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苗分级法测定臭椿种子活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人工老化获得的不同活力梯度的臭椿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幼苗分级法测定臭椿种子活力的可行性作了初步探讨。在将臭椿幼苗分级的基础上,按照公式CiNi计算幼苗分级值。并在对各个活力指标与场圃发芽率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幼苗分级值与其他活力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幼苗分级值能准确地反映臭椿种子活力水平。它不仅与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生长量、电导率具有较强的直线相关性,而且与场圃发芽率的直线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认为:采用幼苗分级值预测臭椿种子活力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杉木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生理、生化途径对杉木三个种源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表明:发芽率、幼根平均长度、发芽指数、发芽高峰值、活力指数等生理发芽指标间紧密相关;在生化指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种子日平均发芽的率的波动呈规律性变化;电导率亦随种子活力的高低而波动。  相似文献   

3.
用发芽法测定种子活力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种子活力是指种子迅速而整齐发芽的潜力、生长潜力和生产潜力,是反映种子质量的重要标志。生产上有时出现种子发芽率高,但出苗不好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种子活力低的缘故。目前,生产上一般采用发芽法测定种子活力。发芽法测定种子活力的指标很多,本试验目的是探讨最适宜的种子活力指标。  相似文献   

4.
林木种子质量的评定通常是以净度、千粒重、含水率、发芽率等指标为依据的。然而,仅用以上指标表示种子的好坏是不完整也不深刻的,尤其是发芽率的测定结果不能全面反映种子的发芽速率及幼苗生长特性。因而,国外早在50年代初就提出了种子活力的概念。种子活力应包括种子的发芽速率、幼苗生长速率及种子对不良环境条件的忍受能力。种子活力是一个决定于基因型,而又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理特性。经过种子活力测  相似文献   

5.
柏木种子活力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柏木种子活力生化指标的测定,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主要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采种期、地形部位、球果大小和种子大小各批种子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数可表达种子迅速、整齐萌发的发芽潜力和幼苗生长势,是柏木种子较常规发芽率和其它各生理指标更可靠有效的质量指标。柏木种子生理成熟期较其球果形态成熟期提前10—20天,其后活力显著下降。不同坡位对种子活力影响显著,从坡下部到坡顶,活力显著下降。种子活力与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成显著负相关,后者同种子成熟度密切相关。种子4种内含物(蛋白质、还原糖、蔗糖和淀粉)对种子活力,千粒重和幼苗干重影响显著,其中还原糖含量与种子成熟度紧密相关。球果或种子越大,活力越高,二者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种子活力指标间的内在联系,指导种子活力测定工作,我们以香椿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各个指标间的相关性,建立了预测场圃发芽率的数学模型,并对各指标进行了通径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分别抽取不同活力水平的香椿种子,按照《林木种子检验方法》(GB2772—81)的规定做发芽试验,每日记载发芽情况,结束后按如下公式计算各指标:  相似文献   

7.
七叶树种子级别与种子活力及苗木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七叶树种子为实验材料,并分级别绘制了种子的吸水曲线、测定了种子活力指数;同时,把种子按不同级别温室播种,分别测定其幼苗的苗高、地径、水势及电导率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级别与种子活力有相关性,中粒种子活力最强,小粒种子活力最弱;种子级别与苗木品质也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大粒种子萌发苗品质最好,小粒种子萌发苗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8.
对巨伞钟报春、宽裂掌状报春、暗紫脆蒴报春和中甸灯台报春的种子进行了萌发试验,分别用20mg/L的ABT、NAA、IBA浸种,记录观察其发芽情况,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显示:经20mg/L的ABT浸泡后的巨伞钟报春和暗紫脆蒴报春的种子活力提高最显著,而经20 mg/L的NAA浸泡后的宽裂掌状报春和中甸灯台报春种子活力提高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用电导法测定山杏、沙棘种子活力的方法及其适用条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发芽率、电导率、发芽势、老化时间和活力指数的关联关系,并用活力指数、电导率为母序列对各指标的关联度进行排序。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活力指数以及活力指数与电导率、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的回归方程,从而找出了电导法测定山杏、沙棘种子活力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傅远志  阙月美 《林业科学》1991,27(2):160-162
种子活力研究工作目前已由简单的发芽生理指标深入到细胞器、酶及核酸代谢等研究中。Woodstock及傅家瑞等在论述种子活力及其生理生化基础时,都首先强调了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完整性及结构上的变化对活力的影响。至今,国内外已在花生、黑麦、意大利伞松,大豆,绿豆等种子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方面作了不同程度的报道。但这些研  相似文献   

11.
不同预处理对湿地松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对贮藏15个月的湿地松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对湿地松种子的活力影响不同。赤霉素(GA3)和聚乙二醇(PEG)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活力。用尿素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活力。而有机溶剂丙酮处理,对湿地松种子活力未见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加勒比松在广东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加勒比松在广东湛江地区引种,表现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苛,适应性强、速生,3个变种11年以前,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普遍达到年平均生长量1m,1cm,0.5m^3/亩的丰产林生长指标,表明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本文还对加勒比松3个变种的种子活力、形态特征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关于刺槐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种子活力有物量、生理、生化等方法,本文选用电导法、软X—射线法、TTC定量测定法、活力指数测定法对刺槐(Robiniapseu doacaciaL.)种子的活力进行了测定研究,认为:用TTC定量法测定刺槐种子活力,测定迅速、方法简便、容易掌握、结果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我国林木种子活力的概念与意义以及研究进程,指出了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提出了种子活力的测定以及提高林木的种子活力的措施,以期为林木种子活力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982年冬至1989年,我们开展了从种子阶段进行杉木速生早期预测技术及其生理生化基础的研究。在多年测试与种子活力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大田多点试验,正反验证结果,表示种子活力的幼苗重量与高生长关系密切,与六年生以上杉木生长相关程度达80~90%以上。高活力家系与对照相比,其生长优势达到10%左右。表明以种子活力状况预测杉木速生与否是可能的,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种子活力,据Woodstock(1965)认为,是指种子能否适应各种环境条件而迅速、整齐地萌发的能力。由于林木生产周期性长,因此,应用种子活力的大小来早期鉴定种子品质;预测种子在田间条件下生产能力,在国内外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本试验采用活力指数、发芽值等生理指标,对木麻黄嫁接种子园内30个家系及对照的自由授粉  相似文献   

17.
老化处理对喜树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老化处理时间下,喜树种子活力的变化。对影响喜树种子活力的10个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发芽速率系数,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以及幼苗鲜重,根长和苗高等在发芽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测定,分别对各个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从中选出反映种子活力的显著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关于刺槐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种子活力有物量,生理,生化等方法,本文选用电导法,软X-射线法,TTC定量测定法,活力指数测定法对刺槐种子的活力进行了测定研究,认为;用TTC定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认为;用TTC定量法测定刺槐种子活力,测定迅速,方法简便,容易掌握,结果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种子活力是指种子的健壮度,是由基因所决定而又为环境所改变的一种生理特性。种子成熟后,外界因子对其活力产生影响,改变活力水平。为了保护种子活力,需要弄清环境因子对种子活力的作用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制订防止种子活力下降及提高种子活力的措施,服务于生产实践。香椿是优良的用材和木本蔬菜树种,各地广为发展。研究香椿种子活力,不仅可以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对一串红种子进行处理,随着浓度变化,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芽干重等各项种子萌发指标均受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地能提高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