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县域处在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联结点,是三化统筹战略的重要平台,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程度。吉林省自县域突破战略和扩权强县改革以来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较快。但仍存在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发展质量和综合承载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优以及城镇建设规模不大等问题。应从政策落实、工业带动、县城突破、扶持民营经济以及加强生态建设等方面推进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 ,不能拔苗助长 ;重点应放在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的建设上 ;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重点不能是一个固定模式 ;加快城镇化进程还必须改革城市户籍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对于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基于“业、人、地、钱”的分析框架,认为当前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三产融合不到位、县域欠发达地区人口萎缩、人口老龄化、土地城镇化率与人口城镇化率不匹配、县域财政资金与固定资产投资利用与管理仍存在优化空间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成因并探索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40-241
农村城镇化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必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区域经济的地域特征决定了实施农村城镇化的可行模式,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必须从农业大省实际出发,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陈桂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52-18354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北省77个县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聚类。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分为3类,这3类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悬殊;这种差异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条件、交通条件和政策因素等方面所导致的;湖北县域城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决定了县域城镇化战略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城镇化对安徽省县城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实验区之一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党中央对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分析了重庆市各县域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回归分析得出,县域经济发展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各县域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重庆市近半数就业人口仍以农业为生;县域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也较薄弱。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推进重庆市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加快重庆市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落实乡村振兴计划,加快城镇化发展,以通化市县域为例,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通化市县域城镇化发展情况,分析了通化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通化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对县域城镇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科技的创新以及人员管理能力的培养,完善相关的制度,改革财税体制,完善生态保护,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坚持“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玉米生产县域尺度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应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吉林省玉米生产县域尺度比较优势进行了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生产不同县域之间综合比较优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吉林省应当引导各县域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进行玉米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玉米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生产,以充分发挥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陕南新型城镇化水平县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型城镇化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测度陕南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以陕南28个县(区)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线性加权求和法。算出了各县(区) 在人口城镇化、土地利用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活城镇化和综合城镇化水平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发现各县(区)之间 城镇化水平相差很大,按综合城镇化水平得分可将陕南28个县(区)分为4个层次,进而按不同层次对陕南城镇化水平县域差异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吴静  孙金金 《湖北农业科学》2016,(11):2975-2979
通过动态耦合模型对吉林省2005—2010年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0年中,吉林省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现"S"曲线变化,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状况呈现出协调态势。促进吉林省城市有序地发展,应做好土地的有效利用,对城市发展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近50年的降水与空气湿度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以长岭为例)1953—2001年实测降水和空气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年空气相对湿度和季节相对湿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是夏、秋季下降趋势更加显著。20世纪90年代是最干旱的10年.降水较50年代减少了113.4mm,减少率达21.0%;较49年的平均值低38.0mm.减少率为8.3%。降水变率呈明显增大趋势,表明降水稳定性降低,干旱与洪涝灾害更加频繁。气候温暖化与干旱化呈同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把旅游当作提高生活质量和丰富业余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吉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气息浓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使得吉林省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吉林省旅游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吉林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统筹,是城乡区域的统筹,亦是工农产业的协调,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对工业和农业的财政扶持及金融扶持力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文化体育事业及投资所有制结构,也包括农业的行业特性及农村的区域属性等因素。运用吉林省1978—2009年统计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影响"三化"的因素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投资中的城乡比例和银行贷款中的工农比例对"三化"统筹发展有显著的负影响,据此提出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注重对农村教育资源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玉米秸秆饲料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吉林省玉米秸秆基本概况出发介绍了吉林省畜牧产业生产秸秆利用;畜牧产业转化;秸秆饲料技术研发概况。提出了秸秆利用率低;资金投入不足;秸秆饲料研发单一;玉米秸秆营养调控;秸秆研究与推广问题。专用青贮饲料作物种植;加快吉林省秸秆饲料技术推广;资金短缺问题;研发多种畜禽动物饲料技术;建立秸秆回收利用的良好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作为我国玉米之乡,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玉米资源优势显著。发展玉米深加工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它已经向着工业原料迈进,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产业格局也基本形成,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但是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较快,但在土地、环境、社会管理与治安、城镇规划、社会保障、户籍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积极、稳妥、扎实地推进吉林省农村城镇化,需要以加快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依法解决城镇化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吉林省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已经成为拉动吉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从整体来看,吉林省民营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吉林省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吉林省内各地多年采集,积累的尺蛾科昆虫标本进行了分类,整理和鉴定,并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初步整理出吉林省尺蛾科昆虫名录,共91个属,143种。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利用资源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选择不同的秸秆资源评价指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3种主要农作物秸秆的可利用资源量为3 113.37万t,秸秆总量表现为一高两低,即玉米比重大,水稻和大豆比重小;空间分布呈现两高一低的特征,即中西部高,东部低。依据吉林省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将吉林省秸秆资源划分为富集区、相对富集区、一般区、贫乏区,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