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和掌握2013年广西蔗区甘蔗中期生长情况,于2013年9月9日至9月11日对百色、崇左、来宾3个主要蔗区进行调查。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表明:2013年广西甘蔗中期长势总体情况与2012年相当,综合3个蔗区数据,新植蔗有效茎数增加了2955株/hm2,宿根蔗有效茎数与2012年基本持平;新植蔗平均株高降低了7cm,宿根蔗平均株高增加了24cm;新植蔗茎径平均增加0.06cm,宿根蔗茎径平均减少0.0lcm;螟害枯心率和黑穗病自然发病率均略少于往年。2013/2014年榨季全区甘蔗产量预计与上榨季基本持平。针对调查结果,建议应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加强现代甘蔗种植技术培训,加强糖业相关管理部门对恶劣天气的应对措施。同时,要积极调整甘蔗品种种植结构,扩大桂糖系列优良甘蔗品种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
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是对甘蔗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的一种测试,有利于全面了解甘蔗品种的各方面表现,为甘蔗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和鉴定(认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2年(二新一宿)5个地点的区域试验,对5个甘蔗新品种种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甘蔗新品种中闽糖96-1409,LCP85-384。闽糖93-730,福农93-1103等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蔗糖分较高、适应性较广的特点,蔗茎产量均比ROC16增产,与ROC10增产或基本平产,适宜于福建蔗区示范推广。LCP88-1762蔗茎产量比ROC16。ROC10均有一定程度减产,适应性一般,宿根性较差,不适宜在福建蔗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针对上思县2008年初发生的长时间低温阴雨灾害对当地蔗糖分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时甘蔗栽培、管理及甘蔗砍收的安排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相应减灾措施和建议,以供当地甘蔗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4.
气象因子对广西新植蔗和宿根蔗茎伸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0-2011年广西4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的甘蔗旬茎伸长量和气象资料, 分析宿根蔗和新植蔗在气象因子影响下茎伸长的差异。结果表明, 新植蔗和宿根蔗茎生长具有明显差异, 新植蔗茎伸长期茎高明显大于宿根蔗, 进入茎生长期时的茎高本底值较小, 茎总伸长量较大但其伸长期较短。多数气象因子与新植蔗、宿根蔗旬茎伸长量极显著相关(P<0.05), 且对新植蔗的影响大于宿根蔗。对新植蔗、宿根蔗茎伸长起直接正作用的主要因子均为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最高气温, 起直接负作用的主要因子为平均气温、气压, 积温、降雨量则通过其他气象因子起明显的间接作用。旬茎伸长量对降雨量存在较明显的滞后性, 新植蔗滞后期多为2旬, 宿根蔗多为1旬, 新植蔗对日照时数的响应也存在滞后现象, 两者对温度类气象因子及相对湿度均无滞后。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获悉,当前全区甘蔗生长已进入伸长期,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甘蔗螟虫、甘蔗蓟马、蔗龟等,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虫害发生流行,该站要求各植保部门要切实做好病虫监测预报和防控指导工作。一、甘蔗病虫发生动态及预报甘蔗螟虫:第一代甘蔗螟虫经过防治后,田间仍有一定残虫量。龙州、兴宾、博白等地新植蔗平均枯心率1.05%1.71%,田间残虫量平均10.4头/亩1.71%,田间残虫量平均10.4头/亩42头/亩,宁明、龙州、博白等地宿根蔗平均枯心率4.6%42头/亩,宁明、龙州、博白等地宿根蔗平均枯心率4.6%15.02%,  相似文献   

6.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生产及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蔗是利用茎芽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多年种植后易受病源物的反复侵染而感染花叶病、宿根矮化病等顽固病害,造成蔗茎节间短小,单产低.并逐年每况愈下,经济效益也比种植健康种苗低许多。经过广西甘蔗研究所多年的试验研究.种植脱毒健康种苗一般比感病种苗增产幅度达20%~40%.商品蔗茎的市场单价相对高15%以上.种植健康种苗将成为未来甘蔗生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宿根蔗的开垄松蔸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根蔗发株多少与宿根蔗栽培技术有直接的关系。本文着重从选择宿根性良好的品种、贯彻“四早”的宿根管理原则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宿根蔗的开垄松蔸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和花叶病(sugarcane mosaic disease,SMD)是引起果蔗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其有效的防治方法是种植果蔗健康种苗。为评价果蔗健康种苗的田间效果,笔者进行果蔗健康种苗与其普通种茎苗新植田间比较试验,并应用分子检测技术对种苗甘蔗宿根矮化病菌和甘蔗花叶病病原病毒(甘蔗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及甘蔗线条花叶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果蔗健康种苗较其普通种茎苗蔗茎产量增产23.85%,甘蔗蔗糖分提高0.36个百分点;茎长增长20.6 cm、节间增长2.47 cm、单茎重增重0.65 kg;萌芽快,萌芽率提高24.6个百分点,分蘖率提高18.4个百分点,但两者的有效茎数差异不明显。健康种苗未检测出甘蔗宿根矮化病菌及甘蔗花叶病毒、高粱花叶病毒、甘蔗线条花叶病毒。研究表明,果蔗健康种苗具有显著的增产提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669-5677
为了更好地利用甘蔗野生种蔗茅(Erianthus fulvus Ness.)的抗逆相关基因,并为转基因甘蔗抗逆育种提供可靠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的方法在蔗茅野生种‘蔗茅99-2’中克隆到一个干旱诱导表达基因,并命名为FfNAC (GenBank登录号:MT49979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fNAC基因ORF长度为765 bp,共编码254个氨基酸,具有一个保守的NAM结构域。编码的蛋白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没有信号肽,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没有跨膜结构。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蔗茅干旱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和转基因甘蔗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云蔗89-351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优良甘蔗新品种。中大茎、中熟高糖、生势强、拔节早、蔗茎均匀粗壮直立、有效茎90000株/hm^2左右。该品种通过各试验阶段表明:平均单产102.9t/hm^2,比对照ROC 10增产17%,比桂糖11号增产13.2%;甘蔗平均含糖分14.45%,比对照ROC 10高0.12个百分点。比桂糖11号高0.15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15t/hm^2,比对照ROC 10增糖16.3%,比桂糖11号增糖13.6%。该品种适宜于各种类型土壤条件种植,适应性较广。该品种于2005年3月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甘蔗栽培用种量大,合理用种是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探讨了能糖兼用型甘蔗新品系黔糖06/156和黔糖06/212的栽培用种量。结果表明:黔糖06/156用种9.0~10.5t/hm2处理,产量达125.98~127.61t/hm2,比对照增产9.11%~10.52%,增收节支7212~9090元/hm2;黔糖06/212用种9.0t/hm2处理,产量达137.38t/hm2,增产8.94%,增收节支8562元/hm2。该研究结果对两个品系合理用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施振方 《种子》1998,(5):48-49
选择粗细均匀,去掉蔗梢顶端发育未完全,组织过于幼嫩以及蔗茎中处于地表以下的部分后为12个芽数的无病害蔗茎,按全息生物学理论,将每根蔗茎3芽分,即为上、中、下3个不同的全息元,又将每个全息元蔗茎平分成双芽苗。种植后,来自上部全息元蔗茎的生物学性状最好,产量最高,其次是来自中部全息元蔗茎的,最差的为来自下部全息元蔗茎。上述结果完全符合生物全息现象,表明在甘蔗种植中应用全息对应关系定城选种,在后代中能加强期望性状,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13.
在产业扶持政策的带动下,广西来宾市在绿色双高糖料蔗生产技术上作了许多有益探索,在经营体制上推行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在农技推广机制上实行市县乡村(互助组)四级体系等,但蔗糖产业基础薄弱的现实状况限制了甘蔗产业的持续和快速发展,导致绿色双高糖料蔗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效果不够理想。分析广西来宾市绿色双高糖料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改良机耕方式、繁育推广优良新品种、科学施肥与土壤培肥、加快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推进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在全国相似蔗区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发挥糖料蔗增产潜力,这对促进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属中亚热带蔗区,常年种植甘蔗近10万亩。广大蔗农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蔗地经济效益,习惯在蔗行间套种大豆、玉米,洋芋等作物。但是,等行距植蔗,玉米、大豆前期比甘蔗生长快,长势旺,对甘蔗有一定荫蔽影响,严重影响蔗苗生长、分蘖.特别是玉米株高叶形松散,成熱迟对甘蔗中期拔节伸长影响更大。甘蔗苗期氮肥用量大,造成黄豆早期徒长,空荚率高。结果,间种作物的增产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我们为了改善蔗地通风透光条件,利用蔗地前期裸露的空间优势,自1982年以来,对蔗地合理间套种的增产增益效果进行了研究。将甘蔗1米等行改为宽窄行(宽行133厘米、窄行67厘米)种植,在宽行套种经济价值高的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1月份以来,广西出现先暖后冷的天气,2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偏少,3月份大部分蔗区连续低温阴雨,导致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期相对常年延后。预计2014年广西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全年发生防控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峨山县旱坡地抗旱甘蔗品种(系)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适宜山地甘蔗栽培的抗旱优良品种,解决山地甘蔗发展因干旱胁迫而面临着单产和糖分不高等问题,在云南省峨山县旱坡地实际栽培条件下,开展6个抗旱甘蔗品种(系)的种植比较试验研究,并采用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2个主要指标对甘蔗品种的抗旱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德蔗03/83’、‘高海拔一号’和‘云蔗03/103’的抗旱性能较好(高产和高糖),3个品种的蔗茎产量依次为97.80、83.05、72.40 t/hm2,分别为对照种产量(‘新台糖22号’,88.16 t/hm2)的110.93%、94.20%、82.11%,蔗糖产量分别为11.01、11.30、10.58 t/hm2,比对照种的蔗糖产量(9.95 t/hm2)分别增产10.65%、13.57%、6.33%。因此,‘德蔗03/83’、‘高海拔一号’和‘云蔗03/103’可初步作为山地甘蔗的抗旱优良品种,其宿根性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蔗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蔗行间种大豆、花生面积逐年扩大,1982年全区30万亩蔗地(其中宿根蔗12万亩),间种面积达23万多亩(其中冬春植蔗间种大豆13.7万亩、花生3万亩;宿根蔗间种大豆5.4万亩、花生1万亩),鲜苗压青(不收豆)1,224亩。历史不习惯间种的东莞县间种花生的面积也逐年增多,闯开了大……  相似文献   

18.
选用本地珍珠豆型品种和黔花生四号,进行露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品种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99%,黔花生四号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35.82%。  相似文献   

19.
在崇左蔗区对引进的甘蔗新品种桂糖 52 号、桂糖 55 号和桂糖 58 号进行 1 年新植 1 年宿根引种试验,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这 3 个品种在崇左蔗区的农艺性状和生态适应性情况,结果表明,桂糖 52 号、桂糖 55 号和桂糖 58 号具有蔗产量高、蔗糖分高、宿根性强、黑穗病抗性好等优点;桂糖 52 号蔗产量、蔗糖分和模糊综合评价值均排在所有参试品种的第 1 位,其次分别是桂糖 58 号和桂糖 55 号,3 个品种均优于对照新台糖 22 号;桂糖 55 号和桂糖 58 号抗倒伏性中等。这 3 个甘蔗 新品种适合在崇左蔗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7个蔗茅野生种及其后代材料苗期耐寒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个蔗茅野生种及其与甘蔗杂交的3个后代材料[滇蔗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苗期进行低温(3℃)胁迫,测定与耐寒性相关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通过极点排序法计算得到电导率,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09、0.194、0.148、0.133、0.108、0.183、0.124,其中可溶性糖与叶绿素含量的权重系数最大,说明这两项生理指标对甘蔗耐寒性影响较大;(2)在低温(3℃)胁迫下,10个供试材料的耐寒性强弱为蔗茅99-3>蔗茅99-2>蔗茅Ⅱ91-2>蔗茅99-4>蔗茅99-1>蔗茅90-29>蔗茅Ⅰ91-8>滇蔗04-14>滇蔗01-58>滇蔗02-39,表明蔗茅野生种的耐寒性均强于滇蔗品种(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