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众所周知,植株的营养状况影响物候期的进展.普遍认为,限制氮素营养可加速作物成熟,对禾谷类作物尤其如此(Van Dobben, 1960, Khalil, 1956).本文的结论认为,加速作物成熟是由于氮素缺乏,植株冠层温度通常高于氮素充足植株的冠层温度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正>【典型用户】中国林科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亚农所、中国热带农科院、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宁夏农林科学院、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西藏农牧科学院、山西省农科院高寒所、长白山科学院、东北农大、华南农大、新疆农大、国  相似文献   

4.
五味子、山葡萄是长白山区特色的植物资源,在医药保健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医药加工业的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五味子、山葡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价格逐年攀升,野生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变野生为家植是解决供需矛盾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长白  相似文献   

5.
<正>1 前 言 块茎贮藏是马铃薯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特别是在黑龙江省无霜期较短的气候条件下,种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平均在180 d以上。长时间的贮藏显然对种薯块茎的生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影响块茎的贮藏因素很多,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但在比较简易的贮藏条件下,只能对温度和湿度进行适当的调节来获得比较好的贮藏条件。然而,品种特性对贮藏条件的反映也有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对夏玉米生长期的田间光照、田间杂草、产量及构成、LAI、根系等特性进行了研究,明确植株田间分布均匀度对夏玉米的生态效应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株田间分布均匀度的提高,玉米产量、收获穗数、穗粒数、最大LAI提高,冠层内的光截获增加,光透射减少;同时,杂草的种类、数量和鲜重均有减少趋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杂草减少效应更明显。低均匀度处理的穗位整齐度和株高整齐度较小,空株率较大,提高密度可使株高整齐度得到改善;低密度高均匀度处理的茎较粗;根数对密度和均匀度反应不明显。因此,适当提高种植均匀度和密度有利于提高玉米群体质量,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抑制杂草生长,改善玉米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棉花蕾、铃期虫害的田间鉴别方法吴有光江西省万年县农牧局棉技站3355001棉叶被害1.1顶心被害1.1.1顶心果枝尖端,叶片受害后长成条状不规则死洞──棉铃虫。1.1.2由顶心向下钻蛀,顶心枯萎而死,茎内有虫粪──金刚钻。1.1.3幼虫吐丝将顶心嫩叶...  相似文献   

8.
第一、四代棉铃虫田间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进入90年代以来,第一、四代棉铃虫发生呈加重趋势。经研究测定:小麦产量损失率和一代棉铃虫虫口密度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其关系式为:Y=2.12554+0.919648x,提出亩产350~400kg小麦地块的防治指标为8头/m2;棉花产量损失率和四代棉铃虫口密度关系显著,其关系式为:Y=3.3118-0.047x,提出亩产60kg棉花地块的四代棉铃虫防治指标为8头/百株。  相似文献   

9.
利用智能水温控制系统鉴定水稻雄性核不育起点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智能水温控制系统,设置22℃、23℃和24℃3个不同温度处理水平,对培矮64S、广占63S、Y58S、新安S和广茉S共5个两用核不育系分别经过5 d和7 d的处理,对其不育起点温度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对不育系的抽穗有延迟作用且使抽穗历期拉长;5个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除培矮64S为23℃外其余均为24℃。在起点温度鉴定中,育性诱导时期的掌握、低温处理后的材料管理、取样单穗的选择等环节对鉴定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已查明,BNYVV的RNA-3(1.85kb)与致病性、RNA-4(1.5kb)与菌传播性有关,但二者并非侵染所必须的.RNA-3、4及新发现的RNA-5(1.4kb)的碱基相同性很少,分别具有不同的序列。对各RAN,采用特异的cDNA作为异羟基毛地黄毒苷,元(地谷新配质)标记探针,通过Northern杂交,从田间分离株中检测RNA-3、4、5。  相似文献   

11.
新农药凯恩、帕力特茶园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茶园中开展150g/L凯恩EC、24%帕力特SC防治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小卷叶蛾要小试验.结果表明:150g/L凯恩EC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在药后3天最高,达到91.70%,药后21天的防效为71.55%; 24%帕力特SC在药后第3天的防效为89.46%,药后第21天的防效达71.62%; 150g/L凯恩EC对茶小卷叶蛾在药后第3天至第21天的防效达到86.55%-86.98%; 24%帕力特SC对茶橙瘿螨的防治效果在药后7天达到87.19%,药后21天为76.52%.150g/L凯恩EC对小绿叶蝉、茶小卷叶蛾有良好防效,24%帕力特SC对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也有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12.
抗黑粉病优质、高产夏玉米品种的田间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淑萍 《玉米科学》2001,9(4):073-074
近年来我区夏玉米发生黑粉病有逐年加重趋势,产量损失很大.2000年引进了部分优良杂交种与当地优质品种一起进行了抗黑粉病玉米品种的田间筛选试验,从中选出了6237、6238、沈单10、农大108和3303等5个适合我区种植且抗黑粉病等病害能力较强的优质、高产品种,为本地区今后有效减轻夏玉米黑粉病等的危害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下田间配置及群体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铃薯、玉米套作是西南山区主要的种植模式,但是各地的厢宽和行比很不规范,导致玉米和马铃薯竞争关系明显,限制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获得综合增产的最优厢宽行比及马铃薯群体控制技术,研究了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下田间配置及烯效唑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5 m开厢,马铃薯和玉米行比2:2的总产量最高,与当地1.5 m开厢,马铃薯和玉米行比1:2相比,马铃薯增产64.3%,玉米减产6.3%,全年总增产粮食14.3%,增收20.4%;盛花期马铃薯叶面喷施15 mg·kg-1烯效唑能增产21.4%,增产的直接原因是增加了马铃薯大薯率和大薯产量。大幅增产的合理使用浓度为10~15 mg·kg-1,可作为高密度、高肥水条件马铃薯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蓖麻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它能不断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但是,在我国淮河以北,由于气侯条件所限,蓖麻生长后期形成的花序因日平均气温低或有效积温不足而不能形成成熟的果穗,造成无效花序较多,影响籽粒的成实度,降低了蓖麻籽的产量。因而,适时打顶和去无效花序是减少养分的消耗,提高蓖麻产量的关键措施。 为了探讨蓖麻打顶及去无效花序的适宜时期,1983至1984年,我们对蓖麻抽序至开花,开花至葫果成熟的时间与温度的相关性和蓖麻抽序至蒴果成熟所需有效积温进行观察,为确定适期打顶及去无效花序的时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莆田市城厢区农民田间学校发展现状,阐述了主要经验做法,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推动农民田间学校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俄罗斯非黑土地带的中心地区,马铃薯中晚熟品种由于受霜冻、疫病危害或秋季恶劣天气,通常收获开始得较早。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块茎幼嫩未成熟,皮薄而易破,轻微挤压就受损伤。虽然在一定限度内改善环境营养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但这种情况会使生长期延长,致使在正常时期收获时不符合机械收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玉米田间整齐度、单株生产力和群体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通过8112×关17-1、晋单27两个玉米品种六种密度试验的各生育期株高及成株期穗部性状调查,用量化指标对玉米田间整齐度、单株生产力和群体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田间整齐度在玉米生育进程中有逐渐提高的趋势;株高整齐度与单株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8112×关17-1的相关系数r为0.9274,晋单27的相关系数r为0.9214,二者均随密度的提高而降低;群体产量首先服从于密度的压力,不同的品种,其密度极限值不同,8112×关17-1的适宜密度为6.75万株hm2,晋单27的适宜密度为6万株hm2;在相同密度条件下,整齐度与群体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9665**。  相似文献   

18.
初步探索了雨田1号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过程对温度、光照、水分的要求,提出了只有根据气候和天气变化灵活掌握栽培措施,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9.
田间条件下不同园龄茶树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分析大田条件下1、2、3、5和10龄龙井43茶园头年秋天整株茶树、第二年采摘新稍、修剪物和落叶的生物量以及氮、磷、钾养分量,研究不同园龄茶树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1龄茶园到5龄茶园,茶树地上部生物量、氮、磷、钾养分量分别增加约32倍、21倍、25倍、29倍,到10龄茶园,与5龄茶园相比,仅分别增加约71%、17%、13%、14%。从1龄到2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为90.01、5.71、31.11kg/hm2,从2龄到3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为122.74、9.63、45.14kg/hm2,从3龄到4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为144.03、10.33、47.99kg/hm2。幼龄茶树经过定型修剪后,吸收的养分有一部分通过修剪物和落叶回归土壤,因茶树生长(不包括修剪物和落叶等)并留存在茶树上的养分量占总量的43.9%、48.7%、61.3%左右。进入青年期,如5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约为164.4、12.68、71.29kg/hm2。进入采摘后,茶树所需的养分主要用于新稍生长,一部分分配到修剪物和落叶之中,因茶树生长(不包括修剪物和落叶等)并留存在茶树上的氮、磷、钾养分量比较稳定且只占较少份额(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仅约为7.54、0.53、5.44kg/hm2)。本试验对田间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的茶树氮、磷、钾养分需求量的研究建立了试验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茶树养分需求规律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温度、光、pH值对茶尺蠖病毒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悬液经80℃(水浴)、干多角体经120℃(烘箱)恒温处理15分钟时,多角体失去活性。夏季,干多角体薄层经阳光直射24hr后几乎失去活性。病毒悬液的pH值在4~8之间对病毒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