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些树种种子由于深休眠、种皮厚、胚后熟等原因,发芽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于是,人们极力寻找对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方法,来快速测定种子发芽能力。这种测定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快速,不受种子的休眠、结构影响。现将常用的5种林木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介绍如下:1四唑测定法1.1原理氯化(或溴化)三苯基四唑为白色粉末,其水溶液易被种子活组织产生的氢还原成稳定的、不扩散的、鲜红的甲月赞(triphenyl formazon)。被染红的部位能与未染色的死亡部分区分开来,凡种胚染成红色者为有生活力,未染成红色者,表明种胚活细胞已死,为无生活力。对于局部染色…  相似文献   

2.
过去测定种子生活力一般采用四唑TTC染色法,有生活力的种子,胚染上红色,但由于种子活力的强弱,影响染色深浅,而且受染色的药物浓度、温度、时间、光照等因素影响,染色也出现深浅,这样由于难以控制染色的程度,在测定判断时,容易产生差错,不能准确反映种子的生活力,不利于生产实践工作的开展。为了改变以上做法,我们经过多年的试验,得出一种快速准确测定马尾松种子生活力的方法——“胚变法”,其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四唑(鎓)(tetrazolium)染色法快速测定巴西橡胶种子生活力的试验。预备试验是确定种子提前泡水的有效时间,以及研究染色适宜的浓度、时间和温度。种子预先泡水4小时的,染色浅而不规则;泡水16小时的,染色较好。种子浸泡在1%浓度的2,3,5,——三苯基四唑(鎓)化氯(2,3,5——triphenyel tetrazolium chloride)溶液中,温度40℃,历时2小时的,胚和胚乳染色最好,染成一致的红色。对不同质量种子应用这种四唑染色技术进行测试所得到的结果,与发芽试验的结果相差显著。用此法在24小时内可以得到结果,而正常的发芽试验至少需要3个星期。  相似文献   

4.
为测定茶果樟种子的生活力,以2019年、2020年采集的茶果樟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法),利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L_9(3~4)设计,研究不同染色时间、TTC溶液浓度和染色温度对茶果樟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TCC法能快速测定茶果樟种子的生活力,对2019年、2020年采集的茶果樟种子,生活力检测的最佳条件均为温度35℃+0.7%TTC溶液浓度+浸泡24 h,其中染色时间是显著影响茶果樟种子生活力测定的一个因素。茶果樟种子发芽潜力较好,且2020年的茶果樟种子生活力大于2019年采集的种子,表明茶果樟人工育苗宜采用随采随播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四唑染色法测定毛竹种子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染色全过程观察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TTC浓度、温度和染色时间对毛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探讨毛竹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四唑染色法能够很好地检测毛竹种子生活力水平,估测种子的潜在发芽能力。TTC浓度、温度和染色时间在生活力测定中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试验表明,25℃下浸种48 h待种子完全吸涨后,于30~35℃黑暗条件下、TTC浓度0.5%,染色3~4 h为毛竹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 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很多,目前许多国家已广泛应用四唑染色测定树木种子的生活力。由于我国使用四唑时间较短,对它的主要特性和应用技术了解较少,常造成使用上的盲目性。为此,我们于1982年3-5月,对用四唑染  相似文献   

7.
以鸡树条荚蒾为材料,对其种子(种仁)进行TTC染色测定生活力,结果表明:在城市人工栽培条件下,种子的生活力达到98%,种子生命力强,质量优良.在不具有恒温设备的状况下,种子(种仁)的适宜染色时间应延长至48 h或更长一点时间.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树木种子生活力的测定主要依靠于其发芽率的检测工作,而种子的采集、储藏和运输过程都会对种子的发芽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采用较快速的种子萌发率测定的新方式来检测种子的萌发。在种子活力检测过程中,可采用四唑染色的方法以及红墨水染色法对种子的活力深层次的检测技术。通过分析种子着色的时间,可得到其最适温度进而来测定种子的生活力;并且,通过不同染色方式的比较分析,可找出测定种子生活力最适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建立元宝枫种子生活力TTC快速检测技术,采用不同染色温度与TTC浓度梯度两因素正交试验设计以及主效应分析、极差分析方法,优选了元宝枫种子生活力检测条件,并进行了重复验证。TTC浓度0.5%~1%,染色温度35℃~40℃,适用于元宝枫种子生活力检测。其中,以TTC浓度为1%、37.5℃染色处理条件下开展元宝枫种子生活力检测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水杉、白榆种子贮藏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我们对一些树木的种子贮藏条件作了对比试验,以寻求种子贮藏中赖以延长生活力的主导因子。现将水杉、白榆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水杉种子贮藏水杉为孑遗植物,最老的大树很少,因此种子来源困难,发芽率也低(最高15%),为保存好所有采得的种子,我们做了贮藏条件的对比试验。试验的种子是1978年11月在湖北利川采  相似文献   

11.
六 种子生活力测定 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称为种子生活力。用生物化学试剂对休眠期长的种子进行染色,短期内测得其生活力的方法,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生产上检验林木种子生活力,常用化学药品洋红、胭脂红等进行染色,也有用四唑染色的。这些药品价格高,难保存,染色速度慢,在生产中使用不方便。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红墨水染色试验。经多次试验证明:用红墨水染色,能快速测定林木种子生活力,比用胭脂红染色快7倍,而且准确。这种染料易于购买,价格低廉,存放方便,使用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一、染色的原理:种胚的活细胞壁,具有选择渗透能力。某些化学染料,如苯胺类  相似文献   

13.
檫木种子贮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檫木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种子贮藏试验,研究种子含水率和贮藏温度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檫木种子采集后自然阴干最好不要超过16 h,否则其生活力显著降低;在低温(4℃)贮藏过程中,将种子含水率控制在30%~40%,短期能有效保持檫木种子生活力。  相似文献   

14.
对甘肃白龙江林区生长的濒危植物大果青杄种子的形态和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和不同年龄的大果青杄种子千粒质量、空壳率、含水量、生活力、长、宽及直径等差异显著。不同年龄树木种子形态和部分萌发指标之间存在多样性;而且树木年龄越大,空壳率随之减少,生活力减少的幅度更大。在常温(20℃)下,经蒸馏水浸种,浓硫酸催芽的种子的发芽率为0;而42年的大果青杄种子经200mg L-1赤霉素(GA 3)处理24h后,在14d内发芽率达到70%,且发芽整齐。大果青杄种子的休眠属综合休眠,且种皮透性并不是导致大果青杄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蓖麻为材料,测定种子的生活力与发芽率,研究蓖麻种子的生活力与发芽率的相关性。为判断蓖麻种子的发芽率提供迅速、方便、可靠的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有: 高变、29—1、绿茎有刺、294、293及哲蓖一号。用普通发芽法测定种子发芽率,用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运用生物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生活力(x)与发芽率(y)的相关系数,并建立了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6.
四唑染色法快速测定麻疯树种子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原理,研究不同预处理和不同染色浓度对麻疯树种子着色速度和生活力测定值的影响,摸索出测定麻疯树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25℃),种子经裂缝预处理,再经过0.5%TTC浸种24h是测定麻疯树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枳椇种子不同预处理、不同的TTC浓度和染色时间的设定,研究枳椇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四唑染色法能够准确的检测种子的生活力,测定的适宜条件为在远离胚根部位切除少部分种子组织后,室温条件下浸种24 h,去除种皮。在30℃环境下,采用0.25%的TTC溶液染色4 h,或0.75%TTC溶液染色2 h。  相似文献   

18.
林木种子检验是判定种子播种品质的重要方法 ,而生活力测定又是种子检验常用方法之一。在种子生活力测定过程中 ,有着严格的操作程序 ,任何一点失误都会影响判定的准确性 ,从而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在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种子 ,如种子致密 ,坚硬或松软等情况 ,这些种子渗透性较为困难 ,染色不一致 ,如预处理方法不当 ,就会影响染色效果 ,导致判定失误。此类种子生活力测定不同于一般种子测定 ,实际操作方法复杂 ,在工作中遇到的光叶加州蒲葵 (WashingtoniarobustaWendl.)就是…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研究天然红松林分标准时,是按林木测树因子和形质因子将天然红松立木分成优等木、中等木、劣等木(Ⅰ、Ⅱ、Ⅲ级)三个级别。立木等级不同,其种子活力表现不同,立木等级高,种子生活力和活力就高,反之,生活力和活力就低。而如何更准确地测定红松种子生活力哪?目前主要是采用染色测定法,但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测定时间,精度也不理想,为此,我们用电导仪进行了红松种子生活力的测试试验。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近20年来,世界各地已普遍开展了在树木选择基础上,建立种子园的工作。许多国家以建立种子园,为改良森林种子基因型,获得较大遗传增益的途径。分析欧洲赤松种子园内自交、异型杂交和天然授粉等所产生的种子的空种频率差异,Johnson(1972)发现,至少有1%有生活力的种子是自交的。Rudin 和 L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