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第Ⅰ、Ⅱ报中〔1〕〔2〕对皂甙类及污染微生物作了分析 ,本文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因为挥发油成分是西洋参特有的香味成分。有关西洋参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报道的很少〔3〕,为了对西洋参加工中出现的青支与红支的质量评价 ,进一步阐明青支和红支西洋参是否能够利用 ,全面评价青支和红支西洋参 ,我们为此对西洋参加工中出现的青支与红支西洋参与正品西洋参进行了对比分析 ,将乙醚提取物经色谱一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试验材料正品西洋参、青支和红支西洋参由北京西洋参联合总公司 (怀柔 )提供。2 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西洋红参单体皂甙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 ,在清朝经法国传教士传入中国 ,所以称为西洋参。西洋参与中国人参为同科同属植物 ,所含化学成分不尽相同 ,所以药性有所差别。西洋参性凉 ,人参性温。由于西洋参没有人参有人服用后会出现鼻衄等副作用。所以近年来西洋参在我国的销售量猛增。市场上销售的西洋参加工产品比较单纯 ,主要是原皮西洋参及其饮片、西洋参袋泡茶等。由于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 ,产地主要加工成生晒参类销往中国及东南亚 ,很少有人进行加工产品的研究。人参加工成红参后 ,它的医疗保健作用如延缓衰老、抗癌、抗辐射等作用 ,都优于生晒…  相似文献   

3.
原皮西洋参加工技术和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新兴西洋参产业的发展,鲜参产品的加工问题,便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大问题。美、加西洋参产地,加工的主要品种且销量最大的是原皮西洋参,并为国际市场所公认,我国尚无这方面的加工技术经验,急需研究和掌握,为此,我们于1987年开展了原皮西洋参加工技术和工艺试验,同时进行了两批吨量生产,初步摸清和掌握了加工设施和技术工艺,加工制品符合国家标准,并达到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西洋参传统四种常用加工方式的工艺,对其加工工艺、外观形状、皂苷含量、多糖含量及出货率进行了比较研究,介绍了几种现代农业上先进的可应用于西洋参加工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前西洋参的加工品种主要是原皮西洋参。原皮西洋参有硬支、软支之分。近几年内市场畅销的品种主要是软支的,所以软支原皮西洋参的加工技术是生产科研单位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经多年的试验与生产,初步摸索出了适合于目前生产条件的软支原皮西洋参的加工技术,现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原皮西洋参、西洋红参、西洋烫参、西洋活性参的加工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影响西洋参加工质量的因素,对西洋参的贮藏保管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软支西洋参加工难度大,温湿度控制、排潮等技术要求比较严。以往在加工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大多凭经验观察西洋参的变化状况而定,至于在加工过程中西洋参的根重、根粗、根长如何变化,至今没有详细的报道。本试验着重观察西洋参在加工阶段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各种变化,为今后西洋参加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我国于1975年引种成功。近两年来,人参市场由于受内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疲软的现象,但西洋参市场却畅销不衰。西洋参与人参本是同属不同种的珍贵药用植物,西洋参性凉,人参性温,西洋参具有不同于人参的特殊功效。所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化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西洋参越来越重视。目光逐渐转移到西洋参上来。通过对我国南方地区的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进行的市场考察情况看:市场除有原皮西洋参外,西洋参制品也占有较大的市场,且被人们所接受。但究其渊源,南方市场的西洋参制品都是进口而来。就国内来讲:西洋参的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对于西洋参深层次加工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因此,我们围绕西洋参系列产品的开发,开始了洋参茶的研究工作。本文就其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前报对国产西洋参的外观质量、西洋参皂甙成分、西洋参农药残留量及有害元素等进行研究。氨基酸类成分也是西洋参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过去曾有人进行过一些分析研究,没有从质量标准方面进行比较。国产西洋参由于和原产地美国、加拿大气候条件和栽培方式等因素影响,其质量差异有多大,我们国产西洋参总氨基酸含量指标定为多少合适?这需要从实际分析得到的数据来决定。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西洋参加工新品种——西洋红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西洋参又名花旗参 ,为五加科植物(PanaxquiquefoliumL .)原产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在清朝康熙年间经法国传教士带入我国 ,经清太医研究其药性与人参不同。据《药性考》中记载 :“洋参性寒、甘苦、补阴退热 ,要制益元 ,扶正气”。《医学衷中参西录》则云 :“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 ,皆可以此代之。”说明了西洋参与人参药性不同。西洋参传入中国时 ,就是简单的加工品种生晒参类 ,一直延续至今。因为美国和加拿大人并不服用西洋参 ,所产西洋参主要销往中国及东南亚华人地区。由于鲜西洋参不能长途运…  相似文献   

11.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l)是一种名贵的药材,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等多种功效,很久以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盛誉,是医用良药和滋补佳品。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西洋参产区之一。多年来一直存在着生产发展缓慢,单位面积产量低,商品质量差和加工落  相似文献   

12.
青支与红支西洋参第Ⅰ报中研究结果表明,对总皂甙和Rb_1均有较大损失,青支总皂甙损失40.84%、Rb_1损失52.17%;红支总皂甙损失 37.25%、Rb_1损失47.83%。 青支西洋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干燥室的湿度大,温度低造成的,我们在实际加工中已看到了这种情况,据我们调查发现最严重的加工厂青支率可高达20%以上,不但降低了西洋参质量,也降低了经济效益。 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样品来看,产生青支的西洋参有以下3种情况:a 轻度青支:表面呈青色,韧皮部稍变青,木质部为黄白色,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加工前期温度偏低,排潮不及时,加工后期温度升高,排潮及时;b 中度青支:除表面变青色外,韧皮部和木质部全部变成青色,说明加工时,温度低、排潮不合理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人参研究》是目前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人参专业科技期刊。 《人参研究》主要报道人参、西洋参和长白山药用植物的栽培新技术、病虫害防治新力法、药理植化研究新成果、加工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等。 《人参研究》开设“栽培研究”、“药理研究”、“测定分析”、“加工技术”、“新产品介绍”。  相似文献   

14.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原产美国和加拿大。我国从1975年开始正式引种试验(7510 Ⅱ程),经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生产者共同努力,1980年引种试验成功。1988年卫生部正式批准作为新药,并于同年颁布了“西洋参”部标准(试行)[WS_2-10(B-10)-88]。我们与上海市药材公司神象参茸分公司、北京福斯特西洋参研究开发中心等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托,从1993年开始编写《西洋参加工产品分等质量标准》,于1997年6月8日在上海正式通过了国家审查,1998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实施。从此结束了西洋参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国产西洋参与进口西洋参等同入药。 我们在编制这个标准过程中,外观质量标准项下规定了青支、红支西洋参不准有,香气也作为分等的依据之一(浓郁、浓、  相似文献   

15.
活性西洋参含片是我们最新研制出的一种新药.它以西洋参为主要原料辅以新型辅料加工而成,具有补肺降火,营胃生津,增强免疫,保护心脏等多种功效.目前公认,西洋参皂甙是西洋参的主要生理活性成份;因此,对活性西洋参含片中皂甙的测定是制定其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人参皂甙的定量方法有许多种,但本含片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物质,用传统的分离方法又难于将这些水溶性物质彻底除去.为此,参考有关文献,研究出了树脂柱分离,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测定活性西洋参含片中总皂甙的方法,并应用此法对含片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部分一、仪器、试剂与样品分光光度计:751型,上海分析仪器厂吸附树脂:D101型,天津制胶厂西洋参总皂甙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与生物制品检定所香草醛:长春化学试剂厂,分析纯高氯酸:天津东方化工厂,分析纯活性西洋参含片:本课题组试制,批号920806,920807,920808二、供试溶液的制备1、西洋参皂甙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西洋参总皂甙对照品5mg,精密称  相似文献   

16.
西洋参由于硬度较大 ,直接应用很不方便 ,往往要加工成西洋参片或西洋参粉来应用。西洋参粗粉可制成袋泡茶 ,西洋参细粉可制成胶囊剂直接口服。西洋参片、西洋参袋泡茶的质量标准除理化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1735 6 3及GB/T 1735 6 5— 1998规定 ,西洋参胶囊必须符合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一部附录胶囊剂的有关规定外 ,卫生学检验必须亦符合标准规定 ,才能安全可靠和 2年保质期内不会发生质变。西洋参初加工方法都是采用水冲洗烘干的方法 ,而西洋参的烘干方法与生晒人参又所不同 ,人参烘干温度一般是 40~5 0℃直接烘干 ;而西洋参…  相似文献   

17.
1992年7月9日,我国西洋参栽培种植已推广到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一个西洋参栽培种植、加工、制药、科研等门类较为齐全的新兴产业,在我国初步形成。我国1980年引种试栽西洋参获得成功,结束了西洋参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之后,经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又成功地研究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的西洋参栽培技术。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不到10年时间,栽培技术就在北京、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东、安徽、浙江、福建、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部分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相同人参、西洋参样品分别采用2015版药典人参、西洋参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差异变化,分析研究导致结果的差异原因。结论:相同人参、西洋参样品分别采用2015版药典人参、西洋参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的人参皂苷Rb1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供试品制备方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西洋红参加工产品分等质量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洋参(Panax quiquenfolium L.)原产美国和加拿大,经法国传教士传入中国,所以为西洋参或广东人参(因从广东进口)。西洋参传入我国时,是以生晒参的形式传入这种古老的简易加工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分析鉴别中药材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红参的方法,采用热重-微分热重(TG-DTG)和差热分析(DTA)对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红参进行热分析研究。方法以α-Al2O3为参照物,N2为气氛的条件下,升温速率为10℃·min^-1,温度范围为30~600℃,进行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红参的热分析图谱的比较鉴别。结果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红参的TG-DTG和DTA图谱分别存在差异,其中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红参的DTG曲线分别存在三个不同大小和位置的峰,而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的DTA曲线分别存在两个不同大小和位置的放热峰,红参的DTA曲线较为平缓,不存在明显的峰型。结论实验证明热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样品用量少、数据曲线识别率高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快速鉴别人参、西洋参、三七和红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