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维福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7,(5):52-53
记者:高教授,你是怎么接触到“保护性耕作”。并把这项技术率先介绍到国内的?
高焕文:我是1981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接触到保护性耕作的。当时看到美国人在坡地上种作物,没有像国内流行的修梯田。感到很奇怪,他们不怕水土流失吗?询问才知道,原来这叫“免耕法”,就是用秸秆覆盖来控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保证播种后地表用不低于30%的作物秸秆、残茬粉碎覆盖,或保留高留茬秸秆30%以上及作物残留物覆盖率不低于30%的耕作技术。它可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能明显提高旱 相似文献
3.
4.
5.
阐述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试验示范与辐射推广相结合的方向,研究因地制宜,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模式,论证推广实施机械化半机械化并举的益处。 相似文献
6.
7.
米国东 《新农村(黑龙江)》2014,(22):207-207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随着政策和投入上支持力度的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已被国家确定为北方旱作农业省区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技术。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一、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取消了铧式犁的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和营造机能,是机械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转变。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抑制沙尘暴最重要的手段。1.土壤水分的增加:作物生长全靠肥和水,旱地作物所需水分基本来自天然降雨,但供给作物的有效耗水仅占降雨… 相似文献
9.
一、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残茬、秸秆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改善作物的生长的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二、保护性耕作原理耕作的目的是为了作物 相似文献
10.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现有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变革的重点是取消现有广泛应用的铧式犁翻耕和播前精耕细作整地处理种床的耕作习惯。主要采用免耕、少耕、深松土壤、秸秆还回等方法,利用作物残茬和秸秆覆盖地面,用根茬固土,秸秆覆土,提高土壤的保土、保肥、保墒的能力。达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作物产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刘庆岩 《新农村(黑龙江)》2011,(5):206-206
近年来,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问题,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的基本特征是全年不翻耕,全年地表有秸秆或根茬覆盖。2012—2013年,麦积区在5个乡镇推广保护性耕作0.29万hm^2,节约生产总成本255.14万元,增加产量收入202.99万元,取得节本增收综合效益458.13万元,提高土壤含水率12.2-22.4g/kg,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概念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什么是保护性耕作?答: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科学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是适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应用的一项新技术,是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措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由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械深松和化学除草等核心技术组成的一项集成技术,其组成技术中的每一个单项技术的成熟度是不同的,其中有些技术或实施中必备的装备还有明显的缺陷或不足,需要在项目实施中不断地创新、完善。 相似文献
16.
17.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以减少土壤耕作,并利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辽宁东部山区人均土地少、地块小、坡耕地多、耕层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气温变化大、自然灾害多,对耕地风蚀、水蚀严重。 相似文献
18.
1 保护性耕作技术配套机具
保护性耕作技术机具分为关键机具和通用机具两类。关键机具包括免耕覆盖播种机、深松机和浅松机三大类.相关的通用机械有秸秆粉碎机、喷雾器、圆盘耙等。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具有秸秆或根茬的地块中进行作业.因此对机具特别是关键机具的性能结构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免耕播种机.结构比普通播种机复杂.性能要求也较高。 相似文献
19.
尚香丽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20,(8):50-51
保护性耕作是近年来在北方旱作地区广泛使用的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对当地生态环境、土地环境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该文主要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措施,通过加大对秸秆覆盖技术,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深松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有效提高种植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成本节约,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行农田保护性耕作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方面。文章介绍了在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区开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及技术规程。以期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