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6个现行家蚕原种为材料,探讨了5龄期添食“蚕用营养饲料”的效果。结果表明,原蚕添食营养饲料对发育经过无影响,虫蛹生命率比对照区有所提高,全茧量和茧层量略有降低,对造卵数、产卵数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异,日系品种优于中系品种,残留卵率均比对照区显著降低,对蚕种质量无影响,5龄食下量显著减少,叶卵转化率平均比空白对照提高16.9%,比清水对照提高9.0%,单位面积桑园的制种量可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2.
3.
郑建仙 《饲料工业》1992,13(1):27-27
<正> 在人类漫长的养蚕史中,常因春寒或冻寒之类自然界的原因而使桑叶不能适时采摘,因而影响了蚕的饲养,为此,人们一直在研究代替桑叶的配合饲料。日本很早以前就有人了解到蚕对大豆油粕的嗜好性很强,但一直没有设计出实用的蚕配合饲料。1960年,吉田等人用以桑叶粉为基础的配合饲料,成功地把蚕饲育到5龄中期,开创了蚕配合饲料的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 养蚕起源于我国,历史悠久。80年代我国蚕丝出口量年达18万~20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90%以上,年创汇能力达9亿美元以上。除了蚕茧用于丝织产品外,蚕蛹是优质的蛋白质,蚕蛹油是化工及化妆品的优质原料,茧丝头是丝棉的来源,蚕沙是饲料工业的原料之一。因此发展养蚕业是一个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极高的事业。养蚕长期依赖桑叶,而香用人工饲料在我国尚未推广应用。因此迅速进行蚕用人工饲料的开发研究,是我国饲料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蚕用营养饲料增丝增卵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崔为正  王丽娜  高鲁东 《广西蚕业》2004,41(1):16-19,36
对山东省泰安市泰星复合肥料厂生产的蚕用营养饲料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和生产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5龄期连续添食,蚕的发育经过缩短3~16h,食下量和用桑量分别减少17.2%和21.2%,产茧量和全茧量提高6.5%~14.3%,茧层量提高9.3%~14.0%,茧层率为清水对照区的99.8%~102.3%,茧层生产效率和饲料报酬率分别提高37.8%和38.4%,同时产卵量增加18.2%,残留卵率减少44.8%。亩桑蚕茧产值可提高40%~5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蚕用兽药的现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我国目前蚕用兽药的种类和特点,认为消毒剂是养蚕必备的蚕用兽药,抗菌剂是辅助用蚕用兽药。同时,介绍了鉴别蚕用兽药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介绍了蚕用营养饲料"养蚕欢"对家蚕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龄连续添食"养蚕欢",食下干物量和死笼率分别比对照减少13.73%和60.04%,全茧量和茧层量分别提高2.93%和6.43%,全茧生产效率和茧层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9.33%和23.48%,桑蚕茧产值提高2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湖北荆州市西郊乡土狗牙根茎节进行的扦插、撒播试验结果表明,茎节在3种不同质量分数的ABT1溶液处理下,其扦插生根率显著增加,均与蒸馏水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其成坪速度加快;茎节撒播试验显示,其生根率和成坪速率与茎节的木质化程度、节间长短等相关。  相似文献   

10.
柞蚕养殖业投资少、见效快、不占耕地、经济效益高,但柞蚕养殖受柞林资源及柞园面积的限制,难以继续扩大产业规模。总结了目前柞林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规模,用于柞蚕饲养的栎属植物的主要树种及其优缺点,其他代用饲料树种的主要种类及使用特点。其中,蒿柳是东北地区常见的本土树种,因其繁殖快速,叶可养殖柞蚕,一直作为柞蚕的代用饲料。详细论述了蒿柳的种类、利用历史、扦插方法及养蚕模式,旨在了解各类饲料植物的基础上,利用好现有资源并为扩大柞蚕养殖规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陈诗  王红芬 《蚕桑通报》2007,38(3):18-20
专养雄蚕技术作为一项蚕桑的技术革命,目前已进入实用推广阶段。在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由于雄蚕杂交种的制种特点,决定产生同样鲜茧量的蚕种繁育成本显著高于常规杂交种。如何降低雄蚕杂交繁育成本。成为推广雄蚕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系统分离育种的方法 ,对大型茧与生命力两项主要性状平衡选择 ,经过 10a 12代 ,育成了柞蚕新品种 91S2 0。新品种具有茧大、产量高、抗逆性强、易饲养的优点 ,千粒茧重达 11 4kg ,产量比对照青六号提高 12 79%。适合二化一放蚕区使用  相似文献   

13.
柳蚕 (ActiasseleneH櫣bner)是一种野生绢丝昆虫。通过室内饲养的方法 ,观察了柳蚕的生物学特性和卵孔的显微特征 ,在合肥地区的幼虫 4眠 5龄 ,二化性 ,蛹滞育 ,染色体n =31,全龄期达 4 0d以上。通过SDS 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 ,柳蚕的卵黄原蛋白是由大小 2个亚基组成 ,分子量分别为 175kD和 4 5kD ,存在组织、时期、性别表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夏季蚕种生产,环境条件恶劣,易发生蚕病,繁育系数低,生产风险大。但"三三制"养蚕布局下,桑叶叶质优良,劳动力充裕,在加强生产技术管理的前提下,依然能生产出优质蚕种,创造较好的生产效益。分析了石泉县夏蚕良种繁育的特点,总结提出了关键性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生物防治白僵菌与家蚕病原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初步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广州市森林保护用生防白僵菌Bb2、华南农业大学保存生防用白僵菌Bb7以及收集自广东省化州蚕种场、化州市笪桥村、翁源县硝村等蚕区的3株家蚕白僵菌分离株(Bb8、Bb13、Bb14),分别用PDA培养基进行分离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比较,为开展家蚕白僵病的病原溯源和防控研究,以及为评估蚕区使用白僵菌农药对养蚕生产安全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上述5株白僵菌的菌落形态、营养生长量、产孢量等生物学性状存在差异,生长最快的是Bb2菌株,产孢量最高的是Bb8菌株和Bb13菌株;2株僵蚕蛹来源白僵菌Bb8、Bb14的分生孢子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呈球形或近球形,二者同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研究结果还显示部分蚕区的家蚕白僵菌与生物防治用白僵菌有一定程度的生物学特征相似性,而相同地区的家蚕病原白僵菌也存在差异,这暗示广东蚕区家蚕白僵病的病原来源复杂,对于2株生防用白僵菌菌株Bb2、Bb7是否为家蚕病原白僵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性别控制技术实现"农村专养雄蚕,蚕种场多养雌蚕"对提高蚕茧生产的茧丝产量和品质,以及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育成的高发生率和高孵化率雌蚕无性克隆系与平衡致死雄蚕杂交,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组配成31个雄蚕杂交组合,通过3年5期的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型雄蚕品种雌35×平28和雌29×平28,并在浙江主蚕区成功试养。新型雄蚕品种与现行雄蚕品种相比,张种产量提高8.53%,解舒丝长增加45m,鲜茧出丝率提高0.7个百分点。新型雄蚕品种的育成有望进一步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加速专养雄蚕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家蚕单交组合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降低杂交种制种成本和提高家蚕品种经济性状的目的,以家蚕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产生的雌蚕为雌性亲本,选取限性卵色蚕的雄蚕为雄性亲本,配制成杂交组合。经过近10年的研究,现已初步解决了这种单交型式中孤雌生殖系孵化率低下和限性卵色系经济性状不良等实用技术问题,组配成的单交组合无11×卵36在实验室饲养的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品种秋丰×白玉,特别是鲜茧出丝率较对照品种提高15.70%。  相似文献   

18.
省力化养蚕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蚕桑生产比较效益,是当前和今后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概要介绍我省省力养蚕技术的发展过程,提出了省力化养蚕技术规范,应用省力化养蚕技术的五条技术关键和推广措施以及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9.
农科2号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多丝量双限性四元家蚕新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分析了初步育成期实验室鉴定成绩和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成绩,最后总结了该品种的原种和杂交种性状。  相似文献   

20.
《北方蚕业》2018,(3):30-32
2017年秋季,对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7对家蚕新组合进行了实验室鉴定。7对家蚕新组合均发育整齐、上蔟齐涌,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头蚕茧层量性状指标超过对照品种,其茧丝质优良,综合经济性状以菁9×镇J2品种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