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小峰熊蜂,试验以采自河北雾灵山地区小峰熊蜂野生蜂王与人工繁育子代蜂王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2种蜂王的死亡率、产卵率、成群率、开始产卵日、蜂王寿命及蜂群始见工蜂日、始见雄蜂日、始见新生蜂王日、100只工蜂日、3个月后的工蜂数、3个月后的雄蜂数、新生蜂王数及新生蜂王交尾率等指标,研究野生与人工繁育的小峰熊蜂的蜂王和蜂群发育特征。结果表明:野生蜂王与子代蜂王的产卵率、成群率、开始产卵日及始见工蜂日、始见雄蜂日、始见新生蜂王日和100只工蜂日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子代蜂王的死亡率及新生蜂王交尾率较野生蜂王高,子代蜂王的寿命较野生蜂王短,子代蜂王的新生蜂王数较野生蜂王数少。说明现阶段小峰熊蜂人工室内繁育的蜂王所繁育的蜂群完全可以替代野生蜂王繁育的蜂群,但人工繁育的子代蜂王与野生蜂王及其蜂群的发育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由它们的质量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熊蜂授粉技术是设施农业生产的重要配套技术,应用国外熊蜂授粉为中国设施农业授粉会带来很多问题,外来熊蜂有可能成为入侵生物,使我国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可能带来一些疫病或寄生虫,使我国养蜂业受到影响;还有可能通过杂交,发生基因改变,形成新的物种,破坏原有熊蜂资源;授粉业市场巨大,国家要花大量资金购买。呼吁国家管理部门尽快限制国外熊蜂进口,大力开发本土熊蜂资源,为我国设施农业授粉服务。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饲料蜂花粉不同灭菌处理对熊蜂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同一来源的蜂花粉,设置对照组(Ⅰ:未灭菌)和4个灭菌处理组(Ⅱ:钴60Co辐照、Ⅲ:臭氧O3填充、Ⅳ:常压蒸汽加热、Ⅴ:60℃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分别饲喂短头熊蜂无王工蜂群,记录蜂群发育动态和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试验蜂群均能正常产卵,蜂群对灭菌组Ⅳ常压蒸汽加热的蜂花粉取食量(6.58±1.08 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Ⅴ组(P<0.05),幼虫拖出数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未发育成雄性成蜂;Ⅱ钴60Co辐照、Ⅲ臭氧O3填充和Ⅴ60℃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3组蜂花粉取食量、雄性蜂的发育期、子代数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始见雄蜂历时仅Ⅲ臭氧O3填充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饲喂灭菌组蜂花粉的蜂群未见感染真菌的幼虫,对照组感染率为16.67%;Ⅱ钴60Co辐照组和Ⅴ60℃加热结合紫外线照射组的雄性蜂初生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钴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研究了熊蜂微孢子虫对熊蜂的危害,结果得出:N.bombi对不同B.lucorum蜂群的同日龄工蜂的感染率差异显著,说明熊蜂个体间抗微孢子虫病的能力不同;微孢子虫感染的工蜂幼虫、工蜂蛹、成年工蜂以及蜂王没有呈现任何能诊断的特有外部症状.感病蜂王平均产卵力降低,比健康蜂王平均推迟2~3天产卵,被感染的子代蜂王比健康蜂王推迟2~4天产卵,产卵力也降低,感病蜂王产的卵未发现感染微孢子虫,说明熊蜂微孢子虫不是通过垂直传播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验熊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效果,在温室内进行了熊蜂(Bombus lucorum)授粉试验,对照组为人工授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熊蜂授粉的草莓果实单果重达31.67g,比对照组增加了97.94%;果实的畸形果率为11.33%,比对照组下降了33.35%;熊蜂组的Vc含量为66.40 mg/100g,比对照组提高了19.00%,但在其它营养品质方面,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熊蜂微孢子虫感染熊蜂(Bombus spp.)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引进蜂种(B.terrestris)和国内蜂种(B.lucorum)分别提取微孢子虫,在两寄主工蜂的幼虫,蛹和成蜂间进行交叉感染.结果显示两种来源的微孢子虫能相互感染其寄主蜂,且幼虫、蛹和成蜂两两间无显著差异;用国内蜂种(Blucorum)提取的微孢子虫感染四种熊蜂(B.lucorum,B.pyrosoma,B.ignitus,B.terrestris),结果显示出同一种寄主提取的微孢子虫感染不同蜂种,对原寄主的感染率高于异源寄主,但死亡率低于异源寄主,不同来源的微孢子虫对不同寄主熊蜂感染程度的不同,是不同基因型的寄主群和不同基因型的寄生群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环境温度对产蛋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产品对蜜蜂和熊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更多的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人们需要更多的信息以了解它对蜜蜂和熊蜂的影响.如果转基因在花粉、花蜜或树脂中得到表达,那么转基因编码所表达的蛋白被蜜蜂吸收后,会对蜜蜂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改变了花的表现型,将会对蜜蜂产生间接影响.讨论了Bt、蛋白酶抑制剂、几丁质酶、葡萄糖酶和生物素结合蛋白基因等对蜜蜂的影响.迄今为止的结果表明转基因植物对授粉者的影响将依赖于所涉及基因的个案分析以及被蜜蜂吸收植物的基因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9.
油茶为异花授粉植物,其产量与传粉昆虫关系密切,但油茶昆虫授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熊蜂在温室大棚作物授粉方面具有效益高、品质好等优点.本文以普通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引进熊蜂对其进行授粉试验,分析熊蜂对油茶授粉结实的影响,以期为油茶的引蜂授粉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熊蜂的不同投放方式对油茶的座果结实有很大影响,熊蜂的自由式授粉、限制性授粉和自然昆虫授粉的座果率分别为36.78%、0.22%和18.23%,自由式授粉能显著提高油茶产量,而高饱和密度的限制性熊蜂释放方式反而会有减产作用;另外通过熊蜂授粉试验发现油茶不同亲本间的组配授粉结实率差异很大.因此在合理控制的情况下熊蜂能有效提升油茶产量.  相似文献   

10.
对肉鸡生产来说,创造适宜环境温度条件是发挥肉鸡遗传潜力的重要措施之一。50年代以来,在温度对禽类的影响方面已有许多研究,但国内对可控环境条件下,温度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生理指标及鸡体营养成份影响的报道甚少。本文综述了肉用仔鸡对不同环境温度的生理反应,有助于明确在什么环境温度条件下,可获得最佳饲料转化率和最大生长率。  相似文献   

11.
人工控制下熊蜂(Bombus lucorum)交配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人工控制条件下熊蜂(B.lucorum)有性蜂性成熟期、性比、交配行为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最佳交配日龄蜂王为8日龄,雄蜂为12日龄;影响熊蜂交配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最佳交配雌雄性比为15;交配过程中蜂王和雄蜂的行为各不相同;交配时间大约持续30min.  相似文献   

12.
熊蜂为温室茄子授粉试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温室茄子应用熊蜂授粉、人工蘸花授粉和空白对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熊蜂组的座果数比人工组和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7.84%和33.32%,产量比人工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7.93%和41.98%,果实含糖量比人工组和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8.33%和21.16%,而且,熊蜂组的果实大而充实,商品性较好.说明利用熊蜂为温室茄子授粉,不仅能够促进座果,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3.
熊蜂(Bombus terrestris)为温室黄瓜授粉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温室黄瓜应用熊蜂授粉和空白对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熊蜂组的坐果率增加了33.5%,产量提高了29.4%,果实把柄长度降低了20.2%;而果实大小和含糖量、Vc含量、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含量,2组之间差异不大.说明熊蜂授粉可以促进温室黄瓜坐果,提高产量,降低果实把柄长度,但对果实的营养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周年人工繁育熊蜂最困难的时候是年轻蜂王创建新的蜂群。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温度梯度和诱导方法促进蜂王建立蜂群。B.terrestris在温度为28-29℃,采用bbP诱导方法,生产效率最高,成群率在50%以上,在没有bbp的情况下,用(YDQ+1btW)诱导方法成群率也在30%以上,符合工厂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环境温度对母猪繁殖性能及仔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从母猪生长性能,初情期、断奶后返情率、受率、胚胎存活率、断奶仔猪成活率等方面分析了环境温度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同时阐述了环境温度对仔猪抵抗力和种猪生殖性能造成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环境温度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环境低温和高温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低温下,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采食量呈线性增加;高温降低采食量,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采食量呈二次函数下降。低温对日增重的影响较小,在10℃以上,自由采食的猪,其日增重几乎不受影响,而高温对其日增重的影响极大,尤其是30℃以上的高温。低温和高温均降低饲料转化率。高温对养猪的负面影响大于低温。  相似文献   

17.
密林熊蜂Bombus patagiatus Nylander是我国重要的授粉昆虫之一,该种熊蜂在陕西榆林地区1年1代,以蜂王休眠方式越冬。3月底、4月初越冬蜂王出蛰,2周以后开始产卵,5月中、下旬第一批工蜂开始出房,7月上旬雄蜂开始出房,7月中旬子代蜂王开始出房,7~8月新蜂王和熊蜂交配,9月中、下旬母群熊蜂自然解体消亡,10月上旬左右,天气逐渐变冷,交配后的蜂王开始在地下洞穴内休眠越冬。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时 ,乳样中某些生化指标变化的规律性 ,以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 ,研究不同环境温度下 (5℃、10℃、15℃、2 0℃、2 5℃ )对奶牛乳清的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环境温度为 2 0℃时 ,乳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活性最高 ,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乳清肌酸激酶 (CK)活性在 5℃和 2 5℃时极显著高于各中间温度组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从 5℃至 2 0℃逐渐升高 ,且 2 0℃组显著高于 2 5℃组 ;乳清总蛋白 (TP)含量 5℃组为最低 ,而 10℃、15℃和 2 5℃组为高 ;乳清中尿素氮 (BUN)则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且 2 5℃组显著低于其它各温度组。上述实验结果可能说明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 ,可对泌乳奶牛乳清中的某些酶活性及代谢成分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