马猪、逻罗猪杂交选育成的,中国猪起了决定性作用。一八五一年形成大约克夏猪,一八六八年改称大白猪,一八八五年最终育成。英国大白猪输入俄国后,经长期风土驯化,于一九二五年列为其国家品种,称为苏联大白猪。我国于一九五○年首批从苏联引入大白猪五十头,分配我省铁岭种畜场十头(二公八母)。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二年连续发生异  相似文献   

6.
沂蒙黑猪,原名莒南黑猪、沂南二茬猪、费县菊花顶等,1976年统一命名为沂蒙黑猪,中心产区为临沂市的沂水、沂南和日照市的莒县三县交界地区,主要分布于两市的沂南、沂水、费县、平邑、兰山、郯城、莒县、东港等县区.沂蒙黑猪自1986年以来,先后被列入《中国猪品种志》《中国猪种》《山东省畜禽品种志》《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  相似文献   

7.
李甲贵  李忠吉 《养猪》1991,(4):29-31
本试验为汉中白猪作母本,与杜洛克猪、大约克夏猪及长白猪的二元、三元杂交组合的重复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以及最佳组合的评定。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和部分生产应用的资料,充分证明汉中白猪不仅是良好的生产商品猪的猪源,而且与瘦肉型品种猪杂交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农业部组织全国有关农业院校、科研单位90余位专家开展了第1次全国性的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历时9年,于1986年出版了《中国猪品种志》,收录了我国48个地方品种资源,12个培育猪品种资源和6个引入猪品种资源。吉林花猪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老一辈育种人卢连本研究员等,以克米洛夫猪为父本与民猪母猪杂交选育而成的。吉林花猪作为培育品种资源收录为东北花猪吉花系,克米洛夫猪作为引入猪品种资源收录,民猪作为地方品种资源收录。  相似文献   

9.
中国猪育种的新范例——苏太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志廉 《养猪》2002,(1):27-28
1 前言育种的范围很广 ,从日常的选种选配、杂交利用、直到培育新的种群 (品系、品种 ) ,都是育种工作。本文主要论述狭义的育种工作 ,即培育新的种群。建国以来 ,国内在猪育种方面做过大量工作 ,五六十年代曾经“遍地开花”培育新品种 ,育成了哈白猪、上海白猪、新淮猪、汉中白猪、温州白猪等一批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大多以苏联大白猪为改良原种 ,以改良我国地方品种为目的 ,旨在增多优良种母猪数量 ;育种方法大多是外来品种与地方品种级进杂交两代 (新淮猪例外 ) ,然后横交固定。70年代开始培育瘦肉型猪 ,育成了以三江白猪和…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林云 《猪业科学》2012,29(10):120-122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农业部的领导和组织下,经过近8年的调查和编写,《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终于在2012年7月于北京正式对外发行。这本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编、由全国900多位有关专家、行政领导、一线畜牧生产者参与调查编写的专著,较好地总结和记述了我国地方猪品种、培育猪品种和引入猪品种在近30年来发生的数量、地域分布和性能的变化,使我们对我国的猪遗传资源情况有新的认识。现就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变化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吉林花猪,是1978年由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前身)选用克米洛夫猪作为父本,东北民猪(现称民猪)作母本杂交育成的地方猪种,育种群共有成年种猪1 449头,其中公猪211头,母猪1238头。吉林花猪被1986版《中国猪品种志》收录为东北花猪吉花系[1],被1992版《中国培育猪种》收录为吉林花猪[2],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主培育的12个地方优良培育猪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养猪大国,也是世界上猪品种和类型最多的国家。据《中国猪品种志》证载,共有猪种66个,其中地方原有品种48个、培育品种12个、引入品种6个。近10年来,由于养猪生产结构的变化,猪的品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就主要品种类型做一简单介绍。 一、引入猪品种。我国多次从国外引入生长快、瘦肉含量多的长白猪(兰德瑞斯)、大白猪(大约克夏)、杜洛克猪、皮特兰猪等优良品种,这些猪种的共同特点是: 1.体格大,体型匀称。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公斤,成年母猪体重230~250公斤。  相似文献   

13.
利用血清蛋白多态性探索江西地方猪种的系统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血清蛋白多态性探索江西地方猪种的系统分类罗明,林树茂,黄路生(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李玉谷(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江西地方猪种资源丰富。1964年江西农业厅等单位编写的江西地方畜禽品种志中,把地方猪种(包括赣州白猪)划分为13类型共47个猪...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辑】据农业部网站报道,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农业部组织遴选了2016年162个农业主导品种和95项主推技术,并于2016年2月26日推介发布。其中畜牧主导品种15个,引进猪种主要为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和巴克夏猪,培育猪主要为湘村黑猪、苏姜猪、松辽黑猪、晋汾白猪、江泉白猪配套系。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7月21日,陕西省果业局举办的“汉中猕猴桃产业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城固县召开。为了进一步促进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省果业局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刘占德教授、姚春潮教授、郁俊谊教授,以及西安市猕猴桃试验站,汉中市猕猴桃试验站,  相似文献   

16.
<正> 汉白猪是用苏大白、巴克夏和汉中本地猪杂交,经长期选育而成的新猪种。有关汉白猪参数的估测,我们自1975年至今,曾陆续作过一些研究,现将这些研究资料汇总整理,以供预测选择效果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培育猪种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利用从国外引入的猪种与地方猪种经系统地杂交育种工作而育成的品种. 1 哈尔滨白猪 简称哈白猪,是我国的第1个培育猪种,分布于黑龙江省南部和中部地区,特别是在哈尔滨市及其周围市(县)较多,属肉脂兼用型.近年来,通过对哈白猪肉用性能不断进行选育,使哈白猪的胴体瘦肉率、生长速度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郭传甲 《猪业科学》2008,25(10):104-105
山西马身猪原属华北型地方品种,1984年《中国猪品种志》编写组,将其归属为黄淮海黑猪品种,马身猪列入国家级保种。马身猪具有繁殖性能好、抗逆性强、肉质好等特点,但生长缓慢、单位增重耗料多。为探讨马身猪的种质特性,推动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在张龙志教授的带领下,于1957年开始进行了以马身猪为母本的杂交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略阳乌鸡是我国四大乌鸡品种之一,是在略阳县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下经长期风土驯化和人们长期精心选育饲养而形成的一个优良地方肉用型鸡种,主要分布在黑河流域的黑河镇、仙台坝、观音寺、两河口、硖口驿等镇。1982年、2011年先后两次被编入《陕西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9年被陕西省农业厅列入《陕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全省唯一受到保护的地方家禽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总数的i/3,据2011年最新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目前有地方猪种76个(还有已经审定的4个未收录),培育品种I8个,引入国外品种6个。为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加快推进地方猪种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