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小麦是和田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栽品种为“新冬20号”,但是该品种不耐盐碱,在盐碱地上种植产量较低。和田地区盐碱地面积在34万(667m2)左右,其中能种植的面积10万(667m2)左右。因此,2008年我们引进种植了耐盐碱小麦新品种“新冬26号”,2009年示范推广,整个生育期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一、河北省冬小麦主推品种区域布局建议 冬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在3500万亩左右。全省冬小麦生产按生态类型划分,一般可为冀中南、冀中北及黑龙港三大麦区。各麦区在品种应用上,主要依据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品种审定时划定的种植区域种植。近两年来,生产上年种植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品种主要有邯6172、石家庄8号、石新733、衡95观26、邯麦9号、衡4338、京冬8号、济麦20号、石4185、邯4564、中麦9号、藁优9409、冀5385等。根据近年来冬小麦品种表现及新审定品种情况,对各麦区品种布局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3.
宋杰  石晶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5):222-224
研究南疆地区的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对南疆地区生产结构调整以及玉米产业稳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及2007—2017年南疆地区各地州玉米种植面积、产量以及农业产值等相关数据测算各地州玉米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指数和资源禀赋系数,分析各地州的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动情况及资源禀赋差异.结果表明:南疆地区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分别以2011和2015年为界限缓慢增长,个别地区在近几年才具备效率比较优势;和田地区、克州地区、喀什地区在玉米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方面具备比较优势;南疆地区各地州玉米生产不具备综合比较优势,但巴州地区是南疆地区唯一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正增长的地区;克州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在玉米生产方面具备资源禀赋,而阿克苏地区、巴州地区优势产业并非为玉米产业.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开展了17个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试验,研究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产量构成,筛选出有较高推广和加工应用价值的优质强筋、中强筋品种,同时为河北省优质麦区划定提供依据。分析试验结果发现,参试品种的生育进程差异不大,均可在藁城区正常生长和成熟;产量方面以冀麦323最高,为603.12 kg/亩,其次是辐照6002,产量为601.81 kg/亩;冀麦323、辐照6002抽穗灌浆期冻害等级为轻度,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正> 晋麦33号是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一个耐早、抗逆、高产稳产的旱地新品种。我区从1988年开始对该品种进行试验、示范,1990年种植面积仅0.27万亩,1991年上升到55万亩,1992年计划推广70万亩。目前,晋麦33号已成为我区平川旱地当家品种,并逐步向东西小区发展,是旱地种植较为理想的品种。 1 晋麦33号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一批高抗条锈病的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危害我省小麦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爆发流行速度快,对产量影响大,常造成小麦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据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统计,1999~2002年我省条锈病已连续4年大发生,发病面积分别为1999年100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2000年700万亩、2001年900万亩,2002年全省发病面积超过1500万亩,造成10%左右的田块基本绝收,20%左右的田块产量损失在30%以上.目前在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中,无一不感染条锈病.近期召开的第五届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了川育16、川麦36、川农12号、川农17号等抗条锈病突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小麦新品种,以解决我省小麦生产严重缺乏抗锈病品种的突出问题.预计该4个新品种在秋播时可推广15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7.
皖麦38是涡阳县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1999年通过国家审定,是省农业厅重点推广的优质麦品种.该品种1999年在我县示范种植3.5万亩,平均亩产390kg,比全县小麦平均单产增产17.2%.2000年全县推广种植近10万亩,在迟播1个月并连遇冬春干旱的情况下,平均亩产仍达300kg以上,是适合我县高产栽培的较理想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8.
<正>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农业生产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甘肃省粮食产量连续增收,这不仅得益于科学规范的种植管理,还与选用优良作物品种有重要关系。甘肃省2015年主要推广春小麦品种有:酒春3号(2014年面积9.66万亩)、宁春39号(2014年面积7.8万亩)、陇春26号(2014年面积7.5万亩)、陇春23号(2014年面积6.55万亩)、陇辐2号(2014年面积5.25万亩)等。2015年主要推广玉米品种有豫玉22号(2014年面积225.97万亩)、先玉335(2014年面积148.52万亩)、沈单16号(2014年面积60.58万亩)、长城706(2014年面积50.78万亩)、金凯3号(2014年面积44.34万亩)等。2015年主要推广马铃薯品种有:陇薯3号(2014年面积  相似文献   

9.
<正>1小麦播种基础及特点1.1趁墒播种,播期集中。9月24日调查,0~20 cm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9.48%,20~40 cm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1.31%,墒情较适宜,全市抢墒播种面积接近95%。小麦播期相对集中,全市播期集中在10月8~13日,适时麦面积达到55万亩,占小麦总播种面积62万亩的88.7%。1.2品种优良,布局合理。小麦品种布局进一步优化,主推品种有石麦18号、石麦22号、济麦22、冀麦585、婴泊700、汶农14,占全市总播种  相似文献   

10.
"秀麦3号"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大麦新品种,其组合为"秀82-164/秀麦1号".该品种矮秆抗倒、强蘖多穗、品质较优,是一个稳产、高产、优质的大麦品种,199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1999年,湖州市推广种植"秀麦3号"大麦新品种2.92万hm2,占大麦面积的52.8%.  相似文献   

11.
豫花15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阳县处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 ,是一个农业大县 ,花生常年种植面积 2 5万亩左右 ,85 %以上属于麦垄套种。1999年我们开始引进豫花 15号 (原名 86 0 36 ) ,经过近 2年的示范种植 ,其丰产性和抗逆性均受到种植农户的好评。 2 0 0 1年在王杏兰、阳阿、包厂等乡 (镇 )推广面积 4 70亩 ,平均亩产 32 6kg。王杏兰乡刘杏兰村刘廷山种植 3.7亩 ,亩产达 382kg ,比相邻地块的海花 1号增产 2 0 .3%。阳阿乡延州村连片种植 36亩 ,平均亩产达 348.6kg。在2 0 0 1年参加新乡市花生品种对比试验的 7个品种中 ,该品种平均产量居第 1位 ,亩产 396kg …  相似文献   

12.
砂姜黑土是黄淮海平原主要的低产土壤类型之一,邢台市砂姜黑土面积约6万亩。研究筛选适宜该区域种植的小麦品种,为小麦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2013年在该区域种植表现好最的品种为山农17、衡观35,分别较济南17、济麦22增产11.77%、10.84%和8.29%、7.38%;适宜种植的强筋小麦品种为师栾02-1、济麦20和济南17。  相似文献   

13.
<正> 豫麦13号是我省继百农3217之后第二个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的高产稳产小麦良种。该品种历经1990年白粉病严重发病年,1991年暖冬涝年和1992年冷冬早年的考验,均表现增产稳产。一般亩产300—400公斤,较西安8号、豫麦2号等品种亩增产30—50公斤。在早、中茬地种植亦比豫麦17号、豫麦18号等春性品种增产。  相似文献   

14.
喀什地区棉花高密度种植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喀什地区是新疆主要植棉区,"九五"期间棉田面积基本稳定在18.67×104~20×104 hm2,占自治区棉田总面积的20%~30%,占该地区耕地面积的46%~48%,是当地的支柱产业.随着近年棉花价格的下滑,种植棉花的效益不断降低,为了使农民收入逐年有所提高,保持农业持续发展,从长远观点考虑,要逐步调整种植业结构;近期而言,对于当前棉花生产不能削弱,要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品质,科学的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依据上述思路,查阅已有科研成果,总结农一师12团、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以及和田地区策勒县高密度种植的丰产经验,2001年自治区在全疆开始推广高密度植棉技术.我们于2001年10月22~28日,对喀什地区高密度植棉实施情况作短暂考察,现简报结果.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国家投资8000万元支持南疆肉羊良繁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于近日下达新疆南疆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8000万元。据了解,此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州5个地州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南疆肉羊良种繁育水平,促进南疆肉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皖夏棉1号,是淮北市农技站在1979年以聊夏棉1号为基础材料,对变异单株经过系统选择于1982年育成的,经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而命名.1989年在淮北种植面积已达20余万亩.江苏、河南、山东、湖北等省也在扩种.是当前麦、棉两熟连作的较好的短季棉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 选育与推广晚播早熟、产量高而稳定的小麦品种,是夺取全年粮食均衡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沿河湾地及低洼易涝的地区更有重要意义.我省淮北地区小麦面积2000万亩左右,占全省麦田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中晚茬麦面积约占20%,即达400万亩左右,如遇旱涝灾害天气,晚麦面积更大.长期以来,晚麦产量低,收获迟,也不利于后茬及时整地播种,影响全年均衡增产.为适应生产上的需要,1981年我们从郑州741与杨麦2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宿育1号小麦新品种,在主要性状上  相似文献   

18.
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是江苏东台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80万亩左右。本试验对东台市场上的小麦新品种进行种植比较,综合评价其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筛选出了扬麦23、镇麦10号、扬麦25、扬辐麦4号、扬麦20和扬麦子16等作为主要推介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正> 1990年我县小麦收获面积59.6万亩,主要品种有豫麦11(原许06)、陕农7859、豫麦13(原郑州891)、郑州871、冀麦5418、西安8号、西安9号等。这些品种虽然高产,但对条锈、秆锈、白粉病程度不同的感病,加上越冬菌源量大(冬前调查白粉病病田率85.2%、病点率37.84%、病叶率1.1%已形成中心病团;锈病病田率21%、病点率4.7%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内黄县是小麦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90万亩。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内黄县种植和推广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郑麦366、新麦26、丰德存麦5号、郑麦7698这4个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高,适宜在内黄县种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