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SWOT分析的漾濞县核桃专业合作社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漾濞核桃专业合作社实际情况,客观分析了漾濞核桃专业合作社自身具有的核桃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发展规模小,发展不平衡和合作社内缺乏专业化烘烤技术这些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在外部条件方面:有政府精准扶贫的社会契机、国内外发展休闲生态农业的良好态势和农业部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等有利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合作社精深加工业务少和缺乏统一烘烤标准,有机核桃品牌竞争力弱带来的一些国际、国内市场的威胁和挑战。据此,从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4个方面为漾濞核桃专业合作社提出战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305-307
为了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委、区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与部署,2013—2017年,全区集中力量发展蔬菜产业和大鲵产业。本文从基地规模与布局、加工能力与流通渠道2个方面阐述武陵源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从自然资源、区位优势、政策环境、生态环境、旅游市场、消费市场、经济效益等角度进行SWOT模型分析,提出武陵源区蔬菜产业发展应走生态循环型和旅游休闲型生产、特色品牌型管理与加工、直销型和电子商务型销售的蔬菜产业体系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毕节试验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SWOT分析法对毕节试验区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节试验区食用菌产业具有生产条件优越,野生种源丰富,品质优良且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但其市场占有量小,生产技术标准化程度低且精深加工不足;其在面临国内市场广阔、交通发达及政策支持等契机的同时也面临安全要求不断提高、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生产与生态矛盾尖锐等诸多挑战。在此基础上,从鼓励壮大产业规模、加大母种和原种研发、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商品化处理、注重菌渣循环利用和建立地方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毕节试验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胡艳生  胡兰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51-17353
板栗产业是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农业特色农业。通过对湖北省罗田县板栗产业布局、产业基地、产业管理和产业品牌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该县板栗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该县板栗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SWOT模型分析了玉溪香精香料产业集群构建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大方面,得出玉溪建设滇中产业区市场型香精香料“集聚带”,打造“互联网+香精香料”全产业链的“S-O”战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资源禀赋专业化+电商物流园区共享”集群产业模式和具有玉溪特色的市场驱动下“互联网+香精香料产业”关联发展模式,两大模式共同组成玉溪香精香料产业持续性发展集聚发展体系,为未来香精香料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黑龙江省乳业发展与战略选择.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乳业在奶源、产业基础、宏观政策和技术整合方面具有优势,农村地区乳品消费需求的增长、"禁鲜令"的废止和"三聚氰胺"事件也为黑龙江省乳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由于现有的奶源利用效率较低、技术设备水平不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产业整合缓慢和人才外流等问题,黑...  相似文献   

7.
在苹果适生区西移北扩的背景下,位于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交叉地带的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迎来了苹果产业发展的春天,苹果产业已被定位为榆林四大主导产业之一,预计2025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为了促进区域苹果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采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性的分析了区域山地苹果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威胁与机遇。基于SWOT分析和综合分析,提出了榆林苹果产业发展SO策略、ST战略、WO战略和WT战略,提出了重点发展南部丘陵区与探索北部风沙区、适度扩大栽培规模与重点提升品质、品系以富士系为主与多品系为辅、市场以北方市场为主与南方及海外为辅、消费者以中青年为主与儿童老年为辅等产业发展定位,以期为榆林市山地苹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福山区樱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桃是福山农业主导产业,是福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福山樱桃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优势,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利用SWOT分析法对福山樱桃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市场需求导向战略、名优品牌战略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三大战略,为福山樱桃产业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对外直接投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使得"走出去"成为我国企业战略扩张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新兴的非洲市场为例,通过从投资数量、规模、领域、行业、方式等方面考察了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现状,采用了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企业在非投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目标、地区和产业、方式等方面提出我国企业在非洲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房山区柿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市房山区柿子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柿果已成为北京特色果品之一,但近几年产量呈现萎缩趋势.针对房山区柿子产业的现状与问题,运用SWOT法,分析柿子产业在环境、品牌、政策、新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和机会,以及产业面临消费量小、成本高、规模小、流通渠道不健全等方面的劣势和潜在威胁.建议从保品牌、降成本、促消费、畅渠道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与挖掘,充分发挥杠杆效应、转换效应与抑制效应,用优势撬起外部机会,降低劣势和威胁带来的损失,助推房山区柿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板栗人工采收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对板栗机械振动采收装备的设计提供参数支持.针对3棵板栗树,通过单偏心式振动电机激振树干对板栗树各分枝上加速度响应以及落果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棵树树干和各果枝测点处的合加速度均与激振频率呈二次曲线增长关系,激振频率的增加有利于板栗树各果枝振动响应的增强;但受距激励点的距...  相似文献   

12.
栗瘿蜂是一种专门危害板栗的害虫,对板栗的生长影响较大,甚至造成部分地区出现绝收情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栗瘿蜂对板栗的芽危害较大,通常在芽内取食,限制芽的生长,同时在初期阶段不容易被发现。近年来栗瘿蜂灾害呈现出严重的趋势,不仅影响板栗的产量,还造成其品质降低,因此应加强重视力度,针对栗瘿蜂发生规律进行针对性防治,以促使我国板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林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虫口密度随板栗林龄的递增而逐渐上升.间种了农作物的板栗林的栗瘿蜂虫口密度较低.在任何虫口密度下,栗瘿蜂在林间均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大.栗瘿蜂虫口密度在单株树树冠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在内外层或上下层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双对角线、单对角线、平行线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均可作为栗瘿蜂虫口数量的调查方法.采用Iwao方法求出了最适抽样数和列出了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14.
以6个板栗品种的雄花序为试验材料,从花粉形态、发芽率和贮藏时间3个方面研究了板栗花粉的发育.结果表明,板栗花粉呈椭圆形,短轴平均长12.12μm,长轴平均长17.6μm;板栗花粉在10%蔗糖培养基中培养,发芽效果较好,加入0.1%硼酸或0.1%磷酸二氢钾,均对花粉发芽和花粉管伸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但两者同时加入,则有明显抑制作用;在25~35℃之间培养,板栗花粉发芽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5℃时,广西油栗花粉发芽率最高,达到47.11%,陀栗为39.92%;阳山油栗花粉在5℃低温下贮藏,发芽率随贮藏时间延长而提高,贮藏20 d时,发芽率达到最高,之后又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荸荠压缩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荸荠的力学性能参数及对荸荠破坏极限的影响,以荸荠的品种、压缩速率及压缩部位为试验因素,对荸荠进行正交压缩试验。通过分析其对应的力-位移曲线所得到相应的破坏极限Fb、破坏能Ub等参数的试验,得出结果表明,在相同变形的情况下,荸荠轴向所承受的载荷大于径向载荷。方差分析发现,荸荠品种、压缩部位以及荸荠品种和压缩部位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破坏极限影响极显著,压缩速率对破坏极限影响显著,而荸荠品种与压缩速率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破坏极限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荸荠的生长环境特殊,收获仍旧采用传统手工挖掘,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挖净,而薯类收获机械又难以适应水田荸荠的收获,通过对荸荠生长地的土壤成分分析,基于土壤液化原理,搭建了小型实验平台,对荸荠挖掘机理进行了试验模拟。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水田作物荸荠机械挖掘、筛分的流程,并对挖掘原理进行了实验探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获得了影响荸荠收获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利用土壤液化原理可以使砂壤土液化,为该原理用于荸荠采收提供依据,为荸荠挖掘机样机的试制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RAPD法研究孝感荸荠和野生荸荠的遗传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姣  李建华  盛继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551-20553
[目的]采用RAPD法研究孝感荸荠和野生荸荠的遗传差异性。[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地方栽培种孝感荸荠、野生荸荠、蒲草和扁杆藨草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遗传差异性分析。[结果]共筛选出841、842、807和840 4个随机引物,其中841随机引物的扩增产物多态性明显,获得清晰、重复性好的条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栽培荸荠与野生荸荠的亲缘性相对于蒲草与扁杆藨草而言较近。[结论]为培植优质荸荠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板栗果实生长与子房主要营养物质积累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板栗果实生长与子房主要营养物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常栗总苞和坚果直径增长呈“双S”曲线,空苞栗总苞直径在花后65d以前与正常栗没有明显差异,从花后65d起一直比正常栗低;空苞栗坚果直径在花后25d即开始比正常栗低,花后45d后其增长停滞。空苞栗子房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在花后45d后开始下降或继续处于状态,而此时正常栗子房中主要营养物质呈上升趋势或稳定在高水平上,反映了幼胚发育期  相似文献   

19.
栗疫病菌对板栗几丁质酶活性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实生苗和嫁接苗 (怀黄 )为试材 ,研究了栗疫病菌 (Cryphonectriaparasitica)菌块、CFE、ME等对板栗几丁质酶的诱导 ,测定了几丁质酶活性、比活性 ,并对其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 ,菌块对板栗几丁质酶总活性、比活性的诱导效果最佳 ;接种后 35~ 4 0 h几丁质酶活性持续上升并达到高峰 ,之后开始下降。能够同时检测到板栗几丁质酶的内切酶和外切酶 ,以内切酶活性稍高。初步确定板栗几丁质酶的分子质量为 6 0 ku  相似文献   

20.
邢台板栗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力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16-5717
采用化学分析法,分析了邢台板栗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邢台板栗所含的营养成分丰富,品质与“京东板栗”相当,好于山东板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