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柴达木双峰驼是能充分利用荒漠、半荒漠草场的唯一畜种,对荒漠地带的自然环境有着惊人的适应性。柴达木双峰驼用途广泛,不但可以产绒、毛,还可以产肉、奶,并能役使,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骆驼是荒漠半荒漠地区最重要的畜种资源,素有“沙漠之舟”的称号。目前我国有骆驼45万峰,主要分布在沙漠和半沙漠地带。安西县气候干燥,境内多为荒漠、半荒漠草场,植被稀疏,植物种类多,发展养驼业有明显优势。笔者对安西县发展养驼业的自然生态条件、现有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规划,为养驼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阿拉善双峰骆驼主要生活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半荒漠地区,是内蒙古特有畜种.千百年来,骆驼一直是这些地区的重要畜种资源,也是当地人们顺应于自然的生产工具.阿拉善双峰驼不仅仅是当地人们在荒漠中赖于生存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也成为阿拉善特色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 骆驼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重要畜种资源,驼肉是当地人民群众的主要肉食来源之本试验的目的在于弄清双峰驼的产肉性能,以探讨其今后的选育方向。材料和方法1980年12月,在内蒙古潮格旗明星牧场,选择中等成年(马善)驼10峰,成年母驼5峰,进行了屠宰试验。  相似文献   

5.
利用荒漠草地资源 大力发展养驼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驼是荒漠地带特有的畜种 ,我国大西北是很重要的牧业基地。骆驼是这一地区经济价值较高的畜种资源。尤其西北五省区的荒漠地带 ,发展骆驼养殖业是当地主体产业经济。近几年 ,在北方驼肉以其与牛肉极为相似的营养价值也越来越受欢迎。驼肉是极好的动物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瘦肉型食品 ,加之骆驼耐粗饲 ,成本低 ,效益高 ,具有毛、肉、乳、役、皮等多种用途 ,使养驼业由过去单纯的自然经济向皮、毛、绒、肉综合利用的商品经济发展。我国西北地区地域辽阔 ,自然环境复杂 ,草地资源总面积为 1 930 0 6万hm2 ,可利用草原面积为 1 6 1 89 79万h…  相似文献   

6.
血液蛋白的多态性在驼科动物,尤其是在双峰驼(Bactrianus Camel)上的研究报道很少。到目前为止,仅有W.J.Willer等人(1985)对原驼(Lama guanicoe)、马驼(Lama glama)及其杂种的运铁蛋白的多态性以及Cabannes(1963)对美洲驼的血红蛋白的多态性作了报道。 双峰驼广泛分布在我国甘肃河西走廊的荒漠和半荒漠草原上,为该区主要畜种之一。为了摸清该地区双峰驼的种质资源,为保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甘肃酒泉地区安西县和武威地区民勤县136峰骆驼(公母各半)的血样,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后白蛋白(Pa)和血清运铁蛋白(Tf)。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养驼有3 000多年的历史,作为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特有的畜种,多年来骆驼既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特别是它的役用性能在边陲地区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整个生产环境、生活环境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骆驼由过去单一的役用功能正向多方面功能不断拓展。目前骆驼产品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我们已经在充分  相似文献   

8.
正骆驼是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特有畜种资源,它对荒漠地区的生态条件有特殊的适应。因此,发展养驼生产是充分利用荒漠地区自然资源的有效途径。我国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各省及内蒙古西部地区,总面积有130.8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3.6%。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由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将土壤深部的盐碱等矿物质带到表土,留在地表,因而这些地域的土壤,水分、植物含盐量均高,水和植物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有天然草场13,356万亩,主要是荒漠、半荒漠草场,生长着盐柴类灌木、白刺、刺蓬、蓟属芦苇、芨芨草、红柳、梭梭等植物。这类草大都带有硬刺和一些异味、马、牛、羊都不喜采食;而是骆驼的好饲草,所以骆驼一般不与牛、羊争草场。因此,柴达木有发展骆驼的前景。现仅有2.4万峰骆驼,尚有大片荒漠草场没有利用。据初步测算,在这些荒漠草场上可载牧7万峰骆驼。  相似文献   

10.
骆驼是荒漠、半荒漠干旱地区的主要畜种,驼乳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新疆骆驼饲养量居全国第1位,具有发展驼乳生产的资源优势。本文介绍了骆驼的主要品种、繁殖和产乳性能、驼乳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并对驼乳的加工利用及驼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骆驼和驼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骆驼是荒漠、半荒漠干旱地区的主要畜种,驼乳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新疆骆驼饲养量居全国第1位,具有发展驼乳生产的资源优势。本文介绍了骆驼的外貌特征、主要品种、生物学特性、繁殖性能、驼乳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并对驼乳的加工利用及驼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大驼产品开发力度 促进养驼业恢复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荒漠、半荒漠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1.4%。其气候干燥,雨量稀少,风大沙多,植被稀疏,只有骆驼能很好地生存和适应。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骆驼曾达到64万余峰,其中内蒙古42万余峰。其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养驼效益比较低下,养驼头数大幅度下降。为了恢复和发展养驼生产,必须加大骆驼绒毛、驼肉、驼奶以及驼皮等驼产品开发力度,提高养驼效益,使养驼户得到实惠,这样才能调动牧民养驼积极性,从而恢复和发展养驼生产。  相似文献   

13.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下拨190万元骆驼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阿拉善骆驼保护区和种驼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对这一国家级畜种品种资源的合理保护,促进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对荒漠发展骆驼的再认识骆驼是人类开发利用荒漠的唯一得力助手,是荒漠人民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提供者,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性发展,曾起到过积极作用。即使是在交通发展的今天,这种作用也并未稍有减小。全世界骆驼总数由七十年代初的1500余万峰,发展到八十年代末的1800余万峰(单纯役用的地区驼数减少,乳肉毛役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加大驼产品开发力度 促进养驼业恢复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荒漠、半荒漠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1.4%.其气候干燥,雨量稀少,风大沙多,植被稀疏,只有骆驼能很好地生存和适应.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骆驼曾达到64万余峰,其中内蒙古42万余峰.其后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养驼效益比较低下,养驼头数大幅度下降.为了恢复和发展养驼生产,必须加大骆驼绒毛、驼肉、驼奶以及驼皮等驼产品开发力度,提高养驼效益,使养驼户得到实惠,这样才能调动牧民养驼积极性,从而恢复和发展养驼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一、目的海西州是青海骆驼的集中产区。所产柴达木双峰驼占全省骆驼总数的90%以上。它在柴达木的开发建设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体重是骆驼的主要经济性状之一,骆驼的选育、评比、等级评定等都涉及到体重。由于柴达木盆地区域宽阔,驼群分散,地秤昂贵、笨重、设置不便,很难将骆驼赶至秤上称量等等原因,使称重工作困难极大,难以推广应用。笔者试图建立体长、胸围对于  相似文献   

17.
同羊的正常生理生化指标与其种质特性和生态条件密切相关。鉴于以往仅简单地测定过同羊部分生理常值,而生化常值从无资料报道,为对进一步选育提高和开发利用同羊的有益性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7年4—5月份进行了此项测定。  相似文献   

18.
骆驼与环境和谐共处,是荒漠和草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选畜种,其优质绒毛和有机乳肉具有经济价值。骆驼还是边疆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特殊符号,戈壁和草原旅游的一道奇异风景。由于我国双峰驼乳肉均缺乏系统的营养学研究评价,尤其是呼伦贝尔双峰驼作为一个独特生境品种或品系,现存不到4 000峰,驼乳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缺乏基础研究数据,因此,有必要对其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建立和丰富驼乳数据库,从而为保护性开发奠定基础。驼乳的品质特征分析应尝试新的、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指纹分析技术,这对突出驼乳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以及真实性判别方法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绒山羊是青海畜牧工作者历经17年攻关,成功培育出的我国惟一能适应高寒干旱生态条件的绒山羊新品种。它对青海高原尤其是柴达木盆地荒漠、半荒漠、干旱生态条件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现正在成为青海畜牧业中的优势畜种。我们于2005年对柴达木绒山羊球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摸清柴达木绒山羊寄生虫感染种类、强度、分布状况、主要危害优势虫种等,从而不断地提高山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促进柴达木绒山羊业更快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骆驼主要产在柴达木盆地(乌兰、都兰、格尔木一带),据1984年底统计,已发展到21,656峰,占全省骆驼总数的90%以上。为了今后对骆驼的选育和利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我们对柴达木驼毛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