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评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灭活疫苗的临床使用效果,选用市售A、B两种PRRS灭活疫苗在陕西省某4 800头规模化母猪场开展对比试验。试验选取180头健康妊娠母猪,随机分为3组,在猪场正常生产管理流程下分别在母猪妊娠8周龄免疫A PRRS灭活疫苗、B PRRS灭活疫苗和灭菌生理盐水(对照组)。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生产成绩、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变化、分娩仔猪14日龄的PRRS母源抗体水平及仔猪PRRS水平传播能力等综合分析,发现A PRRS灭活疫苗免疫组生产成绩优于B PRRS灭活疫苗免疫组和对照组;A PRRS灭活疫苗免疫组母猪及14日龄仔猪抗体水平均高于B PRRS灭活疫苗免疫组和对照组;A PRRS灭活疫苗免疫组仔猪PRRS的水平传播能力低于B PRRS灭活疫苗免疫组和对照组。说明妊娠8周母猪免疫A PRRS灭活疫苗可提高母源抗体对仔猪的保护力,A PRRS灭活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断PRRS在产房的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2.
1 流行概况河南西华县某猪场是一个有生产母猪850头、种公猪45头的集约化商品猪场.种猪每年常规注射猪瘟(仔猪采用超前免疫)、猪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病等疫苗.1996年4~6月,该场有60余头母猪出现产仔异常.死胎占总产仔数的11%,弱仔占总产仔数的15.6%;哺乳母猪无乳综合症占总哺乳母猪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豫南地区规模化猪场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免疫场猪群抗体水平和非疫苗免疫场猪群病原感染情况,试验利用ELISA方法对该地区猪群进行了PRRSV和PCV2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在疫苗免疫猪群中,PRRSV和PCV2抗体合格率分别为68.8%和58.7%,规模越大的猪场合格率越高,200~500头母猪规模场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6.8%和77.4%),50头母猪以下场最低(分别为48.3%和44.2%),种猪的合格率均最高,而育肥猪群合格率均最低。在非疫苗免疫猪群中,PRRSV和PCV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6%和65.3%,PRRSV抗体阳性率最低的是100~200头母猪规模场(46.5%),最高的是50头母猪以下规模场(68.8%),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群抗体阳性率均在71%以上;随猪场规模越大,PCV2抗体阳性率越低,200~500头母猪规模场抗体阳性率为41.4%,50~100头规模场和50头以下场的阳性率分别为78.9%和78.6%,种公、母猪的PCV2抗体阳性率最低(分别为37.5%和40.4%),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82.2%和79.5%)。本研究反映了豫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和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PCVD)疫苗免疫猪场的疫苗免疫效果和非疫苗免疫猪场病原感染的实际情况和规律,为该地区PRRS和PCVD防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TJM-F92株)的临床免疫效果,分别选择PRRS阴性猪场、PRRS免疫阳性猪场和PRRS野毒感染猪场进行免疫接种研究,接种剂量分别为1头份和2头份,接种后观察猪群临床症状,监测抗体水平并抽取部分仔猪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PRRS阴性猪场和PRRS免疫阳性猪场接种TJM-F92株疫苗后,仔猪保育阶段成活率、育肥阶段成活率、出栏率及母猪窝产健活仔数与未免疫猪比较无明显差异,仔猪免疫后第28天攻毒保护率均为80%。PRRS野毒感染猪场接种疫苗后仔猪保育阶段成活率、育肥阶段成活率、出栏率及母猪窝产健活仔数均明显提高。说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TJM-F92株)具有较好的临床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科学评价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选取19个规模猪场,分别使用蓝耳病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进行免疫,免疫1月后,采集免疫猪群的血清与全血样品,进行PRRSV病原学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照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40%、76.10%、36.70%、49.30%、31.17%。使用PRRS弱毒疫苗免疫组PRRSV变异株检出率较高,使用高致病性PRRS灭活疫苗免疫组PRRSV普通株检出率较高。此结果提示PRRS疫苗免疫后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但交叉免疫保护性较差。对于PRRS的防控,关键在于提高猪群PRRS抗体的水平与整齐度,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 1987年10月—1988年底北京市全市新建猪场1260个,调查发现母猪流产、死胎窝数占产仔窝数的27.05%,死胎猪占产仔总数的20.05%。母猪流产、死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环境条件、饲料、管理方面的因素,也确有某些传染病存在。一、母猪流产、死胎情况母猪流产、死胎多发生于新建猪场。据对京郊41个猪场、4356头母猪调查,发生母猪流产、死胎的有35个场,占被调查猪场的85.37%,其中母猪流产的有6个场,母猪产死胎的有29个场。1988年6—8月份,4356头母猪产仔1098窝7972头,流产、死胎297窝1598头,流产死胎窝数占产仔窝数的27.05%,死胎猪占产仔数的20.05%。仔猪断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大白母猪在不同妊娠阶段的背膘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在妊娠前期、中期、后期对怀孕母猪进行背膘测定,根据测定的背膘厚将每个阶段的母猪分为3组,同时记录母猪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产死胎数、初生窝重和仔猪平均初生重。结果表明,在妊娠前期,1组(背膘厚<14mm)、2组(背膘厚介于14~19mm)的窝总产仔数分别为13.54头、13.35头,显著高于3组(背膘厚> 19mm)的12头(P <0.05);1组、2组的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2.95头、12.86头,显著高于3组的11.35头(P <0.05);1组的初生窝重为20.31kg,极显著高于3组的17.18kg(P <0.01),显著高于2组的19.46kg(P <0.05);1组的平均初生重为1.58kg,显著高于2组的1.53kg(P <0.05)。在妊娠中期,在母猪的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死胎数和平均初生重上3个组均无显著差异;1组的初生窝重为19.71kg,显著高于3组的18.20kg(P <0.05)。妊娠后期母猪在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和死胎数上3个组均无显著差异;1组的初生...  相似文献   

8.
应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疫苗、灭活疫苗、自家组织灭活疫苗对PRRS阳性场母猪,PRRS抗体阴性母猪进行临床免疫试验,比较不同PRRS弱毒疫苗、灭活疫苗与自家组织苗的临床免疫效果及安全性,应用ELISA监测PRRS抗体,结果表明PRRS弱毒疫苗免疫母猪,经临床观察全部得到保护,安全有效,未发现流产、早产等不良临床反应.  相似文献   

9.
1 PRRS的特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mme,PRRS)的特征性症状为:母猪妊娠后期流产、死胎和弱仔显著增加,较低的产仔率,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哺乳和断奶仔猪较高的死亡率,母猪延期发情或死亡.然而,有些感染猪群则无任何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用三批PPV-N株弱毒疫苗分别在三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区域试验,共免疫后备母猪32930头,观察其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结果表明,三批苗均能使豚鼠产生良好的抗体反应.猪只注苗后食欲、体温均正常,无任何不良临床反应.平均每胎产健活仔10.96头,而死胎仅为0.52头,说明PPV-N株弱毒疫苗是预防猪细小病毒感染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1.
某100头基础母猪的规模猪场,在常规免疫情况下,10 余头母猪在妊娠后期出现了流产现象。为调查该猪场免疫效果,分别采集空怀母猪、妊娠前期母猪、妊娠后期及妊娠后期流产母猪血清共20份,进行猪瘟病毒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HP-PRRS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g E、口蹄疫病毒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 抗体检测。检测结果表明,PRV-gE 抗体和 HP-PRRSV 抗体阳性率均在 95%以上,提示该猪群可能存在 PR 野毒感染;CSFV抗体阳性率为 85%,且阻断率大于 0.6 的占 53.8%,说明该猪群 CSFV 抗体没有达到理想水平;FMDV 抗体阳性率为 35%,说明该猪群 FMD 免疫效果较差,应该及时补免。调查结果提示,PR 野毒感染可能是导致该规模场母猪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某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中国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同源性极高,为了筛选适合该地区病情的疫苗,指导养殖户生产,试验选择hp-PRRS弱毒活疫苗(JXA1-R株)和PRRS弱毒活疫苗(VR-2332株)作为疫苗候选株,选取30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群体差异性小的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A、B和C组,每组10头,A组注射hp-PRRS弱毒活疫苗(JXA1-R株),B组注射PRRS弱毒活疫苗(VR-2332株),C组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对照,免疫前和免疫后14、28、42、56、70、84 d采集血清,通过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病毒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等分析猪体内hp-PRRS弱毒活疫苗(JXA1-R株)和PRRS弱毒活疫苗(VR-2332株)免疫应答情况.试验结果显示,淋巴细胞数量方面,仔猪免疫后,淋巴细胞数量均上升,42 d时A、B组均达到最大值,A组为19.3×109/L,B组为16.7×109/L,C组则一直处于原始水平;抗体阳性方面,14 d时A组为80%,B组为60%,C组为0,42 d时A组为100%,B组为80%,C组为0;病毒核酸阳性率方面,14 d时A组为90%,B组为100%,C组为0,42 d时,A组为40%,B组为70%,C组为0,70 d时,A组为0,B组为20%,C组为0.由此可知,hp-PRRS弱毒活疫苗(JXA1-R株)能快速诱导猪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抗体,抗体持续时间长、效价高、稳定性良好,且疫苗毒在体内存在时间短、减毒时间快、安全性高,对所研究地区猪群免疫具有优越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胎次对母猪产弱仔、死胎的影响,实验对广西某猪场2015年12月——2017年11月的8 028窝大白母猪的胎次和产弱仔数、死胎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胎次母猪产弱仔数和死胎数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第1胎次母猪弱仔数显著高于其他胎次母猪(P<0.05),且弱仔数均值呈逐渐下降趋势;第5胎次母猪的死胎数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0.05),且死胎数均值近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产弱仔数和死胎数占总产仔数的比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果。综上,第2~6胎次母猪产弱仔数和死胎数都相对较少,产仔性能最好,规模化猪场可以考虑淘汰7胎以上的母猪;对第1胎次的母猪建设P1场(第1胎次母猪场),制定更为严格的"驯化"和饲养工作。  相似文献   

14.
规模猪场种猪群PRRS血清驯化效果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PRRS血清驯化的效果,对A、B两个规模商品母猪场进行PRRS血清驯化,在血清驯化前后,对母猪群的配种受胎率、配种分娩率及PRRS抗体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RRS血清驯化前后的猪群受胎率和配种分娩率无明显变化,但血清驯化一年后母猪的配种分娩率和活仔数明显上升,同时商品场的种猪群获得了稳定的PRRS抗体水平。本试验为规模猪场制定PRRS的防控策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滦南猪场高某存栏30头母猪,2头公猪。从2009年11月份开始,陆续出现死胎流产。主要是怀孕后期出现流产,产弱仔,产下弱仔几小时后死亡,流产仔猪发育正常。还有几头母猪正常分娩,仔猪出生后挺正常,陆续有死亡。有个别仔猪表现为后肢劈叉,个别猪有尖叫。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将繁育母猪60头,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头,免疫组注射PRRS活疫苗(R98株),于母猪配种前一周接种,接种剂量2 mL/头;接种疫苗的母猪所产仔猪于断奶前一周接种PRRS活疫苗,接种剂量1 mL/头。对照组及所产仔猪不接种PRRS活疫苗。通过小群试验对比观察,收到了理想的免疫效果。在规模猪场和养猪大户中进一步推广应用,PRRS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是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畸形胎、仔猪发病死亡、仔猪成活率低及公猪性欲低下,配种力下降等,给我区的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实施以加强饲养管理和引种检疫、经常性消毒、定期进行疫病监测、淘汰野毒感染种猪、程序化免疫接种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技术措施。我们选择基础设施完善、依照项目组制定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的猪场135个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和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检测,掌握猪群免疫状态和了解猪场群体的抗体水平,科学评估免疫程序。我们在2012-2014年对凉州区规模场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抽样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清驯化是控制和维持猪蓝耳病稳定的有效措施。通常用于后备猪的驯化,常年对后备猪进行血清驯化的猪场,一般猪蓝耳病稳定且场内PRRSV变异较小。在母猪场猪蓝耳病变得不稳定,比如流产增加,产房弱仔增加且流产前母猪检出PRRSV,整个母猪群可策略性使用血清驯化。分析2007-2016年8个母猪场约10年间的11次血清驯化:母猪流产在驯化后第2天就开始出现;平均6.2 d为流产高峰期;10.4 d停止流产。2014年期间,对一个1 200头母猪的PRRS不稳定场,采用血清驯化,引入7个月后备猪,封群管理,成功实现猪蓝耳病的净化。血清驯化为规模猪场PRRS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邵武市某猪场,于2001年建成投产,2003年底已存栏母猪200余头,2004年2月10日又从外省某大型种猪场引进瘦肉型后备母猪20头、公猪2头,未经隔离观察就直接进入生产区。2004年3月15日部分生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出现厌食、发热、精神沉郁、呕吐。3天后部分妊娠母猪流产,有的分娩母猪产死胎及弱仔。哺乳仔猪大批死亡,部分断乳猪也死亡。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均无效,该场猪从未接种过猪伪狂犬病疫苗。据统计共发生流产、死胎、产弱仔151窝,发病率占怀孕母猪的60.5%。哺乳猪及断乳仔猪共死亡130头,死亡率为54.3%。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伪狂犬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GnRH对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存活数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厂化猪场,繁殖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提高猪群数量和质量的前提条件,产仔数的多少,标志着猪场繁殖水平的高低,但由于工厂化猪场存在各方面条件因素,尤其是国外引进猪种(长白、大约克、杜洛克、汉普夏),常出现母猪不孕,产仔数少,存活率低,死胎多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给发情母猪肌肉注射,以期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本实验在四平市种猪场随机选出23头母猪,分为2组,第一组为实验用13头母猪,分两个剂量注射,7头母猪注射剂量为2mL(含GnRH100μg),6头母猪注射4mL(含GnRH200μg)。另一组10头母猪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表明:实验组受胎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80%)。用药母猪产仔存活率也出现增高,实验组平均窝产仔数为10.33头,产活仔数为9.42头,产仔存活率为91.2%,对照组平均产仔数为8.75头,产活仔数为7.0头,产仔存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